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词风的审美特质_第1页
浅探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词风的审美特质_第2页
浅探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词风的审美特质_第3页
浅探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词风的审美特质_第4页
浅探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词风的审美特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探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词风的审美特质纳兰性德对亡妻的悼念,除了怀念失去的美好之外,其实也在述说自己随亡妻而逝的理想和自身坎坷的命运,以下是搜集的一篇探究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词风的审美特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以悼亡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特殊的领域,纳兰性德是有意识地把悼亡题材的作品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在他全部的悼亡词里,更是他以真情贯穿一生的凄苦心境,从而形成其悼亡词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试从其悼亡词中对亡妻的怀念、对自身命运的伤悼、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三个方面,展开对其悼亡词的分析,以浅探纳兰性德悼亡词真挚哀婉、孤寂悲凉的词风的审美特质。一、悼念亡妻,一往情深( 1) 青衫

2、湿遍忍相忘读纳兰性德悼亡词最先感受到的便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种真情是对亡妻真切的情感。关于卢氏其人,历史上对她的评价是“生而婉娈,性本端庄”。虽然他们的结合是封建社会贵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同样都是内心温柔、至纯至真的人,二人婚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美满的婚姻生活更是激发了纳兰诗词创作的灵感。卢氏故去后,纳兰性德的悲伤与痛苦难以自制,他将对妻子的思念与追怀都注之于笔,故而他的作品都弥漫着浓厚的悲怆凄婉的情绪,如他的自度曲青衫湿遍悼亡,对纳兰来说,卢氏不仅是自己的妻子,更是难得的善解人意、知冷知热的朋友。可惜世事无常,卢氏的早逝给纳兰带来的不仅是失去妻子的痛苦,更是失去知音的悲痛

3、,短暂的欢愉换来一生的悔恨与内疚,纳兰此后的诗词创作便走向了“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此词作于卢氏离世半个月后,作者自编词牌以寄托对亡妻的哀思,应当是其悼亡词中的第一首。他被深深的负疚感所束缚,陷入无法解脱的死结之中。在纳兰眼中,妻子卢氏并不是政治婚姻下无言相对的傀儡,而是要和自己相守一生的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对妻子的悼念,往往也是在怀念失去的美好,伤感自己的命运。从这首词中已经感受不到那个从容舒缓的纳兰性德,随着知情解意的爱妻的亡故,纳兰的心也随之而去,现实中的他更像是飘忽游离的浮萍,永远不会再安顿下来。(二)一片伤心画不成悼念卢氏的词作不仅开拓了悼亡词的容量,更主要的是其中所包

4、蕴的赤诚真淳。卢氏的真情和善良都能在词中感受到,这不仅流露出容若对亡妻的深情,也能感受到卢氏对容若亦一往情深。容若的真诚贵在他够坦白,敢于直言卢氏陪伴在侧之时自己仍沉陷在过往里,任凭她在自己的心房外徘徊。卢氏对容若的情深义重,直到她死后,容若才惊觉。这首恰如杜鹃啼血的悼亡词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就这样产生了: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纳兰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的思乡情切及怀念亡妻的悲痛之情,亦能使读者感受到卢氏的亡故使纳兰伤心哀痛。他为卢氏在世时自己不够珍视夫妻情深而内疚、悔恨不已,故而通过描绘一

5、幅亡妻的画像来追忆卢氏,同时也期望减轻自己的相思之苦。逝去的人得到了解脱,而活着的人却徘徊在梦里,无法自拔。纳兰还借用马嵬兵变,玄宗悼念杨贵妃的典故来表示自己虽然肉体仍存,但已心如死灰。对于贵族出身的纳兰而言,要娶三妻四妾本是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他与卢氏之间深厚的情感,使他宁愿身陷梦境中苦苦折磨自己,以减轻思念的痛苦和自己的内疚。悼亡是一种追念,卢氏甘愿妥帖付出,而容若后知后觉。有若花期错落,卢氏开在暮春,而容若盛于初夏。二、自伤自悼,孤苦飘零(一)飘零人物怕难认纳兰性德对亡妻的悼念,除了怀念失去的美好之外,其实也在述说自己随亡妻而逝的理想和自身坎坷的命运。纳兰性德虽是王公贵族之后,又是康熙皇

6、帝的贴身侍卫,但他却将这些虚名视作禁锢自己的枷锁:“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这也导致了他从此性格忧郁寡欢,形成壮志难酬的情怀,这种现实与内心的矛盾、自我压抑的痛苦是普通人所无法觉察和承受的。这一首鹊桥仙梦来双倚诉说的正是哀婉的怀思和对身世的隐怨: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寻思常自悔分明,无奈却、照人清切。一宵灯下,连朝镜里,瘦尽十年花骨。前期总约上元时,怕难认、飘零人物。愁思总是无端被月光牵引而出,这弯新月也让纳兰想起自己与妻子相伴的时光,无奈物是人非事事休,这把人照得清切的明月,如今只令纳兰看清了镜中自己的影子,徒增心中的伤感,悔恨自

7、己当初竟不懂得珍惜相守的幸福。爱妻终究还是被无常的命运带走了,这无常带走的不仅是妻子,还有他的理想和希望。纳兰深深悔恨的是对亡妻不够深情,他感同身受亡妻生前被自己所冷落的孤寂、落寞和痛楚,在这样清醒的夜里,孤独、寂寞和怀念不请自来。他将这种内心的悲痛通过笔墨发泄出来,用哀婉凄凉的词句伤悼着自己覆灭的理想和浮沉坎坷的命运。( 2) 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生性孤高耿介,与世俗官场格格不入。卢氏这位红颜知己的故去,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更令他饱受痛苦的折磨,也使他深陷于美好往昔无法自拔,他的悼亡词里无不流露出对妻子魂牵梦绕的相思之情。想到从前还有妻子可以倾诉,如今只能孤身一人对着画屏倾吐自己壮志未酬的哀叹和

8、怅然若失的命运之感。纳兰这首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亦道出了他一生的惆怅: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御前侍卫的工作不仅乏味而且艰苦,他的青春都虚耗在这孤寂枯燥的时光里,这一切都使他心头始终萦绕着壮志难抒之感。他将自己从这现实中所体味到的孤独凄楚,融入自己的词作里,使其散发着伤感哀悼的情绪,也只有在词作里,他才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人生,道出自己只不过是个人间的惆怅过客。他看到自己的孤独与凄凉,看到自己饱受离愁别绪的折磨,可是无论悲伤与否,都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情感,不会再有人理解他,也不会有人发现深沉执着的他,此时纳兰心中已满是悲苦凄怆,

9、不可自制,唯有以词代泣。心路漫漫,彷徨无依,纳兰希望能通过文字的心灯收容所有的情绪和流离失所的灵魂,重新找回知足感恩的心。三、悼念过去,美好往昔(一)当时只道是寻常原本应当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这般美满幸福的生活,然而上天仅眷顾容若三年,逝去的时光不可重来,失去的美好亦不可重现,所以纳兰心中的内疚和悔恨才更加深重。清人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绝非过誉之词,也许他也认为只有纳兰性德是这样真性情、真我、真实、真纯的人了。直到斯人已逝,容若才惊觉连往日寻常的相处亦是不可再得,这时他才真正感受到生离死别的刻骨铭心

10、之痛。这深深的爱与悔充盈于心,在漫无边际的伤痛与追昔中徘徊不去,一如纳兰自己在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所说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当年漫不经心地与妻子饮茶作乐,直道寻常,如今已是天人永隔。在这些悼亡背后实际上是纳兰对美好过往生活的珍爱,正是这些美好往昔与现今悲苦孤寂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以致纳兰一直沉浸在悼念亡妻和自悼的灰色心绪中无法自拔。从纳兰悼亡词中,感受到他在追悼亡妻的同时,也是在抒发自己生之痛苦,在悼亡与自悼的背后实际上潜藏了容若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这种心理基调奠定了纳兰的悼亡词乃至整体词风都是以悲苦为主要特点。纳兰的悼亡词情意真挚,感情深切,毫

11、不造作,感人肺腑,唐圭璋亦曾评价纳兰词:“容若者,盖全以真胜者,待人真,作词真,写景真,抒情真。”(二)此情已自成追忆每一个平凡、幸福的瞬间都是极其珍贵的,无论是亲人、朋友、清风还是明月,都应该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因为除了追悔和回忆,一切都无可挽回亦不可重来。例如纳兰的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短短十数字就将纳兰孤独寂寥、自伤自悼的词风表现出来,透露出容若对往昔美好的无限追怀。“此情已自成追忆”,纳兰此刻也深知这份感情这些往事只可追忆,无法挽回,这一句既道出了纳兰的悲伤,也道出了世事的无常,这无常的后果就是“零落鸳鸯”,“零落鸳鸯”之后便成了如今的“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quo

12、t;。这雨夜里透着丝丝凉意,相依相恋的夫妻情分如同作了一场十一年的梦境,不堪回首,回首已是沧海桑田。无论是追悼和亡妻的往昔的温馨美好,还是自伤于如今的悲苦生活,或是怀念过去生活的美好,到了最后,不诉离荡,尽是离荡。由落英缤纷的眷侣生活到孤苦寂寥的落魄无依,造成了纳兰的灰色心绪,以至于他在悼念亡妻的悼亡词中,隐隐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温馨记忆的怀念,将深深的怀恋过往美好之情潜藏在悼亡词里,深入而浅出。忧郁寡欢的性格,身不由己的命运,壮志难酬的情怀,这些自我压抑的痛苦使他更加珍惜世间至纯至真的情感,更加难忘往昔的美好时光,故而纳兰的悼亡词皆以深沉的字眼为主,词风哀婉凄苦。统观纳兰性德的悼亡词,笼罩着他以真情贯穿一生的凄苦心境,他是有意识地把悼亡题材的作品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甚至其哀婉凄清的词风都是受到创作悼亡词的影响而形成的。他将自己短暂人生中的痛苦倾诉于词,这一首首哀婉的词作里所蕴含的作者对坎坷命运的悲叹和对往昔美好的追怀构成了其悼亡词的全部内涵。他对亡妻的怀念,对自己孤寂悲苦的命运,对过去美好往昔的追忆怀念,形成了其悼亡词独有的凄怆的意象和凄婉的意境,其特殊的艺术风格是真挚哀婉、孤寂悲凉。纳兰的悼亡词之所以能够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全在于他的词如同他的人一样表现真性情、真我、真实和真纯。情真意切,不事雕饰,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