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1+ :-u1(t)C1C2U2(t)2、(12分)具有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46s(s4 2s3 24 s248s 23)自动控制原理试卷B (01)一、问答题(30分)1 .试画出一般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图,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6分)2 .什么是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最小相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分)3 .试画出超前网络的伯德图,并说明其特点以及用频率法超前校正的使用条件? (6分)4 .写出绘制根轨迹的条件方程? (6分)5 .试回答下列问题:(6分)(1) 进行校正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用改变系统开环增益的办法来实现?(2) 在什么情况下采
2、用串联滞后校正?它主要能改善系统哪方面的性能?二、综合计算题(70分)1、(12分)画出下图所示电路的方框图(或信号流图),并求传递函数 Us)。Ui(s)R2- +(1)(2)(3)四、(15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 6)( s 3)试用劳斯判据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及闭环特征根的分布情况。3、(16分)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下图所示,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绘出对应的对数相频特性的大致形状;判断闭环稳定性及根的分布情况。(1)绘制系统的根轨迹(0k );(2)求系统临界稳定的 k值与系统的闭环极点。五、(15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当
3、 r(t) t 1(t),n(t) 1(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R(s)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1)参考答案 一、问答题略。二、综合计算题U2(s)u?(syR1clR2c2s2 (R1cl R2C2oR1c2)s 12、系统临界稳定,左半平面 1个根,右半平面0个根,虚轴上0 1(10s 1) 一 _3、(1) Gk(s); (2)图略;(3)闭环不稳定,s2(s 1)4个根。2个右根。4、根轨迹略。临界稳定k=162,闭环极点:-9,j3V25、ess21、已知某系统初始条件为零,其单位阶跃响应为h(t) 1 1.8e4t 0.8e9t(t 0),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及单位脉冲响应。
4、(10分)2、下图是温度计系统的方框图,现在用温度计测量盛在容器的水温,发现一分钟时间才能指示出水温的 98%勺数值,如果给容器加热,使水温以10C/分的速度线性变化,问温度计的稳态指示误差有多大。(10分)比较项目 系统振荡频率 (高低)阻尼系数(人中小)衰减速度 (快慢)i121113in143、已知4个二阶系统的闭环极点分布如下图所示,试按表格形式比较它们的性能。(14分)4、系统如下图所示,试求(1)当r(t) 1(t),n(t) 1时系统的稳态误差ess;_E(5)1C(s)TSg(2)若要减小稳态误差,则应如何调整K1,K2?(3)如分别在扰动点之前或之后加入积分环节,对稳态误差有
5、何影响?(14分)团5、(9分)已知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性如下图所示,试根据奈氏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并 说明闭环右半平面的极点个数。其中 p为开环传递函数在 s右半平面极点数,Q为开环系 统积分环节的个数。6、(14分)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0.5s 1)2(0.5s 1)(2s 1),要求:(1) 绘制K由0一+8变化的根轨迹图,并写出绘制步骤;(2) 确定系统稳定是的 K的取值范围是多少?7、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求:(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s);(2)画出对应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的大致形状;(3)求出相位稳定裕量。(小数点后保留2位)(15分)R
6、(s) N(s)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参考答案1、36传递函数:G(s) ,单位脉冲响应:g(t) 7.2(e e ),t 0(s 4)(s 9)2、 ess=3、比较项目 系 统、振荡频率 (高低)阻尼系数(人中小)衰减速度 (快慢)i1低中慢2高小慢111低中慢3高中快iii1低中慢4低大快,一114、(1) ess ;(2)适当增加 K1,减小essn,增加 K2,减小essr ; (3)扰1 K1K2 K1动点之前加入积分环节,有利于消除essn ,但ess增加;之后加入积分环节,有利于消除essr。5、(1)闭环稳定,z=0; (2)闭环不稳定,z=1; (3)闭环稳定,z=0
7、。6、(1)根轨迹图略;(2)系统稳定K107、(1)开环传递函数 G(s) ; (2)图略。(3)2.850s(10s 1)(0.05s 1)8、C(s) R(s) C(s)G1G2。G4G5)1 G1G2 G4G5 G2G5 G1G2G4G5 (G2 G3)(1 G4G5)N(s) 1 G1G2 G4G5 G2G5 G1G2G4G5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3)1、(10分)具有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_s(s42s3 24s2 48s 23)试用劳斯判据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及闭环特征根的分布情况。2、(10分)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一,在正弦信号r
8、(t) sin10ts(Ts 1)作用下,闭环系统的稳态响应cs(t) sin(10t ),试计算K,T的值。2K3、(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大,求当相位裕量Y(0.01S 1)3=45时的K值。4、(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零点为-1 ,闭环根轨迹起点为 0, -2, -3,试确定系统稳定时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5、(15分)控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1)试确定系统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阻尼比和最大超调量;(2)若串联比例微分校正装置 1 Ts使系统成为临界阻尼系统,试确定 T的值; (3)确定校正后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R .首 r 14.4
9、C(s),f _s(1 0.1s)6、(15分)某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试求传递函数G(s) ,Ge(s)R(s)E(s)R(s)7、(15分)有一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已知系统的闭环极点是s1,21 43 o(1) 确定此时增益k和速度反馈系数kv的值;(2)若kv为(1)确定的常数,请以 k为参变量画出根轨迹。* 1 kvs8、(15分)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KA 试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判断其稳定性。s(s 1)1 ) K 10,求出处于临界稳定的 T|值;2 ) T 1时,讨论K的稳定范围。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3)参考答案1、系统临界稳定,左半平面1个根,右半平面0个根,虚轴上4个根。2、
10、K 10,T 0.1。3、K 21。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1、(15分)已知系统初始条件为零,其单位阶跃响应为h(t) 1 0.2e 60t 1.2e10t(t 0),试求:(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2)系统的阻尼比和无阻尼自振频率(3)系统的超调量 。2、(10分)具有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3s(s42 s34624s2 48s 23)试用劳斯判据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及闭环特征根的分布情况。3、(12分)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试求传递函数gKGeE(s)雨2K(0.5s 1)(0.5s 1)(2s 1)6、(12分)求如图所示电路的微分方程,并求传递函数明其特性(是超
11、前还是滞后)。U2(s)/U1(s),画出其伯德图并说4、(15分)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3) 绘制K由0一+8变化的根轨迹图,并写出绘制步骤;(4) 确定系统稳定是的 K的取值范围是多少?(5) 要使闭环稳定且为欠阻尼时K的取值范围是多少?5、(12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当 r(t) 0.5t 1(t),n(t) 2 1(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 ?7、(9分)已知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性如下图所示,试根据奈氏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并 说明闭环右半平面的极点个数。其中 p为开环传递函数在 s右半平面极点数,Q为开环系 统积分环节的个数。K8、已知系统的传递函
12、数为G(s)s(s 1)(4s 1),试绘制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并求闭环系统稳定的临界增益K值。(15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参考答案1、(1)闭环传递函数 G(s) 七600; (2)=, n = ; (3)%=0。s2 70s 600)2、系统临界稳定,左半平面1个根,右半平面0个根,虚轴上4个根。3 C(s)4E(s) s3 3s2 2s、R(s) s3 3s2 2s 4, R(s) s3 3s2 2s 4 4、(1)根轨迹图略; 系统稳定1K; (3) K5、ess26U2(s)/U1(s)R1R2c?S2 (R R2C2)s 1,伯德图略,是超前的。RR2CGS2 (R
13、 R2c2 RCz)s 17、(1)闭环稳定,z=0; (2)闭环不稳定,z=1 ; (3)闭环稳定,z=0。8、频率特性曲线略。临界增益K=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5)一、填空 (10分)1 .为了减小稳态误差,可 2 .用曲线表示系统(或环节)3 .闭环零点是由前向通道的 4 .按给定值的变化规律不同,系统可划分为 系统三种。5 .根据校正装置与被控对象的联接方式划分, 据校正装置的构成元件划分,有正装置的特性划分,有 6 . 一般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前向通道积分环节个数或的频率特性,常使用三种方法。和反馈通道的开环增益。系统、构成。 系统、有 校正和校正和校正;根 校正;根据校校正和校正。
14、二、基本概念题(30分)1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零点为 时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8分)-1 ,闭环根轨迹起点为0, -2 , -3 ,试确定系统稳定2 .设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G(s)10,人,、一,求当输入信号频率 s 1f=1/2 兀 HZ,振幅 Ar=10,初始角为00时,系统的稳态输出。(8分)3.某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如下图,其中-P为极点,-Z为零点,试绘制系统的一般根轨迹草图。(6分)-F1-Z1-P2-e-ZLX(b)4.闭环系统传递函数为G(s)s2 2ns,若要使系统在欠阻尼情况下的单位阶跃n响应的超调量小于%调节时间小于峰值时间小于,试在S平面上绘出满足要求的闭环
15、极点可能位于的区域。(8分)三、综合计算题:(60分)r(t) (1 t) 1(t),测得1、( 15分)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单位反馈系统施加设定输入信号5t一系统的输出响应为y(t) (t 0.8) 1(t) 0.8e y(t)。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和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以及阶跃函数输入下系统的上升时间、 调整时间和超调量。2、(15分)已知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图所示。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YS。3、(15分)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s 1)s(s 3)试:(1)画出K由g +8变化的根轨迹;(2)求出系统稳定且为欠阻尼时的开环增益K的范围。4、15
16、分)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试求(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s);(2)画出对应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的大致形状;(3)求出相位稳定裕量,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5)参考答案一. 填空1、增加,增大2、奈奎斯特区县、bode图、尼科尔斯3、零点、极点4、定值、随动、程控5、串联、反馈、无源、有源、超前、滞后6、G(s)H(s)1、G(s)H(s) 2k 1800二、基本概念题1. K 02. cs(t) 50 2sin(t 450),t 03. 根轨迹草图略。4. 0.5;0.5; d 0.5 ,图略。三、综合计算题1 1、开环传递函数 Gk(s)
17、,单位阶跃输入 ess=0,单位斜坡输入 ess=,上升时间、调 0.2s节时间,无超调量。c Y(s)G1(G2G3 G4)2、 oR(s) 1 G1G2H1 G2G3H2 G1G2G3 G4H 2 G1G43、根轨迹略,系统稳定且为欠阻尼时3K9。4、(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s) 10.5,1) *2)特性曲线略;(3)闭环稳定,41.630s2(0.1s 1)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一、基本概念题:(30分)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有那些环节?画出简单控制系统的方框图。2 .系统在给定值单位阶跃扰动时输出响应形式为衰减振荡过程,试在阶跃响应曲线上标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调节时
18、间、峰值时间和超调量。3 .什么是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有哪些表示方法?4 .试分别写出下述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比例环节、积分环节、一阶惯性环节、一阶微分 环节、二阶振荡环节。5 .频域分析法中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些?二、填空题(10分)1 .按给定值的变化规律不同,系统可划分为 系统、 系统、 系统三种。2 .传递函数与系统的结构参数 ,与输入量的形式和大小3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越小,系统的平稳性越 。4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结构 关,与外作用 关。5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结构参数 关,与外作用 关。三、综合计算题(60分)1. (12分)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 S6
19、3s5 9s4 18s3 22s2 12s 12 0 ,试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特征根在S平面上的分布。2、(12分)求下列方框图的传递函数C(s) C(s)R(s), N(s)OR(s)3、(12分)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试求当r(t) (1 t) 1(t),n(t) 0.5t 1(t)时系统的稳态e$s 4、(12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s K)4s2(s 1)(1)试绘制K由0(2)求出临界阻尼比变化的闭环根轨迹图;1时的闭环传递函数。(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5、(12分)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下图所示,试求2、C(s) R(s) C(s)
20、 N(s)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6)参考答案综合计算题1.系统临界稳定,2对纯虚根,2个左半平面根。1 G1G1G21 G1G2Hl G1 G2 H1 G1H1, 。G2G1G21 G1G2HlG1 G2 H1G1H13、ess=。4、(1)根轨迹图略;(2)1时闭环传递函数 G(s)(s )27(s |)(s 1)2385、(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s)10(0.2s 1)(0.5s 1);(2)相频特性曲线略。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7)前向通道积分环节个数或 开环增益。和反馈通道的 构成。 系统、 系统、一、填空(10分)1 .为了减小稳态误差,可 2 .闭环零点是由前向通道的
21、3 .按给定值的变化规律不同,系统可划分为 系统三种。4 .根据校正装置与被控对象的联接方式划分,据校正装置的构成元件划分,有 装置的特性划分,有 校正和5 .传递函数与系统的结构参数有 校正和 校正;根校正和 校正;根据校正校正。,与输入量的形式和大小,使超调量6 .减小阻尼比使二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 7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结构参数 关,与外作用关。8 .偶极子是指一对靠得很近的 环零极点。二、(8分)某校正装置的电路如图1所示,试计算此电路的传递函数,并判断其是超前校正装置还是滞后校正装置。图1校正装置的电路三、(10分)激光打印机利用激光束为计算机实现快速打印。通常我们用控制
22、输入r(t)来对激光束进行定位,因此会有 Y(s)25(s 100) R(s),其中,输入r(t)代表了激光束s 60s 500的期望位置。(1)若r(t)是单位阶跃输入,试计算输出y(t) ; (2)求 y(t)的终值。四、(10分)系统的特征方程分别为:654s 4s 4s,324s 7s 8s 10 0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给出系统闭环特征根在s平面的分布情况。五、(12分)人们设计了一种能够控制患者麻醉期间平均动脉血压的医疗系统。动脉血压反映了外科手术时的麻醉深度。干扰D(s)。该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 外科手术干扰D(s)2所示,其中外科手术的影响表示为R(s)预期的血压图2血压控制系统(1
23、)当干扰为D(s)1 ,-时,确定系统的稳态误差假设R(s) 0; s(2)当输入为斜坡信号r(t) t,t 0时,确定系统的稳态误差假设D(s) 0;(3)当K 10,定性地绘制干扰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系统的瞬态响应y(t)曲线假设 r(t) 0。六、(15分)为了平衡在弯道上产生的巨大离心力,高速列车配备了倾斜控制系统,其控制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绘出系统的根轨迹图,并画出 的大致形式。k* 2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控制器动态特性r (t )预期, 倾斜度七、(15分)已知两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试问在系统(O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CS。a)中加入何样的串九、(10分)给定系统
24、的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试求闭环传递函数R(s)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7)参考答案 一、填空二、是滞后校正装置,Uo(s)Ui(s)RCs ORCs 1三、(1) y(t) 1 1.125e 10t0.125e 50t,t 0; (2) y(t)的终值=1。四、闭环不稳定。2个右半平面根,2个左半平面根,2个虚根五、(1) ess=0; (2) ess=k/4 ; (3)曲线略。六、曲线略。七、校正前八、Cs(t)1Ki(-s 1)Gi(s)5s( s 1)( s1.51004、,5sin(2t 18.4),t 0K2s 1);校正后G2(s)1)11s(3 s 1)(前s 1)G1 G2G
25、1G2H1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8一、(15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前面画“T,在错误的前面画“F。每小题正确得1分,不判断不得分,判断错误扣1分。1 .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阻尼比 保持不变时,无阻尼自振荡频率越大,系统的超调量也越大;()当阻尼比 保持不变时,无阻尼自振荡频率越大,系统的调节时间ts越小;()当无阻尼自振频率n不变时,阻尼比 越大,系统的谐振峰值 Mr越大;()当无阻尼自振频率n不变时,阻尼比 越大,系统的谐振频率越小。2 .对于线性定常的负反馈控制系统:()它的传递函数与外输入信号无关;()它的稳定性与外输入信号无关;()它的稳态误差与外输入信号无关;
26、()它的特征方程是唯一的。()为了达到某一性能指标,校正装置是唯一的。3 .对于串联校正:()若采用无源校正,只能构成滞后校正;不能构成超前校正。()若采用有源校正,既能构成滞后校正;又能构成超前校正。4 .根轨迹的模值方程可用于()绘制根轨迹;()确定根轨迹上某点所对应的开环增益;()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确定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二、(13分)某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求:(1)以R(s)为输入,分别以C(s), E(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2)以N(s)为输入,分别以C(s), E(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三、(12分)某系统方框图如下,求传递函数42
27、,附R(s) N(s)四、(15分)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试求当r(t) (1 0.5t)1(t),n(t) (1 0.1t)1(t)时系统总误 差ess 0.4时K的取值范围。R(s)五、(15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S 2)(KS 1)s(s 1)(1)试绘制K由0变化的闭环根轨迹图;(2)用根轨迹法确定在欠阻尼状态下的K值范围。(3)求闭环极点出现重根时的闭环传递函数。六、(10分)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D(s) s6 4s5 4s4 4s3 7s2 8s 10 0 试判定闭环稳定性,并确定所有特征根的分布。七、(20分)系统结构图以及校正后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下图
28、所示。(清华1996年试题)求:(1)写出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校(s);说明是什么型式的校正;(2)画出G校s的幅频特性渐近线,标明各转折点角频率;(3)计算校正后的相角裕量。R(s)Go(s)80s(s 2)(s 20)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8)参考答案一、1、FTFT, 2、TTFT, 3、FT, 4、TTFFC(s)GC(s) G2 E(s) 1 E(s)G2 H二、R(s) 1 G1G2H ,NS 1 G1G2H ,丽 1 G1G2H ,NS) 1 G1G2HB(s) G1G2H二 C(s)G2G3 G2G3 C(s)G3。G2)_、 R(s) 1 G1G2G3 G2N(s)
29、1 G1G2G3 G2s 22s 2四、15=K30五、(1)根轨迹图略;(2)欠阻尼状态下0K1, (3)重根时G(s)六、闭环不稳定。2个右半平面根,2个左半平面根,2个虚根七、(1)校正后的传递函数:G(s)K(s 1) s(10s 1)(0.1s 1)(0.05s 1)滞后超前网络:Gjiao (s)25(s 1)(0.5s 1)(10s 1)(0.1s 1)(2)图略。(3)39.20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9) 一、基本概念题(40分)0),1、(7分)已知系统初始条件为零,其单位阶跃响应为h(t) 1 0.2e 60t 1.2e 10t (t试求:(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2
30、)系统的阻尼比和无阻尼自振频率(3)系统的超调量。2、(12分)某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求:(1)以R(s)为输入,分别以C(s), B(s), E(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2)以N(s)为输入,分别以C(s), B(s), E(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3、(12分)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 G(s)T1s 1T2s 1; G(s)T2s 1;(3) G(s)T2s 1;(其中 T1 丁2 0)试分别画出以上三个系统的伯德图。4、(9分)已知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如下图所示,试大致描绘出一般根轨迹的形状。(a)(b)(c)、综合计算题(60分)1、(10分)画出下图所示电路的动态结
31、构图(或信号流图),并求传递函数U2(s) 5(s) 0Ri + rR2CZI%(t)C1C2U2(t)2、(10分)具有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64_ 3 2 2_s(s4 2s3 24s2 48s 23)试用劳斯判据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及闭环特征根的分布情况。3、 (12分)某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试:(1)绘制系统的一般根轨迹并写出绘制步骤;(2)应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4、(12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当 r(t) t 1(t),n(t) 1(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5、(16分)已知系统如下图1所示,原系统 G(s)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2所示,
32、希望设计一个串联校正环节 Gc(s),使系统校正后变为型,2阶。且单位阶跃响应为y(t) 12 e 10t sin(10t 45 )求出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参数,并画出校正后和校正环节的L()。图1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09)参考答案-、基本概念题1、(1)闭环传递函数G(s)600s2 70s 600),n = ;(3)% =0C(s)G1G2B(s)R(s)1G1G2 H,R(s)C(s)G2B(s)N(s)1G1G2 H,N(s)G1G2H,E(s)雨11G1G2HE(s)G2H - N(s)G2H1G1G2H3、伯德图略。4、根轨迹略。二、综合计算题U2(s)U1(s)2R1C1 R
33、2c 2 s(R1C1R2C2 RiC2)s 12、系统临界稳定,左半平面 1个根,右半平面0个根,虚轴上4个根。3、根轨迹略。0K34、ess 25、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Gc(s)0.1s 1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10)一、基本概念1、(8分)已知系统初始条件为零,其单位阶跃响应为h(t) 1 0.2e 60t 1.2e10t(t 0),试求:(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2)系统的阻尼比和无阻尼自振频率 n;(3)系统的超调量。2、(12分)某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求:(1)以R(s)为输入,分别以C(s), B(s), E(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2)以N(s)为输入,分别以C(s)
34、, B(s), E(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3、(10分)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Ts 1G房;G(3)G(s)T1s 1T2s 1其中T1 丁2 0 ,试分别画出以上三个系统的伯德图。4、(10分)试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校正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用改变系统开环增益的办法来实现?(2)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串联滞后校正?它主要能改善系统哪方面的性能?二、综合计算题(60分)1、(10分)画出下图所示电路的方框图(或信号流图),并求传递函数 UB3(s)46432s(s 2s 24s48s 23)2、(10分)具有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试用劳斯判据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及闭
35、环特征根的分布情况。3、(14分)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下图所示,试求:(4)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5)绘出对应的对数相频特性的大致形状;(6)判断闭环稳定性及根的分布情况。1s(s 1)4、(14分)某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试:(1)绘制系统的一般根轨迹并写出绘制步骤;(2)应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R(s)K0.5s 15、(12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当ess ?r(t) t 1(t),n(t) 1(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11)参考答案、基本概念1、(1)闭环传递函数G(s)600s2 70s 600),n = ;(3)%
36、 =0C(s)雨C(s)N)G1G2B(s)E(s) 1, G1G2H , 1 G1G2 H R(s)R(s) 1 G1G2 HG2B(s)E(s) G2H,G2 H ,1 G1G2H N(s)N(s)1 G1G2H3、伯德图略。4、略。二、计算1、方框图略。U2(s)U1(s)20R1C1R2c2s2(R1C1R2C2ROs 12、系统临界稳定,左半平面 1个根,右半平面0个根,虚轴上4个根。0 1(10s 1) 一 _ .,一3、(1) Gk(s) 2); (2)图略;(3)闭环不稳定,2个右根。s (s 1)4、根轨迹略。0K35、ess2以R(s)为输入,(2)以N(s)为输入,Gi(
37、s)B(s)E(s)R(s)G2(s)N(s)M (s)H(s)自动控制原理试卷B (11) 一、基本概念题(40分)1、(8分)已知系统初始条件为零,其单位阶跃响应为h(t) 1 0.2e 60t 1.2e10t(t 0),试求:(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2)系统的阻尼比和无阻尼自振频率(3)系统的超调量。2、(12分)某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求:分别以C(s), B(s), E(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分别以C(s), B(s), E(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3、(10分)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1) G(s)T1s 1T2s 1; G(s)T2s 1;(3) G(s)T2s 1其
38、中T1 丁2 0 ,试分别画出以上三个系统的伯德图。4、(10分)试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校正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用改变系统开环增益的办法来实现?(2)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串联滞后校正?它主要能改善系统哪方面的性能?二、综合计算题(60分)1、(10分)画出下图所示电路的方框图(或信号流图),并求传递函数 UBU1(s)U1 (t) 士士 U2(t)C1C22、(14分)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下图所示,试求:(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绘出对应的对数相频特性的大致形状;(3)判断闭环稳定性及根的分布情况。3、(10分)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s5 2s4 s 2 0,试判定
39、闭环稳定性,并确定所有特征(D绘制系统的一般根轨迹并写出绘制步骤;(2)R(s)r(t) (4t 1) 1(t), n(t) (t 1) 1(t)时总的稳态误差根的分布。4、(14分)某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试:应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稳定时K的取值范围。5、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若要求当ess 1 ,求K的取值范围。(12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13)h(t) 1 1.8e 4t0.8e9t(t 0),试求系、基本概念题1、(1)闭环传递函数G(s)600s2 70s 600)=, n = ;(3)% =0。C(s)G1G2B(s)R(s)1G1G2 H,R(s)C(s)G2B(s)N(s)
40、1G1G2 H,N(s)E(s) G1G2H, R(s) E(s) G2H - N(s)1G1G2HG2H1G1G2H3、伯德图略。4、略。二、综合计算题U2(s)U1(s)2R1C1R2 c 2s(R1C1R2C2 RG)s 10 1(10s 1)2、(1) Gk(s)1(1) ; (2)图略;(3)闭环不稳定,2个右根。s2(s 1)3、系统不稳定,右半平面 1个根,虚轴上4个根。4、根轨迹略。0K1、已知某系统初始条件为零,其单位阶跃响应为统的传递函数及单位脉冲响应。(10分)2、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试求当输入r(t) sin 2t时系统的稳态输出C(s)S+1Cs(t) 。 (10 分
41、)(是超前还是滞4、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2 nG-s22,若要使系统在欠阻尼情况下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 %调节时间小于6s,峰值时间小于,试在 极点可能位于的区域。(8分)s平面上绘出满足要求的闭环5、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奈氏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试确定系统右半平面的闭环极点数,并判断闭环稳定性。其中分别为右半平面和原点出的极点数, (8分)6、某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D(s) s6 5s57s4 5s3 7s2 5s 6 0,试判定闭环稳定性,并确定闭环系统在右半平面、左半平面和虚轴的极点个数。(12 分)7、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下,试求传递函数C,ER(s) R(s)(14 分)3、试求下图所示
42、无源校正网络的的传递函数,画出其伯德图并说明其特性 后)。(10分)8、下图所示为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试求该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在 ,、1 2 ,r(t) 2t2作用下的稳态误差。(14分)9、已知系统的方框图如下,若要求 r(t)=(1+t)1(t), n(t)=1(t)求K的取值范围。(14分)时总的稳态误差essW ,N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1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传递函数:G(s)36(s 4)(s 9),单位脉冲响应:g(t) 7.2(e 4t e 9t ),t2、Cs(t) sin(2t4450),t03、Ui(s)R1R2 cs4、5、6、7、8、U2(s)0.5
43、;(1) z=0,Ri0.5; d 0.5,图略。闭环稳定;(2) z=0,闭环稳定闭环不稳定,2个右根。4个左根。C(s) G1G2 G2 E(s)R(s) 1 G1G2R(s)73.77o,ess 0.019、 20 K 241 G21 G1G2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13)一、基本概念题(40分)1、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s 1G(s),试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 s阶跃响应。(9分)2、试求下图所示无源校正网络的的传递函数,画出其伯德图并说明其特性(是超前还是滞后)。(10分)(9分)3、已知系统的开环零、极点分布如下图所示,试大致描绘出一般根轨迹的形状。O-X R
44、e Q X X0Re0-0 X XRe00r。( 12104、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试求:(1)系统的时域指标:s(0.1s 1)超调量 、峰值时间tp、调节时间ts; (2)频域指标:谐振峰值 M、谐振频率分)二、综合计算题(60分)C(s) C(s)- 。 (10 分) R(s) N(s)1、某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K(s 1)2、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飞一L一,若使系统以n 2rad/ss as 2s 1的频率振荡,试确定振荡时的K和a值。(10分)3、已知一复合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下,r(t) 2t 1(t)试求:(1)无补偿通
45、道 Ks时,系统的稳态误差;(2)加入补偿通道 Ks后系统的稳态误差。(12分)0 25(s a)4、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一2-试绘制以a为可变参数根轨迹s (s 1)的大致图形,并由根轨迹图回答下述问题:1)确定系统临界稳定时的a值及在系统稳定范围内 a值的取值范围。2)确定系统阶跃响应无超调时a的取值范围。3)确定系统阶跃响应有超调时a的取值范围。4)系统出现等幅振荡时的振荡频率。(14分)5、已知两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试问在系统(a)中加入何样的串联环节可以达到系统(b)。(14分)自动控制原理试卷 B (13)参考答案、基本概念题1、单位脉冲响应:g(t) 2e t te t,t 0;单位阶跃响应: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考设计师考试直通车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的核心概念与试题及答案总结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评估标准解读试题及答案
- 理解软件设计师如何提高开发效率与团队合作能力试题及答案
- 深入探讨2025年VB考试挑战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软件项目开发中的敏捷实施方法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锅炉厚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烟道改造居民同意协议书
- AI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安全设备检查记录表模板
- 2024年派出所所长个人工作总结
-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备考计划课件
- 婴儿气道异物梗阻家庭急救学习培训课件
-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TSG-51-2023)宣贯解读课件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疾病演示课件
- 考试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 革命英雄-江姐人物介绍
- 银行招牌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