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守株待兔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 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 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教学重点、难点:研读课文 . 明白寓意。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初步解题1、这节课 . 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3、质疑:根据这个课题. 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二、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这些生词你会读吗?( 2)请大家帮忙为这些生字找好朋友。3、再

2、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三、深读课文. 明白寓意种田人守呀守. 等呀等. 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再也没有野兔来过. 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 庄稼全完了。(一)研读课文. 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 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把它用横线划下来。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 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 看看从这句话我们能够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3)朗读指导:A、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先自己准备

3、一下.指名读。B、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那你能试一试吗?C、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象在讲一个 笑话故事 . 听老师来读一读。DK谁还愿意读?E、一天、两天、三天.从此他再也不出门劳动了 .就在树桩旁傻 等 . 让我们一起读. 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 也难怪 . 他的庄稼全完了!3、学到这儿. 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二)研读课文. 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1、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 因为没有劳动. 所以庄稼全完了不过他整天都在傻等. 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2、读第一自然段.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窜是什么意思?笔直

4、地向前跑. 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3、什么原因. 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 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 但是因为这些原因 . 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吗?4、种田人意识到这个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 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 . 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 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 . 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 他便一直坐在树桩

5、旁傻等(课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 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又等到兔 子。7、学到这儿. 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三)朗读全文. 加深理解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如果你看见那个种田人. 你会怎样劝他?找你的好朋友说说。3、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 只有实实在在去做 . 才能有收获。四、指导背诵可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 也可整篇背诵。五、布置作业板书预设:野兔没来(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守株待兔庄稼全完(不劳动不会有收获)<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

6、olid; LINE-HEIGHT :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FFEEEE; COLO R #9F0000"><B>篇 X</B>教学目标:1、学会 8 个生字 . 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读懂语言故事的内容. 理解寓意 . 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3、能够对文中的种田人、野兔实行口语交际训练。4、对故事的结果展开发散思维训练。5、能够对别人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寓意。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感受。教学

7、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圆卡片、人物图片( 种田人、野兔、树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要做坏事. 不要做自己欺骗自己的事。今天我们还有一篇名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 大家想知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 利用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同时这又是的重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 读故事: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 课件展示课文情景剧及文字)(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2) 欣赏课文的画面展示. 并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2、自读课文:课文

8、内容多么生动有趣呀. 同学们想亲自读读课文吗 ?( 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要求: (1) 读准字音. 认准字形 . 理解字义 . 把生字圈出来。(2)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3) 在课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题目的意思。3、检查自学情况:(1) 课文中八个生字宝宝已被老师请了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那么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吗?请同学们合上书。(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 每出示一张指名学生认读、组词并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字. 卡片交给同桌观察字形. 完后订正学生写的字. 并比较谁的字写的工整美观( 此处两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从而达到快速准确

9、记住字形。)(2) 理解课题:打开课本学生汇报株的意思是树桩。(教师板书.同时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树桩的形状. 教师在黑板贴上自己制作的树桩图片) 学生汇报待的意思是等. 师问:等什么?( 在学生齐答兔子时. 一边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野兔的样子. 一边在黑板贴上野兔图片) 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守株待兔的意思。学生找出从此他丢下出头一句. 师问:文中的他指谁?(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贴上种田人的图片. 并叫学生观察种田人的动作和神情。)(3) 现在 . 谁能用自己的话结合黑板上的图片说出守株待兔的含义。( 图片板书比较直观. 学生容易理解)(4) 刚才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10、 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新朋友送回家去。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分别描写种田人、野兔、树桩的生字是哪些?把你手中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相对应的图片下。(这个环旨在让学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特点. 为后边的课本剧演出奠定基础)(5) 同学们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吗?( 学生定会问乐滋滋的意思. 师追问:课文中说谁乐滋滋的?他为什么乐滋滋的?如果换作是你 . 你感觉怎样?)( 这几个问题不但让学生理解了乐滋滋的含义.还让他们领悟了课文内容)(6) 谁能用乐滋滋的语气去读这个段. 指名朗读。( 然后课件展示这个段的情景朗读。)悟故事:三、再读课文. 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课件展示下列问题)1 、那只兔子怎样

11、死的?故事的结果怎样?面对这样的结果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 然后课件展示:情景朗读野兔的死因及事情的结果. 学生体会朗读语气)2、指名说说这两段的朗读语气. 并找学生试着朗读。3、假如种田人就在你面前你想怎样劝他 ?故事的结果又会怎样?你还想对故事中的野兔说点什么吗?( 针对野兔跑得快. 慌慌张张的窜出来撞死了这点和学生平时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容易摔跤对学生实行安全教育)4 、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的感受?(这个问题让学生谈有点难度.能够课件展示以下场景描写:考试 时有学生偷看课本或同桌试卷小偷盗窃财物打麻将赌博等。以便让学生领会不劳而获的含义. 还能够借机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

12、 )( 课件展示以上问题)(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故事内容. 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演故事:四、课本剧表演1、借助板书分析种田人、野兔、树桩的特点。( 教师引导)2 、分角色表演. 指一名学生朗读或全班齐读课文。3、还能够让种田人边自述边表演. 适当发挥故事结尾. 表演出种田人的懊悔心理。其他角色配合表演。( 这种表演能够使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想象水平) 编故事:五、课外练笔续编故事:要求:从种田人看到它的庄稼全完了展开想象. 编出种田人先是懊悔. 继而反省 . 接着踏踏实实的劳动. 终于在来年获得了丰收。 ( 这个练习既能

13、够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 又能够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应老老实实的劳动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FFEEEE; COLOR #9F0000"><B>篇三 </B>教学目标:1. 理解折、冀等5个生字 , 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 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2. 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14、背诵课文。3. 能借助注释. 结合插图 . 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 不要不劳而获 . 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 结合插图. 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 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 制作课件。学生:预习寓言。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揭题解题( . 同学们 . 学过寓言故事吗. 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 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 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调动课堂积极性。】( 出示图片

15、。(守株待兔). 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 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 株 " 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 请你打开课本. 结合注音 . 借助课后生字表. 读准字音 . 读通课文 .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 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 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预设点:( 1)折颈而死:“折”. 做一做折的动作. 提手旁。“颈”. 应读三声。(2)“冀”字正音。“冀”

16、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3)身为宋国笑。出示:we i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 成 4. 被we i1.替给2.表目的3.对.向。师提问:在本句中. “为”读哪个音?读一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 加深学生的印象. 拓宽学生知识宽度。】三、复习生字. 指导写字1. 课件出示生字. 自由练读。2. 生字组词 . 巩固识字。3. 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 左窄右宽。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第二课时

17、一、理解句意. 疏通文意1. 再读课文(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2)在读文的过程中. 你能读懂哪个问题?出示:谁在等兔子. 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 等到了吗?2. 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3. 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4. 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 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 再读一读。( 4)从哪个字你知道. 兔子跑的快?5. 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 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这句话里 ." 耒 "

18、是生字 . 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 . 上 面有把手 . 下面有犁头. 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理解的字中. 哪个是以 "耒 "做偏旁的?(随机板书耕耘)观察字形 . 结合图片 . 联系生活实际. 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相关?【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 . 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协助学生熟悉. 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过耒字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 拓宽了知识的宽度. 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 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 4)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为了肥美的兔子. 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 他烈日炎炎. 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 谁来帮帮我?农夫却寒风呼啸. 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 谁来救救我?这个农夫仍然【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读好断句. 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5)出示断句. 因 / 释其耒 /而守株 . 冀 /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6. 学习第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