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总说明1 / 1农村公路15km/h 困难段 10km/h10m15m150m12%一、概述1.1 工程概况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是金峰镇青橙村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原路为 泥结碎石路面,由于道路等级较低,下雨时,路面泥泞不堪,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出 行及物资的运送造成极大阻碍。因此,该项目的改建已势在必行。1.2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受中开县金峰镇青橙 村村委委托,对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进行设计工该项目由于任务紧张,我公司在接到委托任务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开展工作,于2014年 7月上旬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就项目建
2、设方案与业主方主要负责人达成一致: 利用既有公路进行建设,路线平、纵面不作大的调整,局部地段改线,调整纵坡,完善排水 设施,增设挡防设施的增设、错车道的设置、安保设施的设置等工作。我公司项目组在接到 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勘察测量,采用现场实地选线,并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 调整,并据此再次对路线进行局部优化调整。勘测工作中,各作业组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对 资料认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各项资料的搜集齐全和完整。经详细的测量、实地放线、细 致的资料搜集、调查,外业勘测资料精度达到勘察测量规范规定的要求。整个外业勘测工作 于2014年7月中旬完成,随后项目组全面展开内业设计,内业设计工作中,工
3、程技术人员 严格把关,对项目通过认真、细致的设计,在确保结构物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优化 设计,使设计文件更加经济、合理,可行。2014年7月下旬编制完成开县金峰镇青橙村 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设计,并交付业主。L3原路状况本项目原有公路属于农村公路,路线沿山势展开,路线曲折,弯道多、平曲线半径小,路基宽窄不一,平纵面线形局部达不到重庆农村公路标准,存在超限问题。沿线大部 分路段无边沟或排水沟,全线部分涵洞经疏通维修后能继续使用。原路防护工程大多为干 砌片石,部分不满足要求的重新翻修为浆砌挡墙。1.4 建设标准本项目原则上按设计速度15km/h,部分路段依据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进 行设计。
4、1.5 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1.5.1 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技术可行、标准合理、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 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并按重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文审(2011(25号)规定中 “着重提高公路的路线技术标准,完善防护排水措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的方针进行设 计,使公路改建后,当地群众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以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总体要求。1.5.2 技术标准公路等级:设计速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短坡长:40m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m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m凹形竖曲线极限
5、最小半径:100m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m竖曲线最短长度:20m路基宽度:4.5m路面结构类型:20cm水泥凝土路面路面横坡:1.5%单向坡超高方式:绕公路中线旋转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II级桥涵净宽: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小桥涵及小型排水构造物V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1.5.3 设计依据的标准、规范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测设工作参照现行的交通部颁发的标准、规范、规 程和有关规定进行,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6、部颁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部颁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9、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文审(2011) 24号);10、开县村级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开县府发(2012) 25号)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7、D81-2006)12、其它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1.5.4 旧路利用情况本次改建路线基本是按原路布线,设计中参照原有公路进行线形拟合,在充分利用旧 路,同时对不符合线形要求的路线线形进行改善;同时增设了部分挡墙和涵洞,以增强路基 的稳定性,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2路线起讫点、主要控制点及走向本项目位于开县金峰镇青橙村,路线全长约5.598公里,其中主线起于谢家老屋接金峰 镇场镇道路,止于隔界梁接云阳县公路,长约4.154公里;支线一起点接主线桩号K2+505 路线左边缘,终点接国胜村校村道,长约0.812公里;支线二起点接主线桩号K2+625.5路 线左边缘,终点接生基榜村道,长约0.6
8、32公里。3工程设计要点3.1 路线设计3.1.1 平面设计原则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按技术规范及业主要求进行线形设计。按照“尽量利用原路, 遵循利用与改造相结合,降低造价”的原则布线。路线基本走向不变。路线按直线一圆曲线 一直线基本型进行设计。路线技术标准按农村公路基本型标准设计,设计速度为15公里/小 时,该项目平面线形基本能满足技术标准要求。局部路段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则采用 “S”型曲线或者“C”型曲线。对于未部满足线型要求及技术标准的路段,采用交通标志以 满足行车安全的需要。3.1.2 纵断面设计原则1尽量减少拆迁,尽量利用旧路,大部分路段均为原路面顶面新加铺路面结构层,避免 大填
9、大挖,减少水土流失,对于受限路段,采用技术指标下限,尽量不占用有限耕地资源和 诱发新的路基病害和地质次生灾害。2尽量不破坏原有旧路结构层,使改建公路路基与原公路拟合,在满足最短坡长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坡长,以减小工程量,减少工程投资。对旧路纵坡较大路段,本次改建时虽然 适当降低坡度,缩短坡长,尽量采用指标下限但部分坡度任然超过了 12% (部分坡度超过 13%),为保障行车安全,在长陡坡、高岩、陡坎等路段两端设置警告标志、波形护栏等安 全设施。3.1.3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原则根据公路技术标准、交通量、功能、服务水平等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进行交通 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力争做到醒目、牢固、
10、实用。在平曲线半径小于15米时设置急弯标 志,纵坡大于9%时设置陡坡标志和警示桩(警示桩中心间距2米),在平曲线半径小于15 米纵坡大于9%的平纵组合并存在高坎处设置波形护栏和减速带(减速带设置在下坡方向距 违规组合20米处按2道间距10米路面全宽进行设置)。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给道路使用者 提供明确、准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使其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顺利、快捷、安全地抵达 目的地。4.路基4.1 路基设计标准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本路段路基宽度根据工程实地情况,征求业主意见后,采用 4.5 米。按每公里不少于5个的通视条件好的路段设置错车道,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不 小于6.5米,错车道有效长
11、度不小于10米,渐变段不小于5米。4.2 平曲线超高、加宽方式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路基中心线旋转,圆曲线半径小于150米均应设置超高,超高渐 变率为1/100。计算超高缓和段时最短应符合渐变率1: 15且不小于10m的要求。允许将超 高缓和段部分插入曲线内。最大超高6%。本项目平曲线不加宽。4.3 一般路基设计4.3.1 路基压实标准和压实度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压实度不小于94%。路堤填料为一般砂粘土(普通土),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的要 求并符合上表压实度及强度要求。4.3.2 路基边坡
12、坡率1路堤本设计段填方高度较小,边坡坡率均采用1: 1.5。2路堑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 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及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根据地质资料,结合本 段挖方高度较小情况,土质路堑边坡采用1: 0.75-1: 1.25:石质路堑边坡采用1: 0.3 l:0.75o清方地段采用顺层清方。4.3.3 路基防护工程措施1护肩路基:由于部分地段地面横坡较陡,路基设计时根据实地情况设置了多处护肩路 基,采用M7.5砂浆砌MU40片石进行砌筑。护肩路基应置于坚实的土基上,每隔1015 米设置一道沉降缝。基础埋置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在
13、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作适当调 整。2路肩挡土墙本路段设置路肩挡土墙地段,对既有路肩挡土墙根据受损程度,查明原因予以修复,遭 受严重损毁无法修复的予以重建。路肩挡土墙采用M7.5砂浆砌MU40片块石进行砌筑。护 肩路基应置于坚实的土基上,每隔1015米设置一道沉降缝。基础埋置深度可根据实际情 况,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4.4 路面设计4.4.1 设计标准(1)标准轴载:BZZ-100,即双轮组单轴载100KN:(2)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为15年。4.4.2 路面结构组合该路段按改建公路设计路面结构为:20cmC25厚水碎面层+ 5cm碎石调平层;碎路面弯拉强度不小于4.
14、0MPa。详见路面结构图。443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25。排水系统由路面排水、路基排水、边沟和桥涵排水共同组 成。排水设计原则:公路改建后,尽量做到不干扰,不改变农田原有的水利设施和排灌系 统,以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排水设施应作到排水通畅,便于维修、养护,确保行车安 全、美化路容;公路还建地段起终点段的排水系统应和既有公路的排水设施连为一体形成一 整体排水系统。1路基排水挖方路基两侧设置边沟,其纵坡不小于3%。,边沟水经桥涵或排水沟引至路基以外。边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0.4m,深0.4m,沟底纵坡不小于0.3%的浆砌片石边沟。2路面排水路面通过路面横坡排水,采1.5%
15、的单向横坡排除路面积水。4.6桥涵4.6.1 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11级2设计洪水频率:小桥及涵洞为1725。3地基承载力:o0.15Mpa4.6.2 桥涵分布情况本工工程共设计18道涵洞,其中利用原有涵洞10道,新建涵洞8道,由于本项目区 域雨水量较大且便于涵洞疏通,新建涵洞均为1-0.75米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 / 15.2.5涵洞施工桥梁、涵洞布置原则是在不改变原水系分布的情况下,尽可能设置于地基较好的地段, 前后与原水系顺接,甚至开沟排出。在填挖分界处和地质变化大处应设沉降缝。5筑路材料及施工要求5.1 路面各层材料要求路面各结构层材料宜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 满足公路水泥混凝
16、土路面设计规范对沙、石材料的要求,分批送检合格后 方可使用,以保证项目质量。2) 宜就地取材、购材,以节约造价;5.2 施工要求5.2.1 路面施工项目路面施工时,宜路肩路面整体浇筑,简化施工工序。5.2.2 挡土墙施工1墙身材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石料不应低于MU40,墙面应选用较大和较平 整的片石砌筑并勾缝,墙身高出地面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采用。 5.59cmPVC管),墙背一律设置砂卵石反滤层厚30cm。为使墙后积水不渗入基础,在最底 排泄水孔设置粘土隔水层,墙身沿路线方向每隔1015m,设置伸缩缝一道,缝宽0.02m, 缝内沿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木板,其
17、深度不小于0.15m。2挡土墙应分段(25m)跳槽开挖,随挖随砌,当基坑开挖较深且边坡稳定性较差 时,应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护措施,切实保障施工及人身安全。3墙背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及规定的压实度要求。5.2.3 边沟施工边沟设计施工应严格控制沟底纵坡,以满足排水要求。边沟结构形式见边沟设计图。5.2.4 安全设施施工全线安全设施因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安全设施及标志标牌,以满足行车安全性。1)利用原有涵洞时、应疏通原涵洞堵塞部分,并完善涵洞进出口结构设施;6施工注意事项6.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时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运输和施工作业不受到干扰。山 于施工单位尚不能明确,现仅从设计角度对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使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时,予以重视。6.2 注意事项(1)、为满足施工作业的机具的通行要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人民医院巨大甲状腺肿手术关键技术考核
- 天津市中医院胆囊癌根治术规范化操作考核
- 2025年中国透气透湿涂层项目投资计划书
- 赤峰市中医院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术者资质认证考核
- 通辽市中医院出凝血急诊快速处置考核
- 晋中市人民医院肿瘤随访与复发监测考核
- 2025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学科科研创新考核
- 朔州市中医院病案返修管理考核
- 2025年中国脲醛树脂胶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杀螨剂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年法治政府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科规培基地督查汇报
- 病案首页填写培训课件
- 2025年家政服务人员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上海文化广场第三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职业道德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销售人员劳动合同模板
- 专业育婴师服务合同范本
- 经管课题申报书范文
- DB13-T 6180-2025 波纹钢装配式检查井设计技术导则
- UPS电源维护保养操作规范及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