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老师您好苏教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老师您好苏教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老师您好苏教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老师您好苏教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老师,您好? 说课稿教学目的: 1、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 理解老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难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老师的资料,学生课前走访老师。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景,激发感情1、 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 2、为了赞美老师,人们常常把老

2、师比作什么?学生答复3、这么多美妙的比喻,足以看出人们对老师的崇敬。就拿我来说吧,每次我遇见曾经培育我的老师,总会恭恭敬敬地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4、你们呢,是否也能这么亲切地向老师问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师,您好!?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2、再读课文,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课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可在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上打记号,不懂的词语、句子可打上小问号。 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2分节读课文,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4、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5、指导朗读长句。1出

3、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材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老师的辛苦。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2老师范读学生再次跟着朗读。三、指导写字1、讲解字形。上下构造的字,上边分左右两部分,左边第三笔是横,第六笔是竖撇,右边的“月略微小一些,下边的“土下横长一些,托住上边。 2、学生描红、仿影。四、作业设计: 1、组词铺     浸     顶     霞

4、60;   辛    哺     侵     项     假    幸     2、填上适宜的词语铺设           架起    &#

5、160;塑造           编织     3、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ng   zhng         塑造sù   shù笑语盈盈yín   yíng    &#

6、160;  浸透jìn  jìng 第二课时一、听写。崇高 智慧 波涛 创造 浸透 涌出 塑造 朝霞 茁壮 衷心 祝愿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1、分句训练。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到达朗读程度。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展训练。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 

7、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老师的辛劳!指名读;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

8、、齐读。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 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老师的诗句。2、 师出示有关赞美老师的诗文,小故事,学生阅读。提供:?老师,我想对您说?、?苏珊的帽子?、?坐在最后一排?四、指导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老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各自起笔。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修改后进展诗歌联诵。五、作业:1、感悟积累。 本文是一首   ,赞美了老师事业的       

9、  和         ,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         、         之情。2、找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3、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其中“春蚕指        ,“理想的丝线指  

10、0;     ,“甘露指         ,“茁壮的新苗指         ,表现了                        

11、; 。 4、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崇高      哪一个不浸透   每当就 1、老师,您好!     美妙      哪一个不蕴含   每当就 工作辛苦     感谢之情第三课时一、稳固练习1、抄写词语。2、并用"情不自禁"、"每当就&q

12、uot;造句。二、指导背诵1、引导学生理清诗歌线索。2、学生自由练背。3、指名背。三、拓展阅读:?老师,我想对您说?、?苏珊的帽子?、?坐在最后一排?四、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1、读题明要求。出示要求:可以用各种形式,叙说自己想说的话。2、导情入境: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在我们和老师之间同样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让我们翻开记忆的闸门,回味那感人的一幕幕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3、在乐声中习作。4、交流习作。课后练习: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浸透jn   jìn     塑造sù&#

13、160;suò衷心zhng zng    编织bn bin二、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蕴含     崇高       闪耀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

14、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祝愿       塑造     

15、 波涛      三、写出以下词语意思相反的词。“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蕴含        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