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验报告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2)实验步骤: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3)实验现象: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 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4)实验结论: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实验二: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1)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盒。(2)实验步骤: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
2、一段时间, 观察盒中的变化。(3)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内部出现细小的水珠, 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而 o(4)实验结论: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实验三: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1)实验材料:烧杯、清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2)实验步骤: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 度。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 观察袋子的变化。(
3、3)实验现象:加热过程中,烧杯壁开始变模糊并且水面冒热气,杯底开始产 生小气泡,气泡上升;随着加热进行,小气泡越来越多,上升速度越 来越快;烧杯口有水汽形成,加热一段时间后,液面开始沸腾。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温度升到100时,水出现 沸腾现象;再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移走酒精灯后,温 度开始缓慢下降。漏斗上的塑料袋鼓起来。(4)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会沸腾。 水加热后有气体产生。实验四: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1)实验材料:试管、烧杯、温度计、食盐、纯净水、碎冰、记号笔、药匙或小勺。(2)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4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
4、量水的温度, 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将装有纯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烧杯) 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高度。(3)实验结论: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 水开始结冰。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C。水 结冰之后体积变大。实验五: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1)实验材料:一支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温度 计。(2)实验步骤: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 观察冰的融化过程。在冰融化过程中,记
5、录温度的变化。当冰完全融化成水后,在试管内的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 水的体积。(3)实验现象:冰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C时冰 开始融化,试管壁不断有水珠流下,冰的体积慢慢变小,直至完全融 化。(4)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实验六: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 一样。(1)实验材料:2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2根玻璃棒、食盐、小 苏打、纯净水、电子天平、量筒等。(2)实验步骤:在2个小烧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水。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成8小份, 每小份约25克食盐(也可以直接用电子天平称量)。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小烧杯中
6、,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在食 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 为止。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数。(3)实验结论:食盐和小苏打都可以在水中溶解,但两者在水 中溶解的量不同,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实验七: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1)实验材料:2个烧杯、食盐、冷水、热水、记录表。(2)实验步骤:分别向2个小烧杯中加入50毫升的热水和冷水。取食盐20克,平分为2份(每份约10克),同时分别放入2个小烧杯中,都不搅拌。静止不动,观察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整理观察信息,填写实验记录表。(3)实验结果:食盐在热
7、水中的溶解速度比在冷水中快。(4)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 越高,溶解速度越快。实验八: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1)实验材料: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水、烧杯、玻璃棒。(2)实验步骤: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加入水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停止搅拌,静置一会儿,观察现象,做好记录。(3)实验现象:有部分固体消失不见了,但烧杯底部仍留有部 分褐色固体。(4)实验结论:食盐能溶解于水中,食盐微粒与水分子形成均 一稳定的溶液,肉眼看不到食盐颗粒;沙不能溶解于水中,最终全部 沉淀于烧杯底部。实验九:分离沙和食盐溶液。(1)实验材料:沙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烧杯、玻璃棒、漏斗、 带铁圈的铁架台、
8、滤纸。(2)实验步骤: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用玻璃棒沾点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将漏斗固定在铁 架台的铁圈内,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玻璃棒倾斜约45。,一端轻靠三层滤纸。过滤时将混合物沿着 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注意漏斗内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观察过滤前后烧杯中液体和滤纸的变化,认真记录。实验结论: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沙与食盐溶液分离开。实验十:分离食盐和水。(1)实验材料:蒸发皿、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三 脚架、珀烟钳、放大镜、实验二中过滤得到的食盐溶液。(2)实验步骤:将蒸发蒸发皿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将酒精灯点燃放在石棉 网下方,向蒸发皿中加入约10毫升的盐水。边加热边搅拌。当蒸发皿底部出现大量白色晶体时,熄灭酒精灯,利用余温将白色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商业设计师创意流派考核题及答案
- 快闪项目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试题及答案
- 复习一览表的纺织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 检验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高效学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证书考试形式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品牌设计思考试题及答案
- 淮北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的市场营销策略 试题及答案
- 洛阳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试复习题库(笔试、面试题)
-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 客货线铁路隧道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 箱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公路养护的高级工复习题
-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 doc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实用版(六篇)
- 葡萄酒品尝学第八章-2013
- JJF 1793-2020海水营养盐测量仪校准规范
- GB/T 20080-2017液压滤芯技术条件
- 超音速流动与燃烧的大涡模拟基础课件
- 归档文件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