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响热知识点焓变反响热 学生预习区1焓与焓变1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2焓变H:生成物与反响物的焓值差,决定了某一化学反响是吸热反响还是放热反响。2反响热1概念:化学反响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2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的反响热等于焓变。3单位:kJ·mol1。1化学反响都伴随能量变化吗?提示:所有化学反响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因为旧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和新化学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可能完全一样。老师点拨区1HH生成物H反响物。2影响H大小的因素有:参加反响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反响体系的温度和压强;反响体系中物质的聚集状态。对点即时练1判断
2、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响热即化学反响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2焓是用来描绘物质所具有能量上下的物理量。3焓变是反响物与生成物的焓值差。4焓变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一样,均为kJ或J。答案1×23×4×解析1化学反响过程中放出和吸收的热量都是反响热;2焓是用来描绘物质具有能量的物理量,H越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高;3HH生成物H反响物;4焓变的单位一般用kJ·mol1。知识点化学反响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学生预习区1微观角度1化学反响的本质:2以H2gCl2g=2HClg反响的能量变化为例:2宏观角度2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怎样理解H2gCl2g
3、=2HClgH183 kJ·mol1中的“183 kJ?提示:从微观上看,断裂1 mol氢氢键和1 mol氯氯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2 mol氢氯键释放的能量少183 kJ。从宏观上看1 mol H2g和1 mol Cl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Clg所具有的总能量多183 kJ。3H2g和Cl2g在光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上述反响,那么该反响的H是否发生变化?提示:焓变不发生变化,H仍为183 kJ·mol1;因为化学反响的焓变与反响条件无关。老师点拨区1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的比较2判断吸热反响、放热反响的根据与误区1吸热反响、放热反响判断的“两大根据理论根据:反响物总能
4、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计算根据: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吸热反响、放热反响判断的“两大误区误区一:与反响条件有关。误区二:只要吸热就是吸热反响,只要放热就是放热反响。实际上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都是指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对点即时练2H2gO2g=H2Og,反响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那么: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_;b:_;c:_。2该反响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响,H_填“>或“<0。答案1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反响热2放热<解析1H2g和O2g与2Hg和Og之间的能量差是H2g2Hg和O2gOg过程中断开HH键和
5、O=O键需吸收的能量,所以a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代表2HgOg结合成H2Og中的氢氧键所放出的能量,c那么代表生成物总能量与反响物总能量之差,即反响热。2由图可知该反响中反响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响为放热反响,H<0。1.反响热“三要素1符号:H。2单位:kJ/mol。3正、负号:H<0为放热反响;H>0为吸热反响。2反响热计算“两公式1H反响物断键吸收的能量总和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总和。2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响物的总能量。课后提升练习A篇对点强化训练知识点一反响热、焓变1以下关于H焓变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响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响的反响热BH
6、>0时,反响吸收热量;H<0时,反响放出热量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D任何放热反响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响答案B解析恒压条件下的反响热等于焓变,A项错误;H>0为吸热反响,H<0为放热反响,B项正确;反响开场需要加热的反响可能是吸热反响,也可能是放热反响,C项错误;有的放热反响如木炭的燃烧反响等,在常温下不能发生,D项错误。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化学反响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形成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响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响为吸热反响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响物的总能量时,反响吸热,H>0DH的大小
7、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答案C解析任何化学反响都有反响热,即一定有能量变化,故A项错;形成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响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响放热,故B项错;同一个化学反响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不同时,H的值也不同,故D项错。3以下反响既属于氧化复原反响,又属于吸热反响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响B灼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响C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响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响答案B解析A项属于放热反响,C项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D项属于放热反响。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的条件下H应该不一样B化
8、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任何吸热反响必须加热才能发生D反响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响是放热还是吸热答案D解析H的大小与反响条件无关,A项错;化学反响中的能量有的是以光能的形式表现出来,B项错;有的吸热反响不需要加热也能发生,如BaOH2·8H2O与NH4Cl固体的反响,C项错。5化学反响A2gB2g=2ABgHQ kJ·mol1,其能量变化如下图,那么Q的值正确的选项是Aab Ba Cb Dba答案A解析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ab。6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BC和BCA两个反响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H<0CA具有的能量高于
9、B和C具有的能量的总和DABCH>0,BCAH<0答案D解析由图可看出,BC的总能量高于A的能量,那么反响BCA一定是放热反响,H<0,反之ABC一定是吸热反响,H>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响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一定相等。知识点二焓变的计算7参照反响BrH2HBrH的能量对反响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正反响为吸热反响B正反响为放热反响C反响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反响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答案A解析A项,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响,正确,B、C两项错误;D项,该反响为吸热反响,断裂化学键吸收的
10、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错误。8化学反响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响是吸热反响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能放出x kJ的能量C断裂2 mol AB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答案C解析1 mol A2和1 mol B2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 mol AB的总能量,故反响为放热反响,A错误;断键时吸收能量,故B错误;2 mol AB总能量低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D错误。9常温下,1 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
11、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共价键HHFFHFHClHIEkJ·mol1436157568432298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H2g2HgH436 kJ·mol1DH2gF2g=2HFgH25 kJ·mol1答案D解析HBr键能在HCl键和HI键之间,A正确;表中HF键的键能最大,所以HF键最稳定,B正确;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能量,C正确;H反响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436157568×2 kJ·mol1543 kJ·mol1,D错误。10SF
12、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构造中只存在SF键。: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那么Ss3F2g=SF6g的反响热H为A1780 kJ/mol B1220 kJ/molC450 kJ/mol D430 kJ/mol答案B解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 mol SF6中含有6 mol SF键,1 mol F2中含有1 mol FF键,因此反响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280 kJ3×160 kJ760 kJ,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热量为6×330 kJ1980 kJ,故反响放出的热
13、量为1980 kJ760 kJ1220 kJ,该反响的反响热为1220 kJ/mol。B篇综合提升训练11Cs,石墨=Cs,金刚石H>0,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此反响为放热反响B断裂1 mol石墨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1 mol金刚石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此变化为物理变化答案C解析A项,H>0,反响为吸热反响,错误;B项,H断裂1 mol石墨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生成1 mol金刚石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0,即断裂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1 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错误;C项,H>0,石墨能量小于金刚石,能量越
14、低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正确;D项,有新物质生成,此变化为化学变化,错误。12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响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以下图为N2g与O2g反响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响生成2 mol NO,吸收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NOgD数据缺乏,不能确定反响热的大小答案D解析反响中焓变等于反响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该反响
15、的焓变为H946 kJ·mol1498 kJ·mol12×632 kJ·mol1180 kJ·mol1,A正确;该反响为吸热反响,因此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B正确;氮气和氧气通常情况下不能直接反响,需要一定的条件,C正确;题中数据可以确定反响热的大小,D错误。13反响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该反响是_反响填“吸热或“放热。2E1表示_,E2表示_,H_。3反响体系中参加催化剂对反响热是否有影响?_,原因是_ _。4在反响体系中参加催化剂,E1和E2的
16、变化是:E1_,E2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放热2断键所吸收的能量成键所释放的能量E1E23否催化剂只能改变活化能,不会改变反响热4减小减小解析1反响物A和B总能量高于生成物C和D总能量,故反响为放热反响。2E1表示正反响的活化能或者反响物A、B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E2表示逆反响的活化能或者形成C、D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HE1E2。3催化剂只会影响活化能即E1、E2的大小,不会改变焓变的大小。14氮化硅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响制得:SiO2CN2Si3N4CO未配平。该反响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上述反响中的氧化剂是_,复原产物
17、是_。2该反响是_填“吸热反响或“放热反响,H_填“>“<或“0。3该反响过程中,断裂旧键吸收的热量_填“>“<或“形成新键释放的热量。答案1N2Si3N42放热反响<3<解析1SiO2CN2Si3N4CO未配平,反响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氮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3,故反响中的氧化剂是N2,复原产物为Si3N4。2该反响过程中,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那么该反响为放热反响,H<0。3由2中分析可知,该反响为放热反响,故断裂旧键吸收的热量小于形成新键放出的热量。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1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
18、的书写。3通过中和反响反响热的测定,初步学习测定反响热的实验方法。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 学生预习区1概念表示参加反响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响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1热化学方程式既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化,也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2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lH285.8 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时,1 mol H2与 mol O2完全反响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 kJ。3书写原那么1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可以用整数也可以用分数。2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和单位。3对于一样反响,H的数值必须与化学计
19、量数对应。1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有何区别?提示:2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提示:反响过程中能量变化:HH生成物H反响物。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就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老师点拨区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事项1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一般用英文字母g、l和s分别表示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的溶质那么用aq表示。2H的单位是kJ·mol1。3根据焓的性质,对于一样物质的反响,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假设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加倍,那么H的数值也加倍,单位不变。4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上不用标明
20、反响条件。5必须标明H的符号,放热反响H为“,吸热反响H为“,正负号不可省略。对点即时练1充分燃烧a 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b kJ热量,那么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BC2H2gO2g=2CO2gH2OlH2b 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答案A解析由原子守恒可知,“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时参加反响的乙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即0.5 mol C2H2完全燃烧
21、生成液态的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b kJ 的热量,那么2 mol C2H2参加反响时,H应为4b kJ/mol;B项中应为H2b kJ/mol;综上知选项A正确。2写出以下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 kJ热量:_ _。21 mol C石墨与适量H2Og反响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 kJ热量:_ _。31.7 g NH3g发生催化氧化反响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 kJ的热量:_ _。答案1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 kJ·mol12C石墨,sH2Og=COgH2gH131
22、.3 kJ·mol13NH3gO2g=NOgH2OgH226.7 kJ·mol1解析根据反响物的物质的量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要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关键是要确定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的H。3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那么1 mol NH3完全反响放出的热量为226.7 kJ。那么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3gO2g=NOgH2OgH226.7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方法“五看法知识点中和热的测定 学生预习区1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响生成1_mol水所放出的热量。2强酸与强碱稀溶液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HaqOH
23、aq=H2OlH57.3_kJ·mol1。2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通过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响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响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中和热。2实验装置和用品实验装置实验用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0.50 mol·L1盐酸、0.55 mol·L1 NaOH溶液。3测量步骤4数据处理H kJ·mol1其中m1m2表示溶液质量,c为比热容,c4.18 J·g·1。3不能用铜质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原因是什么?假设用醋酸代
24、替盐酸进展中和热的测量,放出的热量会减小还是增大?提示:因为铜质搅拌棒导热太快,会造成一些热量散失,引起误差;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因此测量反响放出的热量会减小。4为什么用0.55 mol·L1 NaOH溶液,不用0.50 mol·L1的NaOH溶液?提示:实验过程中碱稍稍过量,保证0.50 mol·L1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老师点拨区中和热的测定步骤和本卷须知1实验步骤1组装量热计:大小烧杯口要相平,烧杯间要填满隔热材料。2往小烧杯中参加50 mL 0.50 mol·L1的盐酸,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3用量筒量取50 mL 0.55 m
25、ol·L1的NaOH溶液,并测量温度。4将NaOH溶液迅速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充分搅拌,读取混合液的最高温度。5再重复实验两次并把记录的数据填入下表空格中6中和热的计算H kJ·mol1。2本卷须知1实验中要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0.10.5 mol·L1。2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使用绝热装置,防止热量散发到反响体系外。3测量盐酸的温度后,要将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后,再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防止酸、碱在温度计的外表反响放热而影响测量结果。4读取中和反响的温度t2是反响混合液的最高温度。5强酸与强碱溶液中和热H57.3 kJ
26、83;mol1,与强酸、强碱的用量无关。对点即时练3.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下图的装置中进展中和反响。通过测定反响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答复以下问题: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不能用金属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 _。2理论上稀的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响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 _。3大烧杯上有硬纸板,上面有两个小孔,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原因是_ _。反响需要测量温度,每次测量温度后都必须
27、采取的操作是_。答案1上下轻轻搅动金属传热快,热量损失大2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 kJ·mol13减少热量损失 用水将温度计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解析1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挪动搅拌的面积大,范围广,使反响物混合均匀,保证溶液上下温度一致;金属具有导热性,使反响热损失,还可能与溶液反响。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1装置方面:装置的隔热保温效果不好,造成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2操作方面3读数方面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三步骤1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3注明反响热的正、负号、数值和单位。2中和热测定课后提升练习A篇对点强化训练
28、知识点一热化学方程式1对于一个特定反响的焓变H,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与反响方程式的书写有关B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C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有关D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有关答案D解析焓变取决于反响物与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大小,它等于反响物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总能量的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2含NaOH 20.0 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响,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H
29、28.7 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答案D解析含NaOH 20.0 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响,放出28.7 kJ的热量,那么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响,放出57.4 kJ的热量,D项正确。3以下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选项是A氢气与氧气反响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响说明它是吸热反响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假设将含0.5 mol H2SO
30、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H297.3 kJ·mol1答案C解析A项,水蒸气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少,错误;B项,有些放热反响也需要加热,错误;C项,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响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正确;D项,热化学方程式应该注明物质的状态,错误。4根据碘与氢气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I2gH2g2HIgH9.48 kJ·mol1I2sH2g2HIgH26.48 kJ·mol1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254 g
31、I2g中通入2 g H2g,反响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响的产物比反响的产物稳定D反响的反响物总能量比反响的反响物总能量低答案D解析因H2gI2g2HIg为可逆反响,故254 g I2与2 g H2不可能完全反响生成2 mol HI,放出的热量小于9.48 kJ,A项错误;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差为9.48 kJ26.48 kJ35.96 kJ,B项错误;产物一样均为HIg,稳定性一致,C项错误;因反响物中氢气一样,而固态碘比气态碘所含的能量低,故D项正确。51 g火箭燃料N2H4燃烧,生成N2和H2Og,同
32、时放出16.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N2H4O2=N22H2OH534.4 kJ·mol1BN2H4O2=N22H2OH1068.8 kJ·mol1CN2H4gO2g=N2g2H2OgH534.4 kJ·mol1D.N2H4gO2g=N2gH2OgH267.2 kJ·mol1答案C解析1 g N2H4g燃烧放出16.7 kJ热量,那么1 mol32 g N2H4g燃烧放出热量534.4 kJ,根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要求知C正确。知识点二中和热的测定6在进展中和热的测定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反响前酸、碱溶液不能是浓溶液B环
33、形玻璃棒搅拌能加快反响速率,减少实验误差C为了使反响均匀进展,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参加碱酸D为了使反响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答案C解析A项,反响前酸、碱溶液都应是稀溶液,因为浓溶液之间反响时,还会产生溶解热,正确;B项,环形玻璃棒搅拌能加快反响速率,减小实验误差,正确;C项,分次参加混合时,容易造成热量损失,使测定结果不准确,错误;D项,为了使反响进展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正确。7运用中和反响反响热的测定方法,即保温、隔热的条件下,向盛有20 mL 2.08 mol·L1 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五次参加15 mL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边加边振荡,每次参加1 mL后,测得溶
34、液的温度分别是1.4 、2.5 、4.2 、5.2 、5.18 ,那么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是A20.8 mol·L1 B6.9 mol·L1C5.2 mol·L1 D4.16 mol·L1答案C解析滴加H2SO4,溶液温度最高时NaOH和H2SO4恰好中和,此时用去H2SO4为4 mL。设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那么20×103 L×2.08 mol·L1c×4×103 L×2,c5.2 mol·L1。8以下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中和热的热化
35、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 kJ·mol1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假设用铜代替,那么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假设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那么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答案C解析A项,H和OH不能用l符号,应该用aq,错误;B项,每次实验中需要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盐酸的温度和反响后的温度,为减小误差,实验要再重复操作2次,所以致少9次,错误;C项,铜容易导热,使热量损失,所以测量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正确;D项,当酸和碱中的H和OH物质的量相等时,实验过程中稍有误差就不能确定产生水的量,一般都是有一种物质略微过量,
36、错误。9以下仪器在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和反响反响热的实验中没有使用到的是大、小烧杯容量瓶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试管温度计蒸发皿托盘天平A B C D答案B解析中和反响反响热测定实验中用到大、小烧杯、温度计、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没有用到容量瓶、试管、蒸发皿和托盘天平,故B项正确。10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响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 H57.3 kJ·mol1。分别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参加浓硫酸、稀硫酸、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H1>H2>H3 BH1<H2<
37、;H3CH1<H2H3 DH1H2<H3答案C解析三者都是放热反响,H均小于0,浓硫酸遇水放热,所以浓硫酸对应的反响放热最多,H1最小。和的反响热均为中和热,二者相等。B篇综合提升训练11航天飞船可用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为动力源。1 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响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的热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该反响中肼作复原剂B液态肼与过氧化氢的反响,反响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C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生成物对环境无污染D肼和过氧化氢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l2H2O2l=N2g4H2OgH641.6 kJ·mol1答案B解析液态肼与
38、过氧化氢的反响为放热反响,反响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B错误。12.在常温常压时,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C4H10气体,放出热量Q kJQ0,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响为CO22NaOH=Na2CO3H2O,共消耗了4 mol·L1的NaOH溶液200 mL。那么此条件下,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C4H10gO2g=4CO2g5H2OlHQ kJ·mol1BC4H10gO2g=4CO2g5H2OlH10Q kJ·mol1CC4H10gO2g=4CO2g5H2OlH10Q kJ·mol1DC4H10gO2g=4CO2g5H2OlH10Q kJ答案B解析利用方程式计算可知NaOH溶液吸收的CO2为0.4 mol,即C4H10g燃烧,每产生0.4 mol CO2,放出热量Q kJ,利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那么,只有B正确。13如下图是101 kPa时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能量变化,那么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1 mol H2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环境中的应用报告
- 报告撰写与公共关系学的试题及答案
- 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效率提升:2025年物流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工程经济经典试题及答案
- 信心满满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即时配送行业配送路径优化与成本控制技术路径报告
- 2025年智慧物流城市配送体系优化策略报告
- 动漫产业链协同创新与2025年产业政策环境优化报告
- 项目管理成功案例的试题及答案
- 协调与沟通的公共关系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 数字孪生+智慧楼宇解决方案-
- 大学生家族史范文3000字
-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小古文100篇074-《鹿照水》
- 2023年云南烟草专卖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 《养老护理员》-课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
- 电竞赛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DB15-T 557-2024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