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调试前准备工作: 确保池体无漏水, 设备无故障, 管线畅通,阀门启闭自如。 一、水解酸化调试工序1、投泥、进水:(1) 投加厌氧污泥,投加的污泥量为 3050kg/m3 (污泥按95跆水率算), 水解酸化池的有效池容为:710m3至少需要污泥22吨,投加污泥后注入局部稀 释后的生产废水,内循环 34天再进水。适当投加营养物质,提高污泥活性, 可添加家畜粪便作为营养物质。(2) 先注入池体约三分之二的清水,然后注入少量生产废水(保证混合废 水的COD不能太高)。( 3)进水水量控制在设计进水的 20% 30%左右,随后逐步增加进水量。生 产废水水量为 2000m3/d 时,COD=13000 m
2、g/L 需稀释至 COD=2004000 mg/L, 那么生产废水水量定为310m3/d,加清水至进水量为2000m3/d左右。假设容积负荷 太高,可减少生产废水进水量。2、PH测定该混合废水的PH并记录,投加石灰调节废水 PH至68, PH值用精密 PH试纸测试即可。3、COD测定该混合废水的COD并记录,与时调整进水量,控制好容积负荷。4、DO兼氧环境,DO在0.20.5,可用便携式溶解氧仪测试。废水作跌水流入, 从而到达自然充氧的目的。5、排泥池内安装 1#和 2#污泥泵, 1#和 2#污泥泵均为每天开启 1 次(也可监测沉降 比决定是否需要排泥),每次15-30min,假设污泥量很大,
3、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污 泥泵的开启时间或缩短开启周期,反之亦然。6、挂膜 定期检查池内填料挂膜情况,是否有堵塞等,与时清理。还需注意当系统停止运行时, 要始终保持池内水位没过填料层, 以免填料被暴晒老化, 更严重的是微生物死亡,填料结块硬化7、监测工程:COD PH DO沉降比。6、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 PH过高或过低 增加或减少碱量(2) CODS高一一降低生产废水进水量( 3)挂膜不好容积负荷太大,降低生产废水进水量二、斜管沉淀池调试工序:1 、进水:水解调节池出水自流入斜管沉淀池2、加药工序:沉淀池前端小格内加PAC PAM二者结合,絮凝与助凝并存, 投加量由处理水量、水质而
4、定。加碱调整pH值到6.87.2范围内,根据水解调 节池出水 pH 值调整加药量,配药在罐旁边的旧池中进行。3、 排泥:根据污泥产量与贮泥时间与时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时间为2-4 小时,池内安装3#污泥泵,3#亏泥泵每4h开启1次,每次15-30min,假设污泥量很 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污泥泵的开启时间或缩短开启周期, 反之亦然; 沉淀池 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与沉淀池泥面高度确定。定时巡视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浊度、泥面高度(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为 0.5-0.7 米左右)、沉淀的悬浮物状态、水面浮泥或浮渣情况等,检查各管道附 件、排泥装置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匀,堰
5、口是否严重堵塞,与时清理出水 堰与出水槽内截留杂物与漂浮物。4、监测工程:COD PH沉降比,浊度。5、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 PH过高或过低 增加或减少碱量(2) CODS高一一降低生产废水进水量( 3)出水不清增加絮凝剂的量( 4)斜管堵塞干池后,可用高压水枪冲洗( 5)污泥上浮可能是斜管堵塞造成污泥堆积,增加排泥时间( 6)微生物在斜管上挂膜定时清理、UAS皈应器调试工序:1、投加接种污泥:1种泥:最好直接使用颗粒污泥,当没有现成的污泥时 , 应用最多的是污 水处理厂污泥池的消化污泥。 没有消化污泥和颗粒污泥时, 化粪池污泥、 新鲜牛 粪、猪粪与其它家畜粪便都可利用作菌种,
6、也可用腐败污泥和鱼塘底泥作接种污 泥,但启动周期较长。2 投加量:填充量约占反响器有效容积的 20% 50% 污泥接种浓度不低 于10Kg VSS/m 3,但填充量不大于反响器有效容积的 60%3投加方法 : 投加前用滤网过滤 ,防止无机污泥、砂以与不可消化的其它 物进入厌氧反响器内,将含固 80%的接种污泥加水搅拌后,用污泥泵均匀的输入 到UASB反响池各布泥点。2、进水:1集水池出水由1#污水提升泵提升到UASB反响罐;集水池差不多满时即 可开启1#污水提升泵进水,1#污水提升泵开启之前先确保已开启 29#进水分区 控制阀和1#进水总阀,后启动1#污水提升泵,1#污水提升泵正常24h运行,
7、遇 无来水或检修等情况必须关闭水泵,关闭步骤为先关闭1#污水提升泵后关 1#进水阀即可, 29#进水分区控制阀不用关; 来水正常后按上述步骤开启水泵即可。 2接种污泥启动启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根据污泥负荷可以算出进水量,公式如下:式中Ns -污泥负荷,kgCODBOD/kg污泥.d;Q -每天进水质量,m3/d;S - CODBOD浓度,mg/L; V -厌氧好氧池有效容积,m3; X - 投加污泥浓度, mg/L。1、起始阶段 反响池负荷从 3 d 或污泥负荷0.05- O.1kgCOD/kgVSSd开始。进入厌氧池消化降解废水的混合液浓度不大于 COD5OOOmg/L并按要求控制进水,
8、最低的 COD负荷为1000mg/L,进液浓度不 符合应进行稀释。将进水稀释至 COD为2000mg/L左右可用其他废水稀释,假设 进反响器的流量为2000m3/d稀释后水量,那么需COD为13000mg/L的原水量为 310m3/d 左右。 进液时不要刻意严格控制所有工艺参数,但应特别注意乙酸浓 度,应保持在 1000mg/L 以下。进液采用间断冲击形式,即每 34 小时一次, 每次5-10min,之后逐步减断间隔时间至1小时,每次进液时间逐步增长20 30min。起始阶段,进水间隔时间过长时,那么应每隔1小时开动泵对污泥搅拌一 次,每次 3 5min。2、启动第二阶段 当反响器容积负荷上升
9、到 2-5kgCOD/m 3 d 时,这一阶 段洗出污泥量增大,颗粒污泥开始产生。一般讲,从第一段到第二段要 40d 时 间,此时容积负荷大约为设计负荷的 50%。3、启动的第三阶段 沉着积负荷 50%上升到 100%,采用逐步增加进料数量 和缩短进料间断时间来实现。 衡量能否获进料量和缩短进料时间的化验指标定控 制发挥性脂肪酸 VFA不大于500mg/L,当VFA超过500-1000mg/L,厌氧反响 器呈现酸化状态,超过 1000mg/L 那么说明已经酸化,需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进料, 进行菌种驯化。一般来讲第二段到第三段也需 30-40d 时间。4、启动的要点1 启动一定要逐步进行,留有充裕
10、的时间,并不能期望很短时间进入加料运 行到达厌氧降解的目标。 因为启动实际上是使细菌从休眠状态恢复, 即活化的过 程。启动中细菌选择、驯化、增殖过程都在进行,原厌氧污泥中浓度较低的甲烷 菌的增长速度相对于产酸菌要慢的多。 因此,这时负荷一般不能高, 时间不能短, 每次进料要少,间隔时间要长。2 混合进液浓度一定要控制在较低水平,一般 COD 浓度为 1000-5000mg/L, 当超过5000mg/L,应进行出水循环和加水稀释至要求。3 假设混合液中亚硫酸盐浓度大于 200mg/L 时,那么亦应稀释至 100mg/L 以下 才能进液。4负荷增加操作方式:启动初期容积负荷可从 0.2-0.5kg
11、C0 D/m 3d开始, 当生物降解能力到达 80%以上时, 再逐步加大。 假设最低负荷进料, 厌氧过程仍不 正常COD不能消化,那么进料间断时间应延长 24h或2-3d,检查消化降解的主 要指标测量 VFA 浓度,启动阶段 VFA 应保持在 3mmoL/L 以下。 5 当容积负荷 提高到 2.0kgCOD/m 3 d 后,每次进料负荷可增大,但最大不超过 20%,只有当 进料增大,而VFA浓度且维持不变,或仍维持在 3mmoL/L水平时,进料量才 能不断增大进液间隔才能不断减少。3、排泥:安装有排泥阀,UASB产生的污泥比拟少,实际运行时污泥浓度高了那么需排泥。4、 PH用精密PH试纸测进水
12、集水池中取水和出水ABR进水口取的 PH值。厌氧水解酸化工艺,对PH要求范围较松,即产酸菌的 PH应控制4-7 范围内;完全厌氧反响那么应严格控制 PH,即产甲烷反响控制范围6.5-8.0,最正 确范围为 6.8-7.2 。5、营养物:厌氧反响池营养物比例为 C:N=350-500:5:1 。 N 源为尿素, P 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6、监测工程:COD PH VFA沉降比7、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水质酸化产酸菌过多,增加碱量,调整 PH值在适度范围内,还要 随时监测PH值并记录。 2污泥负荷提不上去污泥不够、颗粒污泥没有形成、污泥产甲烷活 性缺乏、每次进泥量过大间断时间
13、短。 增加种污或提高污泥产量、 减少污泥负荷、 减少每次进泥量加大进泥间隔、温度变化幅度太大,不利提高效率。3反响器过负荷反响器中污泥量缺乏或者污泥产甲烷活性缺乏,低 负荷;提高污泥量增加种泥量或促进污泥生产; 适当减少污泥洗出减少污泥负荷, 增加污泥活性。 4污泥生长过于缓慢营养缺乏或者污泥负荷太低造成的,增加进液 营养与微量元素浓度或者增加反响器负荷。5长期培养不出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往反响器内投加活性炭等吸附 剂,促进污泥颗粒化。6污泥洗出调试初期出水带漂泥可能是反响器内细小的絮状污泥流 出,不影响反响器的调试, 但假设中后期仍出水含大量漂泥甚至出现颗粒污泥洗出, 那么要增加增大污泥负荷,
14、 或者采用预酸化沉淀或化学絮凝 去除蛋白质与脂肪。7污泥产甲烷活性缺乏温度不够、产酸菌生长过快、营养或微量元 素缺乏、无机物Ca2+引起沉淀引起。提高温度、控制产酸菌生长条件产酸菌 需要偏酸一点的pHo维持一定的pH,防止了在传统厌氧消化过程中局部酸化区 域的形成、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四、 ABR 调试工序:1、投泥:将在UASB培养好的颗粒污泥直接泵入 ABR中,减少污泥驯化时间。2、进水:UASB反响器出水通过溢流堰、出水管重力流入 ABR反响池。3、排泥:池内安装4#和5#亏泥泵,ABR产生的污泥比拟少,实际运行时污 泥浓度高了那么需排泥。4、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1填料长期不
15、挂膜如果填料没有很 好的挂膜但是出水效果到达要求可以不予理会, 但假设影响出水水质, 应通过投加 活性炭、粉煤灰等促进挂膜或增加进水的有机负荷等方法。5、监测工程:COD PH VFA沉降比五、SBR调试工序1投泥:1投加量:根据反响器有效容积与污泥浓度一般34g/L 计算所需接种污泥总量。SBR池有三格,每格有效池容为:910m3接种污泥含 水率为97 %计,需外拉污泥量为273360 m3,每池接种91120 m3 910m3< 3g/L- 1-97% =91m3。2投加方法:用泵泵入池中。2、 进水:先注入三分之二的清水,后加少量生产废水保证混合后的COD 不超过 500mg/l
16、,开启曝气系统,闷曝 2 4天,闷曝期间加白糖作为营养物, 目的是提高COD提高污泥活性,便于微生物的生长。闷曝后进水,进水量控制 在设计进水的 20% 30%,随后逐步增加进水量。3、PH测定该混合废水的PH并记录,用精密PH试纸测试即可,调节控制 PH值在6-8范围内。4、 DO好氧环境,调节曝气系统,DO控制在24范围内。出口的DO浓度 控制在 2.0mg/l 左右。5、营养物:好氧反响池营养物比例为 B:N=100:5:1。N源为尿素,P源为磷 酸钠或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钾。 在调试期间也可以加面粉提高污泥活性, 投加 面粉前要用热水充分搅拌。6、排泥:每天做沉降比,根据沉降比决定是
17、否要排泥。7、SBR池分池分阶段按时间顺序运行,各池各阶段设备操作:1 1#SBR池:开启10#进水阀同时开启1#进气阀,4h后关闭10#进水阀, 再过2h关闭1#进气阀,开始沉淀工序,沉淀 2h后开启1#排水阀,待水位到最 低水位或满 2h 后关闭 1#排水阀,静置 0.5h 后重新开始开启 10#进水阀进水, 如 此反复运行;静置0.5h内开启6#污泥泵,开启5-10min,假设污泥量很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污泥泵的开启时间或缩短开启周期,反之亦然。(2) 2#SBR也:10#进水阀关闭后开启11#进水阀,同时开启2#进气阀,4h 后关闭11#进水阀,再过2h关闭2#进气阀,开始沉淀工序,
18、沉淀 2h后开启2# 排水阀,待水位到最低水位或满 2h 后关闭 2#排水阀,静置 0.5h 后重新开始开 启 11#进水阀进水,如此反复运行;静置 0.5h 内开启 7#污泥泵,开启 5-1 0min , 假设污泥量很大, 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污泥泵的开启时间或缩短开启周期, 反之亦 然。(3) 3#SBR也:11#进水阀关闭后开启12#进水阀,同时开启3#进气阀,4h 后关闭12#进水阀,再过2h关闭3#进气阀,开始沉淀工序,沉淀 2h后开启3# 排水阀,待水位到最低水位或满 2h 后关闭 3#排水阀,静置 0.5h 后重新开始开 启 12#进水阀进水,如此反复运行;静置 0.5h 内开启
19、8#污泥泵,开启 5-1 0min , 假设污泥量很大, 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污泥泵的开启时间或缩短开启周期, 反之亦 然。注明:1#12#曝气分区控制阀调试时已调整好曝气量,运行时勿需启闭, 开始曝气或完毕时只启闭13#进气阀即可。8监测工程:COD PH DO沉降比、镜检9、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 PH过高或过低随时监测废水的PH值,增加或减少碱量控制PH值(2) DC过高或过低一一曝气池DC过高, 可能是因为污泥中毒,或培驯初期污泥浓度和污泥负荷过低;曝气池DO过低,可能是因为排泥量少曝气也污泥浓度过高, 或污泥负荷过高需氧量大。 那么根据实 际予以调整,如调整进水水质、排泥量、曝气量等可增加曝气时间。( 3)排泥不均匀,有排泥死角加大局部死角曝气量,使污泥活动起来 ( 4)曝气不均 匀调整曝气量 (5)污泥不增长或减少的现象污泥所需养料缺乏或严重 不平衡、污泥絮凝性差随出水流失、 过度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信息技术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题集及考点解析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招聘面试题解析
- 2025年玻璃熔化工中级面试题预测与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初中数学备考攻略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英语翻译硕士考试模拟试题及解析
- 2025年政府机关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题策略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高级技能测评试题集
- 2025年物流管理专业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 甲骨文文字演变
- 医院安保课件
- 文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涂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河北唐山某国有企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课件
- 汉语拼音发音表(适合初学者和老年人)
- 购物中心商场商户促销活动管理制度
-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贷款申请表
- 【教学设计】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0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