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常见问题隐患与对策_第1页
院前急救护理常见问题隐患与对策_第2页
院前急救护理常见问题隐患与对策_第3页
院前急救护理常见问题隐患与对策_第4页
院前急救护理常见问题隐患与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院前急救护理常见问题隐患与对策        【摘要】  通过对院前急救存在问题与隐患的分析,提出了加强120指挥中心系统的自身建设、加强院前急救制度建设与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和素养、提高护理人员急救业务技术素养和在全体民众中普及院前急救知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院前急救;急救护理;问题隐患;对策院前急救也称为现场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其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伤员和应对各种灾难性事件1。随着我国社

2、会各方面持续进步、医疗护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民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意识到就医过程中院前急救具有重要性、急迫性、技术性与法律性,院前急救作为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并日益引起医疗护理界和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注2。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面临更加严重的考验与挑战,同时也给医疗护理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工作流程的惯性影响,部分医务工作者服务意识相对滞后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院前急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3,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可能导致医疗纠纷与诉讼的问题,不仅可能影响到医务工作者个人的职业形象、职

3、业资格等,而且可能严重影响医院乃至整个医疗护理界的形象与声誉,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等,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避免医疗护理纠纷,应当成为广大医疗护理工作者广泛关注的当务之急。1院前急救目前存在的问题隐患与原因分析1.1  急救信息不准确  120指挥中心急救传真通知单叙述病情简单,未对病情、地址、电话等叙述清楚,因此,经常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一方面使专科医生常派错,救护车空跑,延误病人的抢救时间;造成医疗成本浪费或增加;另一方面使出诊准备不能到位,影响对急诊患者的有效及时救治,延误病情,容易引起医疗纠

4、纷。1.2  医院保障不到位  医院有时停电,造成急救传真通知单不能及时到达,延误出诊时间;救护车保养有时不到位,零件常出故障,或者油量不足,在转途中因维修、加油,延长转运时间而耽误对病人的进一步抢救;对救护车驾驶员管理培训不够严格。有些救护车驾驶员驾驶技术欠娴熟,职业道德差,违反规则,或睡眠不足,精神欠充沛,轻者驾驶欠稳妥,重者发生交通事故而影响院前急救。1.3  处置人员职业道德差  (1)接听传真电话不负责。电话来时,有时无人接;有时有人把电话声音调至最小,导致电话来时听不到;有些护士接听电话时不询问清楚病情、发病时间、发病地址、发病人数等,导致严

5、重后果。(2)延误出诊时间。有些医护人员出诊速度慢,特别是三休时间,有些出诊医生和护士接到电话后,拖延耽搁时间,不能按要求在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3)出诊时携带器械、药品不齐全、不适用, 到达现场才发现抢救物资该带的没有带来,或是急救仪器未处于应急状态,如抢救时人工气囊漏气,吸引器压力不足,呼吸机无氧气等 。也有的不能正确运用抢救器械,均会导致因操作时间过长而影响病情与后续。(4)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疏忽大意,未随时观察抢救措施进展情况及病人病情变化,以至有的病人液体外渗致肢体肿胀,有的病人呼吸心跳何时停止不清楚,中途发生休克、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情况时不能及时发现,延误抢救时机;有的护士忙中

6、出错,听不清楚或听错口头医嘱,以致用错药、打错针等。(5)不能很好履行告知义务,讲话随意性大。有些护士在转运之前和途中,未对患者及其家属交待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并发症、注意事项,如窒息、休克、血压剧降、呼吸心跳骤停等,以致转运途中患者病情变化时家属不理解或无法接受。也有些医护人员态度生硬,对某些问题解释不当。如此等等,都可能直接导致诊断处理救治不当,影响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造成病人及家属的不满,并引发医疗纠纷。    当然,民众普遍缺乏急救知识,特别是缺乏心肺复苏术(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 CPR)知识,发生急诊病例时,

7、现场人员不能及时拨打“120”;有的拨打呼叫电话时就挂断;也有的拨打电话后能够采取适当急救措施却未采取,比如对溺水、窒息、心跳骤停等病人可以当时采取一些措施却只是等待医护人员到来,错过了抢救时机,最终危及病人生命,等等,也是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外因。1.4处置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到达现场后应急能力欠佳,无菌观念不强。特别是面对现场杂乱多变的环境,有些护士常由于经验不足,技术操作不过关,动作慌乱,如:静脉穿刺数次未成功或动作慢;心电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操作不熟;未认真询问病史、查体;常因现场环境条件差或情况紧急忽视无菌操作要求,增加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等。2  对策2.1加强120指挥中

8、心系统的自身建设“120”指挥中心系统应当从树立急救行业的良好公众形象与声誉出发,在全面系统地加强对院前急救人员严格培训和选拔,努力保证所有急诊人员在接到“120”急救电话时,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并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正确、规范、及时、有效地实施急救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指挥人员素质,制定工作职责,并实行责任目标考核,严格规范工作要求,保证指挥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问清患者、伤者现况、地点等,并准确及时告知距离最近的医院。2.2加强医院院前急救制度建设与后勤保障工作  医院应十分重视院前急救工作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保证急救物品充足、性能良好,并设专人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使急救工作系统

9、化、规范化;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导入ISO9001(2000年版)质量认证体系于院前急救管理中,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化管理。从接到求救电话到现场救护以及途中转运等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除为急诊科配备有常规心肺复苏急救箱和常用多功能急救箱、急救包、急救药品外,还应增加颅脑损伤急救箱、创伤专用急救箱、烧伤专用急救箱等设备,进一步加强救护车上装备的研究,配备有监护型或急救型救护车;实行责任目标考核;经常组织模拟演练和现场救护,不断提高救护技能,保证救护工作稳妥有序进行,避免各种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树立和维护医院的良好外部形象。x1     

10、    【摘要】  通过对院前急救存在问题与隐患的分析,提出了加强120指挥中心系统的自身建设、加强院前急救制度建设与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和素养、提高护理人员急救业务技术素养和在全体民众中普及院前急救知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院前急救;急救护理;问题隐患;对策院前急救也称为现场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其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伤员和应对各种灾难性事件1。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持续进步、医疗护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民自我保健意识与自我维权意识不断

11、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意识到就医过程中院前急救具有重要性、急迫性、技术性与法律性,院前急救作为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并日益引起医疗护理界和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关注2。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面临更加严重的考验与挑战,同时也给医疗护理界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工作流程的惯性影响,部分医务工作者服务意识相对滞后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院前急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3,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可能导致医疗纠纷与诉讼的问题,不仅可能影响到医务工作者个人的职业形象、职业资格等,而且可能严重影响医院乃至整个医疗护理界的形象与声誉,影响和谐社会的建

12、设。因此,系统全面地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等,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避免医疗护理纠纷,应当成为广大医疗护理工作者广泛关注的当务之急。1院前急救目前存在的问题隐患与原因分析1.1  急救信息不准确  120指挥中心急救传真通知单叙述病情简单,未对病情、地址、电话等叙述清楚,因此,经常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一方面使专科医生常派错,救护车空跑,延误病人的抢救时间;造成医疗成本浪费或增加;另一方面使出诊准备不能到位,影响对急诊患者的有效及时救治,延误病情,容易引起医疗纠纷。1.2  医院保障不到位  医院有时停电,造成急救传真

13、通知单不能及时到达,延误出诊时间;救护车保养有时不到位,零件常出故障,或者油量不足,在转途中因维修、加油,延长转运时间而耽误对病人的进一步抢救;对救护车驾驶员管理培训不够严格。有些救护车驾驶员驾驶技术欠娴熟,职业道德差,违反规则,或睡眠不足,精神欠充沛,轻者驾驶欠稳妥,重者发生交通事故而影响院前急救。1.3  处置人员职业道德差  (1)接听传真电话不负责。电话来时,有时无人接;有时有人把电话声音调至最小,导致电话来时听不到;有些护士接听电话时不询问清楚病情、发病时间、发病地址、发病人数等,导致严重后果。(2)延误出诊时间。有些医护人员出诊速度慢,特别是三休时间,有些出诊医

14、生和护士接到电话后,拖延耽搁时间,不能按要求在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3)出诊时携带器械、药品不齐全、不适用, 到达现场才发现抢救物资该带的没有带来,或是急救仪器未处于应急状态,如抢救时人工气囊漏气,吸引器压力不足,呼吸机无氧气等 。也有的不能正确运用抢救器械,均会导致因操作时间过长而影响病情与后续。(4)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疏忽大意,未随时观察抢救措施进展情况及病人病情变化,以至有的病人液体外渗致肢体肿胀,有的病人呼吸心跳何时停止不清楚,中途发生休克、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等严重情况时不能及时发现,延误抢救时机;有的护士忙中出错,听不清楚或听错口头医嘱,以致用错药、打错针等。(5)不能很好履行告知义务

15、,讲话随意性大。有些护士在转运之前和途中,未对患者及其家属交待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并发症、注意事项,如窒息、休克、血压剧降、呼吸心跳骤停等,以致转运途中患者病情变化时家属不理解或无法接受。也有些医护人员态度生硬,对某些问题解释不当。如此等等,都可能直接导致诊断处理救治不当,影响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造成病人及家属的不满,并引发医疗纠纷。    当然,民众普遍缺乏急救知识,特别是缺乏心肺复苏术(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 CPR)知识,发生急诊病例时,现场人员不能及时拨打“120”;有的拨打呼叫电话时就挂断;也有的拨打电话后能够

16、采取适当急救措施却未采取,比如对溺水、窒息、心跳骤停等病人可以当时采取一些措施却只是等待医护人员到来,错过了抢救时机,最终危及病人生命,等等,也是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外因。1.4处置人员专业技术不过硬到达现场后应急能力欠佳,无菌观念不强。特别是面对现场杂乱多变的环境,有些护士常由于经验不足,技术操作不过关,动作慌乱,如:静脉穿刺数次未成功或动作慢;心电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操作不熟;未认真询问病史、查体;常因现场环境条件差或情况紧急忽视无菌操作要求,增加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等。2  对策2.1加强120指挥中心系统的自身建设“120”指挥中心系统应当从树立急救行业的良好公众形象与声誉出

17、发,在全面系统地加强对院前急救人员严格培训和选拔,努力保证所有急诊人员在接到“120”急救电话时,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并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正确、规范、及时、有效地实施急救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指挥人员素质,制定工作职责,并实行责任目标考核,严格规范工作要求,保证指挥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问清患者、伤者现况、地点等,并准确及时告知距离最近的医院。2.2加强医院院前急救制度建设与后勤保障工作  医院应十分重视院前急救工作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保证急救物品充足、性能良好,并设专人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使急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导入ISO9001(2000年

18、版)质量认证体系于院前急救管理中,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化管理。从接到求救电话到现场救护以及途中转运等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除为急诊科配备有常规心肺复苏急救箱和常用多功能急救箱、急救包、急救药品外,还应增加颅脑损伤急救箱、创伤专用急救箱、烧伤专用急救箱等设备,进一步加强救护车上装备的研究,配备有监护型或急救型救护车;实行责任目标考核;经常组织模拟演练和现场救护,不断提高救护技能,保证救护工作稳妥有序进行,避免各种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树立和维护医院的良好外部形象。2.3  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法律素养在医院和有关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使有关培训到位的情况下,急诊科护理人员自身不应当自暴自弃,而要从职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自觉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时刻保持对患者、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4。要自觉持续学习,不断增强为急救工作献身的精神,不断提高和加强急诊护理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爱岗敬业,时刻保持认真负责、不嫌脏、不怕累的工作热情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对病人富有同情心;对于不幸遭受痛苦的一切病人给予积极的抢救;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保证做到主动接诊、及时处理、及时救治、灵活采取措施、及时运送;在同时救治多个患者时,不消极等待医嘱,不推委病人;对危重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