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飞机构造基础>>1. 飞机结构包括哪些基本种类( D )A 主要结构和次要结构B 主要结构和重要结构C 重要结构和次要结构D 重要结构和其它主要结构2. 低速飞行时的飞机阻力包括( D )A摩擦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激波阻力B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激波阻力C摩擦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激波阻力D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3. 以下哪项不属于结构内力 ( A )A轴力B剪应力C扭矩D弯矩4. 根据机翼在机身上的相对位置,以下哪项属于机翼的总体构型( A )A上单翼、中单翼、下单翼B上反翼、中反翼、下反翼C单翼机、双翼机、三翼机D后掠翼、平直翼
2、、前掠翼5. 以下哪项不属于机翼上的辅助操纵面( D )A缝翼B襟翼C扰流板D升降舵6. 飞机在正常平飞情况下,机翼结构的上壁板沿展向承受 ( D )A 拉力B 压力C 剪力D 弯矩7. 以下哪项不属于机身的主要作用 ( D )A装载机组、旅客、货物B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其它飞机结构部件连成一个整体C保持流线型外形以减少飞行阻力D 是辅助动力装置(APU )等其它机载设备的载体8. 半硬壳结构形式机身的基本结构元件包括(A)A蒙皮、隔框、长桁隔框、长桁B蒙皮、隔框、龙骨梁隔框、龙骨梁C蒙皮、长桁、龙骨梁长桁、龙骨梁D蒙皮、隔框、龙骨梁隔框、龙骨梁9. 雷达罩位于机身哪个区域 ()A 机身上半
3、部分前部B 机身下半部分前部C 机身上半部分顶部D 机身下半部分底部10. 金属粘接类机身蒙皮止裂带不包括( A )A 蒙皮整体化学铣切类B 冷粘接类C 热粘接类D 粘接后化学铣切类11. 飞机水平直线飞行时,平尾结构的上壁板沿展向承受A 拉力B 压力C 剪力D 弯矩12. 飞机载重与平衡问题分不包括那种类型( D )A 超过最大载重B 重心太前C 重心太后D 操纵困难13. 飞机最大重量指( A )A 经过核准的飞机及其载重的最大重量B 飞机着陆所允许的最大重量C 飞机开始起飞时所允许的最大重量D 飞机在停机坪停机时所允许的最大重量14. 以下哪项不属于飞机称重前的准备工作( C )A 清洗
4、飞机B 对燃油系统放油直到油量指示为零C 排空液压油箱及滑油箱D 排空饮用和洗涤水箱以及厕所1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件 ( D )A 油箱B 液压泵C 安全活门D 增压泵16. 按液压系统的分系统划分,液压系统分为 ( C )A 液压源系统、执行系统、控制调节系统B 动力系统、控制调节系统和辅助系统C 液压源系统、工作系统D 执行系统、控制调节系统17. 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民用飞机常用液压油 ( C )A 植物基液压油B 矿物基液压油C 石油基液压油D 磷酸酯基液压油18. 以下不属于液压源系统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C )A 液压油箱及油箱增压系统B 液压泵C 作动杆D 液压管
5、路19. 液压油箱增压系统的作用是( B )A 将机械能(如电动机或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油中的液压能B 保证液压泵的进口液压油压力C 存储液压油,并有足够的气体空间保证液压油有足够的膨胀空间D 将液压能(如电动机或发动机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机械能20. 作动筒的定位锁种类包括( A )A 机械锁和液压锁B 机械锁和电磁锁C 电磁锁和液压锁D 机械锁、液压锁和电磁锁21. 带缓冲装置的作动筒基本工作原理是( A )A 控制作动筒的回油流量B 控制作动筒的进油流量C 同时控制作动筒的回油和进油流量D 通过弹簧控制作动筒的作动速度22. 液压保险的作用为 ( B )A 限制液压系统的最大压
6、力,防止液压系统元件过压损坏或破裂B 在传动部分的供油管路漏油时,防止系统内的油液大量漏失C 只允许液压油沿一个方向流动D 通过改变液压油流动方向,改变作动筒的运动方向23. 对飞机前轮转弯系统正确的说法是( A )A 脚蹬操纵多用于高速滑跑,转弯手轮操纵用于低速滑行B 脚蹬操纵多用于低速滑行,转弯手轮操纵用于高速滑跑C 脚蹬操纵和转弯手轮操纵都可用于高速滑跑D 脚蹬操纵多用于转弯半径小的时候,转弯手轮操纵用于转弯半径大的时候24. 起落架前轮定中机构的作用是( B )A 保持飞机地面运动的安定性B 起飞后使前轮定中C 防止前轮摆振D 阻止减震支柱内,外筒相对转动2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前三点
7、式起落架的优点 ( A )A 重量较轻B 地面运动的稳定性好C 飞机重心位于主轮前边,有助于阻止飞机滑行时打地转D 着陆时只需主轮先接地,比较容易操纵26. 现代大中型客机一般采用何种起落架构型( B )A 构架式B 支柱式C 摇臂式D 以上均可27.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起落架减震原理实质的是( D )A 产生尽可能大的变形来吸收撞击动能B 尽快地消散能量C 使物体碰撞后的颠簸跳动迅速停止D 通过摇臂合理传递水平冲击载荷28. 起落架收放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B )A 改善飞机横向操纵性能B 减小飞行阻力C 增加升力D 改善飞机俯仰操纵性能29. 以下不属于起落架液压收放系统主要组成部件的是( C
8、 )A 选择活门B 收放作动筒C 减震支柱D 起落架舱门作动筒30. 主起落架转弯系统的主要作用 ( D )A避免刮擦轮胎B减小转弯半径C减小操纵飞机转弯的力D控制飞机滑行方向31. 刹车片静片的工作原理为(B)A静片固定于刹车装置的扭力管上,可随机轮转动,但不能沿轴向运动B静片固定于刹车装置的扭力管上,不随机轮转动,但能沿轴向运动C静片固定于刹车装置的扭力管上,既可以随机轮转动,也能沿轴向运动D静片固定于刹车装置的扭力管上,既不可以随机轮转动,也不能沿轴向运动32. 刹车片动片的工作原理为(B)A动片不可以随机轮转动,但可沿轴向运动B动片既可随机轮转动,又可沿轴向运动C动片可随机轮转动,但不
9、可沿轴向运动D动片既不可随机轮转动,又不可沿轴向运动33. 正常刹车的的液压源来源于(B)AA 系统BB 系统CA 系统和 B 系统D蓄压器34. 自动刹车的的液压源来源于(B)AA 系统BB 系统CA 系统和 B 系统D蓄压器35. 电子式防滞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D )A正常防滞控制B锁轮保护C接地保护D自动定中36. 机轮的主要型式为 ( B ):A可卸轮缘式机轮、固定轮缘式机轮、一体化机轮B分离式机轮、可卸轮缘式机轮、固定轮缘式机轮C分离式机轮、可卸轮缘式机轮、一体化机轮D分离式机轮、固定轮缘式机轮、一体化机轮37. 轮胎的保护和存放应满足 ( C )A 避免过热、潮湿,定期在太阳下暴晒
10、B 保存温度不得低于摄氏 27 度,避免潮湿和强光C 避免过热、潮湿和强光D 避免过热,定期在太阳下暴晒,定期喷水以保持弹性38. 飞机滚转平衡(横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A 副翼和垂尾B 副翼和升降舵C 副翼和方向舵D 升降舵和垂尾39. 飞机俯仰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A 副翼B 升降舵C 方向舵D 扰流板40. 飞行操纵系统的组成部分为 ( A )A 主操纵系统、辅助操纵系统、警告系统B 主操纵系统、辅助操纵系统、传动系统C 主操纵系统、传动系统、警告系统D 辅助操纵系统、传动系统、警告系统41. 主操纵系统舵面包括( D )A 副翼、升降舵、缝翼B 襟翼、方向舵、缝翼C 副
11、翼、襟翼、缝翼D 副翼、升降舵、方向舵42. 辅助操纵系统舵面包括( C )A 副翼、升降舵、缝翼B 襟翼、方向舵、缝翼C 前缘襟翼、后缘襟翼、缝翼D 副翼、升降舵、方向舵43. 硬式传动机构中,传动杆不能过长的主要原因是( D )A 受拉易断裂B 增加机构重量C 增大机构体积D 受压易失稳44. 关于主操纵系统工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 驾驶员通过中央操纵机构发出操纵指令,由传动机构将其传到舵面B驾驶员操纵中央操纵机构直接驱动舵面C驾驶员通过控制电门发出操纵指令,由传动系统将其传到舵面D驾驶员通过配平手轮发出操纵指令,由传动系统将其传到舵面45. 当向左转驾驶盘时,左侧副翼向上偏转,
12、同时右侧副翼向下偏转。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A左侧机翼的升力增大、右侧机翼的升力减小,飞机绕纵轴向左侧滚转B左侧机翼的升力减小、右侧机翼的升力增大,飞机绕纵轴向左侧滚转C左侧机翼的升力增大、右侧机翼的升力减小,飞机绕纵轴向右侧滚转D左侧机翼的升力减小、右侧机翼的升力增大,飞机绕纵轴向右侧滚转46. 当后拉驾驶杆时,飞机操纵姿态为 ( C )A升降舵向上偏转,使尾翼升力增加,绕横轴上仰(抬头)B升降舵向下偏转,使尾翼升力增加,绕横轴上仰(抬头)C升降舵向上偏转,使尾翼升力减小,绕横轴上仰(抬头)D升降舵向下偏转,使尾翼升力减小,绕横轴上仰(抬头)47. 马赫配平是在飞机加速到达到临界马赫数时
13、使( D )A偏航阻尼器接通B水平安定面下偏一个角度C水平安定面上偏一个角度D升降舵上偏一个角度48. .增升装置的增升原理为 ( C )A增加机翼弯度、增大机翼面积、降低阻力B增加机翼弯度、控制机翼上的附面层、增大机翼面积C增加机翼弯度、控制机翼上的附面层、降低阻力D控制机翼上的附面层、增大机翼面积、降低阻力4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缘缝翼一般有两个位置、前缘襟翼有三个位置B前缘缝翼一般有三个位置、前缘襟翼有两个位置C前缘缝翼和前缘襟翼一般都有两个位置D前缘缝翼和前缘襟翼一般都有三位置50. 当飞机在地面,油门杆在起飞位置时,会发出起飞警告的情况是( D )A减速板在“放下”位置B水
14、平安定面在“绿区”C前缘缝翼放出D后缘襟翼在最大偏角位置51. 座舱主要环境参数包括( A )A 空气温度、空气压力、空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速率B 空气湿度、空气压力、空气湿度和压力的变化速率C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速率D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空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速率52. 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大气参数的变化的规律是( C ) :A 大气压力升高,温度下降B 大气压力和温度都升高C 大气压力和温度都下降D 大气压力下降,温度升高53. 大气压力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B )A湿度、压力、缺氧B温度、压力、缺氧C温度、湿度、缺氧D温度、湿度、压力54. 正常情况下,客
15、舱温度的温度范围为 ( A )A2022CB2026°CC15 22CD1526°C55. 气源系统的作用不包括( D )A 空调和增压系统供气B 大翼前缘及发动机前缘整流罩热防冰C 发动机的起动D 燃油箱增压56. 以下不属于座舱空调系统作用的是( B )A 控制通往座舱空气的流量、调节温度B 大翼前缘及发动机前缘整流罩热防冰C 排除空气中过多的水分D 将空调空气分配到座舱的各个出气口57. 空气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原理为 ( B )A 空气绝热膨胀作功时,其温度显著降低、压力显著升高B 空气绝热膨胀作功时,其温度和压力显著降低C 空气绝热膨胀作功时,其温度和压力显著升高D
16、 空气绝热膨胀作功时,其温度显著升高、压力显著降低58. 座舱高压除水的水分离器安装位置为 ( A )A 水分离器装在涡轮上游的高压段B 水分离器装在涡轮上游的低压段C 水分离器装在涡轮下游的高压段D 水分离器装在涡轮下游的低压段59. 以下不属于涡轮冷却器的是( D )A 涡轮风扇式B 涡轮压气机式C 涡轮风扇压气机式D 冲压涡轮式60. 货舱加温方式不包括( B )A 气源系统热路空气加温B 发动机引气系统的热空气引起加温C 设备冷却系统排出的热空气加温D 货舱内部空气循环加温61. 座舱增压控制的一般原理为 ( B )A 仅控制座舱供气量B 仅控制座舱排气量C 同时控制座舱的供气量和排气
17、量D 以上均不正确62. 应急增压控制包括( C )A排气活门,负释压活门,座舱高度警告系统B排气活门,正压释压活门,座舱高度警告系统C正压释压活门,负释压活门,座舱高度警告系统D排气活门,正压释压活门,负释压活门63. 座舱高度高于多少时,座舱高度警告系统发出警告( B )A 8000 英尺B 10000 英尺C 12000 英尺D 14000 英尺64. 座舱增压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参数包括( B )A 座舱高度、座舱温度、座舱高度变化率B 座舱高度、座舱高度变化率、座舱余压C 座舱高度、座舱温度、座舱余压D 座舱温度、座舱高度变化率、座舱余压65.现代民航飞机座舱高度的变化速率为 ( AA
18、 B C D爬升过程中一般不超过 爬升过程中一般不超过 爬升过程中一般不超过 爬升过程中一般不超过500 英尺/分钟,下降时不超过350 英尺/ 分钟,下降时不超过550 英尺/ 分钟,下降时不超过500 英尺/分钟,下降时不超过)下降时不超过下降时不超过下降时不超过 下降时不超过350 英尺 /分钟500 英尺 /分钟500 英尺 /分钟500 英尺 /分钟66. 现代民航客机最大座舱余压一般不超过( C )A 7.68.1PSI俄/平方英寸)B8.08.9PSI俄/平方英寸)C 8.69.1PSI俄/平方英寸)D 7.69.1PSI俄/平方英寸)67. 高压航空用氧气瓶的识别标志是( B
19、)A黄色瓶并有" 航空呼吸用氧"字。B绿色瓶并有" 航空呼吸用氧"字。C红色瓶并有" 航空呼吸用氧"字。D蓝色瓶并有" 航空呼吸用氧"字。68. 乘务人员应急供氧采用 ( B )A 机组氧气系统B 乘客氧气系统C 手提氧气设备D 机组氧气系统或乘客氧气系统69. 适航规章要求,化学氧气发生器应至少保证多长时间的供氧( A )A 12 分钟B 30 分钟C 60 分钟D 90 分钟70. 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一般采用何种除冰方式 ( B )A 机械除冰系统B 液体防冰系统C 热空气防冰系统D 电热防冰系统71. 机翼
20、和尾翼一般采用何种除冰方式 ( C )A 机械除冰系统B 液体防冰系统C 热空气防冰系统D 电热防冰系统72. 现代飞机上的空速管一般采用何种除冰方式 ( D )A 机械除冰系统B 液体防冰系统C 热空气防冰系统D 电热防冰系统73. 现代飞机上的驾驶舱风挡一般采用何种除冰方式 ( B )A 机械除冰系统B 液体防冰系统C 热空气防冰系统D 电热防冰系统74. 大型高速飞机常用三种排雨方法为 ( C )A 机械风挡刮水刷,化学排雨剂、热空气防冰系统B 机械风挡刮水刷,永久防冰涂层、热空气防冰系统C 机械风挡刮水刷,化学排雨剂、永久防冰涂层D 化学排雨剂、永久防冰涂层、热空气防冰系统75. 燃油
21、系统的功用不包括( D )A 储存燃油B 调整重心位置,保持飞机平衡和及机翼结构受力C 作为冷却源,冷却其它附件D 润滑系统部件76. 现代客机每个油箱至少有几个增压泵( B )A 1B 2C 3D 477. 活塞发动机使用的燃油类型为 ( A )A 航空汽油B 航空煤油C 航空汽油、航空煤油均可D 以上均不正确78. 通气油箱位于何处( D )A 左机翼主油箱外侧的翼尖区域B 右机翼主油箱外侧的翼尖区域C 中央油箱上翼面最高处D 左、右机翼主油箱外侧的翼尖区域79. 机翼干舱的目的为 ( C )A 储存燃油B 维持油箱内外气压平衡C 防止失火D 减轻飞机重量80. 翼肋的底部都装有缓冲单向活
22、门的作用 ( C )A 维持油箱内外气压平衡B 阻止油箱内的油液从翼根向翼尖方向流动C 阻止油箱内的油液从翼尖向翼根方向流动D 通气81. 飞机加油程序的第一步为 ( A )A 按要求连好接地线B 连接加油接头C 进行指示器测试D 选择加油量82. 将飞机油箱内的燃油抽出时,应先抽哪个油箱的燃油 ( C )A 先抽左机翼油箱内的燃油B 先抽右机翼油箱内的燃油C 先同时抽左、右机翼油箱内的燃油D 先抽中央油箱83. 现代民航客机的发动机一般采用何种供油方式 ( B )A 重力供油B 油泵供油C 压力供油D 自动供油84. 飞机向发动机供油时,先消耗机身哪个油箱的燃油 ( D )A 先抽左机翼油箱
23、内的燃油B 先抽右机翼油箱内的燃油C 先同时抽左、右机翼油箱内的燃油D 先抽中央油箱85. 现代大中型客机的油箱一般采用何种油量指示( C )A 观测玻璃管式B 机械式C 电子式D 电动式86. 结构油箱渗漏等级分为 ( A )A 微渗、渗漏、严重渗漏、连续滴漏B 微渗、渗漏、严重渗漏C 渗漏、严重渗漏、连续滴漏D 微渗、渗漏、连续滴漏87. 结构油箱的渗漏等级,以多长时间内渗漏出的燃油范围最大尺寸为依据( B )A 5 分钟B 15 分钟C 25 分钟D 30 分钟88. 燃烧的必要条件为 ( B )A 燃料、氧气、风速B 燃料、热源、氧气C 燃料、热源、风速D 热源、氧气、风速89. 按国际防火协会规定A 类火的燃烧物为( A )A 一般燃烧物如木材、布、纸、装饰物B 易燃的石油产品,易燃液体,油漆C 通电的电气设备的燃烧D 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国网山西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人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国网山东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国网上海市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6国网广西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6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a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6国网吉林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合作经营餐厅合同模板
- 2025甘肃庆阳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8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足疗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 基于RFID技术的试卷袋全流程智能跟踪管理系统研究
- 大剧场舞台施工方案
- 2025年陕西省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长期照护师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行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 初中英语时态练习题集及详细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