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家训与现代家庭教育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局部,表现了不同时期、不同 朝代、不同社会阶层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塑造与弘扬,表达了 丰富的哲学思辩与道德伦理思想。因此,吸取家训文化中的 营养因素,对于我们今天的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 家庭美德教育乃至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 借鉴意义与启迪作用。一、家训文化的内涵家训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它包 罗广泛,情感真挚,言简意赅,说理透辟,针对性强,便于 践行,所以深得世人赞许。家训又称家教、家范、家诫或家规。家训是指对子孙立 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训即是
2、家人做人 的道德标准。二、家训文化的消失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产生和开展,有其深厚的社会和家 庭的根底。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伦理社 会。具体而言,一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国之本在家,因而十分重视“齐家,而“齐家在于“修身;修身就是 家庭成员个体的道德修养。这就决定了家训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而修身齐家也就成了家训的主要目的和根本内容。第二,传统社会的家庭是以家长制为主体的宗法制结构。宗法制家 庭、家族的特点,就是家或家族通过立子立嫡的继承法而代 代相传。家训就是到达家庭、家族得以代代延续的文化根底。 以上两条决定了中国古代家训的兴旺。如上所述,古代家训产生和开展有一个内在的动力机
3、制,这就是家长为权威和立子立嫡代代延续的宗法制的家庭 结构。传统家训主要是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 孙的教诲训示。事实上,家训文化之所以有效并得以传承, 关键在于家长对于家庭成员具有无可撼动的绝对权威。不听 父言、对抗父训,就是不孝,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是 法律的惩罚。所谓“家训,实际上就是“父训。如?曾国 藩家书?中的家训,根本上是曾国藩对弟、对子的训示。而 在今天,家长制已经瓦解,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不是靠制度, 而是靠父亲的道德威信和经济地位,也就是说,“家训的建设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其次,随着时间的变迁,大家族、大宗族的家庭结构逐 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和小型化的现代家庭。2
4、022年卫计委发布的首个?中国家庭开展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户平 均人数已由20世纪50年代前的5.3人降至2022年的3.02 人,“小家庭结构让家庭成员更趋独立,加上人员流动性 大,让原本具有血缘联系的家庭成员“天各一方,感情也日趋淡化。由于方案生育的长期实行,以及“生男生女一个 样的宣传,改变了几千年来的“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 冲击了中国人光宗耀祖、维护家族荣誉的传统观念。而在古 代,家训是与家族荣誉的代代相传同行的,因而才有立家训、尊家训的动力。无疑,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产生传统家训文化那样的社会根底。三、中国古代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 传
5、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古人尤其强调家训和培育良好家风,在一个人的“幼稚之时,就对其训诫诱导,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 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 的习惯。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家训的本质就是培养一个 人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一传统家训文化的精华第一,做人要坦荡无私、老实守信。传统家训极为注意子弟的修身养性。?居家格言?称:“惟 愿有子孙者,未教他做家,先教他做人;教他做好人,先教 他有好心。明伦理,顾廉耻,习勤俭,守法度,方是教训。第二,学习要勤奋刻苦、立志成材。在学而优那么仕的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往往把立志成才 与读书知理联在一块。明代
6、郑晓?训子语?告诫儿子“大志 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左宗棠在?与子书?中反复强 调:“读书做人,先要立志、“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立志 之后,就要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始终不渝。曾国藩家训中 有“求业之精,别无它法,日专而已矣的良训。第三,生活要勤劳俭朴。?书?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子曰:礼与俭也,宁 俭,似俭尤要。望雅曰:一生之计在勤,一年之计在春,一 日之计在寅。治家、治国、治心,道岂有先乎者此?似勤尤 要。曰:二者皆要。尤要在克勤克俭之人耳 。由此可见, 古人将“勤与“俭置于同等的地位。第四,齐家要孝亲敬长。 古人极为重视“父慈子孝、夫妻爱敬、兄友弟恭、平和 礼让。许多家训要求子女居家那
7、么“孝顺父母 ,以修身、齐 家;入仕那么“忠君 ,以治天下。孔子曰: “孝悌之至,通于 神明,先于四海。 第五、交往要扶危济贫,德洽乡里。古人有云:“达那么皆济天下 ,意为自己有能力那么要扶危 济贫,救天下人于水火之中。家长告诉孩子与人和蔼相处, 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在处理邻里关系上,也要 求孩子与邻交好。待人接物要礼貌为先。宋人李邦献?省心 杂录?指出 : “家庭和睦,家道才会兴盛;在外与人和睦, 做事才容易成功。 二对古代家训文化的扬弃 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有上述积极的内容,也有诸多消极的 方面。首先,传统文化中宣传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从而抑制 了个性的开展。古人教育子孙勿多气、勿多
8、事、戒盈满、戒 多欲。朱熹就曾告诫子孙: “不可言人之恶,及说人家长短 是非。这样,培养的后人自然是一代又一代与世无争、明 哲保身之人。其者,传统家训文化中男女有别的观念极为严重,倡导 男尊女卑。?颜氏家训治家?也说:“妇主中馈,唯争酒食, 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 这种种对妇 女的说法,都充分表达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三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将 之抛弃,才能使传统的精华始终闪出夺目的荣耀。在家庭教 育中,家长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摒弃中庸之道,培养孩子个性。首先要解放孩子,还其 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9、,让他们有充实的时间和空间来体味生 活的酸甜苦辣,探索自然的微妙,增长人生智慧,促成个性 特长。家长的责任在于发现孩子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并 提供适宜的条件,使其不断提升。其次,从要求孩子“成龙 到先让其成人。现代家长对孩子在治学方面的期望很高,往 往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把培养目标定在不切实际的 高度,如一定要让孩子考第一名、考取名牌大学等,或者学 习各种演讲、音乐等技能,一旦达不到目的就是失败。事实 上,在把孩子培养成材之前,教其做人,培养根本素质是首 要的。传统文化对人文素质的重视是很高的,而许多家长却 无视了这一点。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分清本末, 将传统中的人文道德教育
10、重视起来,从而培养孩子成为一个 身心和谐开展的人。摒弃男女有别,发扬民主精神。当代的女性拥有着与男 性同等的地位,无论在智力还是能力上都不输于男性,所以, 应抛弃旧观念,将女儿儿子同等看待,给他们以同等的学习 时机。同时,将西方的民主精神融入进来,让孩子参与到家 庭的对话中,给他们发言的权利,让其畅快的表达自己的观 点,从而为之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气氛。第二、转变教养方式,促进孩子全面开展。放弃行为控制,诱导自主选择。许多家长不仅热衷于为 孩子设计未来的人生之路,还习惯于控制孩子的日常生活, 恨不得孩子的每时每刻都在自己的监控下,认为这样才是履 行自己的监护职责。这种做法往往徒劳无功,反而容易造成 逆反心理。所以要引导孩子思考,启发其独立分析、判断选 择。让孩子尽早了解真实的社会,在鲜活、复杂的社会环境 中进行判断和选择。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 责,才能作为主体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余热锅炉合同样本
- 公园建材采购合同范例
- 光纤接口采购合同范例
- 供水住宅出租合同范例
- 个人档案合同范例
- 公司班车出租合同范例
- 2014房租合同范例
- 买卖商品房合同范例
- 传媒公司人事合同范例
- 丧葬安全合同范例
- 高中英语教师研修-罗马建筑文化课件
- 货物验收单(模板)
- 幼儿园教学课件小班社会《孤独的小熊》课件
- 复旦大学大学生创业导论课件06创业的商业计划书
- 客诉客退经济处罚准则及要求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6篇)
- 293219民事诉讼法(第六版)教学PPT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 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指南
- 氧气安全标签
- 管道天然气改造普及工程(PE管)定向钻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