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检测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流速的研究.docx_第1页
超声造影检测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流速的研究.docx_第2页
超声造影检测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流速的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声造影检测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流速的研究张群霞郑元义骆杰王志刚冉海涛李巧钟世根张辉任建丽摘要目的通过显微镜及超声造影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情况进行检测,探索用超声微泡测量微循环血流速度的可靠性。方法将10只大鼠肠系膜放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动态记录肠系膜微循环情况。由大鼠股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对显微镜检测后的局部肠系膜微循环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微泡信号在微循环内流动状态,并同步录像。用“DFY型超声图像定址分析诊断仪”分别对显微镜及超声造影2种检测方法下微循环流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2种方法检测微循环流速的差异。结果显微镜检测及超声造影均可显示微循环的血液流动状态;显微镜下及超声造影检测的微血管流速

2、分别为(2.02土0.82)mm/s,(1.93士0.77)mm/s,2种方法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微泡造影可对微循环血流速度进行检测,该方法可能会成为一种无创评价微循环状态的检测的新技术。关键词超声造影微循环血流速度肠系膜微泡MeasurementofBloodFlowVelocityinRatsMesenteryMicrocirculationwith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ZhangQunxia,ZhengYuanyi,LuoJie,etalDepartmentofUltrasound,theSecondAffiliatedHos

3、pital,InstituteofUltrasonicImage,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0ChinaAbstract:Objectivelbinvestigatethereliabilityofmicrocirculationbloodflowvelocitymeasurementwithultrasoundmicrobubblesbyexaminingthemesenterymicrocirculationwithmicroscopeand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MethodsThemes

4、enteryof10ratswereputunderthemicroscope,themicrocirculationofthemesenterywasobservedandthedynamicdatawerestoredforanalysis.ThenthemesenterywasfurtherexaminedwithCEUSbyintravenousinjectionofmicro-bubblesThemotionofmicrobubblessignalswereobservedandstored.ThestoreddatawereanalyzedwithDFYtypeultrasound

5、imagingquantitativeanalyzer,thebloodflowvelocityofthemicrocirculationwasmeasured.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methodswascompared.ResultsThemicrocirculationstatuscouldbeobservedwithmicroscopeandCEUS,thebloodflowvelocityofthemicrocirculationwas(2.02±082)mm/sand(1.93±0.77)mm/srespectively.Therew

6、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methods(P>0.05).ConclusionsCEUScoulddetectthebloodflowvelocityofmicrocirculation,whichmayprovideanewandnoninvasivetechniquetoevaluatemicrocirculationstatus.Keywords: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Microcirculation,Bloodflowvelocity,Mesentery,Microbubble.微循环是血液循环的

7、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物质交换超过80%是在微血管区域完成。微循环血流速度的检测对研究微循环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临床尚缺乏简便、有效检测微循环流速的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静脉注射超声微泡造影剂后,微泡在血液中的流变学特征与红细胞相似,使超声微泡在微循环检测中的潜力引起关注。作者的前期研究发现,超声微泡可直接用于测量微小血管的血流速度,并在体外模型中利用超声微泡对微小血管流速进行准确检测。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活体状态下比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0970752)(No.81071158),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No.CSTC,2009AB5216)作者单位:400010重

8、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通讯作者:王志刚E-mail:wzg62942443较显微镜及超声造影2种方法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状态的检测及微循环中血液流速的测定,进一步验证活体内超声微泡检测微循环流速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资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10只,体质量200250g,平均(223+11)g,雌雄不限,由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分离一侧股静脉并插管以备注射超声造影微泡。(2) 超声微泡选用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自制脂质微泡(平均粒径2.2Mmo浓

9、度3X109/ml),稀释40倍后备用o(3)主要仪器倒置显微镜(OlympusCKX41.日本);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MediaCybernetic,美国):ALOKA-al0彩色超声诊断仪;本研究所发明的“DFY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以下简称定量仪2. 实验方法(1)微循环显微镜下检测在固定大鼠正中腹部作一长约2cm的纵行切口.打开腹腔-选择仃细小血管走行、脂肪少的肠系膜.展开平铺丁盛有37°C预热生理盐水的透明观察槽内保持肠系膜温度和表面湿润。将观察槽放置于倒置显微镜F观察微循环情况.选择宜径范围在40-80的小血管进行观察-用连接在显微镜上的CCD高速

10、摄像头对微循环过程动态录像.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以帧频32帧/s同步采集并储存成AVI文件以备分析。将显微镜下观察的肠系膜区域用丝线做一标记以该段肠系膜进一步行超声造影检查。(2)微循环超声造影将标记的一段肠系膜固定于3%琼脂糖凝胶块上.放入盛有37°C预热生理盐水的水槽中。从股静脉注射0.1ml微泡-对该段肠系膜进行超声造影。仪器采用ALOKA-alO彩色超声诊断仪.L9-3高频线阵探头.选用超声造影模式,机械指数:0.15,帧频:11帧/s。动态观察造影后微泡的移动状态.并储存动态图像以备脱机分析。(3)流速分析将获取的显微镜下及超声造影动态录像资料转移到个人计

11、算机进行分析。应用定代仪的视频分析功能.提取各录相资料中每帧图像,对单个移动的显微镜卜红细胞信号及造影状态下的超声微泡信号的重心点-在每帧中的位置进行标记(x、y)o“定量仪"自动计算每2帧中标记信号的重心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观测时间内所有甫心点距离相加的总距离除以观测时间即得到微泡在此观测时间内的移动速度。计算公式如下:V=Td/(Tf/fps),其中V:速度;Td:总距离;Tf:总帧数;fps:帧频。3. 统计学分析计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7检验比较2种方法所测定速度值的差异-PV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微镜卜可见大鼠肠系膜小动

12、脉及小挣脉管壁光滑.内皮细胞连接紧密.管腔内红细胞呈线状及线粒状流动-无红细胞聚集(图1)。图1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显微图像(X400)超声造影模式下.可见肠系膜血管内单个微泡信号呈点状强回声部分微泡向肠系膜末端肠管方向移动,部分微泡点状强回声信号朝近心端移动。微泡信号在不同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分布不均匀.部分呈线状,部分呈线粒状(图2)。图左、中、右分别代表不同时间点单个微泡信号的移动部位:箭头所指为单个微泡信号图2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超声造影图对显微镜卜及超点造影后的录像资料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法均叮对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进行检测-用显微镜检测的微循环流速为(2.02±0.82)mm'

13、s;用超声造影检测的微循环流速为(1.93土0.77)m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微循环检查的研究,为疾病的诊断、鉴别、分型、病情与疗效追踪及用药导向和判断预后等均提供了虞要信息,对疾病的防治及研究具有取要意义。在微循环检测的各种参数中,微循环流速是其中币:要:的一项指标。但目前对微循环流速的检测方法大多依赖于显微镜临床上尚缺乏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测技术。超声微泡造影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其对微循环检测的价值得到不断提高。微泡造影剂不仅可对脏器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有效评估,还可对肿瘤的新生血管进行无创检测3"。同时,由于微泡粒径与红细胞相似,也可作为一种理想

14、的红细胞示踪剂,对微循环内的血流状态进行评价疽。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开发及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改进,超声诊断仪器对微泡的分辨率也不断提高。研究发现,目前临床应用的彩色超声诊断仪,其分辨率已可达到分辨小于10的单个微泡信号的能力。这使超声微泡检测微血管流速成为可能。笔者的前期研究也在体外模型中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在微循环观察中,多种动物组织器官可用于活体微循环检测,如:肠系膜、提睾肌、缝匠肌、颊囊等,而肠系膜由于其易于观察,且血管分布清晰,是研究脏器微循环的良好部位,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肠系膜微循环变化,来揭示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筛选有效药物、判断病情变化及预后等。本研究中,选用大鼠肠系膜作为观察部位

15、,在倒置显微镜下对活体微循环情况进行了清晰显示,同时,超声造影也对微循环内单个微泡信号移动状态进行了超声显像。将2种截然不同的检测技术成功用于活体微循环的观察。通过2种方法所测定的微循环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进一步说明利用低浓度微泡超声造影后,提取单个造影剂信号可对活体微循环流速进行准确检测。结论低浓度超声造影可用于活体无创、简便地观察微循环状态和测定微循环血流的流速。随着超声造影技术在人体应用的不断发展和定量软件的进一步升级,该方法可能成为监测临床微循环状态的新技术。参考文献1 LindnerJR,SongJ,JayaweeraAR,etal.Microvascular

16、rheologyofDefinitymicrobubblesafterintra-arterialandintravenousadministration.JAmSocEchocardiogr,200235(5):396-403.2 郑元义,冉海涛,罗真,等.应用超声微泡直接测量微小血管血流速度.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4):29-222景香香,王志刚,李玲,等.白细胞靶向超声造影显像无创评价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6):401-403.3 江泉,张渊,张新书,等.乳腺肿瘤超声彩色像素密度及造影增强强度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对比分析,中国超声殴学杂志,20

17、10,26(9):788-790.4 GreisC.Ultrasoundcontrastagentsasmarkersofvascularityandmicrocirculation.ClinHemorheolMicrocirc,2009,43(1):1-9.5 TsuiPH,YehCKChangCC.Microvascularflowestimationbycontrast-assistedultrasoundB-scanandstatisticalparametricimages.IEEETransInfTechnolBiomed,2009,13(3):360-369.6 Klibanov

18、AL,RaschePT,HughesMSetal.Detectionofindividualmicrobubblesofultrasoundcontrastagents:imagingoffree-floatingandtargetedbubbles.InvestRadiol,2004,39(3):187-195.(2011-01-04收稿)划分中子项标准不同一的错误举例划分是把一个概念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子项目(小类),借以更加深入、细仔、明确地揭示这一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在医学论文中可谓比比皆是,任何划分都是以母项为基础、以子项为从属、以划分标准为依据的分类过程,因此,母项、子项、划分标准就构成了划分过程中必不可缺的3个要素。在审读稿件中经常见到违反划分原则的逻辑错误,凡存在这类错误的文章,不经纠正,是不会被录用的。在稿件中常见的一种划分错误是子项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错误。下面举一实际例子加以说明。某文章这样写道“在287例肾囊肿分类中,肾盂旁囊肿260例、单房性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