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_第1页
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_第2页
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_第3页
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木洲中学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由于夏天雷雨天较多,学生在路上若预防不当就容易遭受雷击。我们本地就是雷击区,已经有过好几起被雷击死亡的事例。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主要容:1、打雷闪电时不要站在孤立的烟囱、 高塔或大树底下避雨; 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 2 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和把双脚先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2、雷雨天,远离电器设备、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物体、水龙头、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将随身金属物放在 5 米之外,找一干燥房子躲避。3、雷雨天不要在旷野中打伞或进行

2、户外球类运动,如足球等;不要在水源边停留。4、雷雨天不要触摸或靠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等管线。遭雷击之前,一般头发会竖起,身上有微麻感,此时应双脚并起立即蹲下。5、室遇雷时,离开电线、灯头、插座、电视1 米以上。6、雷雨天晾晒衣物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或门口,保持室干燥。7、打雷时不要打、看电视和听音响,应将家用电器的插头全部拔掉。最好在家的电源线、线上安装避雷器.c.防雷击安全教育歌谣二十六防之预防雷击安全教育歌:霹雷闪电雷雨天,安全第一莫等闲。现首歌谣大家唱,劝您牢记在心间。.c.身在屋关门窗,电器设备关电源。最好不要打,切莫出屋站檐下。空阔地域全身缩,尽量减少暴露面。双脚并拢快蹲下,躲在树下

3、最危险。人群多时要疏散,跑步摩擦引雷电。金属物体不接触,电线杆下不安全。正在船上要上岸,闪电遇水水带电。躲进汽车锁好门,换件干衣身上穿。球形闪电虽少见,不要只顾看稀罕。它的能量十分大,慢慢躲闪莫擦边。学校校舍怎样才能防雷1.学校不要建在山顶上,大树(特别是古树)旁。2.按照国家和市区(县)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设置防雷设施。3.防雷设施与校舍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c.4.按期向气象防雷部门申报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和定期风险评估,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原校舍没有防雷设施,我们怎么补救?1.补安装防雷设施。2.用连接钢筋将预制板钢筋或框架梁板柱钢筋相互连通,上引出屋顶入天空,下引入墙脚深

4、埋湿地。校舍的钢筋防护网、 防护窗条等金属防护网是否防雷?如果不防雷如何补救?1.相互连通并可靠接地的金属防护网可防雷。2.不接地的金属防护网不仅不防雷,还是一种雷导体,它可将空中雷电荷引入金属防护网不能导走, 造成靠近防护网的人员遭受雷击。3.补救措施:将金属防护网相互连通并可靠接地。学校的旗杆、电器等设备是否防雷?如果不防雷如何补救?1. 可靠接地的旗杆、电器设备可防雷。2. 不接地的旗杆、电器设备不仅不防雷, 还是一种雷导体,它可将空中雷电荷引入设备不能排走, 造成靠近旗杆、 电器设备的人员遭受雷击。.c.3.补救措施:将旗杆、电器设备可靠接地。打雷时,我们怎样才能安全?1. 撤离操场,

5、选择干燥、无金属导体、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躲雨。2. 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雷入侵室。3. 远离金属防护网、 钢筋窗条、旗杆、照明线、线、广播线、电视天线等导体。4. 不摸金属,不靠墙根,不打赤脚,不穿湿衣。5. 电器、设备不安装在靠窗子的墙面。6.拔掉所有电器电源,不上网,不看电视,不打手机,不打固定。7. 不在开阔的操场逗留。8. 不站在避雷针附近。9. 不沿墙壁行走。10. 不在大树下躲雨。11不多人聚集避雨。12. 不要在孤立的高楼、小屋、工棚、凉亭避雨。.c.13. 不在高压线、高压铁塔、变压器下避雨。14. 不在树林边、草垛旁、高大广告牌边躲雨。15. 不在雷雨中行走,选择干燥处下蹲。必

6、须行走时,不打带铁尖的雨伞,要躬身沿低处走,两脚尽量靠拢,以防止出现跨步电压。16. 不站在山顶、屋顶、山脊等高处。17. 不靠近烟囱、电杆、旗杆。18. 不在开阔的水面游泳、划船、垂钓。19. 不在稻田中行走。20. 不把锄头、铁铲等工具扛得高高的。21. 不骑牛,不骑马。22. 不在空野里骑自行车、摩托车。23. 不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防雷科普知识【雷电的几种危害形式】.c.雷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闪电,可分为云闪、云际闪和云地闪。前者对飞行器危害大, 后者对建 ( 构) 筑物电子电气设备和人、 畜危害甚大。【雷电造成灾害的主要形式】雷电侵入地面的建 ( 构) 筑物、设备、人、畜等,会造成三

7、种形式的灾害: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最常见的是直击雷和感应雷。【什么是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型雷】直击雷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 感应雷即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球形雷则像火球一样,会飘进室。【怎么样预防球型雷呢】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防备球形雷飘进室;如果球形雷意外飘进室,千万不要跑动, 因为球形雷一般跟随气流飘动。 如果在野外遇到球形雷,也不要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 将球形雷引开,以免误伤人群。【在野外、汽车上怎样防雷】在野外遇雷雨天气时,不要高举雨伞。乘坐在车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 因汽车是封闭的金属体, 具有防雷电功能。驾车遭遇打雷时务必不要将

8、头手伸向车外。.c.打雷时该往哪里躲当雷鸣电闪你正走在空旷的田野上时,不要使自己成为最高点,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 不要把铁锹, 锄头、高尔夫球棍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过头顶。 如四周没有比自己高的物体, 那举着雨伞将很危险。要尽量缩小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以减少跨步电压的伤害。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一个沟谷或凹地, 不得已时就在平地上双脚并拢蹲下,既降低了高度,又可防止跨步电压。在市郊,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也可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在稠密树林中,最好找块林中空地, 选与四周树木差不多的地方,双脚并拢蹲下。雷电时,最好不要到湖泊、 河海等处钓鱼和划船, 也不要去游泳,因为这

9、些导电体容易引雷。更不要靠近或接触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以防旁侧闪络、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雷电期间,在平坦的开阔地带,最好不要骑马、 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或敞蓬拖拉机,因为此时你可能成为周围环境的突出物体而招引雷击。雷电来临,在室相对比较安全。雷雨季节家用电器如何防雷雷电季节影响家用电器安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应雷的侵入而引起,侵入有四条途径:供电线、线、有线电视或无线电视的馈线、.c.住房的外墙或柱子。其中前三个途径都是与家用电器有直接的外部线路连接,当这些线路架空入室时则危害更为严重。如何才能确保家用电器和使用人员的安全呢?首先,建筑物应按防雷设计规装设直击雷防护设施,如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

10、体。 它们能把雷电流的大部分引入地下泄放。其次,引入住宅的电源线、线、电视信号线均应屏蔽接地引入,这样部分雷电流又会泄入地下。目前条件不成熟时, 拔掉所有插头也不失为一种应急措施。怎样鉴别住房是否具有有效的防雷功能看楼时,对于建筑物的防雷功能,可以几方面进行自查判断:是否有防雷设施合格证书。 如果没有防雷设施合格征书, 即没有经过专业防雷部门检测验收, 是没有安全保障的; 外观上,住宅楼顶是否有安全的防雷设施, 即避雷针或避雷带; 检查配电箱是否有防雷接地端子,检查住宅的电源插座部分是否有安全接地线。高层住宅的外墙大型金属门、窗等金属结构是否采取安全接地措施。单位怎样防雷单位应定期由取得省气象

11、局颁发资质的专业防雷检测机构进行防雷设施检测, 评估其是否符合国家规要求;单位应设立防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 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规章,落实对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 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 建设单位在防雷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时, 应根据地质、 土壤、气象、环境、被保护物情况,.c.雷电活动规律等因素综合考虑, 采用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法。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气象主管机构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雷击。室防雷小诀窍计算机雷电对计算机造成损坏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信号线、电源、电缆线侵入的。为此,计算机房及计算机系统除采取完善的屏蔽与接地措施外,还应在信号电缆终端

12、设备的输入端装设信号避雷器,在总电源、机房配电柜和“ UPS”前端及设备插座安装电源避雷器。电视机对于电视机,雷电可以从电源或者从室外天线、闭路电视信号线进入电视机。因此在雷雨天不要使用电视机。 拔下电源插头, 拔下室外天线的接头, 这样就切断了雷电进入电视机的途径,确保了安全。其他家用电器.c.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遇到激烈的雷电活动时,要切断电源,从插座上拔下插头。只切断开关是不够安全的。在通常的情况下,线的输入口有保护器防异常电压,打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如果距线非常近的地方落雷,保护器与线未断开,则会有强度大的异常电压侵入,可对机和人体造成危害。 所以,在强雷雨天气,为了人身安

13、全还是不打为好。防雷小知识直击雷、感应雷 、球形雷。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感应雷是当雷击发生以后, 云层带电迅速消失,地面某些围由于散流电阻大, 出现局部高电压,或在雷击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 而发生闪击现象的二次雷击。球形雷是球状闪电的现象。1、直击雷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 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 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 电流沿引下线向泻放时, 这时对地电位升高, 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 称为雷电“反击”, 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c.2

14、、感应雷破坏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 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 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 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 如附近有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 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2.1 静电感应雷带有大量负电荷的雷云所产生的电场将会在金属导线上感应出被电场束缚的正电荷。 当雷云对地放电或云间放电时, 云层中的负电荷在一瞬间消失了 (严格说是大大减弱) ,那么在线路上感应出的这些被束缚的正电荷也就在一瞬间失去了束缚, 在电势能的作用下, 这些正电荷将沿着线路产生大电流冲击。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及其场

15、地的防静电问题,应特别重视。2.2 电磁感应雷雷击发生在供电线路附近, 或击在避雷针上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此交变电磁场的能量将感应于线路并最终作用到设备上。由于避雷针的存在, 建筑物上落雷机会反倒增加,部设备遭感应雷危害的机会和程度一般来说是增加了,对用电设备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避雷针引下线通体要有良好的导电性,接地体一定要处于低阻抗状态。.c.3、雷电波引入的破坏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 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4雷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其感生出的电流可引起变电器局部过热而导

16、致火灾。5雷电波的侵入和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雷电的预防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情况,与各个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及所处的纬度有关。 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 建筑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1、建筑物防雷措施1.1 防直击雷防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方安装避雷线。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c.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接闪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 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

17、装置把雷电流泄入, 以此保护被保护物免遭雷击。 防雷接地装置与一般接地装置的要求大体相同, 在用建筑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电阻不得大于 1030。1.2 防雷电感应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应将建筑物的镏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1.3 防雷电侵入波为了防止雷电侵入波沿低电压线路进入室,低压线路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供电,并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2、人身如何防雷击雷击虽然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但采取与不采取措施以及措施科学与否,其后果大不相同。 如广西某地农民正在田间收花生, 突然雷雨交加,几个男同志跑到附近岩洞中躲雨安然元恙, 而 7 个妇女利用塑料薄膜搭起帐蓬避雨。结果全被雷击中,其

18、中 6 人当场死亡。预防雷击的措施如下:2.1 室预防雷击.c.(1)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造成危害。(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不要靠近室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2.2 室外如何避免雷击(1)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2)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

19、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3)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 要走的慢些, 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上.c.或自行车上行走; 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 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人在遭受雷击前, 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

20、露面即可。另外,一旦遭受雷击出现人员受伤时,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 做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 同时急送医院。 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上某一点之间发 生迅猛的放电现象。 感应雷是当雷击发生以后, 云层带电迅速消失, 地面某些围由于散流电阻大, 出现局部高电压, 或在雷击放电过程中, 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 而发生闪击现象的二次雷击。球形雷是球状闪电的现象。1、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的操作步骤和要领如下:1、使触电人仰卧,迅速解开触电人的衣扣,松开紧身的衣、腰带,头不要垫高,以利呼吸。2、使触电人的

21、头侧向一边,掰开触电人咀巴(如果掰不开咀巴,可用小木片或金属片撬开) ,清除口腔中的痰液或血块, 摘下活假牙。3、使触电人的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颚尖部与前胸部大体保持一条水平线上,这样舌根才不会阻塞气道。.c.4、救护人蹲跪在触电人头部左侧(或右侧),一只手捏紧触电人的鼻孔,另一只手用姆指和食指掰开咀巴, 如实在掰不开咀, 可用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法, 捏紧咀巴,可垫一层纱布或薄布, 准备给鼻孔吹气。5、救护人深吸气后,紧贴触电人咀巴吹气,吹气时要使触电人的胸部膨胀,对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吹气 1416 次(每 5 秒钟吹一次,吹气两秒钟,排气 3 秒钟),给儿童吹气时,每分钟约吹气 1824

22、 次,不必捏鼻孔,任其自然漏气。6、救护人换气时,要放松触电人的咀巴和鼻子,让其自动呼吸。体外心脏按摩1、按压位置 ( 称" 压区 ") 正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见图所示胸外按压的正确压区和叠掌方法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1.1 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此时,贴胸手掌的中指尖刚好抵在触电者两锁骨间的凹陷处,然后再将手指翘起, 不触及触电者胸壁, 或者采用两手手指交叉抬起法。.c.1.2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按压,正常成人的胸骨压陷

23、4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为 2.5 4cm,对婴儿则为 1.5 2.5cm) 。1.3 按压至要求程度后,要立即全部放松,但松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 ( 在压区 ) 不应离开胸壁,以免改变正确的按压位置。按压时正确操作是关键,尤应要注意,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 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按压时应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 ( 见图 6) 。图 6 正确按压姿势在施行按压急救过程中再次测试触电者的颈动脉, 若有搏动则按压救护有效。由于颈动脉位置靠近心脏,容易反映心跳的情况。、胸外按压的动作频率:2.1 胸外按压要平稳,不能冲击式地猛压。应以均匀速度有规律地进行, 6080

24、次/min ,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要相等。胸外按压与口对口 ( 鼻) 人工呼吸两法同时进行时,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按压 15 次、吹气 2 次(15:2) ,如此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 5 次、 ( 由另一人 ) 吹气 1 次(5:1) ,可轮流反复地进行。.c.由于夏天雷雨天较多, 学生在路上若预防不当就容易遭受雷击。 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主要容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可以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 毁坏发电机、电力变

25、压器等电气设备绝缘,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一、了解雷电知识1、雷电的形成和种类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多形成在积雨云中, 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 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 树木等有异性电荷。 随着电荷的积累, 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温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30KV/cm,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

26、达2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与雷鸣。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情况, 与各个地区的地形、 气象条件及所处的纬度有关。 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 沿海地区比大陆腹地要多,建筑物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c.雷电可分四种:(1)直击雷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2)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球形、 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 运动速度大约为2m/s。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极其危险。(3)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4)雷电侵入波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 其传播速度为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