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家庭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季节)的雨。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3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 )A.和风细雨B.毛毛细雨C.连绵阴雨D.疾风骤雨4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 四个字和“_”三个字给出了答案。2. 古诗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_,_。_,_。1默写古诗。2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_。如果将这首诗的
2、内容画成一幅画,你给这幅画起的名字是_。3本诗把乌云比作_,用_形容雨点,写出了暴雨来临时的景色。4诗人通过写云翻、_、_、_这些自然最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3. 课外阅读。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草盛()荒秽()荷锄()沾我衣()2填空。(查阅资料)陶渊明,字()又名(),()(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花卉的名称)。3理解性填空。(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
3、田园的诗“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B.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C.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D.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A.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B.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
4、,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C.“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D.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4.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秋丛:即丛丛的秋菊。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篱:篱笆。1第一句诗中的“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
5、_的情态。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4这首诗借菊花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的赞美。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5. 读古诗,完成习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补全诗句。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3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4诗中“挑”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作者看到_,料想_,由此想起了自
6、己的家乡和童年。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6. 课外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首句用“_”和两个“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2“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3“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的具体内容了。4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体会。_7. 课外阅读。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7、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课文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_。2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_3第三行中的“这”和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代表哪两种不同的情形? _4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土地:_河流、风:_黎明:_5第六行中的省略号、第七行中的破折号、第十行中的省略号各代表什么意思?
8、_6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_7全文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B.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B.家书
9、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9. 阅读理解。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元白朴 元马致远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轻烟老树寒鸦,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飞鸿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青山绿水, 夕阳西下,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注释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人家:农家。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骨瘦如柴的马。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1“飞鸿影下”的
10、意思是_。2结合注释说说画横线句的意思。_3这两首元曲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但全曲中并无一个“秋”字,而是用不同的景物来表现:天净沙秋中描写的景物有_;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景物有_。4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积极身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B.天净沙秋思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选用“枯藤”“老树”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C.这两首元曲都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作者运用“孤村”“落日”“残霞”“枯藤”“老树”“昏鸦”
11、这些景物表现了寂寞、无助的内心世界10. 诗词天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_,_。_,_。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内容。2在所填句子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_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_,“清平乐”是_名。2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之情。3本词语言轻巧,词味隽永,表达了词人_的感情。4这首词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妙处。_12. 古诗阅读:
12、补充诗句,并填空。好雨知时节,( )。( ),润物细无声。(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1补充诗句:_2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_),作者是唐朝诗人(_)。诗中以极大的(_)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_)。3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 “发生”在词典中的解释有: A.发生 B.产生,兴起 C.出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的“发生”应选(_) 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_)(请选用诗句作答)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_
13、)A.喜 B.潜 C.润 对诗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_)A.全诗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B.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C.全诗意在赞美像春雨一样无私奉献的人。1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填地名)时所作。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
14、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3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释:来日:来的时候。绮(q)窗:雕刻花纹的窗户。著(zhu)花未:开花没有?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1本诗的前两句连用了两个“故乡”,表达了“我”_的情感。2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历史全册知识提纲(下)
- 减速机应用与维护培训
- 兽药电话营销产品培训体系构建
- 城市交通规划合同管理知识产权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车辆质押合同和借款协议
- 转让京东店铺合同协议
- 道路绿化树木合同协议
- 涂改离婚协议书
- 进口食品代理合同协议
- 车位物业服务合同协议
- 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培训
- 2025-2030农业机械化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经济政策分析》课件2
- 2025春 新人教版美术小学一年级下册自然的馈赠
- 自考《03203外科护理学》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题)
- 艺考生协议合同
- 公路工程质量试题及答案
- 产业链购销合同
- 出口美国合同范本
- 女生高中生性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