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学习指南教师版-副本_第1页
谈读书学习指南教师版-副本_第2页
谈读书学习指南教师版-副本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达旗第十一中学“学习指南”集体备课 13短文两篇主备人 祁雪乐 课型 教读 年级 九年级 时间2020.3.20课标依据:“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学习目标:1、学会并运用文中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1、学会并运用文中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难点: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习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全员参与温故知新】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方法趣事吗?(1)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好(h(0)读书时不好(h B)读书,好(h读书时不好(ht)读 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2)名人读书的趣事:韦编三绝、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 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

3、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 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 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 读尽人间书。”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 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 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3 -安全提示:遵规守纪,防微杜渐O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

4、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 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 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 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 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二、【出示问题自主学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味同ji s () l d () 咬文岬()字吹毛求姬()开卷()有益 诘难()()滞()碍Z 0D ()饰 (二)释义 1、藻饰:修饰文辞。2、狡黠:狡诈。3、诘难:诘问,为难。4、滞碍:不通畅。5、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

5、枯燥无味。6、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7、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 求。8、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 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9、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 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10、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11、学究:迂腐的读书人。12、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三、【教师精讲学生互讲】(过渡语)知识铺垫部分完成的很好,下面我们进行教材解读的第一 部分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

6、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2、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一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 法。3、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一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 种缺陷。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 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

7、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安全提示:安全在你脚下,安全在你手中。安全徉着幸福,安全创造财富©达旗第十一中学“学习指南”集体备课四、【初步应用当堂检测】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例1: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 形象生动。)例2: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储,味同嚼蜡矣。“蒸储过的水”比喻“一本好书”,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 记摘要,生动形象。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 能读出味道(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例3 "人之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