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1页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2页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3页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折杨柳歌辞子夜四时歌(冬歌)北朝情歌南朝情歌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1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什么内容?答:_2北朝乐府和南朝乐府在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何不同?答:_2. 阅读诗歌童年的水墨画,完成练习。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树下黄柏树撑一柄翠绿的大伞,一群白鸽在树荫下跳舞歌唱。阳光从叶缝

2、里悄悄地看,千万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选自张继楼童年的水墨画)(1)读街头中画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这句诗中引号的作用是A引用书中人物的名字。B反语,表示否定的意思。C着重指出的内容。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A阳光也悄悄溜到孩子身边,想和他一起看水浒传中“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故事。B孩子看水浒传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流逝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2)读树下,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我知道了诗中“一柄翠绿的大伞”指,“千万只眼睛”指,“绿色的手掌”指。A绿色的树叶B绿色的树冠C阳光透过

3、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了许多圆形的光斑(3)街头这首诗描绘了街头的情景。(4)童年的水墨画通过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3. 课内小阅读。春日朱熹1无边光景一时新2万紫千红总是春3胜日寻芳泗水滨4等闲识得东风面1请把打乱了顺序的诗句重新排列_。2词语解释:胜日:光景:等闲:4. 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填空。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歌写了西湖_和_的景象,还以_比西湖,形象地写出了_的美,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

4、态。B.次句描写雨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山色尤其秀美。D.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5. 阅读后回答。送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_6. 课外阅读。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

5、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A.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A.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B.千寻塔的最高层、山的最高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B.心中有着愤怒和不甘的情绪。7. 课外阅读。秋词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A.乐观豁达的心境。 B.悲观难受的心境。 C.消极抑郁的心情。2诗

6、的一、二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A.反复 B.对比 C.比喻3这首诗最可贵的地方是(_)(多选) A写的秋天的景色比别的诗要美得多。B诗人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C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8. 课外类文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诗人抓住了_和_这两个特有的景致来描写这个季节。2“京城的街道上空细雨如丝,纷纷飘落,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句话是哪两句诗的意思?_9. 课外阅读。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

7、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小路。舍不得离去。可爱。形容鸟的叫声婉转动听。1诗中哪两个词体现了花的繁盛。()A.满、压B.低C.留连D.自在2写花多的诗句是_,_。3第三、四句描写了蝴蝶_和黄莺_的画面。10. 古诗阅读。所见牧童骑_,歌声振林樾。意欲捕_,忽然_立。1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2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欲:想要。 将要。 欲望。(_)立:立刻。 站。 存在,生存。(_)11.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的是_(时间)把船停泊在枫桥边上的所见所闻。对:_。到:_。12.

8、 古诗阅读。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寒山:_。生:_坐:_。红于:_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_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_4你还能写出这个季节的两句古诗吗?_13. 阅读理解。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心聊代醉。注释帝里:京都。茗:茶。1诗中没有写到的景物是( )A.翠柳B.花C.草D.飞燕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的时候写的B.诗的三、四句通过马车声和城外的

9、柳色,写出了人们清明踏青出游的情景C.诗的五、六句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舒心、畅快的感觉D.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京城内真实看到的景象3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 )的。A.兴奋B.激动C.愉悦D.沉郁4对比杜牧的清明一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_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选择下列字词的正确解释。径A小路 B经过生A生活 B产生,生出坐A座位 B因为擎A举,向上托 B拿取君A君主 B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2)诗人在山行中描写了、六种景物,其中最让他心醉的景象是和。赠刘景文中描写了、四种景物,其中能让人感受到丰收景象的是和。(3)两首诗虽然描写的是同一个季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