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_第1页
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_第2页
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_第3页
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作者:宋发友时间:2007-11-22 11:07:00                     【摘要】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

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胶囊组(30例)与洛汀新组(30例),分别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3次/d,或洛汀新组10mg,每日2次,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指标,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一氧化氮和6-酮-前列素F1水平增高(均为P0.05),内皮素和血栓素B2水平下降(均为P0.05),不良反应均较少,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心络胶囊和洛汀新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其中通心络胶囊疗效更为明显。 

3、0;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洛汀新;原发性高血压;内皮功能;左心室肥厚     原发性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大量研究表明,改善内皮功能和逆转左心室肥厚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两个重要目标1,2,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蜈蚣等中医络病理论研究的中药复方制剂,现已用于高血压治疗,是有良好疗效3。本研究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分别给予通心络胶囊或洛汀新,观察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4、160;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1年7月2006年2月住院的未经常规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通过随机化数字表产生分组随机号,将病例分为通心络胶囊组和洛汀新组。其中通心络胶囊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4±10.1)岁;高血压分级1级16例,2级8例,3级6例;病程(4±1)年。洛汀新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5±9.6)岁;高血压分级1级21例,2级6例,3级3例;病程为(4±1)年。所有病例按WHO/国际高血压学会1999年血压水平定义分类标准4。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并

5、经心电图、UCG证实有左心室肥厚者。排除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原发性心肌病、嗜络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两组病例的入选条件相同。在年龄、性别比例、治疗前血压、病情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选后患者停服其他影响血压药物。    12  治疗方法  通心络胶囊组患者入院后第2日即开始服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洛汀新组口服洛汀新10mg,每日2次,疗程6个月(出院后继续治疗)住院期间每日监测血压,若患者出院后嘱每两周门诊随访1次,连测3次血压,取平均值作为当日血压值。服药后血压控制目标为1

6、40/90mmHg。若服药后明显过高或过低,调整药物剂量,直至血压控制满意为止,用药期间不服用其他降压药物,用药期间观察不良反应。    13  内皮功能的测定  两组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治疗6个月后两次抽空腹静脉血进行复查。内皮功能观察指标为血清一氧化氮,6酮前列素F1,内皮素和血栓素B2,均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于中国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14  左心室肥厚指标的观察  采用HP-1000型超声心动图机,探头频率为2.5MHz5MHz,探头置于胸置左缘第2

7、胁间,在左心室长轴切面,测量下列指标: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ss,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LVPWT,LVEDV),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5。    15  数据统计  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    2  结果    21

8、60; 两组治疗前后内皮功能的变化  两组者治疗后一氧化氮和6酮前列素F1水平较治疗前增高(均为P0.05),内皮素和血栓素B2较治疗前低(均为P0.05),但通心络胶囊组改变较洛汀新组更为明显(均为P0.05)。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略)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洛汀新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肥厚逆转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肥厚均明显逆转(P0.05),但通心络胶囊组改变较洛汀新组更明显(P0.05)。见表2。表2  两组治

9、疗前后左心室肥厚相关参数比较  (略)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洛汀新组比较,P0.05    23  两组降压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的血压比较,经过6个月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通心络胶囊组改变较洛汀新组更明显(P0.05)。见表3。表3  两组降压效果比较  (略)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洛汀新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通心络胶囊组出现低血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洛汀新组出现

10、低血压2例,不良反应率为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患者通过药物减量后未再出现低血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试验。    3  讨论在高血压病理状态下,内皮功能出现障碍,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等)和收缩因子(内皮素和血栓素与A2等)处于失衡状态,使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外因阻力增大,加促高血压的发生5,6。本研究中,笔者比较了通心络胶囊和传统的药物洛汀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不仅能有效降压,并且能使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6酮前列素F1(前列环素的代表产物)水平增高,内皮素和血栓素B2(血栓素A2的代谢产物

11、)水平下降。其中,通心络胶囊改变幅度较洛汀新组更为明显,这说明通心络胶囊和洛汀新均能在有效降压的同时,纠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的失衡状态,通心络胶囊具有改善和修复内皮功能作用,增加内皮细胞生成一氮化氮的能力,使血浆的一氧化氮浓度增加,抑制内皮素的分泌7,从而改善血管重塑。改善动脉顺应性,从而延缓和逆转动脉硬化,改善动脉僵硬度,从而使血压下降,降低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机制主要是长期血压过高,心脏后负荷增加引起心肌纤维肥大增生及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导致心肌重塑有关。其中血管紧张素和内皮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可通过G蛋白偶联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使转录调节因子增多,相关蛋白质合成增加,细胞

12、体积增大及间质胶原合成增加,引起心肌重塑及左心室肥厚8,本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是理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之一,其机制可能是多方面其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其降低血压的作用及改善左心室肥厚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Yildiz A,Oflaxh H, Pusurogluh H, et al. Left ventricular hypertophy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ronic hemodialys

13、is patients. Am Kidney Dis,2003,41(3):616-623.     2  Englerm M, Engler MB,Malloym J,et al, Antioxidant Vitamins c and E improve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hyperlipidemia:endothelial Assessment of Risk from Lipids in Youth(EARLY) trial. Circulation,2003,108(9):1059-106

14、3.    4  Park J B,Charbonneauf,Schiffrix EL.Correlation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large and Smau arteries in huma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Hypertens,2001,19(3):415-420.    5  Schofieldl I , Maliker,Izzard A,et al. Vascula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

15、n type 2 diabetes mellilus:evidence for the roles of abnormal myogenic responsiveness and dyslipidemia. Circulation,2002,106(24):3037-3043.    6  Endemannd,Puq,Deciuceisc,et al. persistent remodeling Of resistance arterie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on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Hypertension,2004,43(2):399-404.    7  吴以岭.中医络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