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几种主要的修辞格_第1页
掌握几种主要的修辞格_第2页
掌握几种主要的修辞格_第3页
掌握几种主要的修辞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掌握几种主要的修辞格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形式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就叫修辞。修辞的范围很广,包括词语和各种句式的选用锤炼,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等等。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引用、设问、反问等多种。其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设问、反问、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的构成包含两个条件:一是比喻的双方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二是两者必须有某种相似点,比喻的三个成分:本体一被比喻事物,喻体一用来作比的事物,比喻词一联结本体和喻体的

2、词语。比喻可分以下几种方式。(1)明喻。用比喻词把本体与喻体连接起来。一般格式为“甲象乙”。例如: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2)暗喻。把本体说成是喻体。一般格式是“甲是乙”。例如:生活是海洋,人是海洋上的一艘小船。(3)借喻。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比喻词和本体均不出现。例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2.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换个说法,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说它。主要方式有三种。(1)部分代替全体。例如:江面上,点点白帆顺流而下。(2)以具体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3)用人物的外部特点代替人。

3、例如: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3比拟 把物当成人、把人当成物或把一事物当成另一事物来描写。例如: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不知那家伙生的是啥样狼心狗肺。夕阳落下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桔红色的晚霞。4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有意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方法叫夸张。例如: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巴掌大的一块地,要睡下四个人。5、反语 反语就是正话反说,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跟字面的意思相反。例如:我们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为它馀了洋气之外,还有点土气。这也算一个创作吧!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

4、两句话组成的一组句子叫对偶。有正对和反对两种。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7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连用在一起叫排比。例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无忧无虑地生长。8.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有意识地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反复。例如: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9反问 用问句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答案就包含在问句之中。反问不需要别人回答,也不需要自己回答。例如: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10设问 说话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有意先提出一个问题,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自问自答叫设问。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它是酸性的时候,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京广铁路是祖国运输的大动脉。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6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7这也不足为奇。那时候的水井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