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文直通车。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本文出自_。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和整个句子。(1)常与诸小儿游。_(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_(3)取之,信然。_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2. 阅读理解。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给文中画横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世传(_) &

2、#160; 世代相传。 世上传说。卒业(_)   完成学业。 诵读完毕。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之”在文中指_。(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其”在文中指_。3老媪是怎样回答李白的?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请写在下面。_。3. 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各题。_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n)于泥中,举以为人。(注释)抟(tuán):揉成团。剧务:工作繁多。暇:空闲。1文中“未有人民”的“未”是什么意思?(  )A.未来 B.还没有 C

3、.未知 D.为2“乃引绳于泥中”的正确解释应该是(  )A.于是她就引导绳子到泥浆中。B.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C.于是她在泥浆中找到绳子。D.她竟然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3为古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4.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这段话选自课文_,出自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尝:_  走:_  唯:_ 信然:_3翻译下列句子。(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2)取之,信然。_4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

4、_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5. 课内外比较阅读。语段一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选自精卫填海语段二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wèi);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dèng)林B11。注释:本文选自山海经。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逐走:追赶,赛跑。入日: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渴:他感到口渴。饮:喝。河、渭:黄河与渭河。大泽:大湖。未至:没有赶到。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弃:遗弃。B11邓林:桃林。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故为精卫为:化为

5、()因为()(2)夸父与日逐走逐走:走路()  赛跑()(3)河、渭不足河:河流()  黄河()(4)道渴而死道:路途中()  道理()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_(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_3从夸父逐日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呢?选择恰当的评价打上。(1)目标远大()(2)气魄非凡()(3)不自量力()(4)追求光明()(5)意志坚强()(6)决心坚定()4比较两个故事,完成填空。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都是中国古代_故事,我觉得精卫填海中想象最丰富的情节是_,夸父逐日中想象很奇特的地方是_。5比较两个故事,

6、选一选。(1)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_)的愿望。(多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坚韧不拔爱好和平(2)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来比喻(_);用“夸父逐日”来比喻(_)。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按既定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奋斗到底。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1解释加点的字: (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_)(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_)2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7、。_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即:_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 _7. 文言文练习。卧薪尝胆司马迁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r)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赦:     反:  女:     振:  2“卧薪尝胆”的

8、意思是:_。3“女(r)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_。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_8. 诗文展览馆。1.选择最恰切的答案,将序号填在“_”上。(1)少儿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多次获奖。面对鲜花和掌声,同学们用诗句来应答赞美,最恰当的一句是:_(A)将谓偷闲学少年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万紫千红春满园(2)突然下起了大雨,张大爷帮隔壁小李家收起了晾晒的衣被。事后,小李由衷地感叹道:_(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C)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3)三字经中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的一句是_。(

9、A)香九龄,能温席   (B)融四岁,能让梨   (C)亲师友,习礼仪2、在小儿垂钓中,写路人问路,而小孩不回答的句子是_,_。3、你们班在学校拔河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这是团结合作的结果,就像古今贤文中所说的_,_。9. 快乐阅读。许仲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释:许衡,河内县人,金末元初时有名的儒者、教育家。怀之河内:怀州的河内县。危坐:正身而坐。自若: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10、非其有:不是自己分内所应有的东西。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尝:_啖:_或:_2你怎样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_10. 课内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词语。曰:_故:_ 溺:_为: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_3这个故事,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故事中人物的精神是什么?_11. 文言文阅读。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注释:旦:早晨  百住:数以百计。住,数。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

11、释有误的一项是( )A.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 好:喜欢B.每旦之海上 之:到去C.从鸥鸟游 从:听从D.汝取来,吾玩之 取:捉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译:_12. 课文直通车。精卫填海炎帝( )之少( )女,名曰( )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 )而不返( ),故为卫精,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 )于东海。1本文选自_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解释句子加点字以及句子的意思。(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卫精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4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

12、海的精神?_13. 课外类文阅读。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所(zhuó)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zhé)令伐树。选自淮南子·览冥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羿请不死之药   常斫之学仙有过   过故人庄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相同,不相同D.不相同,相同2嫦娥为什么变成了“蟾蜍”?_3“下有一人”指的是_。4短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月桂的神奇?请你用“   ”画出来。5仿照“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介绍一下自己吧!_14.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