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间剪纸的美学价值及功能_第1页
简述民间剪纸的美学价值及功能_第2页
简述民间剪纸的美学价值及功能_第3页
简述民间剪纸的美学价值及功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述民间剪纸的美学价值及功能 【摘要 】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体现了民间剪纸作者独有的创作思维方式和对艺术作品独有的处理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独有的艺术蕴含和美学价值。【关键词】民间剪纸 单纯 美学 透叠 平面构成 组合构成 功利性 非功利性 价值【正文】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剪纸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把人类最原始的思维意识通过简单的表现手段变成可视的直观形象,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造型观念和审美观念。代表了中国劳动人民最本质最朴实欧蝶思想意思、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展现着特有的艺术魅力,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2、,并形成可自己独有的特点。一 神似的美学价值简练概括,脱行写神。艺术作品形象的单纯性往往更富有变现力。从视觉感受来说,单纯的形象最醒目。它是作者所捕捉对象的最基本的东西,因而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民间剪纸自身的局限性,也制约了它不善于表现纷繁复杂的画面。单纯不等于单调。以少寓多、凝练传神为剪纸艺术的最高境界之一。如焦赞、秦英【见右图】是戏剧家笔下塑造耿直、强悍、威武不屈的艺术形象;舞台形象的化妆以程式化的五彩“花脸”,以铿锵有力的声腔、大刀阔斧的一招一式来表达人物的个性。剪纸中的“焦赞”、“秦英”突出地传其“神”取其表现人物性格典型化的姿态即“势”塑造形象。即来自戏曲又别于戏曲;又如剪纸“织

3、布”【见下图】,作者着意塑造执梭坐机人聚精会神地双腿踩踏布机的有力动态,对织机作了既及其大胆的概括。古人云“画又人工裁剪,可以尽善尽美。”“织布”裁剪大胆,线条单纯,妙在疏处不空,密处不死,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高庚说,地品格的画的产生是由于要求把一切在现出来。马蒂斯也曾说:“画家不用再从事琐细的单体绘画,摄影是为了这个而存在,它于是更好更快。把历史的事件做叙述,也不是绘画的事了,人们将在书本里找到。它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想。”这些话清楚地阐明了造型艺术的只能以及不同艺术形式不能互相替代的道理。二 托物言志的美学观 谐音寓意的含蓄美。人们内心世界的梦幻以心中蕴积着的激情,多数借助于自然物

4、作为象征来表达深刻的内涵,在民间剪纸作品中,常见的反映对偶婚配,歌颂生殖繁衍。祝贺新婚和合的象征物的有“扣碗”、“龙与凤”、“鱼戏莲”等。作为剪纸的作者必须对风土人情有深入了解,熟悉民间传统约定俗成的形式语言和象征符号。如“鲁班桥”【见右图】,取自民间传说,说的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牵驴过桥,驴背上有一把伞,“伞”为“山”的谐音。这一艺术处理即避开对“山”形象处理难度,又达到了画面视觉的美感,使神话传说神驴驮着五岳名山过桥的故事更神秘化。作者丰富的现象和巧妙地联想使读者如同吃了橄榄果而回味无穷。“奸头图”是念过八旬的苏兰花老人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目睹的高官阶层中那些丑恶心灵和卑鄙行径所作的生动描

5、绘。作者将每个人的头由稍尖(尖与奸同音)到特尖,还剪一杆旗,寓奸得出奇(旗与奇谐音)。取谐音借物曲折地带出作者的褒贬感情。这种否定性倾向的自然流露必然放射出对美好事物情感折光,曲折地坦露出艺术家对“美”的追求。 富于装饰的形式美。一切艺术形象都讲究形式美,剪纸,可以说更注重形式美,无论是取左右或者上下对称结构,还是均衡结构,都体现着作者对艺术的形式的创造性。民间剪纸在一幅作品中除了剪纸具象的事物外,还要剪纸那些来自生活但又经升华并又被赋予新意的形象。如“教子”【见右图】题材与人物形象均取自戏曲,但并非舞台的照搬。作者巧设一株桂花、一只蝙蝠补充并注释了教子一戏的内涵。即读书中举、富贵洪运、福气临

6、门,将现实、理想、审美融于一炉。在艺术处理上,以块状的人物与线状的花卉和鸟虫相映衬,构成黑、白、灰醒目而和谐的关系。“断桥”【见右图】采用上下等分、左右均衡的结构将人与物作了巧妙地布局,以线造型塑造了青儿、白素贞、许仙三个形象。青儿手执双剑怒不可遏逼向许仙,许仙头顶一缕甩发,已被吓得丧魂落魄,白素贞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此情节是作者截取舞台人物特定的一幕,并根据作者“有桥就有水,有水就有鱼”的丰富联想对画面作了装饰。三 合情悖理得审美观在剪纸中,作者各自的认识感受得到充分表现,这是一种独创性的精神劳动。即使是表现同样的主题,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法,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其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每个人总要有各

7、自的发现、各自的创造,把自己独到的审美感受传达给读者。物与物相重的透叠表现。透叠是民间剪纸中用以表达某种情节及作作者联想而近似透视的一种艺术语言。“柜中缘”【见左图】是对情节有限时空的延伸,把舞台的可动性与动作的连续性,用静止的、透叠的手法作了描绘。淘气返回家门,妹妹玉莲惊慌失措,生怕兄长发现藏在柜中的岳雷。生活中柜里藏人瞧不见,剪纸则完整地交代出来,视之见怪,思而不怪,群众接受,一看便知剪的是什么戏。这种透叠表现方式,既出于传情达意的需要,又是剪纸艺术镂空技法的表现特长。显然这些作者既剪看到的也剪想到的,既剪表层的,也剪深层的,是在表达自己的思维,抒发自我的真情实感。他们把自己的主观认识渗入

8、所反映的情节、现象里。把自然界的千千万万不同的形态用不同的概念和形式、形象统一到统一体中,只有无拘无束,才能随心所欲,才能在偌大纷繁的世界里自由驰骋。 无纵深透视的平面构成。剪纸作品中无前后之间的纵深变化,各种物体互不遮挡,充分展示各自独立的形象这一特点。一方面是民间艺术家根据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习惯于以宏观俯瞰式表现的思维方法作指导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受工具材料的制约,只能将物体积压平而进行平面的裁剪。这个局限性为优越性。既创造出无以计数的剪纸艺术精品,又创立了相应得艺术手法。她们对事物的特性具有高度的视觉提炼和归纳能力,凭着坦率的感受,在一张薄纸中,上下左右施展着自己的才华,连接着巧

9、妙地经营,他们从前代人那里学来的结构布局法则,凭纯朴的感受、传统的造型经验去做,“神用象通”、“心的理”。这才是这些作者最真挚感情的表述和可贵的艺术真谛。剪纸艺术家不为透视学、解剖学所局囿,任其天性,随意发挥,而创造出奇妙的构思和构图。 多角度视觉的组合结构。丰富的生活,使人具有多种多样的感受。当在同一种画上容纳多种角度的视觉感受时,便产生了物体的变形。变形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从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到殷商铜器纹样、秦汉石刻等,无不以艺术地改变自然物象形态而显示出永恒的艺术价值。客观对象固然是艺术的根据和凭借,但是欲使表情传神必须强化对象的本质特征,强化必须带来变形。艺术以改变自然地

10、面貌及独立于自热的形式与自热共存。剪纸自身的局限性,促使作者更创造性地垂青于内心丰富的想象。对作者来说,变形与不变形的道理在他的意识里是不明确的,但只要他们放剪直铰,就与自热相距甚远。现实中的猪不能算美,人们饲养它,它又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主人。于是,作者通过日常多次接触的印象,又与内心的认识结合而创造出它的可爱与美好的未来。剪纸猪【见上图】这幅剪纸,对猪的头部处理,是主人掏食喂它时的本能地仰头的视觉印象,包含作者无法剪出的猪朝主人张口吃食的纵深关系,那排成一字行的猪仔则是从另一角度获得的印象。剪纸将不同视觉的印象作奇妙的组合,产生出不合现实的视觉科学但又是艺术和谐的美感。观者在回味之余,会领悟

11、到剪者的独特思维形式和对表现对象的情感。另外,作者还将传统观念将生活中的动物或植物加以“神性化”,从中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想象的超自然的形象合为一体,人为地改造原有形态并任意组合,创造出合乎主观愿望的艺术形象,并将其当做崇敬、寄托的对象,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如民间剪纸“狮身人面”、“美人鱼”等。四 剪纸的功能和评价 剪纸的功能正像剪纸自身一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且又在这一过程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剪纸的功用虽然表现为多种方式,但概而言之,其功能不外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用于满足功利性的心理需求,二是满足非功利性的精神需要。 所谓功利性的心理需求,就是广大的民众祈福辟邪、多子多寿的理想和愿

12、望。从根本上来说,这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现实态度。它在一定意义上支撑了广大民众对理想的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才称它有功利性的目的或心理需求更明确。从审美的角度看,剪纸能唤起人的一种功利性的审美愉悦。民间艺人按照他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取创造,广大民众按照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去欣赏,这虽然与前述的功利性目的不无关系,但毕竟是相对独立的又一个方面。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前一种功能在减弱,后一种功能在加强。一方面,集中体现其功利性意义的剪纸,例如:节令剪纸,越来越成为节令和礼仪活动的附加成分,而逐渐失去现实的意义,另一方面,作为人们穿戴、神物的花样剪纸属于实用性美术,正与日常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未见衰减

13、,而且,体现功利性的剪纸、礼仪剪纸,在减弱其功利性能的同时,其审美装饰的意义却成反比例地加强起来,以至于转化成为不具功利性的审美意义的剪纸。 对于剪纸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民间剪纸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或一种艺术样式,体现了一种特有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美术中最单纯和最简括的平面造型艺术,它在提炼和概括对象的外在特征上,在对极其普通的材质的把握和利用上,集中体现了民间艺人创作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处理手法。它直率而充分地表现了普通民众热烈而淳朴的情感。当把它与那些以廉价的材质所制作的粗陋、质朴的泥、木、布玩具联系对照时,当把它与乡间流传的民歌、民谣、民谚及歇后语等

14、联系对照时,可以发现他们所具有的内在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在民间剪纸中则是以二维空间的形式和形象地表现出来的。 其次,作为实用性的民间剪纸,它是民众美化生活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从对宅院、居室布置到对节日气氛的烘托,从对衣帽的装饰到对什物作品的美化。剪纸在广大农村以至一些城镇十分流行。门笺,窗花,鞋样虽然渐渐消失了昔日所谓祈福辟邪的含义,但仍历久不衰,特别在农村,依然盛行,正是因其在装饰上的使用价值所致。 第三,民间剪纸的发展,将导致新型的剪纸,即现代剪纸的出现。随着生活的日益丰富,随着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审美需要,在民间剪纸的基础上,心的剪纸将不为传统剪纸的规范性、程式性和习惯性所限制,借鉴并吸收其他姊妹美术的形式,以至外国美术中的造型观念和手法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由此可能生发一种新型的剪纸作品,一种失去任何使用意义和功利性的展示美术作品,而不同以往的民间美术形式。 最后,当把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文化遗存来看时,我们会更注意到其中所蕴含的大量的民俗学内容。当把民间剪纸与诸如民间文学、民间宗教、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多种民俗文化艺术结合起来,相互参照,相互佐证,便可对民俗学内蕴探析得更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