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挪动及对气候的影响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挪动规律,北半球1月、7月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及分布。重点2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季节挪动对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季风环流的形成。难点3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及气压带和风带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教材整理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挪动阅读教材P50P52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为低纬环流,为中纬环流,为高纬环流。2七个气压带:A为赤道低气压带1个,G为极地高气压带2个,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其中A
2、和G是热力因素形成的,C和E是动力因素形成的。3六个风带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挪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的南北挪动。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那么恰好相反。正误判断:1高气压带均是动力原因形成的,低气压带均是热力原因形成的。2中纬西风带的风向和低纬信风带的风向正好相反,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和低纬信风带的风向一样。3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提示】1×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2×同一半球,中纬西风带的风向和低纬信风带的风向正好相反,极地东风带的
3、风向和低纬信风带的风向一样。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挪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运动。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位置偏北。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所以位置偏南。教材整理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阅读教材P52P5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1分布北半球时间原因影响陆地海洋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亚洲低压高压中心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洲高压低压中心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根本上呈带状分布。2对气候的影响: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2季风环流
4、1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2成因3分区东亚季风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区正误判断:1北半球夏季,亚洲大陆形成权力强盛的热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只保存在海洋上。2亚洲南部的季风环流是世界上最典型的。3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提示】1×北半球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权力强盛的热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只保存在海洋上。2×亚洲东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因此形成的季风环流最典型。3×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南亚夏季的
5、西南季风。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影响材料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讨论: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较高纬形成的风和极地高压带流出的气流性质有何差异?这两股气流在60°纬度附近会聚后导致什么后果?【提示】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较高纬的气流,形成西风,为暖气团;极地高气压带流向低纬的气流形成极地东风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为冷气团。暖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冷重的极地东风气流之上,一起上升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讨论:在南北纬30°附近,风不会轻易来这儿做客,在古代人们把这个恼人的无风带戏称为“马纬度;而南北纬40°60
6、176;常年风速很大,给过往船只带来很大威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提示】南北纬30°附近为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40°60°为中纬西风带。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低纬环流:东北信风图中箭头2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了一个低纬度环流圈。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特点1气压带的分布与特点气压带分布成因特性气流属性影响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90°附近热力因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60°附近动力因素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30°附近 动力因素
7、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0°附近热力因素热低压上升湿热2风带的分布与特点风带分布风向属性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60°90°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30°60°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0°30°东北风东南风枯燥1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导学号:00040076】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2此时,以下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选项是3图中B处是_风带,它是_环流的组成部分。4C所处的风带,吹_风,气流来自_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5A处是_气压带,
8、它是_因素形成的。【解析】图中显示赤道附近出现上升空气的位置反映了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目前位于赤道以南,说明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南偏移,由此可以确定是北半球的冬季;然后可以依此确定字母A、B、C分别代表的风带的名称,据图进一步分析即可。 【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2C3东北信低纬 4西北副热带高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5副极地低动力 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材料一公元208年农历11月,曹操率83万大军攻打东吴,刘备和孙权的联盟准备以区区数万之众与曹军在赤壁决战。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准备大破曹军。施苦肉、献连环、借雕翎、杀蔡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9、材料二等压线分布图。讨论:材料一中为什么会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说法?【提示】赤壁位于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应盛行西北季风。讨论: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D两处的风向如何?我国天气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提示】C处盛行西北季风,D处盛行东北季风。我国天气寒冷枯燥。1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冬季,东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北季风,南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北季风。2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夏季,东亚季风区表现为东南季风,南亚季风区表现为西南季风。3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季节风向夏季东南风夏季西南风冬
10、季西北风冬季东北风源地冬季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夏季风源于西北太平洋冬季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夏季风源于印度洋性质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寒冷枯燥夏季高温潮湿、冬季温暖枯燥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读以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_、_1月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A、B气压中心名称分别是_、_。2气压中心A、B切断的气压带分别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热带低气压带副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3图中六地风的形成原因中,主要是因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挪动形成的有_。4有关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比较,正确的选项是双
11、选A南亚的冬季风比夏季风强B南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C东亚的冬季风比夏季风强D东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压中心的位置及风向可判断甲为1月的气压分布状况,乙为7月的气压分布状况。A应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第2题,1月份,陆地上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7月份,陆地上形成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第3题,南亚的西南季风和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都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而形成的。第4题,东亚冬季风权力强,南亚夏季风权力强。【答案】11月7月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2B34 BC风带和气压带挪动示意讨论:风带和气压带的相
12、对位置在其挪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如何?【提示】风带和气压带整体南北挪动,但其相对位置不变。讨论: 如何根据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判断春秋分日、夏至日和冬至日?【提示】 当赤道低气压带正好位于赤道位置时,应为春秋分日;当赤道低气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北时,应为夏至日;完全位于赤道以南时,应为冬至日。讨论:在哪些地区可能出现不同气压带或风带的交替控制的现象?【提示】 在气压带和风带的交界处,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会出现不同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现象。1明确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对应的北半球的节气:直射赤道时为春、秋分日,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2明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与太阳
13、直射点之间的关系:春分日到夏至日,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夏至日到冬至日,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3总结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挪动的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恰好相反。3读气压带和风带挪动规律形式示意图,答复12题。1图甲反映的时间是 【导学号:00040077】A1月B6月C9月D3月2图乙表示的季节是北半球的 A冬季 B夏季 C春季 D秋季【解析】图甲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表示1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图乙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表示7月份,为北半球的夏季。【答案】1A2B课堂·
14、小结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对点训练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挪动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答复12题。1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 【导学号:00040078】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空气堆积下沉C空气受热上升 D空气受冷下沉2关于气压带的正确表达是 A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D由极地高气压吹出来的风都是偏北风 【解析】第1题,图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是由于赤道向极地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北上,堆积下沉形成的。第2题,地球上共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其中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气压带中有的
15、是由于空气的运动形成的,有的是由热力因素形成的,但在其中的低气压带地区多阴雨天气,而高气压区多为晴朗天气。【答案】1.B2.C对点训练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B盛行西风带C东北信风带D东南信风带4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潮湿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解析】第3题,乙风带位于30°N60°N之间,为西风带,盛行风向为西南风。第4题,夏季随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丙气压带控制地中海地区,形成高温少雨的气候特征;冬季随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西风带乙风带控制地中海地区,形成温和潮湿的气候特征。【答案】3.B4.B对点训练3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洞察
- 行政管理学科交叉知识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软件考试准备方法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风险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实务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税务工作者工作总结范文(3篇)
- 庆六一活动总结200字(33篇)
- 行政管理复习资料及试题答案展示
-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铁路工程实务题库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
- 高级会计考试应试心态与试题答案
- 2辛普森杀妻案课件
- 新高考背景下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2022年温州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
-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书模板
- (最新)成都市可感染人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管理指南(2021年11月最新版)
- 大队委竞选笔试试卷
-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算法及其描述PPT 课件
- 钳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年版)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科书课后答案(全)
- 板块轮动及龙头股战法
- 高中物理实验考点整合电学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