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产生机制及血压变化的另释_第1页
血压产生机制及血压变化的另释_第2页
血压产生机制及血压变化的另释_第3页
血压产生机制及血压变化的另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压产生机制及血压变化的另释            【关键词】  血压 另释        理解血压及血压变化的病理意义,对准确判断疾病的病情和把握疾病的治疗极为重要。我们根据血压测定的机理,解释血压产生的机制及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其病理意义,以能有利于解决临床遇到的血压变化的实际问题。    1  血压产生的机制    血

2、液随心脏舒缩活动被不断排入动脉血管,脉冲式冲击血管壁,血管壁自由充分舒张缓解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和侧压力。应用充气袖带人为造成肱动脉不能充分自由舒张,加大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和侧压力,通过听诊或视诊血压计水银柱波动获取血压范围。因此,测到的SBP是人为造成肱动脉接近最大收缩状态时血液对血管壁冲击所产生的声音,即SBP是肱动脉收缩末或舒张前通过肱动脉的血液对管壁冲击的外在体现。DBP是解除人为压迫后肱动脉接近最大舒张状态时血液对血管壁冲击所产生的声音。    测量血压时肱动脉因袖带充气而受压变窄。此时心脏收缩时,肱动脉内无血流冲击血管壁,听诊时无声,视诊时无汞柱波动

3、。袖带内气体减少,肱动脉可以一定限度内舒张。此时心脏收缩时,肱动脉有血液冲击,但受压的肱动脉难以完全舒张,不能缓冲血流的冲击力,听诊时有声,视诊时有汞柱波动。人为造成肱动脉接近完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冲击所产生的声音,即SBP。随着袖带内气体更少,肱动脉接近最大自由舒张状态。此时心脏收缩时,肱动脉有大量血液冲击,但受压的肱动脉可以接近完全舒张,能接近最大程度缓冲血流的冲击力,听诊时有声,视诊时有汞柱波动。人为造成肱动脉接近完全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冲击所产生的声音,即DBP。    袖带内气体少到肱动脉可以最大自由舒张。此时心脏收缩时,肱动脉可以完全舒张,最大程度缓

4、冲血流的冲击力,听诊时无声,视诊时无汞柱波动。    2  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    血压与排入肱动脉的血量和肱动脉的弹性有关,排入肱动脉的血量越多,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和侧压力越大,测得的SBP越高。如果肱动脉弹性好,可以快速充分缓冲增多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DBP接近正常。相反如果肱动脉弹性差导致肱动脉在袖带完全充气时仍然难以闭塞,增多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和侧压力更大,SBP更高;而在袖带完全放气时肱动脉不能充分自由舒张,不能及时缓冲增多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则DBP偏低。前者PP升高对机体的危害小,后者PP升高容易造

5、成血管破裂出血和心脏负荷增大。    美国高血压监测和随访研究多元回归分析表明,6090岁SBP每升高1mmHg,年死亡率增加1%。中老年SBP120mmHg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性随DBP的降低而升高。SBP160mmHg,DBP90mmHg,PP40mmHg,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最高(CICHHF)。众多研究提示随年龄增加,不同程度细小动脉痉挛硬化使血管容量减少,加上心脏代偿性肥大,一方面造成循环血量相对增加,SBP升高;另一方面细小动脉痉挛硬化引起动脉系统血量增多和血速加快,结果增加动脉系统的舒缩负荷,促进大中型动脉血管弹力纤维的退行性变、断裂及粥样硬化程

6、度加重,引起血管弹性差,造成DBP偏低,PP升高引发心血管意外。    排入肱动脉的血量越少,SBP越低。如果此时肱动脉弹性好,可以充分缓冲增多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DBP偏高。如果肱动脉弹性差,DBP接近正常。两者PP减少或正常,但都造成缺血。长期循环血量相对增加引起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脏功能降低,心排出量减少,出现SBP降低,DBP升高,PP降低。休克时虽然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可以维持SBP,但DBP偏高和PP降低,全身处于缺血状态。    随着生理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血压不断地波动以保持器官有足够血流量,这种血压波动程度为血压变异性。

7、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主要表现在SBP和PP的变异,DBP的变异不明显。由于血管老化早于心脏,所以横向分析同一年龄群体的血压,应该多考虑通过肱动脉的血量变化对血压的影响;纵向分析不同年龄群体的血压,应该综合考虑通过肱动脉的血量变化和肱动脉弹性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循环血量、心脏功能、血管容量影响排入肱动脉的血量。循环血量增多、心脏功能增强、血管容量减少导致排入肱动脉的血量增加,SBP上升。相反,SBP降低。    细小动脉维持的外周阻力通过影响循环血量和肱动脉弹性而影响血压。外周阻力增加,造成血管容量减少,引起循环血量相对增

8、加。长期心排出量增加所造成的肱动脉反应性增生、劳损、钙化等,引起肱动脉弹性下降。研究表明大动脉顺应性减退35%,可使SBP上升25%,DBP下降12%。    3  交感神经兴奋与血压变化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功能代偿使心排出量增加;引起阻力血管收缩使血管容量减少,循环血量相对增加。    循环血量正常或偏高者合并交感神经兴奋,结果SBP偏高,DBP偏低,PP增加。此时如果合并血管弹性降低,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如“白大衣高血压”。循环血量偏低者合并交感神经兴奋,结果SBP正常或降低不明显

9、,DBP偏高,PP降低。此时如果合并血管弹性降低,更容易造成脏器缺血。    4  衰老与血压变化    衰老早期动脉系统硬化造成血管容量减少,循环血量相对增加,如果心脏功能能够代偿,出现心排出量增加,SBP升高、DBP偏低。血管僵硬使袖带完全充气后在桡动脉和肱动脉仍可触及动脉搏动,是SBP升高、DBP偏低的另一重要因素。衰老合并心力衰竭时,心排出量减少,出现SBP偏低,DBP偏高。大部分老年人高血压以SBP升高为主,DBP较低,即PP增大。    正常理解血压及其变化,对预测其危险和有针对性治

10、疗至关重要。而进一步纵向研究人体或动物不同年龄阶段的血管弹性分级(如正常血管舒缩直径;血管最大舒缩直径;血管硬化时舒缩直径等)对早期诊断高血压及血压变化意义更大。    【参考文献】  1张大鹏,杨新春,路方红.脉压研究的现状J.高血压杂志,2006,01:19-22.    2王静,苑杰.脉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关系探讨J.山东医药,2006,04:53-54.    3黄跃金,杨鸿群,韦铁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探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01:23-25.    4赵雅静,张红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动态脉压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06,01:60.    5陈娟,黄从新,李庚山.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脉病变J.高血压杂志,2006,03:20-22.    6刘力松,华琦.脉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03:17-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