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_第1页
第02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_第2页
第02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_第3页
第02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_第4页
第02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时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课时阶段训练考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2019·大庆 以下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龙凤湿地B.黎明湖中所有的鱼和水草C.燕都湖中所有的鱼D.杜尔伯特草原上的羊2.2019·威海 如图2-3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以下从生态系统组成的角度分析判断,正确的选项是图2-3A.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B.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D.包含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3.2019·赤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可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A.消

2、费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4.细菌的营养方式可以分成两类异养和自养。多数的细菌是进展异养的,少数的细菌是进展自养的。如蓝藻细菌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它的体内含有叶绿素,能利用光能来为自身制造有机物,叫光合细菌。这种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消费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次级消费者5.如图2-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分别代表不同生物,该食物网的消费者是图2-4A.aB.bC.dD.c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以下能构成一条完好食物链的是A.蝉螳螂黄雀B.阳光草兔狐C.植物鼠蛇鹰细菌真菌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2.2019·包头 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A.每一种生物都被

3、多种生物捕食B.有很多彼此交织、互有联络的食物链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D.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3.某生态系统中甲丁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2-5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图2-5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4.2019·广东模拟 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经检测这四种生物体内残留有机农药的情况如下表,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甲乙丙丁有机农药浓度百万分之一0.0570.5168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 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5.流经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

4、.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所固定的太阳能6.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A.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动物能抑制植物如草的生长,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C.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促进植物生长D.动物能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自然界中考点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才能1.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才能B.生态系统的营养构造简单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展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展2.2019&

5、#183;渭南 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才能最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3.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调查统计的结果。据此可推断调节才能最强的生态系统是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090 0 0 30 30 40200350003004015025010080040301300200000050A.B.C.D.4.要进步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才能,最有效的方法是 A.减少分解者数量B.减少最高消费者数量C.增加食物链中生物的种类D.改变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考点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

6、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组成的B.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C.岩石圈的底部不在生物圈的范围D.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单向流动的一、单项选择题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地表述为A.蝉螳螂黄雀B.黄雀螳螂蝉C.植物蝉螳螂黄雀D.黄雀螳螂蝉植物2.2019·包头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消费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好的生态系统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展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才能就越强D.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可以被消

7、费者重新利用3.2019·天门 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2-6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2-6A.此食物网中有机物最终来自太阳能,能量最终来自草B.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C.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逐级递减D.不法商贩大量捕捉青蛙,导致鹰的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减少4.假如一个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2-7所示,过一段时间,乙数量增多,那么会引起图2-7A.甲、丁增加,丙下降 B.甲、丙增加,丁下降C.丙、丁增加,甲下降 D.甲、丙、丁都增加5.2019·平谷区二模 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食物中的碳B.有机物

8、中的碳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土壤中的碳6.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2-8中的图2-87.2019·衡阳 如图2-9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2-9A.水稻、昆虫都属于消费者B.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青蛙和鸟是捕食关系8.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才能,所以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9.自然条件下,

9、生态系统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图2-10表达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互相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图2-10A.表示呼吸作用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1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2-1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以下有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图2-11A.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B.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D.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1.2019·孝感 如图2-12所示,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图2-12

10、A.假设a是消费者,那么c是分解者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C.假设b灭绝,那么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12.2019·江西 如图2-13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形式图,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图2-13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二、非选择题13.如图2-14中图一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一中所有生物假设要构成一个完好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 

11、;图2-142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 3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展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4假设图二表示图一中一条完好食物链的生物相对数量关系,那么丙代表的生物是。 14.2019·泰安 在生态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请分析答复: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的形式进展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的形式进展循环。与之亲密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2分析如图2-15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

12、特点是;假设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兔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主要原因是至少答出两点。 图2-153一般地,构成成分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在食物网中可以的生物越多,因此自动调节才能越强。 15.2019·潍坊 图2-16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答复:图2-161该生态系统中最根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食物联络。 2假设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着重要的作用的生物是图中的。该生物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称为等。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假

13、设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 4图2-17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图2-17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就是消费者B.分解者就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必须有的成分是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可有可无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是一个生态系统2.对生态系统的正确理解是A.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恒定不变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恒定不变C.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因素不变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的

14、状态3.2019·海淀区模拟 地球上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根本来源是A.食物中的化学能B.糖类中的能量C.脂肪中的能量D.太阳能4.2019·新泰模拟 分析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18中甲、乙、丙、丁和戊代表不同生物,不正确的选项是图2-18A.只有一条食物链,该食物链是戊丁丙乙B.生物甲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等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往复循环,反复利用D.生物戊具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5.图2-19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图2-19A.青蛙和鸟类生殖特点都是体内受精、卵生B.该食物网中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该生态

15、系统中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D.猫头鹰获得能量效率最高的食物链:水稻田鼠猫头鹰6.2019·东明县三模 图2-20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与野兔间的关系,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中图2-20A.箭头表示草与野兔之间能实现物质循环B.箭头表示草与野兔双方能实现能量流动C.a、b 分别表示氧气和有机物D.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7.图2-2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图2-21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8.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全部消费者所固定的

16、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B=C B.A=B+CC.A>B+C D.A<B+C9.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示,那么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是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ppm0.0570.42680.39A.B.C.D.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进展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见下表。请据表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千克体重汞相对含量A鲇鱼小鱼78B河蚌水蚤、小球藻25C小球藻/3D小鱼水蚤10E水蚤小球藻5A.鱼塘中

17、A、B、C、D、E的总和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河蚌与小鱼之间是竞争关系B.此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C.假如农田中的化肥被雨水冲入池塘中,这会使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大量繁殖,从而使水蚤、河蚌、鱼的数量增多D.该生态系统中,小球藻所含的能量最少,鲇鱼富集的重金属最多11.图2-22中,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根据学习的知识断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图2-22A.图甲未表示出草原生态系统组成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B.图乙中b是该食物链中最高等的动物C.图

18、乙中的c对应图甲中的鹰,富含有毒物质最多D.图乙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c固定的太阳能12.据图2-23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甲乙图2-23A.假设图甲表示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那么D代表分解者B.假设图乙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那么C代表二氧化碳C.假设去掉箭头,那么图甲的剩余部分可表示A、B、C、D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D.假设图甲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那么它们的种类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才能越强二、非选择题1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它们的重要

19、性,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在四个大小、形状一样的锥形瓶中,参加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参加等量的河泥;向B、C、D锥形瓶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向四个锥形瓶中放入大小、形状、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紧;A、B、C锥形瓶置于阳光下,D锥形瓶放在黑暗的环境里。图2-24实验结果如下:锥形瓶编号ABCD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311252根据上述实验答复:1比较A、B、C可知,它们具有一样的非生物因素:。 2由A和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 3通过两个锥形瓶实验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D装置中的金鱼存活时间短的原因是 

20、。 14.分析下面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用蚕沙蚕粪养鱼、用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农业构造。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用沼气渣喂鱼,形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构造如图2-25。图2-251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蚕与桑之间的生物关系是。 2鱼进展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3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消费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4蚕、鱼在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屡

21、次重复利用的同时进步了的利用率。 6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稳定性较差,原因是。 15.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请据图2-26答复:图2-26 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AH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 2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未表示的两种生态系统成分是和。 3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那么AH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 4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16.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鼠类和食鼠动物的生物数量进展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后,得到如图2-27

22、所示的生物数量变化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图2-27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植物属于,鼠类属于,除了图中表示出来的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和非生物环境。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络,叫,它们互相交织形成的网状联络称为。 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当草原鼠类数量由A开展到B时,植物的数量会,从而限制鼠群数量的继续增长;同时,食鼠动物的数量会,使鼠群数量由B变化到C,从而使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才能。 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图示三类生物中,储存能量最多的是,储存能量最少的是。 参考答案对点练习考点一

23、1.A2.D3.C4.A5.B考点二1.D2.B3.C解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就越多,生物的数量就越多。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故该食物链的正确表达式为丙丁甲乙。4.C解析 表中甲体内有机农药浓度最低为消费者,其次是丙为初级消费者,再次是乙为次级消费者,然后是丁为三级消费者,所以构成的食物链为:甲丙乙丁。5.D6.D解析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可以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重

24、新返回自然环境中,可以被消费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考点三1.A2.C解析 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物种越丰富,该生态系统的调节才能越强。上述四个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最丰富,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才能最强。3.C4.C解析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假如减少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动、植物的尸体将会增多,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才能将会减弱,故A不正确。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营养级越多,说明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才能越强,假如减少生态系统中最高

25、消费者数量,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才能将会减弱,故B不正确。生态系统中维持平衡的才能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构造越复杂,这种才能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因此增加食物链中生物的种类将会进步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才能,故C正确。阳光、空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与进步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才能的关系不大,故D不正确。考点四1.C根底训练1.C解析 食物链是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消费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的方向指向下一个营养级。从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得知,蝉汲取树

26、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故食物链应为:植物蝉螳螂黄雀。2.C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消费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A错误。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错误。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构造越复杂,自动调节才能就越大,反之,调节才能就小,C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不循环的,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除供自身需要外,都散失到无机环境中,D错误。3.C4.C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假如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

27、整个生态系统,在题图中食物链“丙甲乙丁中,假设乙的数量增加,那么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5.C6.D解析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其他生物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其数量应是呈波浪形的消减状态,不可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更不可能是一直呈增多状态,因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应是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内。7.C8.C解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错误。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由消费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故B错误。生态

28、系统的自动调节才能是有限的,当受到的外界干扰太严重时,生态系统会失去自动修复和保持平衡的才能,故D错误。9.D10.A解析 经分析可知,表示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是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向动物;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注意此题要选择的是表达错误的选项,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11.C解析 a最先产生且后期稳定状态下数量最高,故a为消费者,分解者不包括在食物链中,因此b、c都为消费者,故A错误。由生物数量变化

29、规律易知,b数量增加造成c数量减少,因此b、c之间的关系应该为cb,故B错误。一个完好的生态系统除了a、b、c和非生物环境以外还应包括分解者,故D错误。12.A解析 题图中共有三条食物链,分别为:水稻昆虫鸭,水稻鸭,杂草鸭,故A错误。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存在竞争关系,故B正确。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水稻和杂草,水稻和杂草通过光合作用,将来自太阳的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并通过食物链流动到其他生物体内,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故C正确。分解者一般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故D正确。13.1非生物成分25捕食竞争3太阳能4草14.1食物链和食物网二氧化碳有机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受空间和食物的限制3互相替代15.1戊戊丁丙乙2甲无机盐、二氧化碳、水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乙4如下图才能提升1.A2.D3.D4.C解析 只有一条食物链,该食物链是戊丁丙乙,A正确。生物甲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等,B正确。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往复循环,反复利用,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C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