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第二节内能 热传递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1页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第二节内能 热传递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2页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第二节内能 热传递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3页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第二节内能 热传递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4页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第二节内能 热传递 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第二节内能热传递同步练习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C3. A4. B5. B6. C7. D8. C9. C10. D11. B12. 减少;增加;热传递13. 热传递;做无规那么运动14. 内能;热量;温度15.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16. 不会;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17. 30;质量和初温;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D;18. (1)B 97 小于 不同 液体 水 水 转换 液体的种类(2)羽绒 包羽绒的瓶内温降低的慢,降低到一样温度时所用的时间较长4.41105热水与外界温差越大时,放热速度越快(或热水放热先快后慢)19. (1)温

2、度越高,扩散越快(2)分子间存在引力(3)做功【解析】1. 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但质量小,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C、晶体熔化过程中,质量、温度不变,但吸热,故内能增加且温度不升高,故C错误;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应选:D。(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3)晶体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升高;此题考察了内能的影响因素、具有内能的条件、内能的改变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2. 解:A、用锯片锯木头,锯片发热,是抑制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合题意;B、铁丝反复弯折,是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C、用冰袋降温,是水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人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应选:C。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等,做功本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本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据此分析判断。此题考察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判断是做功还是热传递,关键是看能量是发

4、生了转化还是转移。3. 解:A、我国北方地区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充分风能来发电,风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B、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C、飞船在加速升空过程中,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机械能增加,故C错误D、压缩冲程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将机械能转化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应选:A。(1)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2)

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4)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能源的种类、改变内能的方法、能量的转化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常见题型,是一道根底性题目。4. 解:A、给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故A错误;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B正确;C、行驶的汽车从开场刹车到停顿的过程,抑制摩擦做功,内能

6、增加、温度升高,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冬天,汽车内部温度高,车外温度低,车内空气柱的水蒸气遇冷在玻璃的内外表液化形成水雾,故D错误应选B(1)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那么运动;(2)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成机械能;(3)服摩擦做功可以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此题考察同学对身边常见现象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络才能,对定义要准确地理解和记忆5. 解:A、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B、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

7、同一杯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B正确;C、两杯水下降一样的温度,内能减少等于放出的热量,由Q放=cmt可知,减少的内能还与水的质量有关,故C错误;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质量、温度、体积有关,温度一样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应选:B。(1)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2)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都具有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此题考察了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以及热传递的理解,把握住两点:(1)物体的温度改变,其内能一定改变,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以及液体的

8、沸腾。(2)物体的内能改变,温度可能不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6. 解: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仍具有内能,故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它们在改变内能能到达一样的效果,故正确。应选:C。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9、,内能的大小跟温度、质量、状态有关;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一样;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但从能的转化观点来看它们的区别在于: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热传递那么是内能在物体间发生转移。此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热学的重点。7. 解:A、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两个物体的温度一样,它们的内能不一定就一样,故C错误;D、物

10、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但不能说一定不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D正确;应选D(1)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3)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4)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但不能说一定不变此题考察了内能的改变、热量的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8. 解:A、用酒精灯加热使杯中水的温度升高,这是用酒精灯给水传热,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使水温升高,这是将水运动的动能转化成了水的内能,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

11、有关,故B错误;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减慢,水的内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故D错误。应选:C。(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3)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4)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此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内能、热传递的条件及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理解,是中招的热点,热学的难点。9. 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那么运动,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A错误;B、分子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12、,雾霾弥漫是宏观物体的运动,故B错误;C、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大小无关,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其内能却不一定增加,故C正确;D、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绵内部有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错误应选C(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据分子运动轮可知,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且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且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分子间存在间隙;(3)机械能是不同于内能的一种形式此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内能、机械能的理解,深化理解概念是解答的关键10. 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他做功,

13、故BC错误;D、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正确应选D(1)热量是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二者是等效的(3)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此题考察了学生对热量的理解、改变内能两种方式、内能的影响因素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也是中考的热点11. 解:A、热量是一过程量,一个物体不含有热量,故A错;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只是知道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不知道质量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内能大小关系,有可能乙物的内能比甲物的内能大,故B正确;C、甲乙两物体都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不知道质量大小关系,

14、不能确定其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关系,也就不能确定甲乙两物体的机械能的大小关系,故C错;D、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甲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比乙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故D错应选B12. 解:铁块的温度高,投入到温度是10的水中,铁块的温度会降低,铁块的内能会减少,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答案为:减少;增加;热传递此题抓住热传递本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此题考察了改变内能方式中的热传递,相比照较简答,属于根底题13. 解:用燃气灶烧水时,水从燃气灶的火焰上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使水的温度升高;

15、泡茶时满屋都可闻到茶的清香,是茶的香气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所以香气漂满屋子,说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故答案为:热传递;做无规那么运动。(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此题考察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属于根底题。14. 解:(1)摩擦生热是指产生的内能,故这里的“热是指内能; (2)物体吸热升温,指吸收热量,故含义为热量; (3)这杯水很热,这里的“热指温度。故答案为:(1)内能;(2)热量;(3)温度。“热有不同含义,有“温度“内能“热量等多种含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

16、热程度;内能表示物体具有内能;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虽然同样是热“,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却不一样。此题要求学生知道温度、热量和内能的一样点和不同点,并且可以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15. 解: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那么热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分子动能;分子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势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答案为: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要纯熟掌握内能概念和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

17、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6. 解:据图中的温度时间图象可知,当加热至2min时,两种物质的温度恰好一样,所以它们之间不能发声热传递;据图象中的信息分析可知,乙熔化有熔点,即是晶体,甲没有熔点,是非晶体;再如乙的熔点是60等;故答案为:不会;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2)据图象中的信息分析即可,如乙熔化有熔点,即是晶体,甲没有熔点,是非晶体;再如乙的熔点是60等;能看懂题目中温度时间图象的信息,并知道热传递的条件、晶体、非晶体的区别等知识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7. 解:(1)由图和表格数据可知,甲温度计最终的示数为水和牛奶到达热平衡

18、时的温度,乙温度计最终的示数为空气和牛奶到达热平衡时的温度;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水吸热,故甲的温度计的示数要高于室温;乙中牛奶的温度最终与室温一样,故空气环境的温度约为30;与牛奶降温的因素很多,但只能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改变,所以需要让牛奶的质量和初温一样(2)通过实验数据可知,一样时间内,水中浸泡的牛奶温度较低,说明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3)当实验时间较长时,一样时间内牛奶降温的速度逐渐变慢,就是指冷却速率变慢.故D图符合题意(4)热水和环境温差越大,热水降温越快,所以当热奶茶和环境温度差越大时先冷却,然后再放入适量冷牛奶,故的冷却效果更好故答案为:(1)30;质量和初温;(2

19、)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3)D;(4)(1)控制变量法是让某一个相关因素发生变化,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影响牛奶降低温度的因素很多,比方牛奶的质量、初温等等(2)根据表格数据,假如温度计温度越低,说明冷却效果越好(3)物体在冷却时,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快速降温,后温度的降低速度变慢,最后物体的温度等于空气的温度而不再变化(4)分析题目,假设要使水的温度下降最快,要使物体和室温温度差越大此题考察水的沸腾实验的灵敏应用与变通,读懂题意,理论结合实验现象灵敏变通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8. 1题【分析】我们使用一样的酒精灯(或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比

20、较物质吸热才能的2种方法:使一样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一样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才能强;使一样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一样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才能强;根据温度计分度值读数;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液体的种类有关。此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才能,考察转换法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及温度计的计数,影响液化沸点的因素,综合性较强。【解答】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AD是为了控制液体吸收的热量一样,C控制质量一样,都有必要,多余的是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一样,选B;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场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那么水的沸点是97,这说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才能不同;水和另一种液体,液体温度升高得快,这个实验说明了水吸热才能强,即水的比热容大;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该方法是转换法;本实验除了可以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可以说明许多问题,例如:在气压一样时,不同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的种类有关。故答案为:(1)B 97 小于 不同 液体 水 水 转换 液体的种类。2题【分析】保温性能的好坏主要是看包在羽绒和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