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讲练结合_第1页
第八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讲练结合_第2页
第八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讲练结合_第3页
第八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讲练结合_第4页
第八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讲练结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挪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48页识记根底梳理读三圈环流北半球示意图,填写以下内容。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挪动1七个气压带2六个风带3季节挪动规律挪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挪动。挪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区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

2、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受信风影响的地区气候不一定枯燥信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过程中,随着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在其影响下,天气一般是枯燥的。但当信风经过暖流洋面的增温增湿后,在迎风坡上也会形成丰沛的降水,如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理解要点打破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挪动规律1抓“分布打破位置判断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区分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上下压相

3、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部分图和变式图的考察,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2抓“偏转打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根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断定风带的详细风向。3抓“挪动打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挪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以下图所示: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

4、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少雨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潮湿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气候特点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为湿季信风带高温少雨为干季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枯燥3气压带性质和风带风向与气候特点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枯燥;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潮湿

5、。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枯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那么较多。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季节差异大。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019·河北衡水中学二调以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部分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12题。1假设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同属一个风带C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挪动2假设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B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温

6、和多雨C我国夏季会受到乙风带控制D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1B2.D第1题,根据图中气流方向,丙是高气压带,可能是极地高压带,所以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极地东风带,B对。甲、乙风带的风向可能一样,A错。甲、乙中不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C错;丙气压带夏季可能向高纬度挪动,D错。第2题,假设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那么甲为南半球的西风带,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我国是北半球国家,不可能受甲或乙风带影响,A、C错。乙风带为东南信风带,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少雨天气,B错;丙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选D。考向2气压带和风带的挪动2019·湖南长郡中

7、学质检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集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读以下图,据此完成35题。世界某辐合带季节分布位置差异3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东热带太平洋北美地区东南亚热带印度洋ABCD4图示辐合带控制地区A海洋狂风巨浪B遏制台风等系统产生C天气稳定少变D形成绵延千里的云带5乙图所示时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C海河径流量变大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增强3C4.D5.B第3题,北半球夏季

8、,东北信风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转向而成西南风,西南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季风辐合带;北半球冬季,南半球信风和北半球越过赤道后转向而成西北风相遇,形成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选择C。第4题,热带辐合带属于低压地区,风力较小,海洋比较平静,A错;比较平静的海面,低压控制,容易形成台风,B错;在热带辐合带上常有对流云生成和开展,天气不稳定,C错;沿着低压区,形成绵延千里的云带,D对。第5题,乙图风带和气压带向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挪动到南半球,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木茂盛,A错;天山冬季气温低,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B对;冬季海河径流量变

9、小,C错;冬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D错。巧判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1根据时间判断:北半球夏半年春分秋分气压带、风带因北移而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次年春分气压带、风带因南移而位置偏南。2根据关键气压带的纬度位置判断:主要看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挪动而挪动后的位置特点,如以下图所示。(3)根据特殊的自然景观或现象判断:如地中海地区高温枯燥时期,说明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非洲大草原的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等。考向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以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10、据此完成67题。6S市夏季常被雾覆盖,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7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解图流程6C7.D第6题,降水少、气温高和光照强都不利于雾的形成和持续。第7题,图示地区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考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对应学生用书第51页识记根底梳理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7月份气压中

11、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2南半球:气压带根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2气压带、风带季节挪动与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月A西北季风B东北季风7月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挪动(1)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2)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般为寒冷枯燥,但当经过暖湿的水面时,再遇到地形阻挡,同样会形成降水。例如,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丰沛,就是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天山和云贵高原北侧的降水,也与冬季风有关。 理解要点打破1海陆分

12、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地球外表不均匀,有海陆之分,特别是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完好性,使气压带形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1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2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工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挪动性质寒冷枯燥温暖潮湿温暖枯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13、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不利影响低温、旱涝等灾害旱涝灾害提示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但仍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北半球上下气压中心及其影响2019·河北邢台市质检以下图中为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所示季节,地的总体天气特点为A低温晴朗B高温阴雨C炎热枯燥D温和多雨2此时地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为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1C2.A第1题,图中位于31°N,30°E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区,此季节气压高说明受北移的副热带

14、高气压带控制,天气炎热枯燥。第2题,位于31°N,120°E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考向2季风环流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34题。3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4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枯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挪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权力弱于夏季风思维流程3D4.D第3题,图中显示A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东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第4题,图中显示B地位于南亚地区

15、,属于南亚季风影响范围,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时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挪动形成西南季风,为南亚地区带来丰沛降水。一、选择题2019·浙江镇海中学测试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以下图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读图完成12题。1以下纬度中,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是A40°NB50°SC40°SD60°N2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势上下C洋流性质D海陆分布1B2.D第1题,读图可知各纬度西风分速,把所给的四个纬度数冬、夏季西风分速相减便可知,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是在50

16、76;S附近,选择B。第2题,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西风影响的范围比例小,南半球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受西风的影响的比例相对较大,选择D。2019·泰安模拟以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甲地气候类型为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4以下关于乙、丙两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乙地河流流量7月大于1月B丙地全年高温多雨C乙地天然植被为常绿硬叶林D丙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大3B4.C第3题,甲地被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为北半球的热带沙漠气候。第4题,乙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17、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假设在北半球,那么河流流量7月小于1月;该气候类型下天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小。读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完成57题。5图中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A地B地C地D地6图中地的风A可能开展成为台风B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进入旱季C给巴西高原带来降水D与影响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一样7图中地盛行风挟带的水汽主要来自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5A6.D7.C第5题,地气流顺时针辐散,应为高压中心,气压最高。第6题,图中地为西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挪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与影响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一样。第7题,图中地

18、盛行西风,其挟带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2019·河南郸城一高测试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至今仍保存着罕见的原始生态系统。在当地气候影响下,它的“容颜在湿季的葱绿和干季的焦黑之间更替。以下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图。据此完成89题。8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挪动特征,断定卡卡杜国家公园降水集中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9卡卡杜国家公园干季焦黑的原因为A灌丛自燃B强光烤晒C高温熔化D日温差大8D9.A第8题,从图中看此地为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冬季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易带来丰沛的降水,12次年2月为北半球的

19、冬季,选择D。第9题,卡卡杜国家公园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湿季时草木葱绿,但是到了干季降水稀少,气温高,草木枯黄,灌丛容易自燃,变得焦黑,选择A。读某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完成1011题。10有关Q处降水少的原因,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全年受甲气压带的控制B受丙气压带和3风带的控制C受甲气压带和2风带的交替控制D受乙气压带和3风带的交替控制11有关S地与R地降水差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S地比R地的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也大BS地比R地的年降水量大,降水更集中,雨季更短CS地因受沿岸暖流增湿作用的影响,年降水量大DS地比R地受4风带影响的时间长,年降水量大10B11.D第10题,从气压

20、带、风带的分布及风带中的风向来看,1、4分别为北、南半球的西风带,2、3分别为北、南半球的信风带,甲、丙分别为北、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乙为赤道低压带。Q处位于20°S的南美大陆西岸,不会受到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其年降水量近乎为0 mm,应为热带沙漠气候,原因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又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第11题,S、R两地同处于大陆西岸的30°40°,均为地中海气候,都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但读图可知,S地的降水远比R地的多,是因为S地的纬度比R地高,受西风带影响的时间长,降水多,而R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的时间长,降水少。二、非选择

21、题12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理由是_。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冰岛的风向是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_方向流动。3某月份枯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挪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消费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线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第4

22、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开展。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2冰岛低压偏南风逆时针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那么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132019·长郡中学阅读以下图文材料,答复有关问题。因太阳直射

23、点的南北挪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在图2中10°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40°N大陆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在30°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图1、图2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挪动北半球和欧洲、非洲部分某时刻气压场分布。1假设此刻图2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3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图2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加以详细说明。只需举一例进展说明即可4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