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 旅游规划_第1页
沙漠 旅游规划_第2页
沙漠 旅游规划_第3页
沙漠 旅游规划_第4页
沙漠 旅游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凉州区城东沙漠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凉州区城东沙漠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编委名单主 任:张效林凉州区人民政府区长副 主 任:韩吉永中共凉州区委副书记张祥生凉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成 员:李吉仁凉州区旅游局局长杨朝威凉州区计划发展局局长赵继洲凉州区文化体育局局长颜成鲁凉州区城建局局长李长东凉州区经贸局局长姜学智凉州区林业局局长张振宏凉州区环保局局长张丰年凉州区国土资源局局长审 定:李吉仁凉州区旅游局局长陈德正凉州区旅游局副局长编 制 人:陈耿凉州区旅游局产业开发办主任资料整理:沈国春凉州区旅游局产业开发办科员 编制单位:凉州区旅游局 二¡¡五年十一月 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概述一、规划依据二、规

2、划期限三、规划区范围四、规划原则五、凉古路沿线乡镇基本情况六、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一、旅游资源概况二、旅游资源评价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一、客源市场的现状及趋势二、旅游市场消费行为分析三、客源市场预测第四章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二、规划目标第五章景区建设规划一、策划思路二、区划与策划方案三、精品景区策划第六章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一、旅游交通二、农家旅馆三、生态环境建设第七章效益分析一、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二、效益分析第一章规划概述一、规划依据1、甘肃省武威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武威市旅游局.2001年;2、凉州区旅游事业十五发展计划.凉州区旅游局.2000年;3、中国

3、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修订本).中科院地理所、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1992年;4、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0年;5、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6、创建旅游强县工作导则(草案).国家旅游局.2001年;7、区域分析与规划.南京大学.1999年;8、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东南大学.1999年;9、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务全书.国家旅游局.2003年;10、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5年.即2006年2010年.形成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基本框架.旅游接待设施初具规模。三、规划区范围:规划区范围为凉州区城东凉古路沿线清源、长城、吴家井等乡镇.总面积

4、平方公里。四、规划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特色原则、科技应用原则、发展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五、凉古路沿线乡镇基本情况清源镇全镇辖15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5785户.总人口235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0人。镇域面积10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719亩。2005年清源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677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823万元.第二产业2260万元.第三产业7691万元.乡镇企业上缴利税2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53元.通电话的村有15个.共计安装电话2462部。长城乡全乡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623亩.全乡辖11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总人

5、口15560人。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9786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增加值4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年递增400元。吴家井乡全乡总面积3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609亩.全乡辖4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1629户7015人。2005年全乡玉米制种面积达12000亩.蔬菜面积8000亩,其中辣椒面积就达1600亩.年产优质辣椒520万公斤.各类订单农业迅速发展。现已营造人工林2565亩.发展经济林160亩.营造防风固沙林2835亩.封护沙生植被5000亩.植被覆盖率48.森林覆盖率35.6.呈现出良好的沙漠绿色生态景观.探险旅游开发潜力较大。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

6、达5514万元.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3458万元.年增长7.1%.第二产业706万元.年增加17%.第三产业1350万元.年增长14.5%;乡镇企业增加值110万元.年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73元.年递增345元。六、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经查明.凉古路沿线已开发与沙产业有关的旅游景区(点)8个.“农家乐”旅游接待点26家.其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和沙漠公园已初具规模.以桃园山庄、吉祥农庄和秦家羊肉馆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接待设施已形成特色.以莫高葡萄庄园和皇台葡萄基地为主的葡萄长廊已形成规模。2002年.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正式成立.2004年7月.威龙集团公司集生产加工、

7、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庄园式工厂威龙城堡项目引进并开始动工建设.2005年10月.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终审验收.并被定名为国家级武威沙漠生态旅游示范点.一个集游、住、吃、娱为一体.以葡萄种植、沙漠探险、农业观光、美食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初步形成。第二章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一、旅游资源概况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国家旅游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等规范中的分类标准和旅游资源调查和文献资料.经调查.凉州区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拥有分类标准中 5大类中的 10个类型 4

8、9项。1、自然资源(共1个)腾格里沙漠2、人文资源(共48个)¢旅游景区(点)类(共12个)高沟堡古城遗址、长城遗址、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产业实验室、沙漠公园、莫高旅游度假村、兰墩滩原种场、威龙葡萄庄园、凉州区林业种苗基地、皇台葡萄基地、邓马营湖、黄羊绿色食品城。¢民俗文化类(共6个)狮子舞、社火、元宵灯会、凉州贤孝、河西宝卷、半台小戏。¢主要名优土特产(共20种)莫高、皇台、威龙系列葡萄酒、黄羊面粉、葡萄、糯玉米、西瓜、梨、杏、桃、苹果、无壳瓜籽、羊羔肉、沙米粉、沙葱、沙枣、梨枣、黑瓜子、啤酒大麦、锅盔。¢主要沙生动植物(共10种)沙狐、野兔、沙鸡、

9、黄羊、沙蝎、黄毛菜籽、沙盖、锁阳、骆驼草、沙冰草。凉州区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一览表(表21)一级编码大类二级编码基本类型主要景区及景物名称(及数量)1地文景观109沙(砾石)地风景腾格里沙漠4古迹与建筑类404古城和古城遗址高沟堡古城遗址405长城长城遗址5消闲求知健身503动物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504植物园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基地505公园沙漠公园6购物类602庙会社火604特产主要名土特产20种.主要沙生动植物10余种7产业类701农林渔牧场莫高旅游度假村、省兰墩滩原种场、凉州区林业种苗基地、威龙葡萄庄园、皇台葡萄基地、邓马营湖702工业黄羊绿色食品城二、旅游资源评价本区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10、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旅游资源多样化城东沙漠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目前所统计拥有分类标准中5大类的旅游资源;其中:拥有地文景观1个类型.古迹建筑2个类型.消闲求知3个类型.购物2个类型.产业2个类型。总计10个类型.占旅游分类中77个类型的12.99%。总计.自然旅游资源1个.人文旅游资源有48个。其中最典型的旅游资源是沙漠旅游景观。(2)独特珍贵旅游资源居多该区既拥有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旅游景区沙漠公园和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还有在全省和西北地区占重要地位的旅游资源:绿洲观光农业、保存较完好的长城、沙漠地貌与沙生动植物景观。(3)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良好全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为组团性分散

11、格局.景区景点呈现出以主要道路凉古路为轴线的密集地段性.而且沿线向两翼不断延伸出次一级旅游资源线。(4)开发程度低、开发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本区旅游资源中人文与自然资源均有优势.季节影响互补的优势.适宜进行规模性开发。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一、客源市场的现状及趋势(1)旅游客源特征从全区的旅游状况来看.近年来国内旅游出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旅游者数量成倍增长。2005年达130万人次.较2001年增长了40%。从凉州区辖区内旅行社经营国内旅游和景点接待的情况看.旅行社自组团人数初具规模.外出多日游的城市居民较多.2004年就有数千人次.而近途一日游的居民组团旅游却较少.大部分为自主旅游.据

12、不完全统计.年出游人数可达60万人次。仅就通过旅行社出游的情况来看.凉州区居民的出游较远目的地一般集中在如沿海城市、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在外滞留时间也多在1周左右。大多数旅游者并不通过旅行社出游.旅游目的地一般为近距离旅游景点.出行周期随节假日变化较大.消费重点主要集中在饮食、娱乐等方面。因此.把握住这部分旅游者是激活本地旅游市场的关键。从旅行社外联情况看.近年凉州区旅行社接待的多日游的旅游者很少.接待一日游的旅游者年均20多万人次。来凉州区旅游的外地旅游者多是过境客.在凉州区的停留时间短.消费重点主要集中在饮食、住宿、观光和交通等方面。消费额在180元左右.对接待设施和服务要求较高。这部分旅

13、游客源是我们主攻的对象.也是今后旅游的最主要的客源之一。(2)本地客源市场凉州区市民在区内的消遣游览活动属于休闲市场的一部分。将区内居民旅游消费截流于境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等同于旅游创收的作用.因为它可以起到减少资金外流的作用.从而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据对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和沙漠公园等景点的调查.本地客源占旅游者总量的10%以上,总人次达6万人,在凉州区旅游市场中占一定的比重。凉州区市民作为一日游的客源市场潜力也很大。(3)外地客源市场外地客源市场是指除凉州区市民以外的旅游者形成的市场.主要为甘肃省内和甘肃省外两部分。甘肃省现有人口2512万.其中城镇人口481万.农村人口2031万。这是凉

14、州区国内客源市场的重要部分。凉州区作为河西走廊东端的第一大重镇和全省政治、金融、交通、商业和文化的重要集散地.每年都有大批来凉州区的旅游者。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条件大有改善.而精神生活贫乏的农村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因此农民外出旅游特别是来西北进行观光、探亲、购物等活动的人数逐渐增多.且发展速度很快。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作为西北地区的稀缺的旅游资源.势必分流一部分旅游者。二、旅游市场消费行为分析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寻求休闲、放松、求知和探索的旅游需求日益增加。综合分析目前旅游消费趋向可表现为:*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将成为未来旅游

15、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特色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将大受欢迎。*主题性旅游产品和惊险刺激性产品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参与文化旅游的旅游者数量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文化主题旅游”产品。*观光旅游由感知旅游向认知旅游方向发展。*度假旅游由休闲放纵旅游向康体旅游发展。*娱乐旅游体现后现代性、娱乐性和戏剧性的特点。*特种旅游主要以探险和漂流等旅游方式为发展重点。三、客源市场预测(1)潜在客源市场分析“环城游憩带(即ReBAM)”理论是当前研究客源市场的重要方法.它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

16、动频发地带。国内ReBAM研究表明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在旅游中心城市出发的非本居民的目的地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距城市250公里半径圈内。凉州区周边城市众多.主要有民勤、古浪、天祝、白银、兰州、西宁、金昌、张掖等。这些城市总人口约为900万.其中白银、兰州、西宁、金昌、张掖等地总人口为803.44万.城市人口307.38万人.且人均GDP高(约9000元/人·年).出游观光回归自然的动机强烈.其他社会条件也较优越.因此它们将是凉州区城东沙漠生态旅游的主要潜在客源市场.这些城市人口可能到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旅游的规

17、模.总出游率若按城市总人口5%计算.可为武威提供大约15万人次的游人规模。由以上分析可知.凉州处于兰州、白银、西宁、金昌、张掖等地的ReBAM范围中.而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处于周边城市区域“游憩地环带”的重叠区.可发展成为周边城市区域居民共同的游憩地.这使凉州发展周边城市旅游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2)客源市场定位与开拓重点据上述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和旅游业发展现状.规划期内凉州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客源市场以兰州、白银、金昌、张掖为开拓的重点。第四章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彰显“文化武威、绿色武威、生态武威、自然武威”区域特色为重点.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以

18、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沙产业的开发建设为目标.以葡萄产业为重点.以沙漠探险为着眼点.以沙生可食用动植物美食为突破口.建立以凉古路为主线的一线四区沙漠风情旅游新格局(观光游览区、休闲娱乐区、美食品尝区、大漠探险区).把武威城东建设成知名的沙漠葡萄酒城。二、规划目标在“十五”工作的基础上.再经过5 年的努力.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和沙漠公园建成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八十里大沙漠建成为全国知名的沙漠腹地探险区;威龙、莫高、皇台的酿酒葡萄基地建成风格功能各异的观光旅游区;以经营沙生可食用动植物为特色美食的“农家乐”旅游点达到100家以上;研制开发一批具有沙漠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

19、品;“农家乐”旅游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和改善.真正把城东建成以沙漠葡萄长廊为代表.集种植、休闲、娱乐、度假、观光、科研、探险、美食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葡萄酒的故乡”。第五章景区建设规划一、策划思路以生态休闲旅游的主干.以“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沙漠探险”为凉州旅游的重点.打造核心旅游景区.发挥核心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健全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功能要素。、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抓好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关键和基础.立足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依托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工业区的优势.大力发展育苗、畜牧、蔬菜、餐饮、旅游五大产业.多业并举.综合发展。一是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

20、的战略性调整.培植玉米制种、林木育苗、葡萄、畜牧、无公害标准化绿色蔬菜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二、三产业等主导产业.发挥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依托皇台、威龙等龙头企业推进葡萄、玉米订单农业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产业龙头.带动支柱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把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加工、包装.打造成特色名产.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提升产品竟争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路子。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沙漠公园、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省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钱学森沙产业中

21、心实验室等旅游资源优势.培育具有特色的“采摘”农业、“旅游观光农业”、“餐饮服务业”、“沙漠探险旅游”、“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推动二、三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开发.规划布局.逐步形成以特色农产品主导型、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商贸流通主导型、旅游服务主导型、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主导型、规模养殖主导型、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主导型等多种类型、不同地段分布的发展格局。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快渠、路、林、田、宅配套建设步伐。完成凉古路沿线乡镇、村组道路绿化、硬化建设。开展生态环境建设.适时开展退耕还林

22、、四旁绿化、庭院美化绿化、清洁能源、农村沼气等生态建设工程.以凉古公路、农田林网、小康住宅及四荒地为重点.统一规划布局.实行乔、灌、花、草结合.绿化、美化、净化结合.加大植树造林、荒沙压草工作力度.逐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3、加快以农民住宅改造为重点的基础建设.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开展小康住宅改造建设。建成集“绿化、住宅、养殖、高科技种植”四位一体的高标准住宅.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融商业、饮食、文化、服务、观光旅游农业为主体的全省一流的生态文明新型农村小康住宅;对沿凉古公路、区镇、镇村公路沿线的村组农民住宅也统

23、一建成集绿化、住宅、养殖或商住为一体的小康住宅.条件相对较差的村组应采取适量搬迁与门面住宅改造相结合.前庭后院式的小康模式.一村一个模式.一村一个特色.把住宅改造与道路建设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为农村公共生活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创造条件.抓好小康住宅水、厨、圈、厕、灯、电讯等配套设施建设。4、健全旅游功能要素系统.大力发展沙漠探险旅游。以景点建设为核心.加快旅游区内薄弱环节如旅游交通的建设.加强娱乐、美食设施建设.开辟“绿洲农业景区”和“生态旅游景区”.开拓“绿色旅游”、“特色旅游”和“科考修学”等现代时尚旅游主题.开发“腾格里沙漠探险”旅游景区.开辟我国大陆中心地区“

24、西部探险旅游胜地”。二、区划与策划方案经过比较分析.将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建成为以凉古路为主线.以观光游览区、休闲娱乐区、美食品尝区、大漠探险区一线四区沙漠风情旅游新格局。1、观光游览区以沙漠公园和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为核心.推出沙产业实验基地和高沟堡古城遗址.以名新奇特花卉采购、沙生可食用动植物和濒危野生动物观赏为旅游项目.以大漠风情、沙漠绿洲和治沙成果展示为特色.突出种类齐全、小巧精致和生态科普特色。突出综合性、娱乐性和全景式旅游特色。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增加互动性、参与性和刺激性的旅游项目.完成人工湖、沙浴场、沙滩赛车场等综合游乐设施和配套景观建设。沙漠公园:修建沙雕园,增设游乐项目,完善相

25、应配套设施;使其成为全国最大的沙生植物园、沙生动植物科普基地和沙漠治理成果展示区。主题活动策划:*充分利用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现有技术力量.加大鸵鸟等动物的饲养数量.推出有关沙漠旅游活动;饲养和放养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举办沙漠狩猎活动。*把沙漠公园作为治理沙漠成果的展示区和城东休闲度假区.购置卡丁车.沙漠摩托车、水上自行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举办花卉名品、盆景展销活动。*购置四驱车.沙漠摩托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活动的吸引力。2、休闲娱乐区以威龙葡萄庄园.以纯净的大自然、新鲜丰富的绿色食品

26、为基调.以摘葡萄鲜果、品葡萄美酒等为形式.在现有基础上精心规划建设.形成全季节全天候休闲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一体化的葡萄庄园特色。莫高、皇台、威龙葡萄庄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成一个集种植、酿造、生产、科研、游览为一体的综合娱乐区。主题活动策划:*充分发挥莫高、皇台、威龙的条、块、片特点及周边文物景点的优势.打造特色优势.举办观葡萄长廊、摘葡萄鲜果、品葡萄美酒为内容的旅游活动。3、美食品尝区主要以清源镇、长城乡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主.以清源镇及周边现有餐馆、农舍为基础.以沙区羊肉为品牌.以民俗风情为主线.充分利用沙漠沙生动植物的分布和习性.依托现有管理技术.建设一个大量繁育既可供观赏又能

27、食用的沙生动植物观光游览区如黄羊、骆驼、野兔、沙鸡.沙米、沙葱、沙盖、黄毛菜籽、锁阳、沙枣、瓜果等。沙生可食用动植物养殖园:新建可食性沙生动植物园.完成园区绿化、道路及防风林带建设。主题活动策划:*结合农家乐设施开展旅游者自采野菜、培育花卉、饲养动物和自烹美食的活动.使旅游者就地体验沙漠生活.品尝沙生可食用动植物。*举办果园观赏风景、自采鲜果为内容的旅游活动。4、大漠探险区主要以长城遗址、沙漠景致、邓马营湖娱乐项目为重点.以原始沙漠及狩猎、滑沙为主要内容.以刺激性、猎奇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色。项目策划:*举办沙漠驼队探险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少量饮用水和通讯器具.在沙漠体验历险的感受。

28、*举办沙漠越野车比赛;举办坐飞机观沙漠和低空跳伞活动。*组织“沿丝路古道.访西域风情”旅游探险活动。*组织沙漠狩猎及野炊活动。八十里和四十里大沙:购置滑翔机.新建滑沙场、人工湖、沙浴场、鸵鸟养殖场、仿真战斗场、停机坪等。主题活动策划:*购置四驱车.沙漠摩托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活动的吸引力。开辟沙漠风情旅游线.组织“沿丝路古道.访西域风情”旅游探险活动、沙漠狩猎、野炊活动、体验沙乡生活及沙海观日出等旅游活动;*购置四驱车.沙漠摩托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活动的吸引力。组织沙漠骆驼队.穿越腾格里

29、沙漠.沙漠露宿等探险旅游活动;*购置四驱车.沙漠摩托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活动的吸引力。开展滑沙、沙漠野营、摩托车拉力赛、徒步越野赛等健身强体旅游娱乐活动。*购置四驱车.沙漠摩托车等游览设施.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活动的吸引力。结合引大入秦工程.展示我国节水、调水、治理沙漠的伟大业绩.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三、精品景区策划1、沙漠旅游区布局及主题策划:根据规划要求和本区沙漠旅游的发展现状.将长城乡境内沙漠划分为三个不同特色旅游区。(1)沙海风情娱乐区:位于长城乡红水河东侧.规划面积15公顷.为沙漠旅

30、游区的第一站.彻底改变以往沙漠给人们留下的荒凉无水、没有生机的印象.开展赛船、冲浪、水上滑翔、沙浴等主要旅游项目.并围绕水面开展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景点建设:沿沙漠边缘新建长500米.宽200米的人工湖.隔阻在沙漠与生态农业之间.为人们前往沙漠景区的必经之地.命名为“跃龙潭”.取祝游人鱼越龙门、腾飞发达之意;湖周围种植芦苇等植物.湖上架索道.人们可选择游艇或索道通过水面。另新建沙浴场。(2)沙漠观光游览区:位于长城乡红水河以东.为腾格里沙漠的西北角.规划面积50公顷.充分展示沙漠的博大和神奇.开展滑沙、高空滑翔、乘小飞机飞行、高空跳伞、鸵鸟赛等主要旅游项目.突出沙漠观光游览的主题。景点建

31、设:新建滑沙场、鸵鸟养殖场、停机场等。(3)沙漠极限运动区:位于长城乡红水河以东.为腾格里沙漠的南半部分.规划面积100公顷.以惊险刺激和富有挑战的沙漠探险来吸引旅游者.开展沙漠自驾车越野、骑骆驼穿越沙漠、沙漠仿真战斗等主要旅游项目.主题强调生存游戏。景点建设:沿途制作导引指示牌、新建仿真战斗场。2、乡村“农家乐”旅游产品策划(1)农家乐"旅游活动策划:¢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农家乐”旅游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家乐”旅游收费较为低廉。由于“农家乐”旅游大部分是由农民利用闲置的房屋和生产资料所进行的经营活动,相对而言,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等

32、特点,因而收费较为低廉。特别是度假型“农家乐”旅游,因其收费合理,对城市工薪阶层具有较大吸引力。二是交通、通讯较为方便。从目前城东“农家乐”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农家乐”选址建设都是处在凉古路沿线和成熟的旅游区(点)附近,交通通讯较为方便,能有效地避免旅游者旅游的长途劳累之苦,对于发展城市周边一日游、二日游,极为迅速和方便;三是环境独特。“农家乐”旅游一般都是依托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兴建,而沙漠生态旅游区则可依托沙漠资源开发“农家乐”旅游,对现代旅游者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为此.重点打造以长城乡为主的“农家乐”旅游设施。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农业资源极其丰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乡土民俗等

33、都为开发“农家乐”旅游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而且,“农家乐”旅游对综合利用沙漠资源和农村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有着重要作用。对发展“农家乐”旅游,农民和一些个体投资者也有较大积极性,通过适当引导,“农家乐”就能进一步扩大规模,有望成为我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亮点。¢主要措施:“农家乐”旅游主要凭借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此.首先.要在科学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区域性“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旅游总体发展情况,“农家乐”旅游发展潜力等各个方面因素,使规划既切合当前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4、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规划制定出来后,要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共识,使规划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要帮助指导“农家乐”旅游开发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旅游管理部门要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者进一步强化形成“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的思想观念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帮助和指导他们制定开发建设规划中去。三是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家乐”项目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旅游特色活动策划:在开发建设“农家乐”旅游项目时,要结合实际,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起本地“农家乐”旅游的良好形象。如长城乡可开展“沙乡农家乐”旅游活动,

35、吸引旅游者前来野营、野餐.品味沙生动植物。此外.还可借助葡萄基地、绿色农庄等现有资源.让旅游者亲眼观看现代化农业栽培技术,亲自体验高科技生产手段,亲手收获绿色农产品,亲自喂养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在休闲中得到收获。(2)过年旅游专项活动的运作:长期以来.凉州旅游的弱点集中体现在只限于观光旅游和暖季旅游.度假旅游和冬季旅游基本空缺。所以.挖掘利用软旅游资源、发展主题旅游的有效途径就是紧扣弘扬凉州民俗文化和展示民间艺术风采的主题.从而使民俗文化的软旅游资源得到升华。城东民俗旅游可打出过年旅游项目这张牌。主要措施如下:¢采取政府及旅游部门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行业规范管理的方法。由乡镇政府

36、及旅游部门在有关村组进行宣传和发动.引导群众摒弃传统观念.提高商品意识.认识旅游.参与旅游.利用现成资源条件.如小康住宅等.开办民俗宾馆.走靠旅游致富的新路子。一方面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刺激民俗宾馆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监管或行业协会力量.加强规范管理.推动民俗宾馆快速、健康发展。要引导当地群众从事社火表演有偿服务.变元宵节自娱自乐的活动为常年的经营性表演.大力发展预约表演专业户。¢旅游特色活动策划在有关乡镇及主要旅游景点、景区推出“在我凉州过大年”、“走进千家万户.共度民俗新春”等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社火、民间艺术活动.将当地群众司空见惯的过年习俗.甚至平时

37、的吃、住、礼仪等成为旅游者喜闻乐见的娱乐和参与性特色项目.自然融入旅游过程中.引导和要求各景点、各民俗宾馆、饭店餐馆开发自己的日常社火表演节目.将旅游者当做自家人.同他们一起剪贴窗花、写对联、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点旺火、放鞭炮、拜大年、会亲友.感受一系列凉州传统过年习俗。“县太爷”每天赴各院向旅游者拜年.免费赠送拜年贴、财神像、古城报等.各民俗宾馆可翻印如古票号“银票”送给旅游者当压岁钱.使旅游者既有家人的亲切感受.又有做上宾的荣耀。第六章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一、旅游交通规划期内.围绕旅游景区、农业景观和沙漠旅游区建设工作.重点做好凉古路及沿线村镇道路建设工作。凉古路及沿线村镇道路建设规

38、划表序号项目名称总投资(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凉古路凉州至吴家井3034.6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防护等建设.全长60692公里2黄羊至大甘沟1253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防护等建设.全长31公里3长城乡土营、长城通村公路120新建铺油硬化1条、全长6公里4吴家井乡吴家井、新建通村公路40新建铺油硬化1条、全长2公里5清源镇蔡寨、羊庄、王庄通村公路220新建铺油硬化2条、全长11公里6清源至威龙通乡公路250改建铺油5公里7吴家井乡七星通村公路60新建铺油硬化2条、全长3公里8清源镇发展、新地、清泉通村公路280新建铺油硬化2条、全长14公里9前营至邓马营湖通乡公路1750改建铺油35公里10

39、清源镇宣庄通村公路80新建铺油硬化1条、全长4公里总计7087.6二、农家旅馆从"农家乐"旅游发展趋势来看,基本上为以下两种形式和格局:¢“客栈型”农家乐旅馆,主要可建设于凉古路沿线和主要景区(点)附近,为旅游者提供基本的食宿接待。计划于2010年.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共新建10座“客栈型”农家乐旅馆.其中长城乡新建5座以上“客栈型”农家乐旅馆.客房数达30间。¢“度假型”农家乐旅馆,主要可建设于旅游风景区内.在满足旅游者吃住的基础上,为旅游者提供更多的“农”家休闲娱乐活动。计划于2010年.区内共新建5座“度假型”农家乐旅馆.其中长城乡沙漠旅游区新建3座

40、以上“度假型”农家乐旅馆.客房数达350间.三、生态环境建设1、建设思路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核心.围绕林业生态小康示范村镇建设.以农田林网.通道绿化.防沙治沙.退耕还林.村、宅、小学、单位绿化.林木花卉种苗培育.林木病虫防治为重点.实现城东生态旅游区生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具体措施¢ 围绕石羊河流域治理工作.对通往景区道路和景区内道路全部实施通道绿化.建成各具特色的沿路观赏风景带。其中:凉古公路两侧建成小康住宅和高新农业示范风景线;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沙漠公园©©凉古路两侧建成高标准住宅风景线;黄羊镇©

41、©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种植风沙防护林带;沙漠区种植防风固沙类灌木.全面改善沿路环境;大型沙丘在保持原貌的同时.在移动沙丘区域实施网格状固沙工程;农业种植区域因地制宜.全面推广以微灌、滴灌、喷灌为主要形式的节水工程.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建设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结合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三北四期”农田林网和压沙造林防护工程建设、生态工程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我区的实施.做好镇村主干道路的通道绿化工作.加大对现有植被的管理和保护.加快区域内的退耕还林和沙区治理步伐。¢ 建立自然保护区。依托现有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的这个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和城东荒漠区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在“东沙窝沙生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东沙窝荒漠濒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申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