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_第1页
第十单元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_第2页
第十单元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_第3页
第十单元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单元 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一、根底稳固1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暇xi 阁 笃d嗜sB糟粕b 跻j 俟s 鲍boC戛戛ji 讫q 俗谚yn 不假思索jiD逮老鼠di 力有未逮di 骈pin 俪l解析:A项,“嗜读sh;B项,“粕读p;D项,“力有未逮中的“逮读di。答案:C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一样的一句是例句:惧祸之及A由叔本华之说 B一朝而舍之C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D宝玉之于黛玉解析:D项与例句中的“之都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C两项“之为构造助词“的;B项“之为代词。答案:D3以下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

2、完全一样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虽一行作吏C老大嫁作商人妇 D后以奔波四方解析:A项中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中古义为“一旦,一经;今义为“一群指同行的人。C项中古义为“年纪大了;今义为“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一的人。答案:D4以下各项中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B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贪于财货解析:C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答案:C5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未必遽跻古人 跻:升、到达B无虑百数十家 无虑:没有忧虑C逮于周秦诸子之书 逮:及、到D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要:应当、必须解析

3、:B项,无虑:大约。答案:B6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沧桑之变,目睹之而身历之B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C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D王夫人固亲于薛氏解析:B项,息,使休息。A项,历,经历;C项,索,寻找;D项,亲,亲近。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红楼梦评论?的第一段,完成711题。7以下各项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才得一面A大楚兴,陈胜王 B人皆得以隶使之C稍稍宾客其父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解析:A项为名词作动词,与例句一样。B项为名词作状语;C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D项为名词的使动用法。答案:A8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始于困者终于亨

4、 亨:顺利、亨通B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 餍:满足C但借侯、李之事,以写故国之戚 戚:亲戚D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 背:违犯解析:C项,戚:哀伤。答案:C9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C自非三尺童子,其谁信之哉D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解析:C项“其为助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其,均为代词。答案:C10以下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者认为?桃花扇?中的结局不令人信服。B作者认为?红楼梦?违犯了中国人的普遍心理需要,但这也正是它的价值所在。C文中认为?牡丹亭?长生殿?是媚俗的典型例子。D作者认为?红楼梦?桃花扇?的区别仅在于解脱的方式不同。解析:D项,文中谈到的区别不仅这一点。答案:D11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译文:_2且?桃花扇?之作者,但借侯、李之事,以写故国之戚,而非以描写人生为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