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离子反应重难点归纳重点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 .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改写成离子形式,如:硫酸、氢氧化钠等要拆成 离子形式;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 写化学式,如:碳酸钙、硫酸钢、氯化银、硅酸、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等不溶物 要写成化学式,醋酸、氨水等弱电解质要写成化学式。2 .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 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I号)。3 .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注意:中强酸归为弱 2 酸范畴,也不能拆。如:HS03、HzPCh、HPO4等。4 .氨水作为反应物写 NH. H2O;作
2、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 (标t号)。5 .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浓H2s0八浓H3PCh与固体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6 .离子方程式要做到原子个数配平、电荷配平。7 . 一些特殊的反应,如:有酸式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被一种物质氧化或还原、Ba(OH)2与KA1(SO4) 2按不同比的反应等,要考虑并满足 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重点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1 .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如:2Fe+6d2Fe3+3H2 t是错误的,因为H+只能将铁氧化成+2价。CU4-2HC;+H2 t是错误的,因为
3、铜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后,不能置换出 酸中的氢。2 .看“ "、k'、" t ”、“ I ”等是否正确。如:H2s在水中发生电离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一+H2sHS +H是错误的,因为H2 s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应当用“一”。-2- +一3 .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如: HCCh不能写成CO? +H, HSO3不可写成 SO.p-+ H+等。2+4 .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Ba(0H)2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既要写Ba与SO, -2+的离子反应,又要写出Cu与OH的离子反应。5 .看电荷是否守恒。如:FeCL溶液与C12反应,不能写成Fe3+CLFe2+2C
4、1 ; 而应写成2Fe2+Cb 2Fe3+2Cf,两边即要原子守恒又要电荷守恒。6 .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 H2sCh与Ba(OH»溶液反应不能写成 +42-2+ 42+-42 2十 4H+OH+SO +Ba BaSO I +HO,应写成 2H+2OH+SO +Ba BaSO J+2H0。【规律总结】视点一、量不同,离子反应不同。1.生成的产物可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只需注意题中所给条件,判断产物是否与过量物质继续反应, 正确确定产物形式即可。如NaOH(足量或不足量)与A1C13溶液,NaAlO?溶液通HC1(少量或足量),CO?、H?S、SC
5、h(少量或足量)通入到Ca(OH)2、NaOH溶液中等, 有关离子方程式都有所区别。-2"?3?例: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O+2OH CO +HO2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O+OH HCO2 .酸式盐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这类离子反应一般书写时,量不足的物质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 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而足量的物质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与化 学式相符。如果没有明确的用量,用任一反应物作为足量写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均属正确。如: NaHSCh溶液与 Ba(HCCh)2(足量或少量),Ca(HCCh)2溶液与NaOH(少量或足量),Ca(OH)
6、2溶液与NaHCC)3(不限制量),NaH2PO,溶液与Ba(OH(不限制量)等,均应明确量的影响。例:Ca(HCOs) 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 + HCO +Ca CaCO I +H0Ca(HCOs) 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 + 2HCO3 + 20H CaCOs I +2H0+CCh3 .氧化还原反应中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这类离子反应中常涉及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 的反应。书写时只要找准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依据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先反应 即可。如向FeBr、Fei溶液中通入C1的离子反应。因还原性有以下关系 I > 22
7、2一Fe2+> Br ,所以当Cl 2量不同时离子反应不同。例:向FeBn溶液中通入少量Ch的离子反应:2Fe2+Cb2Fe3+2CF向FeBm溶液中通人过量C12应:2Fe2+4Br-+3C122Fe3+2Br2 +6CF4 .较特殊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这类反应要求量与其他因素统筹兼顾。如Mg(HCO3)2溶液与过量NaOH反应,不 可忽视Mg(OH)2比MgCCh更难溶、更稳定;明矶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不可忽视 Al(OH) 3的两性;NH,HSChi溶液与足量Ba(OH)2反应,不可忽视NH3 H2O也是 弱电解质等。例:明矶与少量Ba(OH)2溶液反应:3+2 -2+2
8、A1+3SO4 +3Ba+60H3BaSCh I +2Al(0H)s I明研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3+2-2+-Al +2SO4 +2Ba +40H2BaSO4 I 4-AIO25 .按实际用量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离子反应这类反应是在上述书写规律的基础上增大难度,不仅是少量足量问题,而且是给出具体比进行书写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例:将lmol/L的NaAlO2溶液和L5mol/L 的HC1溶液等体积充分混合的总离子 反应方程式根据NaAlO2与HC1的物质的量之比可知最终生成的A13+和Al(OH) 3的物质的1+233+量之比为1: 5故离子方程式为6A1O +9H+3HO5A1(O H)
9、I + Al视点二、混合顺序不同时,离子反应的现象及产物如 A1C13 与 NaOH; Na2co GNazSCh、Na2S )与 HC1(H2so、NaHSCh); Na2s 与 FeCh; 氨水与AgNO?等混合顺序不同时所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不同,反应现象不同。当两者用量一定时, 除 Na2cCh ( Na2s。3、Na2S )与 HC1(H2 sCh、NaHSO。; Na2s 与 FeCh 外最终产物相同。当 Na2 cCh (Na2sCh、Na2S )与 HC1(H? SO、NaHSCh)混合时,若 H+足量时,产 物相同;若H+不足量时,产物不同。同理,Na2s与FeCh混合时,若
10、Na2s足量时, 产物相同;若Na2s不足量时,产物不同。【典例剖析】例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2+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Cu+NO3 + 4HCu +N0 t +2H0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2+2H+= Ca2+2HO硫酸亚铁溶液中加过氧化氢溶液Fe 2+2HO2+4H=Fe3+4H2O9硫化钠水解S+2HO= H2s +20H氯气通入水中ci 2+H2©= 2h+cr+c 1O-2?+22,3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 CO Ca +2C1O +HO+CO CaCO I +2HC10 (7)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aCO +2CHCOQH= Ca +2CHCOO+
11、CO f +HO33322+ 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Na +2H2。 Na +2OH+H? t解析解题的依据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规则。中电荷不守恒;中石灰水中 2+-Ca(OH)2应以Ca、OH形式书写;(3)中电荷不守恒;中反应没分步且没用可逆 CCh能将生成的CaCCh溶解;正号;(5)中HC1O分子不可拆开写;(6)中过量 确;中电荷不守恒;【答案】【例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向 FeCL 溶液中通人 CI2: Fe2+Cb Fe3+4-2CF2-+,B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O3 +2H CO2 t 4-H2O+ C 氢氧化名贝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OH H2 OD 碘化钾和适量溟水反
12、应:21 一 +Br2 12+2BL解析:A中离子的电荷数未配平;B中把难溶物质CaCCh写成了离子形式;C 中遗漏了参加反应的Ba2+和SCV一离子;D中既符合反应规律,又遵守离子方程式 的书写规则。【答案】D【例3按要求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1)向NaHSCh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写出此步的离子反应方程 式:;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 Ba(OH)2溶液至完全反应,此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O(2)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C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写出此步的离子反 应方程式:;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 NaHSCh溶液至完全反应,此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解折
13、因NaHSCU是二元强酸的酸式盐,可以理解成全部电离。(1)当Ba(OH)2向NaHSCh溶液中逐滴加入至中性时: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SO4+Ba(OH=BaS04 I + Na2SO4+ 2H2O+42-2+-;42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H + SO + Ba + 2OH BaSO I + 2H 0此时溶液中成份只有Na2so4,再加人Ba(OH)2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SO4? BaSO4 I(2)同理,当NaHSCh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至沉淀完全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S04+Ba(0H)i BaS04 I +NaOH+H?+2-2+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14、H +SO4 +Ba +OH =BaSO4 I +H2O此时溶液中成份只有NaOH,再加人NaHSCh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答案】+42-2+- 42+42-: :4(1)2H +SO +Ba+20HBaSO I +2HO; Ba +SO BaSO I+2-2+(2)H +SO4 +Ba +OH BaSCh I +H2O; H +0H H2O nn 例4在一定条件下,ROa和I 可以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ROa +61+6H4=R"+3l2+3H2On -(1)RO 3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o(2)R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有 个。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原理,离子方程式反应前后电荷数应相等
15、,则有: (-n)+6X (-D+6 X(+l)=.G。-,故R的化合价为+5。根据离子33M-5用反应生成物为R- , R的最低负化合价为-1 ,表明元素R原子最外层电子有7个(为 卤族元素)。【答案】+5 ; (2)7【例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A Na + .人 一 2-B K4+3+2C H 、NH4、Al 、SO4D H是.、NO、OH 23、CI、CHCOO、NO3 ABCD四个选解折首先用题中第一个条件“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筛选项:与CH3co0因结合A中的Ba与SO4因生成BaSCh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中的H生 成弱电解质不能大量共存
16、,这样将A和D排除;再用题中第二个条件“加入氨水 后也不产生沉淀”去筛选 B和C, C中的AP+遇到nh.,印0后会生成Al(OH) 3沉淀,而B中本来就有A10?、0H ,是碱性溶液,加入氨水时不会产生沉淀。【答案】B【例6】(05年天津)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 Na+、K+、MnOJ、Br"B.酸性溶液 Fe: NhA SCN、NO +2 C.碱性溶液 Na、K、AIO2 、SO4 2+2D.碱性溶液 Ba、Na、CO3 、Cl.MM'. Xho-具有强氧化性,氧化8f二 3+- 4应不共存,B措;C对;Ba2+与CO32一生成沉淀不共存,D错。【
17、答案】C【例7】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存在以下离子中的几种,且跟金属铝反应能放出氢气,2+2+2+-2-2-试判断下列离子:Mg、Ba、Cu、H、Ag、HCO3、SCh、SO3、OH、NO3何者能存在于此溶液中? (1)当生成AP+时,一定存在 可能存在 (2)当生成A1O2 一时,一定存在,可能存在。解折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是:当肯定一种离子后,一定要看在此基础上是否能否定一些离子。4 -,-. A首先用溶液无色一条件,判定一定没有 Cu2+(1)当生成Al 3+ ,溶液必定呈 酸性,所以一定存在H+,而与H+不共存的离子一 一 一一 一A1反不会生 2-不共存的离子有有HC03、SO3、OH、NO
18、3 ( NO.在酸性条件下有氧化性,与,.&JO星宣 soa so42+2+Ba Ag , Me T能在在-不共存的(2)常赢嘉- :溶液必定呈碱性,所以一定存在 会-2+离子有HCO3、Mg、H、Ag+,但溶液中必定要有阳离子,因此一定含有Ba2+,2 一与Ba2+不共存的离子有SO42 、SO3 ;NO3可能存在+2-2+【答案】H、S04; Mg-2+一(2)OH、Ba ;NO3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整合考点一 氧化原反、氧化、原、氧化物、原物概念定注意点氧化反物季去子的反物失去子的外部表化合价的升高原反物得到子的反物得到子的外部表 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子的程元素失去子的外部表化
19、合价的升高被原元素得到子的程元素得到子的外部表化合价的降低氧化 物通生氧化区显得的生 成物氧化原反中,氧化物、原物可以是同一种物,也可以是不同物,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如反 4FeS2+llO2=2FeOs +8SO2 中,FezCh 和 SO2 均既 氧化 物,又 原物。原物通生原反所得的牛 成物氧化得至U子的反物常氧化:活的非金属;如素(X2)、0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 CM+等(3)高价或高价含氧化合物;如 MnOz、H2SO4. HNO3、KMnCh等(4)氧化物;如 Nm Ch、H2 0?等原失去子的反物 原:沽或沽日勺金属;如K、Na、Z、Fe等一些非金属MHC
20、Si等亨的化合物;CO、SO、HS、n22NazSCh、FeSO4氧化性售到子的能力物的氧化性、原性的弱与其得失子能力有关,与得失 子的数目无关。MB朱去子的能力金属(Ti)性能越,被称、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上以金石原料制取Ti的反 ,1173K小aTiO2 + bCl2m 次 146P aTiCU + cCO 反 TiCU +2MgTi + 2MgCl反关于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TiCL在反中是原物,在反中是氧化;C、Mg在反中均原,被原;在反、中Mg的原性大于C, C的原性大于TiCU;a= 1, b=c=2;每生成19.2g Ti,反应、中共转移4.8 mol e-。A. B . C
21、 . D .解析中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氧化;经计算知中每生成19.2 g Ti ,反应、中共转移3.2 mol e-答案D知识规律还原性化合价升高考点二变化/氧化反应一反应物f 氧化剂丁还原反应 .I变化氧化性化合价降低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弱氧化性 t 事化产物 环原 物弱还原性氧化性一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一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一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一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 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
22、是氧化性。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 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 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2 .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 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3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如:MnO2+4HC*
23、87; M11CI2+CI2 t +2HO2KMnO4+16HC1(浓)=2MnCL+5C12 t +8H2O后者比前者容易(不需要加热),可判断氧化性KMnO4>MnO25 .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来判断:如:2Na.SO+O=2NaSO (快),2HSO+O=2HSO (慢2324324催化剂2 SO 2 +。2 七=二7 2SO 3,其还原性&Na zSOaH2so3>SO26 .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来到断:如:Cu 12 =CuCl 2 , 2Cu+S-Cu2S,即氧化性:Cl2>S。乂加,*2HBr+H 2 som屏=+SO2 + 2H2O 8HI +H 2
24、sO 4(浓)=4I 2 + H 2s 七H 2O即有还原性:HI >HBr。7 .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的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金属的还原性强。8 .根据电解池中溶液里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顺序来判断。如:C1 一失去电子的能力强于0H还原性:5UH。一-9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判断:(1)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Na、Mg、Al金 属性依次减弱,其还原性也依次减弱。(2)对同主族的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如 Li、Na、K、 Rb、Cs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其还原性也依次增强。(3)对同主族的非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非
25、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F、C1、 Br、I非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其氧化性也依次减弱。10 .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进行判断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 有还原性。一般来说,同木嬴 素价越高,氧化性 越强;价越 低还原 性越强。如 氧化性:Fe 3+>Fe2+>Fe,S(+6 价)>S(+4 价)等,还原性:H2S>S>SO2,但是,氧化性:HC1O4VHe1O34VHC1O24< HClOo注意: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 其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会有所不同。如:氧化性:HNO
26、3 (浓)> HNO3 (稀);Cu 与浓H2sO,常温下不反应,加热条件下反应;KMnCh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比在中 性、碱性条件下强。原子的氧化性一般都强于分子的氧化性。 如:氧化性F>F2、Cl> Cl 2、0 02等, °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学如下反应2+3+. 16H+;OZ+2XO= 2x +5zt+8HzO 2:+B = 2A+2B +(3)2B +Z2 = 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z+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反应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z、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7、A2+、B-、Z-、*+解析根据上述规律4可得:氧化性顺序: XO4- >Z2>B2>A3+,还原性顺序:A >B>Z >X o 考点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 .配平原则: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2 .配平步骤(以高镒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为例): 标出化合价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如:+7 -1+4 0KMnO4+HCl=KC14-MnCb4-Ch t +H2O根据元素存在的实际形式调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系数,使之成1 : 1的关系。如:+7 -1 +4 0KMnO4+2HCl=KC14-MnCl+Cb t +H2 O调整系数,使化合价升
28、降总数相等。化盒的J_5义KMnO4+2HCl=KCl+MnCl+Cb t +H2O 化合价| 2 X (5)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如:2KMnO4+10HCl=KCl+2MnCl+5C12 t +H2 O利用元素守恒,用观察方法配平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物质的系 数。如:2KMnO4+16HCl=2KC14-2MnC14-5Ch t +8H2 O 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原子 的个数是否相等,离子方程式还要检查方程式两边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否相等。对于反应 KMnCh+HCIf KCl+MnCL+Cb+HO (未配平),若有 O.lmol KMnCh参加
29、反应,下列说法止确的是()A.其转移电子0.5molB ,生成Cl 20.5molC.参加反应HC1为16moiD.。2是还原产物国华析配平该方程式为:2KMnO4+16HCl=2KCl+2MnC14-5Cb+8H2O , Mn 由 +7->+2,得到5电子,则O.lmolKMnCh参加反应消耗HC1为1.6mol ,转移的电子为 0.5mol ,生成的CI2为0.25mol,故A正确,B、C不正确;C12是氧化产物, 故D不正确。答案A 考点四 电子转移守恒应用电子转移守恒法是依据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这一原则进行计 算的。电子转移守恒法是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在一定
30、条件下,分别以高镒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 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 1 : 1 : 1 B , 2 : 2 : 1 C . 2 : 3 : 1 D , 4 : 3 : 2解析用高镒酸钾、氯酸钾制氧气,反应过程中 O由-2价转化为。价,而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O则由-1价转化为0价。现要制得相同的,所以用过氧化 氢制氧气的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只有用高锌酸钾、氯酸钾制取的反应中转移的电子 数的一半。答案B高考重点热点题型探究热点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判断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 : 2的是(
31、)A.O 3+2KI+H2O=2KOH+I+O2B.2cH3coOH+Ca( CIO) 2 =2HC1O+(CH3coO»CaC.12+2NaClO3=2NaIO3+Cb D.4HCl+MnO2=MnCL+CL t +2HO解题思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正确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由方程式的 系数确定出它们的物质的量,再求比即可。解析反应A中氧化剂为03 ,还原剂为KI,从方程式系数易知,其物质的量 之比为1 : 2;反应B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C中氧化剂为NaClOs,还原剂为12, 从方程式系数易知,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 1;反应D中氧化剂为MnCh,还原剂为 HCL但4moiHC1
32、中只有2moiHC1作还原剂。故答案为A D。答案A D名师指引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 1.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属于不同物质的氧化还原 反应。如:H2还原氧化铜,实验室用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等等。2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加热制氧气,氯气和水的反应等等。3 .歧化反应:指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 反应。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 “中间价一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 可发生歧
33、化反应,如:得5e-Ch + 2NaOH=NaCl+ NaClO+H2;对于歧化反应,可通过分析参加氧化还原反 应的元素的去失5e-向,从而确定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4 .归中反应:指食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规律是:反应物中,该元蚩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该元素价态的变化 一定遵循“高价+低价(大5c NKC10 得3+6HCI=KC1+3c15e2+3H?O ;对于 一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如:归-中反应,可通过分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来源,从而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 的量之比。热点2 氧化剂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判断已知CoO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g2+, CoO、Cl、FeCk I 的氧化性依232 3232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 中不可能发生的是(一 )一A.3C12 + 6FeI 2 = 2FeCL+4FeI 3B.C12+FeL =FeCb + LC.Co 0+ 6HCl=2CoCl +C1t + 3H0D.2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SIC涂层石英玻璃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物理治疗康复设备项目建议书
- 专业水平及证书考取成绩证明书(5篇)
- 医学专家职业能力证明书(5篇)
- 公司股份认购协议书条款内容
- 游戏玩家账号买卖协议
- 快递物流行业配送中心建设协议
- 绿色农产品供应购销协议样板文件
- 体育场馆服务管理合同
- 渔业资源捕捞与供应保障协议
- 赤峰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 2025年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殡葬单位面试题及答案
- 网络科学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民法典讲座课件
- 2024年蚌埠市龙子湖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萤石行业分析及供需形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安全随行】新员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 【《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 图文广告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建筑工地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