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_第1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_第2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_第3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_第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王玉芬2012年11月3日 基础实验部分该篇章共有五个基础实验组成,分别是: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实验二 存储器实验实验三 数据通路组成与故障分析实验实验四 微程序控制器实验实验五 模型机组成与指令周期实验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运算器又称作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是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件之一,主要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加法器,加减乘除运算等都是通过加法器进行的,因此,加快运算器的速度实质上是要加快加法器的速度。机器字长n位,意味着能完成两个n位数的各种运算。就应该由n个全加器构成n位并行加法器来实现。通过本实验可以让学生对运算器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一、实验

2、目的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2掌握算术逻辑运算部件的工作原理。3. 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4. 给定数据,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二、实验内容:完成不带进位及带进位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实验。 总结出不带进位及带进位运算的特点。三、实验原理: 1.实验电路图图4-1 运算器实验电路图121T42T4S1S2M0S0S3 2.实验数据流图图4-2 运算器实验数据流图 3.实验原理运算器实验是在 单元进行;单板方式下,控制信号,数据,时序信号由实验仪的逻辑开关电路和时序发生器提供,70八个逻辑开关用于产生数据,并发送到总线上;系统方式下,其控制信号由系统机实验平台可视化软件通过管

3、理来进行控制,70八个逻辑开关由可视化实验平台提供数据信号。(1)1,2:运算暂存器,(2)1:控制把总线上的数据打入运算暂存器1,高电平有效。(3)2:控制把总线上的数据打入运算暂存器2,高电平有效。(4)S3,S2,S1,S0:确定执行哪一种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运算功能表见附录1或者课本第49页)。(5)M:M0执行算术操作;M1执行逻辑操作。(6) :0表示运算时最低位加进位1;1则表示无进位。(7):控制运算器的运算结果是否送到总线,低电平有效。(8):控制8位数据开关70的开关量是否送到总线,低电平有效。四、实验步骤:实验前首先确定实验方式(是手动方式还是系统方式),如果在做手动方式

4、实验则将方式选择开关置手动方式位置(31个开关状态置成单板方式)。实验箱已标明手动方式和系统方式标志。所有的实验均由手动方式来实现。如果用系统方式,则必须将系统软件安装到系统机上。将方式标志置系统模式位置。学生所做的实验均在系统机上完成。其中包括高低电平的按钮开关信号输入,状态显示均在系统机上进行。下面实验以手动方式为例进行。我们相信学生在手动方式下完成各项实验后,进入系统方式会变的更加得心应手。具体步骤如下:1 实验前应将输出信号与相连接。2 如果进行单板方式状态实验,应将开关方式状态设置成单板方式;同时将位于设计区一上方P0K开关设置成手动方式位置,P1K,P2K开关位置均设置成手动方式位

5、置。3 如果进行系统方式调试,则按上述方式相反状态设置。4 频率信号输出设置:在1 区有四个f04状态设置,在进行实验时应保证f04四个信号输出只能有一个信号输出,及f04只有一开关在的位置。5 不管是手动方式还是系统方式,31个按钮开关初始状态应为“1”即对应的指示灯处于发光的状态。6 位于 区的J1跳线开关应在右侧状态。说明:开关;标识符应为“”注意事项:;不能同时按下;因为同时按下会发生总线冲突,损坏器件。实验前把,对应的逻辑开关置成11状态(高电平输出),并预置下列逻辑电平状态:1,1,R01,R11,R21时序发生器处于单拍输出状态,实验是在单步状态下进行1,2的数据写入及运算,以便

6、能清楚地看见每一步的运算过程。实验步骤按表1进行。实验时,对表中的逻辑开关进行操作置1或清0,在对1,2存数据时,按单次脉冲P0(产生单拍T4信号)。表1中带X的为随机状态,无论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它都不影响运算器的运算操作。总线D7D0上接电平指示灯,显示参与运算的数据结果。表中列出运算器实验任务的步骤同表4相同,16种算术操作和16种逻辑操作只列出了前面4种,其它实验步骤同表4相同。带“”的地方表示需要按一次单次脉冲P0,无“”的地方表示不需要按单次脉冲P0。 表1 运算器实验步骤与显示结果表 S3S2S1S0M1270D7D0P0注释X X X XXX000155H55HX X X XX

7、X0001X X X XXX100155H55H向1送数X X X XXX0101向2送数1 1 1 11X001055H读出1数1 0 1 01X0010读出2数X X X XXX1001向1送数X X X XXX010155H55H向2送数0 0 0 0010010算术运算0 0 0 0000010算术运算0 0 0 01X001055H逻辑运算0 0 0 1010010算术运算0 0 0 100001000H算术运算0 0 0 11X001000H逻辑运算0 0 1 0010010算术运算0 0 1 0000010算术运算0 0 1 01X001055H逻辑运算0 0 1 1010010

8、算术运算0 0 1 100001000H算术运算0 0 1 11X001000H逻辑运算注意: 运算器实验时,把与T4信号相关而本实验不用的0,1,2接低电平,否则影响实验结果。其它注意事项:进行系统方式实验时应注意如下几点:实验前应将输出信号与相连接。1、 检查通讯电缆是否与计算机连接正确。2、 开关方式状态应置成系统方式;(31个开关)。3、 P0K、P1K、P2K都置成系统方式;4、 信号连接线必须一一对应连接好。即在实验机左上方的信号接口与实验机右下方的信号接口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左上方 右下方地址指针 地址指针地址总线 地址总线(在实验机右侧中部)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在实验机右侧中部)

9、运算暂存器1运算暂存器1运算暂存器2运算暂存器2微地址微地址检查完毕可以通电;注意事项:1、 计算机屏幕上所有的按钮与实验机上的按钮完全对应。2、 在做实验时,要保证总线不发生冲突。即对总线操作时只有一个操作状态有效。3、 运算器、存储器、数据通路,三个实验按操作步骤操作即可 实验二 、存储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存储器的数据存取方式。2.了解与主存间的读写过程。3.掌握半导体存储器读写时控制信号的作用。二、实验内容:向中任一存储单元存入数据;并读出任一单元的数据。三、实验原理 1.实验电路(见下图) 2.实验原理存贮器实验电路由(6116),(74273)等组成。70为逻辑开关量,与产生地

10、址和数据;寄存器输出A7A0提供存贮器地址,通过显示灯可以显示地址,D7D0为总线,通过显示灯可以显示数据。当为高电平,为低电平,T3信号上升沿到来时,开关70产生的地址信号送入地址寄存器。当为低电平,为高电平,为低电平,T3上升沿到来时,开关70产生的数据写入存贮器的存贮单元内,存贮器为读出数据,D7D0显示读出数据。实验中,除T3信号外,为电位控制信号,因此通过对应开关来模拟控制信号的电平,而,控制信号受时序信号T3定时。四、实验步骤(在完成一个实验后,应将所有的信号状态置成“1”高电平状态)实验前将,对应的逻辑开关置成11状态(高电平输出),使时序发生器处于单拍输出状态,每按一次P0输出

11、一拍时序信号,实验处于单步状态,并置1。实验步骤按表2进行,实验对表中的开关置1或清0,即对有关控制信号置1或清0。表格中只列出了存贮器实验步骤中的一部分,即对几个存贮器单元进行了读写,其它单元的步骤同表格相同。表中带的地方表示需要按一次单次脉冲P0。注意:表中列出的总线显示D7D0及地址显示A7A0,显示情况是:在写入地址时,由70开关量地址送至D7D0,总线显示70开关量,而A7A0则显示上一个地址,在按P后,地址才进入,即在单次脉冲(T3)作用后,A7A0同D7D0才显示一样。表2 存贮器实验步骤显示结果表 70D7D0P0A7A0注释011100H00H00H地址00写入000100H

12、00H00H数据00写入011110H10H10H地址10写入000110H10H10H数据10写入011100H00H00H地址00写入100000H00H00H读011110H10H10H地址10写入100010H10H10H读011140H40H40H地址40写入000140H数据写入011142H42H42H地址42写入000155H55H42H数据55写入011144H44H44H地址44写入000144H数据写入011140H40H40H地址40写入100040H40H读内容011142H42H42H地址42写入100042H55H42H读内容011144H44H44H地址44写入

13、100044H44H读内容说明:实验机中符号“”;当信号为“0”低电平时,表示存储器6264的数据输入为有效状态。 实验三、数据通路组成与故障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计算机的数据通路掌握数据运算及相关数据和结果的存储的工作原理二、实验内容:利用07数据输入开关向1、2预置数据,做运算后将结果存入,并实现任一单元的读出。例如:将数据做如下操作44结果放在的单元44H结果放在的单元三、实验原理: 1.实验电路 2.实验原理数据通路实验是将前面进行过的运算器实验模块和存贮器实验模块两部分电路连在一起组成的。原理图见图7。实验中,除T4,T3信号外,所有控制信号为电平控制信号,这些信号由逻辑开关来模拟

14、,其信号的含义与前两个实验相同。我们按图7进行实验。四、实验步骤(在完成一个实验后,应将所有的信号状态置成“1”高电平状态)实验前将,开关置11,使时序发生器处于单拍状态,按一次P时序信号输出一拍信号,使实验为单步执行。实验步骤见表3。表3 数据通路实验过程表12S3S2S1S0M70A7A0D0D7单次按钮P注释0111010X144H44H44H存入1011X001X1存入2101X00011101112(或运算)101X001111011存入2101X00001101112(异或运算)101X01001101144H存入1; 1244H011X100X1地址存入1001000101011

15、2内容存入0111100X1地址存入10010001111111内容存入0111100X1地址存入1100010X1读内容送10111100X1地址存入1100001X1读内容送20111100X1地址存入0101000X1数据存入0111100X1地址存入0101000X100H00H数据00H存入 表3中,列出了数据通路组成实验的一部分实验步骤,其它部分同表中的实验步骤相同,只是实验的数据及存贮单元不同。表中带X的内容是随机状态,它的电平不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带“”的地方表示需要按单次脉冲P,无“”的地方则表示不需要按单次脉冲P。注意:A7A0所接的地址显示情况是按单次脉冲P后的状态,A7A

16、0的显示才与表中相同,否则显示的是上一个地址。实验四 微程序控制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微指令格式的定义。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二、实验内容:分别完成输入指令、加法指令、存数指令、输出指令、无条件转移指令、强迫读、强迫写的微指令流程,并观察微地址的变化。3、 实验原理:3.1实验电路图图4-4微程序控制器电路图3.2实验原理一条指令由若干条微指令组成,而每一条微指令由若干个微指令及下一微地址信号组成。不同的微指令由不同的微命令和下一微指令地址组成。它们存放在控制存贮器(2764)中,因此,用不同的微指令地址读出不同的微命令,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微程序控制器的电路图见图4-4,40为微地址寄

17、存器。控制存贮器由3片2764组成,从而微指令长度为24位。微命令寄存器为20位,由2片8D触发器74273和1片4D触发器74175组成。微地址寄存器5位,由3片正沿触发的双D触发器7474组成,它们带有清零端和预置端。在不判别测试的情况下,T2时刻打入的微地址寄存器内容为下一条指令地址。在需要判别测试的情况下,T2时刻给出判别信号P(1)1及下一条微指令地址01000。在T4上升沿到来时,根据P(1)7,6,5的状态条件对微地址01000进行修改,然而按修改的微地址读出下一条微指令,并在下一个T2时刻将读出的微指令打入到微指令寄存器和微地址寄存器。(即P2)为清零信号。当为低电平时,微指令

18、寄存器清零,微指令信号均无效。微指令格式见下表:表4-4 微指令格式表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S3S2S1S0M12选择运算器运算模式打入片选写打入R0打入1打入2打入109876543210R0P(1)432101打入运算器结果送总线内容送总线R0内容送总线开关内容送总线判别字下一微指令地址图4-5 微指令流程图如图4-5所示,微程序控制器在清零后,总是先给出微地址为00000的微指令(启动程序)。读出微地址为00000的微指令时,便给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00001。微指令地址00001及00010的两条微指令是公用微指令。微指令地址00001的微指令执行的是的内容

19、送地址寄存器及加1微指令。同时给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00010。微指令地址00010的微指令在T2时序信号是,执行的是把的指令送到指令寄存器,同时给出判别信号P(1)及下一条微 指令地址01000,在T4时序信号时,根据P(1)7,6,5,修改微地址01000,产生下一条微指令地址,不同的指令(7,6,5也就不同)产生不同的下一条微指令地址。在7,6,5为000(即无指令输入时),仍执行01000的微指令。从而可对进行连续读操作。当执行完一条指令的全部微指令,即一个微程序的最后一条微指令时,均给出下一微指令地址00001,接着执行微指令地址00001,00010的公共微指令,读下条指令的内容,再

20、由微程序控制器判别产生下一条微指令地址,以后的下一条微指令地址全部由微指令给出,直到执行完一条指令的若干条微指令,给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00001。实验时,先把J1插座的短路块向右短接,然后用开关25,26,27模拟指令的代码(即7,6,5),不断改变25,26,27状态,模拟不同的指令,从而读出不同的微指令。微指令输出状态由各对应的指示灯显示。实验用单步的方式,将启动程序5条指令,强迫读,强迫写的微指令逐条读出。可用电平指示灯显示每条微指令的微命令。从微地址40和判别标志上可以观察到微程序的纵向变化。四、实验步骤:在做微程序实验时应将“”和“”用26芯电缆连起来在进行微程序控制器实验时两种方式

21、(系统方式和单板方式)31个开关设置如下:1、 J1跳线位置应在右侧连接。2、 实验在系统机上进行时,应将“”信号设置成低电平。3、 :微程序控制器的微地址修改信号,微地址修改为10000,使机器处于写状态。4、 :微程序控制器的微地址修改信号,微地址修改为01000,使机器处于读状态。(1)观察时序信号将,置00按单次脉冲按钮P0,使时序信号输出连续波形。(2)观察微程序控制器工作原理将,置11,微程序控制器处于单步状态,按一次单步按钮产生一拍时序信号T1,T2,T3,T4。将置0使微程序控制器输出微地址。,置11,将7置0,6置0,5值0,表示无指令输入。实验步骤如下:1,按一次P2(清零

22、按钮),使40为00000。2,按一次P0执行微指令地址为00000的启动程序,给出一条微指令地址40为00001。3,将7,6,5置为001,按一次P0,执行微指令地址00001的微指令,同时给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00010,以后再按P0,一直执行到一条指令的全部微指令结束给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00001,输入指令的微指令流程请参阅附录3,微指令的微命令输出显示应同附录3的微指令代码对应,微地址的输出显示也应相同。4,在执行至微地址40显示为00001时,置7,6,5010为加法指令的若干条微指令,直至执行到微地址40显示00001结束。5,重复4执行7,6,5为011(存贮器存数指令)的指令。

23、6,重复4执行为执行7,6,5为100(输出指令)的指令。7,重复4执行7,6,5为101(无条件转移指令)的指令。8,在执行到微地址40显示为00001时,或在开机时,按清零键P2使40显示为00000,置70,60,50,置1,置1,把开关从“1”“0”“1”,使微地址40显示10000,强迫处于写,执行微指令地址为10000,10001,10010的三条微指令,电平指示灯显示微指令的微命令及微地址。执行时为循环重复执行微指令,以便不断对写入数据,直到有清零信号作用时才停止。9,按清零键P2,使40显示为00000,置7,6,5000,1,1,把开关从“1”“0”“1”,使微地址40显示0

24、1000,强迫机器处于读,执行微指令地址为01000,01110,01111的三条微指令,电平指示显示微指令的微命令及微地址。执行时为循环重复执行微指令,不断读内容。(3)连续方式读出微指令将时序发生器处于连续时序循环状态,就可连续读出微指令。将,置00,按P0时序发生器连续输出时序信号。此时,微程序控制器按某一序列的微指令地址固定的重复地读出微指令序列。实验五 模型机组成与指令周期实验一、实验目的将运算器模块,存贮器模块、微程序控制器模块组合在一起,联成一台简单的计算机。用微程序控制器控制模型机的数据通路。二、实验内容执行由5条指令组成的简单程序,掌握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

25、。三、实验原理前面几个实验中,控制信号是由实验者用逻辑开关来模拟,以完成对数据通路的控制。而这次实验,数据通路的控制信号全部由微程序控制器自动完成。从内存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执行指令的一个指令周期,是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取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我们将5条机器指令及有关数据写入中,通过运行5条机器指令组成的简单程序,掌握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四、实验步骤(一)实验设置 实验时,(在完成一个实验后,应将所有的信号状态置成“1”高电平状态)将J1设置成左侧连接。将信号置成低电平“0”。在做模型机实验时应将“”和“”用26芯电缆连接起来。1、对31个开关设置应按下面方式设置:单板方式位置:

26、(开关位置处于单板方式的位置有如下几个:)S3、S2、S1、S0、M、1、2、 、R0、0、1、2、 、7、6、5、R1、R2、P(1);系统方式位置:(开关位置处于系统方式的位置有如下几个:)、 、7、6、5、4、3、2、1、0、 、 、;1、 J1跳线位置应在左侧连接。2、 实验在系统机上进行时,应将“”信号设置成低电平。通过逻辑开关30(即)将从“1”“0”“1”,使微程序控制器的微指令地址为10000,强迫机器处于写,重复执行微指令地址为10000,10001,10100微指令,把所写的程序写入。再通过逻辑开关31(即),将从“1”“0”“1”,使微程序控制器的指令地址为01000,强

27、迫机器处于读,执行微指令地址01000,01110,01111的微指令。读出所写的程序,以校对写入的程序和数据是否正确,然后再运行程序。(二)指令系统:(1) A,。指令码20,A指R0,指70上的数据输入到R0寄存器。是输入指令。(2) A,()。指令码40 ,A指R0,为存贮器地址。将R0寄存器的内容与内存中以为地址单元内数相加,结果送R0,是加法指令。(3)(),A。指令码60 ,A指R0,为存贮器地址。将R0寄存器的内容存到以为地址的内存单元中。(4) ,()。指令码80(),为数据总线,为存贮器地址。将内存中以为地址的数据读到总线上。(5) 。指令码A0 。指存贮器地址。程序无条件地

28、转移到所指定的内存单元地址。(6)存贮器写命令。(7)存贮器读命令。(三)存贮器写操作(1)所写程序 R0, (输入指令) R0,() (加法指令) (),R0 (存贮器存数指令) ,() (输出指令) (无条件转换指令)(2)起始地址从00开始地址指令码注释0020090140 0B0360 0A0580 0007A0 09550A(3)操作过程26,23,24,30,31设置为01111,即0。,11为单步状态,1,1。70设置00000000。按清零键P2,30从“1”“0”“1”即 ,这时,40显示为10000,然后按表5进行存贮操作。存贮器写是在单步状态下进行,其控制信号全部由微程序

29、控制器提供,因此只需操作70(置数据)及按P0(单步操作)。以上为存贮器写入全过程,起始地址是00H。如果从30H开始,只要在开始用开关置4为“1”,40显示为10000,70开关置30H,写过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地址为303,总线显示为303。写过程结束后,按清零键P2。(四)存贮器读操作(在完成一个实验后,应将所有的信号状态置成“1”高电平状态)状态设置为01111,即0, 11,1,1,为单步操作。从“1”“0”“1”即 ,此时,40显示为01000。存贮器读操作是在单步状态下进行。同样只需按表6操作07及按P0(单步操作)。表5 存贮器操作过程及显示结果表 P070A7A0D7D0

30、407000H1000000H1000100H20H00H01H1001001H00H20H1000101H40H01H02H1001002H01H40H1000102H09H02H03H1001003H02H09H1000103H60H03H04H1001004H03H60H1000104H004H05H1001005H04H01000105H80H05H06H1001006H05H80H1000106H006H07H1001007H06H01000107HA0H07H08H1001008H07HA0H1000108H00H08H09H1001009H08H00H1000109H55H09H

31、010010009H55H100010001001000100010表6 存贮器读操作过程及显示结果表P070A7A0D7D0407000H0100000H0111000H00H01H0111101H00H20H0111001H01H02H0111102H01H40H0111002H02H03H0111103H02H09H0111003H03H04H0111104H03H60H0111004H04H05H0111105H04H00111005H05H06H0111106H05H80H0111006H06H07H0111107H06H00111007H07H08H0111108H07HA0H01

32、11008H08H09H0111109H08H00H0111009H09H001111009H55H01110000011110001110000011110001110000011110在处,程序未读出时是随机数,当执行后读方法读出时,处显示指70(09H)即8A55。如果程序写在30H单元内,只需在开始时将70开关置30H,A7A0显示则从30H开始,其它不变。(五)执行过程执行过程可以用单步或连续执行。当单步执行时,状态设置为01111,即0,11,1,1,按清零键P2。然后按表7进行操作,操作只需对07及P0操作,此时J1插座短路块接向左方。表7 执行过程操作及显示结果表P070A7A

33、0D7D04070000000000H0000100H00H01H0001001H(8A)00H20H0100101H00H80000101H01H02H0001002H01H40H0101002H02H03H0001103H09H55H0010003H09H55H0010103H09H80011003H09H0000103H03H04H0001004H03H60H0101104H04H05H0011105H01011005H00000105H05H06H0001006H05H80H0110006H06H07H1001107H01010007H00000107H07H08H0001008H07

34、HA0H0110108H08H09H1010109H08H00H0000109H(六)运行情况:(1)先执行 R0,输入指令 将开关8A送入R0寄存器。(2)执行 R0,()加法指令 将存贮器地址09中的内容(55)同R0中的数据(8A)相加,结果为送R0寄存器。(3)执行(),R0指令 将R0的内容送以为地址的内存,为0B,送R0存储器0B中。(4)执行 ,()指令 将为地址的内容送总线,为0A中存,送总线。(5)执行 指令无条件转换到以为地址的内存中执行指令。转移到00地址。再执行 R0,输入指令。 扩展实验该篇章是设计性实验共有两个实验组成,分别为:实验六 时序与启停实验实验七 基本模型

35、机设计与实现实验八 带移位运算的模型机设计与实现实验九 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六 时序与启停实验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时序电路的原理 2熟悉启停电路的原理二、实验要求通过时序电路的启动了解以单步、连续方式运行时序电路的过程,观察T1、T2、T3、T4各点的时序波形。三、实验原理 实验所用的时序与启停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图4-6 时序发生器及启停电路其中时序电路由1/2片7474、1片74175及6个二输入与门、2个二输入与非门和3个反向器构成。可产生4个等间隔的时序信号T1、T2、T3、T4,其中为时钟输入端,时钟频率可从F0、F1、F2、F3中选择一个,由位于实验装置左下方的方波信号源提供。

36、学生可根据实验自行选择方波信号的频率。为了便于控制程序的运行,时序电路发生器也设置了一个启停控制触发器,使T1T4信号输出可控。上图中启停电路由1/2片7474、7400及1个二输入与门构成。,为单步停机控制信号,当其中1个或2个都为高电平“1”时,此时,时序发生器处于停机或单步状态,即每按一次启动按钮P0(P0和0;实验时需用导线将与连接起来)产生一拍时序信号T1,T2,T3,T4。当,都为低电平时,按一次启动按钮P0,产生连续时序信号,接P2作清除按钮。连续输出时序波形如图所示。图4-7 连续输出时序波形图T1,T2,T3,T4有两组输出信号,以提高负载能力。因此时序信号T1T4将周而复始

37、地发送出去。如果实验系统处于系统方式下,当进入“单步”方式命令键时管理令“、”处于单步控制方式,机器便处于单步运行状态,即此时只发送一个周期的时序信号就停机。利用单步方式,每次只读一条微指令,可以观察微指令的代码与当前微指令的执行结果。另外当机器连续运行时,如果按动“停机方式”命令键管理令工作方式处于停机状态,也会使机器停机。实验七 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 1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系统地组成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2为其定义五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三、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部件实验过

38、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以人为模拟产生为主,而本次实验将能在微程序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实验特定指令的功能。这里,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 本实验采用五条机器指令:输入、二进制加法、存数、输出、无条件转移,其指令格式如下前四位为操作码:助记符 机器指令码 说明 0010 0000 “ ”中的开关状态R0 0100 0000 ×××××××× R00 0110 000

39、0 ×××××××× R0 1000 0000 ×××××××× 1010 0000 ×××××××× 其中为单字节8位,其余为双字节指令,××××××××为对应的二进制地址码。 根据以上要求设计数据通路框图,如附录2图所示。系统涉及到的微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当拟定“取指”微指

40、令时,该微指令的判别测试字段为P1测试。由于“取指”微指令是所有微程序都使用的公用微指令,因此P1的测试结果出现多路分支。本机用指令寄存器的前三位75作为测试条件,出现5路分支,占用5个固定微地址单元。 当全部微程序设计完毕后,应将每条微指令代码化,表8即为将微程序流程图按微指令格式转化而成的“二进制微代码表”。指令寄存器:指令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取到缓冲寄存器中,然后再传送至指令寄存器。指令划分为操作码和地址码字段,由二进制数构成,为了执行任何给定的指令,必须对操作码进行测试P1,通过节拍脉冲T4的控制以便识别所要求的操作。“指令译码器”实验板上标有“ ”的芯片根据指令中的操作码译码强置微控器单元的微地址,使下一条微指令指向相应的微程序首地址。 本系统有两种外部设备,一种是二进制代码开关,它作为输入设备( );另一种是块,它作为输出设备 。例如:输入时,二进制开关数据直接经过三态门送到外部数据总线上,只要开关状态不变,输入的信息也不变。输出时,将输出数据送到外部数据总线上,当写信号有效时,将数据打入输出锁存器,驱动显示。本实验设计机器指令程序如下:地址二进制 内容二进制 助记符号 说明0000 0010 0000 “ ”R00001 0100 0000 09H R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