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_第1页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_第2页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作者:杜午奇,刘福明,司晓晨    【摘要】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长期高血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并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利用      

2、60;  作者:杜午奇,刘福明,司晓晨    【摘要】;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长期高血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并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建立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的辨证标准,可以更有效地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通过对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期、动态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胰岛素抵抗以及心脑肾血管等器官的损害关系进行整理总结,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3、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期及动态血压; 1.1; 与高血压分期; 徐贵成等1认为EH期体质较强,多以阳亢为主兼有阴虚;病情发展至期阶段,肝阳亢盛,伤耗阴血,下劫肾阴,由实证突出转为以虚证为主,肝肾阴虚成为主要矛盾。陈金水2认为肝火上炎型和痰浊内蕴型主要分布在期,肝肾阴虚型主要分布在和期,心肾两虚型主要分布在期,经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张发荣3认为,肝火亢盛型以期多见,阴虚阳亢和痰湿壅滞型以期居多,而气虚血瘀与阴阳两虚型则以期、期多见。而郑新等4则认为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多见于期,分别占到66.6%、60.2%,而肝阳上亢型多见于、期,约占57.7%。; 12; 与动态血压; 夏

4、亦嗣等5在研究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证型关系时发现,偏阳亢型和偏阴虚型的收缩压、偏阳亢型的舒张压均是昼高夜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偏阴虚型患者的血压无论昼夜均较偏阳亢型患者高,提示偏阴虚型患者的病情较偏阳亢型患者为重。王裕颐等6观察到EH患者阳亢组血压呈昼高夜低,阴虚组血压呈昼低夜高的规律性变化;阴阳两虚组以收缩压负荷升高为主,阳虚组以舒张压负荷升高为主,后两者的昼夜节律不明显。张世亮等7对72例阳亢型和阳虚型EH患者研究发现,两型皆呈显著昼高夜低的特点,但前者昼夜差较大, 以舒张压负荷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小;后者昼夜差较小,以收缩压负荷升高为主,脉压差较大,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5、(P<0.05)。李洪波等8指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阴虚阳亢型关系密切(P<0.01),而其余各型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无相关性(P>0.05)。阴虚阳亢是EH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主要病机,这与夏亦嗣以人体一天阴阳之气的消长来解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以及与阴阳证型关系密切的结论相同。杨海燕等9认为无论阴虚阳虚,患者的血压均呈日高夜低的现象,而偏阴虚患者无论日夜均较偏阳虚患者有升高趋势,尤以夜间升高明显,且夜间血压负荷亦高于偏阳虚患者,说明偏阴虚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较偏阳虚型重(P<0.05)。; 2; 辨证分型与血液循环; 21; 与血液流变学; 侯延丽10观察123例EH患者和4

6、0例血压正常者,发现EH各证型之间因虚实表现和阴阳盛衰的不同血流变指标有变化,全血比黏度之低切浓度和高切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等指标测定值总趋势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正常对照、肝肾阴虚、阴阳两虚,且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白春锦11研究395例EH结果表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全血比黏度之高切、全血比黏度之低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K值方程均明显高于阴阳两虚证患者(P<0.05),提示血液流变学检测可作为辨证分型的依据。但朱国强12则得出不同结论,他观察了160例EH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EH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ESR)、K

7、值、纤维蛋白原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但各证型之间除肝肾阴虚组K值、纤维蛋白原、ESR高于其他证型外,均无统计学意义,从而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能作为EH辨证分型的标准及瘀血证的依据。; 22; 与血液动力学; 正常情况下机体维持动脉血压于适当水平是通过调节心输出量(CO)和总外周阻力(TPR)来实现的。张玉金13发现,EH患者肝阳上亢型动脉血压升高以CO增高为主,TPR正常偏低而血黏度均增高;痰浊壅盛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以TPR增高为主,CO正常或偏低。王彤等14研究表明EH患者的CO、左房最大充盈压(Lapx)和有效大循环血量(GCV)均较正常人减少,且按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

8、阴阳两虚证依次减少,而反映TPR的动脉特性阻抗(RS)、喷血阻抗(CR)、毛细血管前动脉括约肌的柔顺性(EO)、左心室动态体积弹性膜量(VE)、动脉静态杨氏膜量(EYZ)则呈相反变化。; 3; 辨证分型与神经体液; 31; 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李泓等15对197名高血压病患者的研究表明,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II)、醛固酮(ALD)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阳上亢型高PRA居多,阴虚阳亢型低PRA居多,阴阳两虚型正常PRA与低PRA比例相近;还发现肝阳上亢型转化为阴虚阳亢型时,其PRA水平亦相应降低,提示PRA活性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不同中医证型的转化过程,AngII及ALD在3证型间无显著差异。唐树德等16则认为阴虚阳亢型PRA水平高于气阴两虚型,而两证型的AngII无显著性差异;在肾性高血压时,阴虚和阴阳两虚组PRA明显高于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AngII明显高于肾阴虚组,且阴阳两虚组PRA活性的变化与24 h尿钠的排泄量有明显的负相关。王爱珍等17检测了EH患者的RAAS,发现肝阳上亢型患者PRA、Ang水平显著升高,Ang与肝肾阴虚组差别显著,提示Ang升高可作为肝阳上亢证的物质基础,中医辨证分型可间接评估患者Ang的水平,用于指导临床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