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报告_第1页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_第2页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_第3页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_第4页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XX 煤矿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XXX 煤煤田田地地质质局局水水源源队队二二一二年二月一二年二月XXXXXX 煤矿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拟拟 编编: 审审 核核: 制制 图图: 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队队 长长: 证证书书类类型型: 证证书书编编号号:报告编制单位:报告编制单位: 报告提交时间:报告提交时间:二一二年二月目 录第一章第一章 概况概况- 1 -第一节 目的 - 1 -第二节 任务 - 1 -第二章第二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矿井及井田概况- 2 -第一节 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 2 -第二节 矿井位置与交通 - 2 -第三节 地形地貌 - 3 -第四节 气象、水文 - 3 -

2、第五节 地 震- 4 -第六节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 4 -第三章第三章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5 -第一节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 - 5 -第二节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 5 -第三节 本次工作情况 - 5 -第四章第四章 地质概况地质概况- 6 -第一节 地 层- 6 -第二节 构 造- 15 -第五章第五章 区域水文地质区域水文地质- 16 -第六章第六章 井田水文地质井田水文地质- 19 -第一节 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 19 -第二节 含水层 - 19 -第三节 隔水层 - 20 -第四节 矿井充水条件 - 20 -第五节 井田及周边

3、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 22 -第六节 矿井充水状况 - 22 -第七章第七章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4 -第一节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 24 -第二节 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 24 -第八章第八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6 -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 26 -第二节 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 26 - ii -附附 件:件:1、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副本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附附 图:图:图号顺序号图 名比例尺11X

4、XX 煤矿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22XXX 煤矿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500033XXX 煤矿矿井充水性图1:500044XXX 煤矿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1:2000- 1 -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目的目的近年来,我省小煤矿水害事故频发,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为加强对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监管,督促各矿做好水害防治工作,有效避免煤矿水害的发生,2007 年 XXX 煤炭管理局、XXX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 煤矿安全监察局三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小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黔煤办字200737 号)文件,要求在全省各地方煤矿进行水文地质调查,2009 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5、总局第 28 号令颁布了煤矿防治水规定 ,XXX 予以转发,2011 年 4 月 XXX 安监局颁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煤矿瓦斯和水害防治技术会诊的通知 (黔安监办201154 号)的文件,要求对全省煤矿的水害进行排查,补充完善水文地质资料,为防治水方案提出确切的依据,杜绝水害发生。受 XXXXXX 煤矿委托,XXX 煤田地质局水源队对 XXXXXX 煤矿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其目的是结合原有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近几年生产变化情况,进一步查明矿井因生产开采而影响变化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预测矿井涌水量,为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资料。第二节第二节 任务任务此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1、收集矿

6、区以往勘探资料及矿井开采及采空区的有关资料;2、调查矿区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情况;3、调查矿井井界范围内及以外 100m 内老窑老硐、废弃井巷的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并对积水情况进行预测;4、调查矿界内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含水层和隔水层特征,断层富水、导水性;5、分析充水因素,论述充水特征;6、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7、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分析预算,并实地进行矿井涌水量观测,提出矿井防治水方案;8、提交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及相关图件。- 2 -第二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XXXXXX 煤矿采矿权人为 XXX 长田乡小凤山煤矿(吴劲松、刘来洪

7、) ,地址:XXX长田乡;经济类型为:私营合伙企业;开采矿种为:煤;生产规模:15 万吨/年;矿区面积 1.7922km2,采矿许可证:C52000020061120075294,有效期捌年零叁个月。本项目投资资金为企业自筹。XXX 煤矿井田位于惠水向斜东翼呈北东向展布的次级向斜(打牙向斜)南端。地层倾向北西、北东,倾角 1023。井田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贵阳复向斜南段次级打牙向斜与沙井背斜转折部位。属低中山侵蚀溶蚀地貌,总体地势中部高,向西部逐渐降低。矿区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长兴组及第四系。第二节第二节 矿井位置

8、与交通矿井位置与交通XXX 长田乡小凤山煤矿位于 XXX 城西北方向,距 XXX 城平距 15km,属 XXX 长田乡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东经 1063738-1063832,北纬 261430-261615,矿山距乡政府所在地 10km,距 101 省道 3km,有矿山简易公路相连,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井田交通位置图 1-1-1)。XXX 煤矿,根据 XXX 国土资源厅于 2010 年 7 月取得新的采矿许可证(C52000020061120075294) ,生产规模 15 万吨/年。矿界由 8 个拐点坐标框定,开采标高为+1090m+800m,面积 1.7922km2。矿井拐点坐标见表 11

9、。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063738-1063832,北纬 261430-261615。表表 11 XXX 煤矿矿区拐点坐标煤矿矿区拐点坐标拐点编号X 坐标Y 坐标拐点编号X 坐标Y 坐标02905777.99 36363341.32 42907542.99 36363426.32 12905777.99 36362976.32 52907542.99 36363926.32 22906912.99 36362796.32 62907122.99 36363926.32 32906942.99 36362976.32 72906072.99 36364276.32 矿区面积:1.7922km2,

10、开采标高:+1090m+800m。- 3 - 4 -第三节第三节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井田属低中山侵蚀溶蚀地貌,总体地势中部高,向西部逐渐降低。最高点位于中部海拔标高+1142.1m 的小坟山坡顶,最低点位于西南部红岩附近,海拔标高+1015m。最大相对高差 127m,一般 80100m。第四节第四节 气象、水文气象、水文一、气一、气 象象井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8。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 5.3,最低气温-7.8。7 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2.3,最高气温 35,无霜区 282 天。年降雨量约 1213.4mm。68 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

11、的 44以上。12 月至次年 4 月为旱季。 二、水二、水 文文矿区内地表水系属珠江水系涟江河流域。矿区中部发育打牙溪沟,由北向南流经矿区,于矿区南部转向南西汇入红岩溪沟内。主要受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水体补给,常年有水,其流量受季节性影响明显,流量一般为 0.20.5m3/s,汛期达 810m3/s。矿区西部界外发育有南北向的红岩溪沟,主要受大气降水及上游地表水体补给,常年有水,其流量受季节性影响明显,流量一般为 13m3/s,汛期达 3050m3/s。第五节第五节 地地 震震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井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本区及其邻近区域近年来未发现有强地震活动,井田属无震

12、害区,区域稳定性良好。第六节第六节 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据调查,XXX 煤矿设置在+910m 水平及+932m 水平各有一个水仓(四平水仓:容积1000m3;三平水仓:容积 800m3) ,并分别在水仓边设置水泵(四平水仓:设置 8 台 75kW水泵,6 用 2 备,泵流量 60m3/h,扬程 180m;三平水仓:设置 8 台 55kW 水泵,5 用 3 备,泵流量 60m3/h,扬程 130m) 。排水路线从水仓用 110mm 塑料管(四平水仓 8 趟、三平水仓 6 趟)排水管沿巷道抽至主井口而排出井外。见矿井充水性图(附图 3) 。- 5 -第三章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

13、作评述第一节第一节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该近年来已做了以下主要工作:1、2004 年 11 月 XXX 地质科学研究所对长田乡小凤山煤矿井田进行资源储量核实,提交了XXXXXX 长田乡小凤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于 2005 年由黔南州国土局审查备案(评审备案文号:黔南国土资储备字200568 号) 。2、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5 年 5 月编制了XXX 长田乡小凤山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及相关图纸,设计能力为 6 万 t/a (已经 2005 年 10 月由黔南州煤炭管理局,黔南煤炭200593 号文批复); 3、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于 2005 年 1

14、1 月编制了XXX 长田乡小凤山煤矿(技改)安全专篇及相关图纸,设计能力为 6 万 t/a (已经 2006 年 4 月 13 日由 XXX 煤矿安全监察局林东监察分局文件黔煤安监林字200635 号文批复)。4、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2007 年 8 月编制了XXX 长田乡小凤山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变更) 及相关图纸,设计能力为 6 万 t/a;5、贵州金杉土地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2008 年 10 月提交的XXX 长田乡小凤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 XXX 国土资源厅黔国地资储备字200966 号“关于XXXXXX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批复。第二节第

15、二节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本次工作仅收集到的地质资料,包括:可采煤层 资料、 XXXXXX 煤矿勘探设计 、XXXXXX 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说明书和XXXXXX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设计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置图(1:5000) 等资料,其完整性、可靠性好。第三节第三节 本次工作情况本次工作情况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于 2012 年 02 月 23 日至 11 月 25 日对该矿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本次调查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 煤矿防水治水规定及地方煤炭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收集 XXX 煤矿区域范围内水文地质资料及生产地质资料,使用矿方

16、提供的井上井下对照图和生产报告的地质成果,修测了水文地质填图内容,采用 GPS 定点、定位,CAD 成图,完成矿区范围及其矿界周边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详见附图 1。- 6 -本报告利用了上述成果的部分资料,得出的工作成果包括:编写XXX 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文本一份、绘制XXX 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附图 4 张。通过上述工作取得的基础资料,基本满足本次提交报告的需要。- 7 -第四章 地质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地地 层层一、区域地层一、区域地层区域地层层序由老到新依次为石炭系(C) 、二叠系(P) 、三叠系(T)及第四系(Q)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为区主要含煤岩系,见表 2-1。表 3-1

17、 区 域 地 层 简 表系系统统组组( (群群) )地层代号地层代号厚度(厚度(m m)矿矿产产第四系Qu010边阳组T2b222.51512中 统青岩组T2q325780.3三叠系下 统罗楼组T1l186697长兴大隆组P3c+d68150上 统吴家坪组P3w269698煤茅口组P2m400720中 统栖霞组P2q50150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010石炭系上 统滑石板马平组C2hs+m801382二、矿区地层二、矿区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长兴组及第四系。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吴家坪组(P3w)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和含煤情况可划分为三段:第一段(P3w1):深灰色

18、中厚厚层块状含燧石灰岩,燧石呈团块状或结核状分布。下部约 8m 为黄褐色粘土岩夹硅质粘土岩,底部为厚 1.0m 的灰白色粘土岩。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该段地层厚度 130145m,平均厚度 135m。- 8 -第二段(P3w2):该段为次要含煤段,其底部为厚 810m 黄褐色粘土岩,含一煤层,编号为 K1,煤层厚 0.601.50m;下部为灰深灰色厚层块状含燧石灰岩夹硅质岩、粘土岩;中部为硅质岩、粘土岩及泥质灰岩组成不等厚互层,上部为灰色中厚厚层状含燧石灰岩。该段地层厚度 185198m,平均厚度 192m。第三段(P3w3):该段为主要含煤段,底部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含二层煤层(编号

19、为 K2、K3) ,其中 K2 煤层厚 1.652.18m,为矿山目前开采煤层;K3 煤层厚0.300.65m,矿区范围内不可采;下部为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硅质岩与灰岩互层产出,中部为薄中厚层状粘土岩、粉砂岩互层夹薄层硅质岩,上部为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夹粘土岩,本段产腕足、双壳类及蜓化石。该段地层厚度 135150m,平均厚度 142m。2、长兴组(P3c)岩性为浅灰色厚层块状含燧石灰岩、局部夹生物屑灰岩、薄层状硅质岩及黄褐色粘土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勘查区内未见顶,出露厚度95m。3、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平缓斜坡、沟谷地带,分布较广,有冲积层及残坡积层两种沉积类型,沉积物有黄褐色粘土、亚粘土、岩

20、块、碎石及砂砾层,厚 04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9 -4-1-1 矿区及附近长兴(大隆)组分布情况示意图矿区及附近长兴(大隆)组分布情况示意图- 10 -4-1-2 矿区及附近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二段分布情况示意图矿区及附近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二段分布情况示意图- 11 -图图4-1-3 矿区及附近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三段分布情况示意图矿区及附近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三段分布情况示意图第二节第二节 构构 造造一、区域构造一、区域构造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贵阳复向斜南段次级打牙向斜与沙井背斜转折部位。二、井田构造二、井田构造矿区位于贵阳复向斜南段次

21、级向斜(打牙向斜)南端。该向斜为次级紧密向斜,轴线- 12 -走向 3540,北西翼倾角 1020,南东翼倾角 1526。轴面近于直立,轴部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石灰岩,两翼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含煤地层。据本次调查,于生产井中见一隐伏断层(F1) ,属走向逆断层,据生产巷道揭露,其走向 46左右,倾向 316,倾角 5360,断距 2230m。该断层对矿区内向斜南东翼煤层有破坏。- 13 -第五章 区域水文地质小凤山煤矿地处珠江水系上游支流涟江右岸。矿区位于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岭南坡,区内地形以中低山为主,内部多凹地和缓坡,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

22、地、峰丛、溶斗、伏流等分布普遍。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主要包括石炭系上统滑石板马平组的灰岩、二叠系中统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及二叠系上统长兴组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的含燧石灰岩以及三叠系下统罗楼组的灰岩等,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分布区多属裸露及半裸露的基岩山区,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斗、岩溶潭、岩溶大泉等较发育,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以岩溶大泉、岩溶泉群或暗河等形式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碎屑岩分布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包括石炭系上统滑石

23、板马平组灰岩中所夹的泥页岩、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和吴家坪组中的粘土岩、三叠系中统新苑组的泥页岩、钙质页岩以及白垩系上统惠水组的泥岩、粉砂岩、砂岩等。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地段,含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总之,碳酸盐岩层含较丰富的岩溶水,碎屑岩岩层含少量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层零星- 14 -分布,含孔隙水。岩溶水主要靠大气降水通过岩溶漏斗、落水洞及岩溶裂隙渗入补给,其运动受地质构造、地貌等因素控制。往往是较大面积的补给,较长途的径流

24、,排入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的沟谷及溪流中;而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通过地表风化裂隙等渗透补给,多为近源排泄,泉流量一般较小。图图 5-1 XXX 煤矿区域水文地质示意图煤矿区域水文地质示意图- 15 -第六章 井田水文地质第一节第一节 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井田属红水河一级支流涟江水系。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3w) ,长兴(大隆)组(P3c)及第四系(Q),根据其岩性组合,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二段(P3w2) ,出露在矿区中部,含水性较弱,为相对隔水层;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二段(P3w3) ,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出露在矿区东部,该

25、岩层岩溶裂隙发育,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中等;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出露在矿区中部,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强,其距煤层不到 10m,可能成为今后矿井开采的充水水源,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第二节第二节 含水层含水层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中的含水层有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 、吴家坪组第三段(P3w3)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1、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为深灰色中厚层厚层块状含燧石灰岩,燧石呈团块状或结核状分布。下部约 10m岩性为黄褐色粘土岩夹硅质粘土岩,底部为灰白色泥岩。出露在矿区中部,其距煤层不到 10m,可能成为今后

26、矿井开采的充水水源,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在该组共调查泉点 12 个,流量 0-1.02 L/s,总流量为 2.018 L/s,泉点流量受季节控制,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水质类型为 HCO3SO4-Ca,固溶物 196-378mg/L。综上,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强。2、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二段(P3w3)下部为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硅质岩与灰岩互层产出,中部为薄中厚层状粘土岩、粉砂岩互层夹薄层硅质岩,上部为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夹粘土岩。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强。在该组共调查泉点 20 个,流量 0.01-1.78 L/s,总流量为 4.253 L/s,泉点流量受季节控制,

27、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水质类型为 HCO3SO4-Ca,固溶物 196-378mg/L。综上,吴家坪组第三段(P3w3)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强。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为浅灰色厚层块状含燧石灰岩、局部夹生物屑灰岩;浅灰色薄层状硅质岩夹黄褐- 16 -色泥岩。出露在矿区东部,该岩层岩溶裂隙发育,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中等。煤系岩性为燧石灰岩、碳质泥岩,岩溶裂隙发育,为直接充水含水层。第三节第三节 隔水层隔水层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中的相对隔水层主要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二段(P3w2):主要由煤层、细砂岩、粉砂岩、泥页岩等岩性组成。出露在矿区中部,含水性较弱,为相对隔水层。第四节第四

28、节 矿井充水条件矿井充水条件一、充水水源一、充水水源通过对 XXX 煤矿范围内地表水和井下水的调查分析及对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冲沟水、第四系孔隙水、地下水和老窑积水。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矿区主要充水因素之一,大气降水通过落水洞、漏斗等岩溶负地形贯入地下及裂隙、孔隙渗入地下成为井巷的充水水源。地表接受其充水强度与降水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雨季需加强矿井防水排水措施。2、地表冲沟水季节性的冲沟水沿途接受煤窑水、及泉水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冲沟水可沿风化裂隙、老窑以及区内的漏斗、落水洞等渗入或突入矿井。3、第四系孔隙水矿区内

29、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蓄水量有限,对煤矿开采影响小。4、地下水矿区内各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强度主要与它们所处地层、岩性、地貌相关。矿区内的主要含水层有 P3w1 和 P3c 的灰岩、燧石灰岩。P3w1 含水层通过煤层下部,P3c 含水层通过煤层上部进入矿井,是矿床主要充水水源,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5、老窑积水- 17 -矿区范围内老窑众多,主要沿煤层露头沿线乱采掘,开采斜长一般 150m,垂深 50m左右。形成的采空区内存在着大量的积水,是煤层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在开采过程中,老空区积水易进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当矿井采空区与之连通时即溃入矿井,造成突

30、水灾害。二、充水通道二、充水通道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矿区内 P3w1、P3c 含水层在接近地表附近的层段,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发育,而深部发育构造节理、裂隙,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采煤活动将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可能引发矿井及采空区坍塌,由于地压对围岩破坏严重,易诱发突水通道。3、老窑采空区矿区内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采空区积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4、岩溶管道矿区内各组灰岩含水层局部地段可能发育岩溶管道,当它们被节理裂隙沟通与下伏煤层发生联系时,也会成为矿井充水通道。三、充水方式三、充水方式小凤山煤矿矿坑主要充水层的

31、富水性中等强,充水通道以岩石原生节理、裂隙及岩溶管道为主,矿井充水方式以顶板渗水、滴水、淋水为主,底板以股状涌水为主。采矿中一旦与老窑积水、岩溶管道沟通有可能突水。第五节第五节 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经过调查走访,目前矿区内的老窑已全部废弃或封闭,井口垮塌,无法取得详细资料,依据当地村民及其矿方工作人员的介绍,老窑的采空面积一般都不大,而且掘进深度浅,但具有一定的积水空间,对煤矿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据收集资料,矿区内K3煤层采空区面积118469.67m2,采空区巷道掘进高度按1.0m计算,采空30计,估算储水空间为35540.91m3。- 18 -第六节第六

32、节 矿井充水状况矿井充水状况1、根据 XXX 煤矿开采方案变更设计中,根据 XXX 煤田地质局水源队XXX 长田乡小凤山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2010 年 10 月中旬的调查,XXX 煤矿目前使用的水泵:井下+900m水平(四平水仓:容积 1000m3)及+932m 水平(三平水仓:容积 800m3)各有一个水仓,并分别在水仓边设置水泵(四平水仓:设置 8 台 75kW 水泵,6 用 2 备,泵流量 60m3/h,扬程 180m;三平水仓:设置 8 台 55kW 水泵,5 用 3 备,泵流量 60m3/h,扬程 130m) 。排水路线从水仓用 110mm 胶管(四平水仓 8 趟、三平水仓

33、 6 趟)排水管沿巷道抽至主井口而排出井外。根据矿井涌水量计算公式: Q1小凤山煤矿现在正常涌水量为 10800m3/d;Q2小凤山煤矿现在最大涌水量为 13200m3/d;F1小凤山煤矿现在采空区面积约 203522m2; F小凤山煤矿 3-5 年内预测开采面积约 426000m2 ;S开采预测降深为 190m(开采至+860m 标高时) ;S1目前降深为 180m;故预测小凤山煤矿 3-5 年内的矿井涌水量为:Q正常=670.5m3/h16090m3/d。Q max=819.5m3/h19670m3/d。以上涌水量是在正常情况下预算得出,没有考虑因矿井不断开采后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及裂隙扩张

34、、矿坑顶、底板破坏、降雨极值的影响等。因此,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应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及时修正涌水量值,合理选择排水设备,及时准确测定开采区域的涌水量,以便更好的指导生产。00sFsFQQb- 19 -第七章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一、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一、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XXX 煤矿煤层所处位置地势较低,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015m,矿区准许开采的深度大部份位于当地相对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调查时地表溪沟与地下水没有明显的水力联系,矿区地形较缓,对地表水的

35、排泄有一定的影响,矿井涌水量较大。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第一段(P3w1) 、吴家坪组第三段(P3w3)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区域内开采煤层与长兴大隆组(P3c+d)灰岩含水层之间的砂岩、泥岩和粘土岩,富水性弱,其作为开采煤系地层与长兴大隆组(P3c+d)含水地层之间的相对隔水层,煤矿生产过程中,若产生顶板冒落,串通含水层,对煤矿床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应做好防范工作。开采煤层与茅口组(P2m)灰岩强含水层之间的铝土质泥岩,其富水性弱,作为开采煤层与茅口组(P2m)强含水层含水地层之间的相对隔水层,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其厚度薄,若开采贯通强含水层,则产生突水的可能性大,其

36、对煤矿开采影响大。直接充水含水层为茅口组(P2m)岩溶水、长兴大隆组(P3c+d)岩溶水和采空区积水;含水层与煤层之间有相对隔水层阻隔其水力联系;矿区岩溶裂隙、节理较发育,构造富水性弱强。预测(估算)矿井采空区积水量较大,开采中应注意防止揭穿采空区而产生矿井突水,其也是矿井采掘影响主要的水体。二、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二、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当矿井开采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时,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采空区积水、地表溪沟,补给方式以地表水的渗入和揭穿老窑老硐采空区、岩溶管道后突水为主,但由于开采破坏了顶、底板的天然状态将会造成突水,采掘工程对矿井安全受水害影响大。- 20 -第二节

37、第二节 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一、一、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防治水工作主要分为矿井探水、防水及治水。矿井含水层类型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及岩溶管道为主,且以顶板进水、渗水、滴水、淋水为主,进水通道为节理、裂隙、溶蚀裂隙和其它空隙等,且目前规模不大;大气降水主要通过孔隙、节理、裂隙渗入,补给条件一般;矿井准许开采的煤层大部分位于当地相对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小部分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在不遇顶、底板岩溶裂隙发育段时一般来说矿井充水量较小,对开采影响也较小。但在未来开采过

38、程中,在水头压力作用下,其地下水将可能沿断裂破碎带、岩溶裂隙带、临界隔水厚度带等处向矿坑产生突水,成为矿床充水水源。矿井今后开采时的主要突水点应发生在老窑、采空区积水地带及低于安全厚度的岩溶裂隙发育段。根据充水因素分析,矿井水患主要是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及老空区积水、煤层顶板及底板碳酸盐岩强含水层突水。由于是多种充水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以矿井防治水工程量较大,难度较高。二、矿井防治水方法二、矿井防治水方法(一)矿井防水探水(一)矿井防水探水1、地面防水地面防水是指在地面修筑排水工程和隔水防渗措施,以限制、阻止大气降水、地表水和浅部地下水补给矿井充水岩层或直接渗入地下。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从经济和

39、技术两方面都是可行的。2、井下防水井下防水是根据井巷等岩石的水文和工程地质特征,留设防水煤柱和建筑防水闸、防水墙。这种方法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也都是可行的。关键是工作落实到位。3、井下探(放)水探水是指采矿中用超前钻探方法,查明工作面“顶底板”、 “侧帮”、 “前方”的含水构造、含水层、采空区积水水体的具体位置。此种方法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二)矿床疏干(二)矿床疏干矿床疏干是为了减少矿坑涌水量、防止突水、保证采矿安全的一种措施。疏干方式有三种:地表式、地下式和联合式。矿床疏干这种方法技术上难度不大,但从经济上来说则需要较大的投入。- 22 -第八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矿井核准采高为+1090m+800m,最低采高+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