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学设计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学设计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学设计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学设计_第4页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6-48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2、 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连加算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准备: 小棒,常规学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活动引入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数一数,四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的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5.2、初步感知相

2、同加数。教师出示算式:2+4+5=4+4+4=6+6+6+6=6+5+8=5+8+1=2+2+2+2+2=提出要求:观察黑板上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加数一样的分一类,加数不一样的分一类。老师拿走加数不一样的算式,将加数一样的排成一列。说一说,数一数,几个 4相加?几个6相加?几个2相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今天老师跟大家进游乐园来找一找。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1、 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1)(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师: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旋转小飞机)问: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A、 出示小

3、火车图师:每个车厢有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那就是几个6?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B、出示过山车图。师: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你能写出加法算式吗?(2)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的共同的特点?师:数一数它们分别是几个几相加?它们都是好几个数连续相加写起来方便吗?(板出课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一一乘法。提问: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指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说明:乘号与读法,并板书。其他依次提示指出。(二)教学例21、(出示第46页游乐场图)师:观察,你还能找到那些物体的数量也是相同加数的,能用乘法列示的。

4、2、出示例2气球图。(1)仔细看图,一组气球有几个?有几个5?你能连起来说一句话吗?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气球?相同加数是几?列出乘法算式,(2)分别介绍各部分的名称。三、巩固练习P48页做一做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反思: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951页练习九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使学生熟悉乘法算式 中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练掌握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准备:练习本、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

5、课我们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1、爬梯比赛: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一个组在规定时间内爬得高。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3+3+3+24+45+5+51 + 1 + 1 + 1 + 12+2+2+23+3二、指导练习1、一共有多少个圆圈?OOOooo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OOOOOO)X ()X ()X ()OOOOOO)X ()或( x ()或( 乘法算式:()x()或(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1) 7+7+7+7= () X () 3+3+3+3+3=(3) 8+8+8+8+8-8=(3、教师出示卡片说说各部分的名称。3+5=83

6、X 5=152X4=84X4=16重点说说 4X 4=16与2 X 4=8的区另I。4、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3个9相加。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 3。6和4相乘。5、画一画,写算式每组画4个4,画3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三、指导完成书本 1114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反思课题: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53页教学目标: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难点: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

7、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王老师进行一下PKi2、师生比赛(口算)3+3+3+3+3= 9+9+9+9= 8+8+8=6+6+6+6+6=7+7+7+7+7=3、趋势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乘法口诀)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 ( 5个)。几个5? ( 1个5)。教师指出: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X5或5X1。(分左右两边板书),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X5=5或5X1=5编成一句口诀,谁能试着编一编呀?(解释

8、口诀:一五得五,表示 1乘5或1乘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2)(课件再出示一盒福娃)师:现在有几盒?2盒几个5? (2个5)指名学生说说。教师指出: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X 5=10; 5X2=10)这表示什么意思? 2X 5=10或5X 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编口诀的方法给这两个乘 法算也编一句吗?(解释口诀: 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可以直接说成“一十”, 编成口诀“二五一十”。“得”字在什么情况下用呢?也就是积不满10的情况下,它是起到占位置的作用)(3)学生试编口诀(课件分别出示3盒

9、、4盒、5盒福娃)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写?试着编出他们的口诀。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 板书5的乘法口诀(4)小结:5的乘法口诀有5句。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这些口诀来计算。2、识记口诀。提出问题,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五句口诀,一边读一边想,这里面藏了什么小秘密,怎样才能很快地把它们记在心里呢?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下一句口诀比上句诀的得多了5?(引导学生从口诀的意思说。)3、熟记口诀。(学生自由背,同桌互背)三、积累运用1、对口令。2、同学们辛苦了,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好吗?(好)你们喜欢西游记嘛?喜欢)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

10、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有一天,老孙遇到了很多妖怪,一个人打 不完。怎么办呢?聪明的孙悟空灵机一动,拔出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就变出了五只小猴子。又拔了一 根,又变出了五只,他连续拔了 4次,每根都变出了五只猴子,结果把妖怪打的是落花流水。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几只猴子跟妖怪打吗?(生答)3、完成书 P53-1.2.3.5.6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五、课后反思课题: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5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2、3、4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

11、计算有关乘法计算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看图列式,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自主探索乘法口诀,突破重点。教学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教学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教学准备:常规教具。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开火车对口令:5的乘法口诀一五() 二五() 三五()四五()五五()请学生对口令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诀。(2) 自主探究1 、教学例一(学习 2的乘法口诀)(出示乒乓球拍图)这是一副乒乓球拍,每副有几个? 一副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列式?你能编出口诀吗?两副球拍有几个?用乘法怎样列式?你能编出口诀吗?让学生自己试编口

12、诀,教师板书。(2个2相加,2X2,二二得四)再让学生齐读口诀,记忆口诀2、学习3的乘法口诀(出示气球图)这里每束气球有几个?有几束?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3、完成P54页做一做4、让学生自主学习例 4.(出示豆沙汤圆图)说说豆沙汤圆是怎样排列的?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四的乘法口诀。把书 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提醒:积是十几时把“得”字去掉。5、小结1-4的乘法口诀。(1) 同学们这么厉害,自己都能编口诀了,那你知道1X1等于多少吗?引导学生根据“一二一、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此可以知道“一得一”。 教师板书1-4的乘法口诀。(2) 观察1、2、3、4的

13、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3) 学生按顺序背,再同桌互相背诵乘法口诀。(3) 巩固练习1 . 对口令2 .快速说出得数和口诀。2X3=4X5=3X3=1X4=2X2=1X1=4X2=1X2=2X1=2X4=4X3=4X 4=3 .完成教材第56页做一做第2题。吃饭时每人需要一双筷子,4人需要()根筷子。学生说出得数并计算。(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2、3、4的乘法口诀,你能背出它们吗?学生背1、2、3、4的乘法口诀。(五)课后反思课题:2、3、4的乘法口诀练习题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57页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 2、3、4的乘

14、法口诀,初步会计算 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教学难点: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 .开火车,对口令2 .背一背二五()三四()五五()四五()一一()二四()四四()三()二二()3 .填一填5X5X3=? 5=10 X 5=25BX 2=10 4X =201X5=0 X 5=O =304 .算一算1)两个乘数都是 5,它们的积是多少?2)摆一个需要 4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二、列式计算。1. 2乘3得几?2. 3个4是多少?3. 5个3的积是多少?4. 两个因数都是

15、 4,积是多少?5.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三、课堂随练。1 .练习十一第1题。(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图,并说明图意。(2)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理由。2 .练习H一第2、3、7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3 .练习十一第4题。(1)观察图,说说你的发现。(2)列式计算,运用了哪句口诀。(3)读一读。4 .练习十一第5题,小动物过河。(1)仔细观察图,明确:每只动物只有踩在与它自己身上算成得数相同的石头才能过河。(2)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5 .练习H一第6题,数字开花。(1)明确:题目是要求用校园里的数乘大圆外的数,把得数填在相应的花瓣上。(2)独立完成。(3

16、)集体订正。6 .练习十一第8题。(1)观察图,说说你的发现。(2)列式计算,运用了哪句口诀。(3)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后反思:课题:乘加、乘减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5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2)通过乘加、乘减算式帮助学生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学生观察、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含有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讨论法。学法

17、:小组研讨法。教学过程、复习铺垫2X2 =2X4 =4X4 =1X3 =1X4 =3X3 =3X4 =2 + 2 + 2 + 2=3 + 3 + 3 =以开火车形式汇报答案,并请学生选择一道题目说说表示什么意义。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 3人。)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 (个)乘法算式:3X4=12 (个)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三、自主探

18、究,合作交流1、 教学例5(1) 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 汇报交流。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 3+3+3+2=11 (个)。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X3+2=11(个)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X4-1=11 (个)(3) 引导观察算式。教师指出:像3X3+2, 3X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这

19、两个算式怎么算呢?思考:在3X 3+2中,在3X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 2?在3X4-1中,在3X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 1?(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2、 教师出示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四、巩固练习1、5X35 =5X3+5=5X4+5=5X2=5X4=5X5=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五、总结全课,分享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计算乘加、乘减时,按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 在忘记口诀时,通过联相相邻口诀来计算得数, 如4X4可以通过 4X 3+4得至IJ。

20、六,课后反思:课题:6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62页。教学目标:1.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2.通过学生观察、谈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重、难点:1 .编写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正确计算。2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小组研讨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看算式说口诀。2X2=4X2=3X 1 =4X4=3X3=2X3=3X4=3X2=5X2=4X1 =1 X 2=2.根据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四得八四五二十

21、三五十五三得六、探究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新的乘法口诀,比一比谁编的最好。1 .出示教材第60页情景图。师:瞧,老师这里有一些豆荚,请大家仔细观察,一共有几个豆荚?每个豆荚中有几颗豆子? 一共有多少颗豆子?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书60页表格。豆荚个数123456豆子颗数612(先指导学生看懂表格,再填写)2 .交流反馈,说说为什么 1下面填6, 2下面填123 .小组活动,探究口诀。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吗?学生自主探究,编出口诀。汇报交流,教师板书:1 X 6=6一六得六6 X 1=62X6=12二六十二6X2=123X6

22、=18三六十八6X3=184X 6=24四六二十四6 X 4=245 X 6=30五六三十6 X 5=306X6=36六六三十六让学生说一说每句口诀的含义。多种形式读口诀(全班齐读、男女生读、拍手读)。读记口诀,哪句口诀最容易记?哪句口诀最难记住?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它?想一想,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几?熟记口诀(点名背、师生对令)三、练习巩固1 .完成教材60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指出:下次我们计算这些题目时就可以用口诀直接进行计算。2 .算一算:出示教材 60页做一做第2题。师:一共有多少个杯子?你能用几天所学习的知识算出来吗?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课后反思:课题:解决

23、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6365页例7及练习十四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一步计算的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2 .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3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4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区别用乘法和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交流合作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列式计算。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3+3+3+3+34+4+42+2+2+32、直接列式。5个3相加是多少?一个加数是3,另一个加数是 5,和是多少?二、探究新知教学例71、出示题目(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

24、共有多少张?(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认真观察,这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题意)小结:这两道题的数字相同,他们的意思相同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2、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1)小题里的4表示有4排,每一排是5,表示4个5 ,我们用图形表示,你能画出 4个5吗?学生合作,用图形表示 4个5。 展示交流:引导:这是几个几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你能列式吗?(板书算式)第(2)小题也请你用相同的方法画出来,再思考解决的办法。学生画图,后展示交流: 引导:这一题中的5表示一排的数量,4表示另一排的数量,只有两排,求两排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式。3、学生自行检验 4、对比小结观察两道题目的解决方法, 为什么第(1)小题用乘法,第(2)小题用加法?(学生相互交流,得出结论)三、巩固练习。1 .练习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