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设计报告_第1页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_第2页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_第3页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_第4页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子系统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压表设计指导老师:/专业班级:/报告人姓名:/(签名 ) 学号: /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字电压表设计摘要数字电压表简称DVM ,它是采用了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模拟量(直流 输入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加以现实的仪表。 传统的指针是电压 表功能单一,精度低,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 由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不可与PC进行实时通信。目前由各种单片机A/D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已被广泛的应用为电子及其 电工的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化测量领域, 显示出强大的 生命力。数字

2、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核心与基础,电压表的数字化是将连续的模拟量如直流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这有别于传统的指针加刻度盘进行读数的方法, 避免了读数的视差和视觉的疲劳,目前数字 电压表的核心部件是 A/D转换器,转换器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电压表 的准确度。本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软件仿真原理图及软件程序。而软件仿真又 大体可分为单片机小系统电路、AlD转换电路、LCD显示电路,各部分电路的 设计及原理将会在软件仿真设计部分详细介绍;程序的设计使用C语言编程,利用keil软件对其编译,详细的设计算法将会在程序设计部分详细介绍。关键字:数字电压表转换 AlD转换器5目录

3、第一章 绪论 3第二章设计准备知识 32.1设计目的32.2设计要求或内容 32.3设计软件及材料 32.3.1单片机软件开发工具 keil介绍32.3.2 仿真软件 ProtUeS介绍 42.3.3ADC0804 介绍42.3.4液晶显示器4第三章整体设计过程 43.1设计思路43.2模块分析53.2.1AT89C51 单片机53.2.2A/D 转换63.2.3显示电路63.3程序设计73.3.1程序设计总方案73.3.2系统子程序设计 73.4软件调试8第四章显示结果及误差分析 84.1 显示结果84.2误差分析10第五章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105.1问题105.2改进11第六章 设计总结

4、11第七章 附件:(程序) 127.1主程序127.2SMC1602 137.3AD转换程序 16第一章绪论在电量的测量中,电压、电流和频率是最基本的三个被测量, 其中电压量的 测量最为经常。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更是经常需要测量高精度的电压, 所 以数字电压表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数字电压表简称DVM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 仪表。由于数字式仪器具有读数准确方便、精度高、误差小、测量速度快等特而 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指针式刻度电压表功能单一, 进度低,容易引起视差和视觉疲劳,因 而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要。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

5、,将连续的模拟量如直 流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从而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还可与 PC实时通信。数字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 核心与基础2。以数字电压表为核心,可以扩展成各种通用数字仪表、专用数字 仪表及各种非电量的数字化仪表。目前,由各种单片机和A/D转换器构成的数字 电压表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最近的几十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IC)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 数字电路和数字化测量技术也有了巨大的进步, 从而促使了数字电压表的快速发 展,并不断出现新的类型。数字电压表从 1952年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改进的 过程,从最早采用继电器、电

6、子管和形式发展到了现在的全固态化、集成化(IC 化),另一方面,精度也从 001%-0005%°第二章设计准备知识2.1设计目的基于51单片机,编写实验程序,使用LCD液晶显示所要测试模拟电压的数字 电压值,使用软件仿真实现实验结果。掌握模数转换器件 ADC0804勺应用原理, 学习液晶显示原理。2.2设计要求或内容a) 模数转换器件选用ADC0804b) 可以测量0 5V的电压值,精度为0.02VC)须有显示d)此题可用PrOteuS仿真实现2.3设计软件及材料2. 3.1单片机软件开发工具keil介绍Keil C51软件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全Window

7、s界面。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只要看一下编译后生成的汇编代码,就能体 会到Keil C51生成的目标代码效率非常之高,多数语句生成的汇编代码很紧凑, 容易理解。在开发大型软件时更能体现高级语言的优势。2.3.2仿真软件PrOtUeS介绍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 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 PIC101216182430DSPlC33 AVR、ARM、8086 和 MSP430

8、 等,2010 年即将 增加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在编译方面, 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2.3.3ADC0804 介绍ADC0804 是属于连续渐进式(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MethOd)的 A/D 转 换器,这类型的A/D转换器除了转换速度快(几十至几百us)、分辨率高外,还有价钱便宜的优点,普遍被应用于微电脑的接口设计上。以输出8位的ADC0804 动作来说明 连续渐进式A/D转换器”的转换原理,动作步骤如下表示(原则上 先从左侧最高位寻找起)。2.3.4液晶显示器或称LCD ( LiqUid Cr

9、yStaI DiSPIay),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 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 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 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第三章整体设计过程3.1设计思路数字电压表的设计即将连续的模拟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器转换成二进制数值,再经由单片机软件编程转换成十进制数值并通过显示屏显示。按系统实现要求,决定控制系统采用 AT89C51单片机,A/D转换由于仿真 软件里的ADC0804元件有问题,这里用ADC0808代替,它和ADC0804区别很 小。采用ADC0808。数字

10、电压表系统整体框图如下图 3.1所示。图3.1整体框图系统通过软件设置单片机的内部定时器 To产生中断信号。通过片选选择 8 路通道中的一路,将该路电压送入 ADC0808的EOC端口产生高电平,同时将 ADC0808的OE端口置为高电平,单片机将转换后结果存到片内RAM。系统调出转换显示程序,将转换为二进制的数据在转换成十进制数并输出到LCD显示电路,将相应电压显示出来。原理图如图3.2*3 ABD BMD oAlLErrH, I .L2RJEf-5snLEWK.TT加 EEEli!sEE lfEolcl3lol«1341SP-BJM2P13MJSPlIJPnfVi Ul FQif

11、j0r1 IIDaIK PgiH DU Pn J=na PVJDS PQWCS FOiTmPrPZlIAS FZllM1>.c 陀 AXlnI PL4,C Fi*fU FIiWAlk- FWAWIlJJrMXRP PHE4F3WTOF33T FJ.1V F3flIP2 FirBP31TFVATE&:SIaB Ia MlIrl I BB - P ! - Ul- " ,! P 1 -FF-3.2模块分析3.2.1AT89C51 单片机接口分配电路设计如右3.3图所示:Po 口 : Po 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 I/O 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P2 口: P2 口为一

12、个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I/O 口,P2 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H-JrirXTAL2RSrALE IEXPO-IfADI PlE 山肿口 PL44 P0filS PP0L77PT JUASFZ.1AS 且 2*» In FZAll P2.AE FaZafifJAi 口 FZJffAu PZJ,15口 ITICCD FlIfT>1PHNlWF 叮 HWTT 阳.F3S F1:1-SCTWF1.7lM订 TEK£数字电压表设计4个TTL门电流,当P2 口被写“ 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咼,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 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

13、于内部上拉 的缘故。P3 口: P3 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 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 门电流。当P3 口写入“ 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 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 口将输出电流(ILL )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 口 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在这里用到了 P3.3 /INT1 (外部中断1)、 P3.6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3.2.2A/D 转换接口分配电路设计如3.4所示:? INoIN7为8路模拟量输入端, 这里只接一路电压信号,其输入信号 是由直流电源及可调电阻提供

14、。? OUT1OUT8为8位二进制数字量 输出端,其另一端连接到AT89C51单 片机进行数值转换。? ADDA、ADDB、ADDC 为 3 位片 选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 入中的一路。? ALE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由单片 机P3.6 口写信号与P2.0 口相或取反 输入,高电平有效。? START为A / D转换启动脉冲输 入端,由单片机P3.6 口写信号与P2.0 口相或取反输入一个正脉冲使其启动(脉冲上升沿使0808复位,下降沿启 动A/D转换)。"TZT2T5T石 BcMMUUdMUMI Ooov-OAOOSTAPTfeTA? EOC为A/ D转换结束信号,当A/D转

15、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图3.4 A/D转换电路平取反给P3.3 口(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OE为数据输出允许信号,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由单片机P3.7读信号与P2.0 口相或后取反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 输出数字量。3.2.3显示电路接口分配设计如3.5图所示:图3.5显示电路Hn -i- 1« V< UIUjiljQ PQga InHjr.- S.Mr.jf,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 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数字电压表设计器。由单片机P2.1 口控制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RS和R/W

16、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 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由单片机 P2.2 口控制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 令。由单片机P2.3 口控制DoD7为8位双向数据线。由单片机P0 口输入,经 过阻值为1K?的上拉电阻连接。3.3程序设计3.3.1程序设计总方案根据模块的划分原则,将该程序划分初始化模块,A/D转换子程序和显示子程序,这三个程序模块构成了整个系统软件的主程序,如下图所示。初始化调用A/D转换子程序调用显示子程序图3.6数字式直流电压表主程序框图3.3.2系统子程序设计? 初始化

17、程序所谓初始化,是对将要用到的MCS_5係列单片机内部部件或扩展芯片进行初 始工作状态设定,初始化子程序的主要工作是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初值预置,开中断和打开定时器等。? A/D转换子程序A/D转换子程序用来控制对输入的模块电压信号的采集测量,并将对应的数 值存入相应的内存单元。? 显示子程序显示子程序采用动态扫描实现四位数码管的数值显示,在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方式时,要使得LED显示的比较均匀,又有足够的亮度,需要设置适当的扫描频 率,当扫描频率在70HZ左右时,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显示效果,一般可以采用间 隔10ms对LED进行动态扫描一次,每一位 LED的显示时间为Ims3.4软件调试软件调试

18、的主要任务是排查错误,错误主要包括逻辑和功能错误,这些错误 有些是显性的,而有些是隐形的,可以通过仿真开发系统发现逐步改正。PrOteUS 软件可以对基于微控制器的设计连同所有的周围电子器件一起仿真,用户甚至可以实时采用诸如LED/LCD键盘、RS232终端等动态外设模型来对设计进行交互 仿真。PrOteUS支持的微处理芯片包括 8051系列、AVR系列、PIC系列、HC11 系列及Z80等等。PrOteUS可以完成单片机系统原理图电路绘制、PCB设计,更为显著点的特点是可以与U ViSions3 IDE 工具软件结合进行编程仿真调试8。 本系统的调试主要以软件为主,其中,系统电路图的绘制和仿

19、真我采用的是 PrOteUS软件,而程序方面,采用的是汇编语言,用Keil软件将程序写入单片机。第四章显示结果及误差分析4.1显示结果1.当IN0 口输入电压值为5V时,显示结果如图所示,测量误差为LlI iiXTALlIEKTIZRSTIJIMLEtMLJElliaLp.-tra FQZACSF0JiIX3PI.JLD4p ms- IHlg缶IHi 军IHN .-U IN » 士一 IH - -= N13图4.1输入电压为5V时,LCD的显示结果2. 当IN0输入电压值为3.50V时,显示结果如图所示。测量误差为 0V。 LCDt "LiKlISL' WC ” U

20、olts*1. 50 CU>Ik咲 N口 E W, 5 L« £ LUSFIf F- - ji g r y L, *cDi肚酉叭 MreU pMr器fmfuTeEIALEPT iPELhlS F3,AC pzamii iM 口CLDCK ;STAffTADD A« >JDD C ALBABH*)BiT1TJT*TTTT!? BUUU U u UUUO ; .'口 1 n- 3 * C 6 T图4.2输入电压为3.50V时,LCD的显示结果LCDlLmIG3.当INo 口输入电压值为1.50V时,显示结果如图16。测量误差为0.01V。UoLta

21、Sei3.49 CU)IrI"SIk -:KTAL1XrAEPaAU FD.VAI&1 pgf FDJrAIn FQ4AD FDsfADS PElfiAK P.7AU?1'1'RPlRFl二傘SiB . -4 113-i n t,壬 IItS -1 IHG图4.3输入电压为1.50V时,LCD的显示结杲LCC1-UeUHL ,IJOlitT 巧00 CU>*cMc:UIhHr«WE*用04K-lINVCrrJWrINZIH300"£|-常二 uuu UUUUU.1 mime i-H 图4.4输入电压为OV时,LCD的显示结果

22、4.2误差分析通过以上仿真测量结果可得到简易数字电压表与“标准”数字电压表对比测 试表,如下表4所示:表4.5简易数字电压表与“标准”数字电压表对比测试表标准电 压值N间易电压表 测量值N绝对误差N0.000.000.000.500.510.011.001.000.001.501.510.012.002.000.002.502.500.003.003.000.003.503.490.014.004.000.004.995.000.01由于单片机AT89C5伪8位处理器,当输入电压为 5.00V时,ADC0808俞出 数据值为255 (FFH ,因此单片机最高的数值分辨率为 00196V(525

23、5)。这就决 定了电压表的最高分辨率只能到 0.0196V,从上表可看到,测试电压一般以0.01V 的幅度变化。从上表可以看出,简易数字电压表测得的值基本上比标准电压值偏大 0-0.01V ,这可以通过校正ADC0808的基准电压来解决。因为该电压表设计时直 接用5V的供电电源作为电压,所以电压可能有偏差。当要测量大于5V的电压时, 可在输入口使用分压电阻,而程序中只要将计算程序的除数进行调整就可以了。第五章出现的问题及解决5.1问题:刚开始时,显示利用的是LED数码管显示,但是由于题目要求的误差比较小, 因此选用了 LCD液晶显示。LED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设计:由于单片机的并行口不能直接驱动

24、 LED显示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必 须采用专用的驱动电路芯片,使之产生足够大的电流,显示器才能正常工作。如 果驱动电路能力差,即负载能力不够时,显示器亮度就低,而且驱动电路长期在 超负荷下运行容易损坏,因此,LED显示器的驱动电路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问题。为了简化数字式直流电压表的电路设计,在LED驱动电路的设计上,可以利用单片机P0 口上外接的上拉电阻来实现,即将LED的A-G段显示引脚和DP 小数点显示引脚并联到 P0 口与上拉电阻之间,这样,就可以加大 P0 口作为输 出口德驱动能力,使得LED能按照正常的亮度显示出数字,如图 5.1所示。CII3=kTM,1阳 OliMJIl1

25、.FPn "i*AtMPa SfJUB3Pa 4MM FXAH方 PlIfiMfiSFQi MiM幫FZ 蜩P72iMOPSEiMR2 SyAtI P3*F7 网 13I=1Z 册PZ7s>MI=1ClCURiSP3 ,TDPJ2ih P-13pijmnf 1p1Ir-iTB3EIhDGlJ 口 CKfINIi IlCSTAJH1帕 呻EaCI憑CUTlIKiOlLlWIMToursCdT4AD& AIQUT5鼻验P心 LJTtiJkDbCOUTTIALE!UTAVREfI:+)!:>OiBrarTILB«IeI1«匚凰Z£D3科一1

26、401M Ii11 LJ5.2改进本次实验采用的是LCD液晶显示,由于其有如下优点: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使用了目前最新的全彩显示技 术,而且原理简单易懂。基本上,整个液晶显示技术的概念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 性:通电时导通,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 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门般的阻隔或让光线穿过。就技术面而言,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素材,称为SUbStrateS ,中间夹着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较之CRT显示器来说,LCD克服了 CRT体积

27、庞大、耗电和闪烁的缺点, 但也同时带来了造价过高、视角不广以及彩色显示不理想等问题。 但是从技术上 来说,液晶显示器的优势依然很明显,并且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上:1. 体积更小,重量更轻。2. 相对显示面积更大。3. 零辐射,无闪烁。4. 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5. 画面质量更高。6. 使用功能更为智能化。第六章设计总结本学期的电子系统设计从实验到论文,涵盖了大学这几年学习的很多课程。 在大二学习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时,不知道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特别是模电,模电比数电难度大,而且用途也没有数电那么明显。(曾在数电实验中做过跑马灯等实验)。学了 C语言和汇编也觉得是无用武之地,直到后来学

28、习了单片机和EDA才知道它们的用处。Keil C51是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对它的使用可以类比 以前学过的VC软件和VHDL软件,学起来也比较容易,也切身感受到了它强 大的功能。通过它生成的HEX文件,可以用在很多仿真软件上,实现仿真。PrOtUeS软件是EDA工具软件。它不仅具有其它 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 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在 实验室经常缺少一些具有完整功能的硬件设备,因此,在做完要求的项目外可以用该软件画一些原理图,并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其功能。通过一学期的电子系统设计设计课程的学习与最后论文的完成,为后来的电 子设计起了

29、很大作用。这虽然是一个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但是实际上就是一个数据 采集的程序设计,只不过这里数据采集的是模拟电压罢了。在PrOteUS软件部分的设计中也让我感受良多。以前做的单片机的设计都只是 写写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上运行,都只是编程方面的工作,很少涉及选择单片机 试验台上已有芯片以外的芯片,更不用说芯片的一些管脚作用。就像A/D转换器在PrOteUS中仿真软件ADC0804有问题所以用ADC0808代替。而且ADC0808 是单极性,输入电压范围为0+ 5V ,正好满足我们课题要求。在局部电路图中遇到很多问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讲 解才逐渐懂得如何应用。如在 PrOteUS软件

30、中仿真选用了最常用的直流电压电源 和可调电阻组成0+5V的模拟电压。这种方法是平时很少注意到的基础性知识 运用,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让我又有了新的收获。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使用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外接元件少。在实 际应用工作应能好,测量电压准确,精度高。系统功能、指标达到了课题的预期 要求、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可扩展性, 经过一定的改造,可以增加功能。 本文设计主要实现了简易数字电压表测量一路电压的功能,详细说明了从原理图的设计、电路图的仿真再到软件的调试。总之这次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功能要求。在以后的实践 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电路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

31、争取在电路设计方面能有所提升。第七章附件:(程序)7.1主程序* #include "includes"" #define TIMEOH 0x3C #define TIMEOL 0xB0 UnSigned Char Clock=0; bit a_DATranSform=0;头文件及宏定义*/定时器0中断计数/VVVVVVVVVVVVVVVVVVV把电压显示在LCD 上>>>>>>>>>>>>>>>>>>>void VShoWVoltage(UnSign

32、ed int UiNUmber) UnSigned Char UCaNUmber3,UCCount;if(uiNumber>999)数字电压表设计UiNUmber=999;把计算数字的每个位存入数组UCaNUmberO=UiNUmber/100;UCaNUmber1=(UiNUmber-100*(int)ucaNumber0)10;UCaNUmber2=UiNUmber-100*(int)UcaNUmber0-10*UcaNUmber1;for(ucCount=0;UCCOUnt<3;UCCOUnt+)VShOWOneChar(UCaNUmberucCount+48);/ 从首位到

33、末位逐一输出if(ucCount=0)VShoWoneChar('.');/*15/*主函数*void main()/设置定时器TMOD=0x01;THO=TlME0H;TLO=TIME0L;TR0=1;ET0=1;EA=1;0定时器0,模式1启动定时器。 开定时器中断开总中断VdInitialize();Wrmingling(0x84);VShOWChar("Voltage:");Wrmingling(0xC9);VShOWChar("(V)");/写入显示起始地址(第二行第一个位置)while(1)if(a_DATranSform=1

34、)_ a_DATranSform=0;Wrmingling(0xC4);VShOWVOltage(UiADTranSform();/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定时器 0 中断函数 >>>>>>>>>>>>>>>>>>>>>>>void Time0() interrupt 1if(Clock=0)Clock=5;a_DATranSform=1; _elseClock-;THO=TIME0H;恢复定时器0。TLO=TIME0L;7.2S

35、MC1602*SMC1602驱动程序*数字电压表设计#inclUde "SMC1602.h"/*头文件及宏定义扌巴1个命令写入 LCD*Void Wrmingling(UnSigned Char UCCommand) myDelay();/先延时,延时子程序见后面LCDE=1;LCDRS=0;LCDRW=0;LCDPORT=UcCommand;LCDE=0;/把LCD改为写入-命令-状态输出命令。最后执行命令。18-数据-写入 LCD>>>>>> 过程同写入命令相似先延时。/然后把LCD改为写入-数据-状态/再输岀数据。/最后显示数据/V

36、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把 1 个/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oid WrData(UnSigned Char UCData) myDelay();LCDE=1;LCDRS=1;LCDRW=0;LCDPORT=UCData;LCDE=0; void VShOWOneChar(UnSigned Char UCChar) SWitCh(UCChar)CaSe ' ': WrData(OX20);break;CaSe WrData(0x21);break;CaSe '"': Wr

37、Data(0x22);break;CaSe '#': WrData(0x23);break;CaSe '$': WrData(0x24);break;CaSe '%': WrData(0x25);break;CaSe '&: WrData(0x26);break;CaSe '>': WrData(0x27);break;CaSe '(': WrData(0x28);break;CaSe ')': WrData(0x29);break;CaSe '*': WrDa

38、ta(0x20);break;CaSe '+': WrData(0x2A);break;CaSe '-': WrData(0x2D);break;CaSe '/': WrData(0x2F);break;CaSe '=': WrData(0x3D);break;CaSe 'v': WrData(0x3E);break;CaSe '?': WrData(0x3F);break;CaSe '.': WrData(0x2E);break;CaSe ':': WrData(0

39、x3A);break;CaSe '0': WrData(0x30);break;CaSe '1': WrData(0x31);break;CaSe '2': WrData(0x32);break;CaSe '3': WrData(0x33);break;CaSe '4': WrData(0x34);break;CaSe '5': WrData(0x35);break;CaSe '6': WrData(0x36);break;CaSe '7': WrData(0x37)

40、;break;CaSe '8': WrData(0x38);break;CaSe '9': WrData(0x39);break;CaSe 'A': WrData(0x41);break;CaSe 'B': WrData(0x42);break;CaSe 'C': WrData(0x43);break;CaSe 'D': WrData(0x44);break;CaSe 'E': WrData(OX45);break;CaSe 'F': WrData(0x46);bre

41、ak;CaSe 'G': WrData(0x47);break;CaSe 'H': WrData(0x48);break;CaSe T: WrData(0x49);break;CaSe 'J': WrData(0x4A);break;CaSe 'K': WrData(0x4B);break;CaSe 'L': WrData(0x4C);break;CaSe 'M': WrData(0x4D);break;CaSe 'N': WrData(0x4E);break;CaSe 'O

42、': WrData(0x4F);break;CaSe 'P': WrData(0x50);break;CaSe Q: WrData(0x51);break;CaSe 'R': WrData(0x52);break;CaSe 'S': WrData(0x53);break;CaSe 'T': WrData(0x54);break;CaSe 'U': WrData(0x55);break;CaSe 'V': WrData(0x56);break;CaSe 'W: WrData(0x57)

43、;break;CaSe 'X': WrData(0x58);break;CaSe 'Y': WrData(0x59);break;CaSe 'Z': WrData(0x5A);break;CaSe 'a': WrData(0x61);break;CaSe 'b': WrData(0x62);break;CaSe 'c': WrData(0x63);break;CaSe 'd': WrData(0x64);break;CaSe 'e': WrData(0x65);break;CaSe 'f': WrData(0x66);break;CaSe 'g': WrData(0x67);break;CaSe 'h': WrData(0x68);break;CaSe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