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监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docx_第1页
胆总管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监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docx_第2页
胆总管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监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裴德凯,张莅醴傅湘埼,等.黑色结石的成分的扫描结构JJ.中华消化杂志,1983,3(2):98.3田立新,张惠东,李均乐,等.白笈加甲基叔丁酸灌注溶解胆固伸结石的研究J.中华实教外科杂志.2009,26(5):606607.4项正心,张丽函,陈建孟,等.好坂颗粒污泥降解甲基叔丁酝的实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11):66-69,74.5XIANGJB,CA!D,ZHANGYL,elal.Thepotentcholestterolnucleationpromotingactivityandniorphomelriceffectonthemokelbiliaryvesicleso

2、f33l5DavesicularproteinJ.JHepatopan-1311-CreatobiliarySurg,1999,11(1):8-10.6 ZHUYG.ZHOUJF.YANGJL.elal.RelationshipbetweenNOandotheroxygenfreeradicalandchronicostitisJ.ChinHepatobiliarySurgt2011,7(3):1641.7 CUIPL.YANGAX,ZHANGL,etaEffectsofsulfhydrylcompoundsonpancreaticcyt(>protecl<«-ninac

3、utenecroticpancreatitisJ.ChinMedJ(Engl),2003,116(I):57-61.(本文编辑:刘斯静)论著胆总管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监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林秀红,张茜,任瑞芳(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浙江瑞安325200)【摘要】目的观察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的变化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择期行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法夹闭T管,试验组术后1、3、5d经T管监测胆总管虫力及胆管流速,并对2组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T管夹管、闭管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

4、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5、7d出现胃肠道反应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o结论经T管监测胆道压力和流速可提早夹闭T管,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T管;护理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2.11.029【中图分类号】R57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007-3205(2012)11131123胆总管探查术后行T管引流是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术式,应用T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至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

5、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但长时间T管开放引流,大量胆汁、电解质及消化酶丢失,很多患者术后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精神萎靡,影响了疾病的治愈和健康的恢复C2-31o我科利用监测胆道压力和流速,并对胆总管探查术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将T管夹管时间提早到57d,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现将胆道探查术后胆道压力和流速监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收稿日期2012-03-02;修回日期201204-07作者简介林秀红(1970-),女.浙江瑞安人,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普外科疾痢护理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6、2007年4月一2008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胆道探查术患者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2-72岁,平均51岁。肝内外胆管结石27例,胆总管结石1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或取石20例,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12例,再次胆总管取石术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2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胆道压力及流速测定:患者取低坡卧位或平卧位,测压者站于患者右侧,取生理盐水100mL接输液皮管排液后接三通及测压管,并与T管连接,测压时先将测压管充满液体后夹闭输液管,旋转三通,将测压管与T管连接,将测定中心静脉压

7、标尺垂直放在输液架上,0点位置取右侧腋中线第89肋间,测压管固定在中心静脉压标尺上,开放测压管,观察液面下降的高度,即为胆总管压力。测压后,将生理盐水lOOmL挂于输液架上,高度距0点位置30cm,将测压管关闭,同时打开输液器和秒表,汁算lOOmL生理盐水输注完毕的时间,计算出每分钟输入胆道的液体量及胆道流速(mL/min)。1.2.2T管夹闭的方法ST: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夹管方法,患者术后体温正常、黄疸消退、胆汁澄清,诃试夹管,先行进食前后夹管2h,观察进食后有无腹痛腹胀、发热、黄疸加深,如患者无不适可逐渐延长央管的时间。试验组在术后1、3、5d经T管监测胆道压力和流速。1.3护理干预1.3.

8、1正确把握T管的早期关闭时机:正确把握T管的早期关闭时机是护理过程的重点。当胆道压力在2.1kPa(21cm%。)及胆道流速15mL/min时,早期夹闭T管,以减少患者体液丢失量:。测压前应积极与主刀医生沟通,了解术中有无胆道损伤、胆道出血等意外,患者有无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主诉,观察腹部体征,对有可能发生胆痿的患者,应禁止行胆道压力及流速测定。1.3.2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患者是首次接受压力及流速测定,对相应的知识缺乏,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护士应主动向患者介绍测压的方法及过程中所需的配合,检查前充分做好心理护理,并请已做过检查的患者为之讲解相关的检查心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使患者

9、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1.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测压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心率。如患者出现恶心时嘱其深吸气、尽量放松;如患者出现寒战、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腹痛,应立即通知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氧气吸入,保暖。根据医嘱对症处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6h生命体征平稳后停测。每日测体温4次。如有病情变化随时监测。1.3.4T管监护:仔细检查T管是否固定妥当,防止滑脱。排空大小便。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胆道逆行感染。测定流速后将T管连接一次性引流袋,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开放T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胆汁的颜色、性质、fit,并

10、做好记录。1.3.5观察有无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同时注意T管痿口皮肤处有无渗漏。如有腹痛、腹胀、四肢发冷、出冷汗、血压下降,则提示有胆汁性腹膜炎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做好抢救工作,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应用抗生素。1-4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T管夹管、闭管及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例数。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式士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T管夹管、闭管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1、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5、7d出现胃肠道反应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2。表12组患者术后T管夹管、闭管及住院时间比较(n=20.无±s,(/d)组别夹管时间闭管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5.3±1.46.3±1.411.8±2.3试验组2.4*1.4*3.6±1.4,9.8±1.7"<0.05与对照组比较(c检验)表22组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例数比较(“=20,例数)组别术后Id术后3d术后5d术后7d对照组121587试验组106,2,2*“<0.05与对照组比较(

12、x?检验)3讨论胆总管探查术中常因使用胆道探子或尿管扩张胆管致使十二指肠乳头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需置T管引流胆管。传统的T管开放引流时间较长,易造成大量体液和消化酶的丢失,阻断肝肠循环,引起患者术后精神萎靡,恢复和预后较差;而为补充术中大量丢失的体液和营养,需增加术后的输液量,必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护理重点应在于正确把握T管的早期关闭时机,以减少因T管长期开放导致大量胆汁和酶的流失,水、电解质紊乱等给患者造成的严重危害。胆道探查术后可出现频繁恶心呕吐、食欲差,轻者可出现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精神萎靡、抑郁。当胆道压力在2.lkPa(

13、21cmH2O)及胆道流速>15mI7min时,早期夹闭T管S,减少胆汁的流失,可有效减少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食欲,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心身康复c同时,术中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切实做好T管护理,积极有效防治感染或并发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患者的康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T管夹管、闭管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5、7d出现胃肠道反应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表明采用经T管测定胆道压力和流速,加之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

14、者的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参考文献】1黄志强.当代胆道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570-572.2李志铮.腹腔镜胆总管切升术后胆艮管I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58-359.3周眉,王浩炜,蒋国勤.LCBD术后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疗效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J02-104.4任瑞芳,张川蓉,林秀红,等.胆总管压力监测确定胆总管探查术后T型管夹闭时机探讨J.护理学报,2008.15(3):294-296.5黎介寺,吴孟超,黄志强.手术学全集外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6

15、-77.6向子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疗前沿,2012,7(4):25-36.7马吉安,刘维政.腹腔镣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7):502-504.(本文编辑:赵丽洁)论著-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痿37例手术体会苏铁柱',白惠)幺文博2(I.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康利医院急诊科.河北唐山064300;2.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外科,河北唐山064300)【摘要】目的探讨情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痿的早期手术方式,更好杜绝动静脉内痿的失败。方法手术前行双上肢彩超后,在肘上选择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

16、要静脉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痿或槎动脉大静脉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痿,供透析使用。结果37例内痿术后通畅均良好,动静脉内痿使用时间224个月,平均II个月。其中20例仍在继续使用。7例因家庭条件放弃治疗,8例因患者不在本地失访,2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早期确定手术方法,在肘上高位建立动静脉痿维持透析是比较好的方法。【关键词】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肱动脉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2.11.030【中图分类号】R58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3205(2012)11-131342糖尿病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良好的血液

17、通路是保证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但长期透析后常出现血管堵塞,痿管不能使用。2008年以来,我们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前臂动静脉内痿失败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患者,选择肘上建立动静脉内痿即高位动静脉内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37例,男性14例,女性23例,年龄42-85岁,平均60岁。全部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1.2手术方法及选择:患者手术前双上肢动静脉彩超血流图像显示,双上肢动脉硬化患者37例,肱收稿日期:2012-02-02;修回日期2012-03-11作者简介苏铁柱(1979-),男,河北唐山人,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康利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上,从事血管外科疾病诊治研究。动脉、格动脉、尺动脉动脉硬化,梅动脉和尺动脉管壁不光滑,有部分钙化斑块,血流差。其中28例患者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取肘前“S”切口或臂内侧远端纵切口,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小心游离皮肤,解剖分离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游驾至肘下适当长度备用;切断肱二头肌腱膜,将肱二头肌向外侧牵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