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_第1页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_第2页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 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为其自豪。传统文化的美德是融合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让传统美德在21 世纪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小学语文课本中,近百篇文章,大多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敬老、勤俭、公而忘私等等。课本中写人, 写事的文章最易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善于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在课本之中,减少正面的“大道理 ”说教,而将传统美德教育实施于潜移默化之中。一、 精心选择适当的“激情点 ”文学作

2、品源于生活,生活的支点是感情,针对语文课文来说,每一篇都有它蕴含的感情,只是由于学生生活的感悟能力有欠缺,不易发现而已,于是做教师的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每篇课文的“激情点 ”,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 一夜的工作。 学习这些课文时,我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等语句,让学生细心品词赏句,用心灵感悟英雄人物的爱国激情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故事情节中升华他们的爱国情感。此外, 教材中还描写了不少历史人物中的爱国志士,他们身上凝聚着的深厚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志。这些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如不计个人恩怨,一心维护国家利益的蔺相如;临死不忘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陆游;为中国人争气、为祖国争光的詹天佑。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朽的。学习这些课文时,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加上教师点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二、用语文课自己的方式(演讲、辩论)教育学生。语文课不单是几篇课文的讲授,它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的逻辑性,这二者工作的进行,必须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而这兴趣的来源,就是找学生关心的话题来谈论。2001 年 7月 13日中国申奥成功,2001 年 10月 7日, 中国足球走向了世界,世界恐怖分子活动

4、猖獗,这些都是孩子们关心的事情,我们在培养学生语言的逻辑性,敏锐性,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以激烈的辩论情绪高昂的演讲,去感染在座的其他同学,让他们因我们的祖国而骄傲,因骄傲而去振兴祖国。三、 在诵读训练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小学语文新课标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共七十篇,诗歌自古就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更是千百年来塑造炎黄子孙人格气质最独特而有效的方式。所谓“不学诗,无以言。 ”从远古到明清, 无论是庙堂高宇还是街头市井,人们无不是出口言诗,开口唱诗,是诗歌让我们的祖先秉承了天地间最灵动的智慧,诗歌让中华大地如此人杰地灵,而成为人类灿烂的文明古国。事实上我们祖先的实践已经证明,诗歌

5、是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审美志趣等各种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课本中的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它们大多短而精,韵律上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琅琅上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在文章之中均有所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诵读、有感情朗读,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如草原第一段,可以让学生在听老师朗读或配乐录音朗读时,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着我们跟随老舍一起来到内蒙古草原领略草原的无限风 光,当其朗读结束,学生一时半会还不会睁开眼睛,其实,他们已被 那无限风光所陶醉,所吸引,从而体会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山河壮美的 自然景象

6、,在心中激起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教师根据每首诗不同的感情基调选择曲子,使学生在朗读上有更深的体会。教师还可利用诗的语言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如引导孩子珍惜 时间,不畏艰难的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教育自满的孩子可利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三八”节到了,可教孩子背“慈母手中线”等诗句,不仅 帮助孩子积累词汇,又培养了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陶冶了孩子的品 格,班风、学风自然到位。总之,将语文现代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的现代课堂, 必将 是以生为本,充满生机的课堂。孩子们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吮吸其中的 甘露,教师也将在课堂中与孩子共同成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 而应是予学生以教育。教学的艺 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给予激励、唤醒、鼓舞。”在我们大力进 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一定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