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计算机软件专业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学位硕士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2授工学学位)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经过培养实践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从2008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制定本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2.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3. 可胜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科技管理工作。4合格者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二、主要研究方向1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1) 计算机

2、存储及网络存储系统 (2)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3) 超高密度存储理论与技术 (4) 多媒体技术(5) 计算机高速接口与通道技术 (6) 集群与网格计算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1) 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 (2) 高性能软件关键技术(3) 并行分布式及高性能计算 (4) 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 移动实时计算 (6) 计算辅助设计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 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处理及应用 (2)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3)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4) 智能控制与嵌入式系统(5)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 (6) 多媒体信息处理(包括生物信息技术)4信息安全专业(1) 密码理论与技术 (2) 计算机网络安全

3、(3) 信息系统安全 (4) 鉴别与授权管理(5) 信息对抗 (6) 可信计算三、学习年限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制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总学分要求34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2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总学分34学分修课学分理工医22学分校级公共课程6学分(一外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2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1学分)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6学分(含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4、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要求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32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必修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2春或秋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见附件)16或321或2春或秋 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011.500矩阵论483秋数学与统计学院必修一门3学分选修16学分011.503随机过程483秋数学与统计学院210.536计算的基本理论483秋计算机学院210.501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5、322秋计算机学院选修11学分210.502现代计算机网络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3并行处理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4信息存储理论与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5计算机系统设计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6操作系统分析与设计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7移动网络与普适计算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8流媒体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9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与结构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0片上系统(SOC)设计方法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1计算机系统分析与性能评价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2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

6、3面向对象方法学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4可计算与计算复杂性理论483秋计算机学院210.515软件设计与开发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6事务处理与数据库系统性能调优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7计算智能402.5秋计算机学院210.518现代数据库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9软件构件化理论与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0并行程序设计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1软件测试理论与技术 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2数据库安全理论与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3并行计算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4程序设计方法学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5人工智能322秋

7、计算机学院210.526嵌入式系统设计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7分布式系统与中间件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8知识发现与数据开采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9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0计算机图形学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1数字视频处理与检索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2生物信息学 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3项目管理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4数字水印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5生物医学图像处理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7模式识别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8密码学与安全计算理论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9网络安全322秋计算机

8、学院210.540有限域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1分组密码与散列函数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2信息隐藏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模型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4信息对抗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5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6计算机犯罪与取证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7可信计算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8漏洞分析与发现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9数据压缩161秋计算机学院210.550多核操作系统实践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51组合问题的解决与优化241.5春计算机学院硕士生跨一级学科课程2春或秋必修2学分

9、(矩阵论、随机过程、人文、理、工类课程可作为跨一级学科课程)非学位要求课程补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322计算机学院任选2门只计成绩、不计学分数据结构322计算机学院操作系统322计算机学院数据库系统322计算机学院研究环节 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计算机学院650.50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计算机学院650.503学位论文10计算机学院说明: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要补修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若有高级程序设计员、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合格证书,计算机专业辅修证书,计算机双学位证书或在大学本科期间选修5门以上计算机专业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凭原件办理免修手续。不符合

10、免修条件的硕士生,需要在读硕期间参加高程或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并拿到合格证书。否则,视为未完成培养计划,不得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计算机学院不再单独为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开设补修课程。在Hub系统上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不需要选择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课程。六、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执行学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相关规定。2每位研究生至少阅读与论文课题相关的外文文献10篇以上,国内文献20篇以上,并提交综述报告。3必须至少参与并完成一项科研项目(分配任务),提交源码及相关文档。4至少参加2次相关学术报告会,并做学术报告。5加强论文开题审查,并实行预答辩制度。6学院

11、每年随机抽查10%15%硕士生由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组织公开答辩。7鼓励在指定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附件: 硕士研究生公共课程(适用于计算机学院学术型学位硕士生)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课内学时学分开课时间开课单位选修对象政治理论课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32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必修课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秋 外国语课程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春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必修其中一门411.500a第一外国语(日语)322秋411.500b第一外国语(德语)322秋411.500c第一外国语(法语)322秋411.500d第一外国语(俄语

12、)322秋 数学类课程011.500矩阵论483秋数学与统计学院可作为跨一级学科课程认可011.503随机过程483秋 人文类课程401.560中国传统文化评析161春中 文 系硕士生必修其中一门(可作为跨一级学科课程认可)300.550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322春管理学院407.515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161春公管学院513.502心理压力与应对161春公卫学院300.540知识产权161春管理学院理、工类课程110.500纳米技术与应用322秋材料学院121.545新能源技术322秋能源学院261.580环境工程导论161秋环境学院其它000.500情报检索241.5秋图 书 馆431.50

13、0体育40秋、春体育课部说明:1附件1是适用于计算机学院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公共课程,不在此列课程请不要选择。2公共课程将按照表中的开课时间(秋,春,秋或春)开课,准确开课时间可查看研究生院公共课程表,网址:。若有疑问,请到研究生科(南一楼西438室)咨询。3研究生必须准时参加选修课程考试。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试者,须填写“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综合申请表”(可到研究生院网页下载),并于考试前送到研究生院教务管理办公室(大学生活动中心A座311室),否则,视为旷考,课程成绩按零分记载。4课程学习不及格者、旷考者不能参加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即学费自筹。5硕士研究生必须于秋季学期完

14、成专业课程(除210.552课程)的学习。6凡未参加我校“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为学位要求课程,0课时0学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到Hub系统上报名,并于春季学期参加并通过考试。否则,视为未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7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制定。一经确定,不得更改。8研究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入Hub系统进行选课操作,并核查选课结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30112授工程学位)为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从

15、2009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制定本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在符合国家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培养本学科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4合格者授予工程硕士学位。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计算机技术专业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6、。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包括校内实验教学、参与导师课题的研发或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实践等。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2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三、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32学分,其中修课学分要求16学分,实践与研究环节

17、要求16学分。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体系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活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基本原则。下表列出了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总学分的要求,具体的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情况见“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总学分32学分修课学分16学分校级公共课程2学分(一外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2学分,数学3学分)专业课程14学分实践与研究环节16学分文献阅读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专业实训2学分专业实习实践报告2学分开(选)题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8学分四、学位论文1论文工作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

18、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2论文评审与答辩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

19、和新进展;其新技术、新设计等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论文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2位专家不是论文作者的导师)。3毕业与学位授予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通过论文答辩,经审核通过,获得本领域工程硕士毕业证书。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授予其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要求课程校级公共课程408.602自然辩

20、证法概论(理工)322秋、春 马克思主义学院校级公共课程学分2(数学课必修,自然辩证法、英语任选)408.601第一外国语(英语)322秋、春外国语学院011.701应用高等工程数学(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483秋数学与统计学院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210.501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322秋计算机学院专业课程14学分210.502现代计算机网络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3并行处理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4信息存储理论与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5计算机系统设计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6操作系统分析与设计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7移动网络与普适计算322秋计算机学院2

21、10.508流媒体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09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与结构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0片上系统(SOC)设计方法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1计算机系统分析与性能评价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2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3面向对象方法学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4可计算与计算复杂性理论483秋计算机学院210.515软件设计与开发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6事务处理与数据库系统性能调优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7计算智能402.5秋计算机学院210.518现代数据库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19软件构件化理论与

22、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0并行程序设计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1软件测试理论与技术 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2数据库安全理论与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3并行计算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4程序设计方法学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5人工智能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6嵌入式系统设计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7分布式系统与中间件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8知识发现与数据开采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29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0计算机图形学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1数字视频处理与检索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2

23、生物信息学 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3项目管理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4数字水印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5生物医学图像处理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7模式识别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8密码学与安全计算理论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39网络安全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0有限域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1分组密码与散列函数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2信息隐藏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模型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4信息对抗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5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6计算机犯罪与取证32

24、2秋计算机学院210.547可信计算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8漏洞分析与发现技术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49数据压缩161秋计算机学院210.550多核操作系统实践322秋计算机学院210.551组合问题的解决与优化241.5春计算机学院实践与研究 650.701文献阅读1春计算机学院650.70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春计算机学院650.706专业实训2春计算机学院650.707专业实习实践报告2春计算机学院650.708开(选)题报告1春计算机学院650.709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春计算机学院650.710学位论文8春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2

25、授工学学位) 本方案适用于取得计算机科与技术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经录取入学后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合格者授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4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二、研究方向1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1) 计算机存储及网络存储系统 (2)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3) 超高密度存储理论与技术 (4) 多媒体技术(5) 计算机高速接口与通道技术 (6) 集群与网格计算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1) 现代数据库理

26、论与技术 (2) 并行分布式及高性能计算(3) 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 (4) 移动实时计算(5) 多媒体技术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 分布式计算与分布式系统 (2) 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3) 人工智能与知识发现 (4) 多媒体信息处理及信息安全(5) 智能系统与信息检索 (6) IP互联网4信息安全专业(1) 密码理论与密码技术 (2) 鉴别与授权管理(3) 网络安全 (4) 信息系统安全(5) 信息对抗三、学习年限1. 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5年。2.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至6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以同等学力报考(未

27、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54学分32学分修课学分理工医35校级公共课程11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2学分、技术哲学2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科社1学分、英语强化训练1.5学分、英语论文写作1.5学分、人文类1学分)理工医1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英语强化训练1.5学分、英语论文写作1.5学分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申请免修。学科(专业)要求课程24学分(含跨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学术实践2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2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或专业学术实践2学分,专业课程6学分。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9文献阅读

28、与选题报告1学分19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要求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必修5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241.5秋外国语学院411.801英语强化训练601.5秋外国语学院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210.801网络安全专题322秋计算机学院任选6学分210.802信息存储系统专题161秋计算机学院210.803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241.5春计算机学院210.804多媒体技术专题161春计算机学院210.805网格计算241.5春计算机学院210.806计算系统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