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光电传感与系统设计实 验 讲 义 靳 龙 编 张兴强 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光电类传感器安全基本事项传统电学类电磁传感器测量是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频率等电路参量和力学量、光学量、热学量及其它电磁量之间关和技术的一门科学,是光电传感实验课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电磁测量具有仪器灵敏度高、测试范围宽、滞后小、响应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迅变和动态过程的测试与记录。许多非电量都可以转化为电测,因而在现代生产、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由于电磁测量系统较为复杂,特别是各种电源的带电操作,若测试过程稍有不慎,极易酿成人身安全和设备事故。为此,做传统电学类电磁传感器时,必须先对常用的仪器有所了解,同时
2、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绝不可掉以轻心并注意以下事项:1按线路图从电源负极开始(正极在最后检查完线路后再连接),以顺时针方向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者先接主回路,再连接分回路。2接好线路后自己先检查一遍,然后必须由指导教师复查线路。3预置安全位置:检查电源电压旋钮和电流旋钮是否调在最低或最小位置,滑线变阻器滑动端是否置于合适点,电阻箱是否已放到预估的阻值等。4接通电源,开始实验。5实验完毕,先关闭电源,经指导教师检查实验数据并签字后,再拆去线路,仪器按要求归位放置。光学类传感器安全基本事项光纤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光学类光纤传感器实验中,实验者通过对光学仪器的调整、对外界力、热
3、、光、电等物理量甚至化学量通过光纤传输进而达到检测的观察和记录,学习和掌握光纤传感器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光纤传感仪器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其核心部分是它的光学元件,这些元件大部分是玻璃制品,如光纤、棱镜、分划板等。它们的光学表面经过精细抛光,有些表面还镀有膜层,因此,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光学元件易损,必须在详细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后才可以使用仪器。使用时要耐心细致,动作要轻、慢、缓,不准强拉硬扳,严禁私自拆卸仪器。2轻拿、轻放,勿使仪器或光学元件受到冲击或震动,更要避免跌落到地面。光学元件使用完毕,应立即放回原处并加罩;长期不用的,应放回带有干燥剂的木箱内,防止沾染灰尘。3
4、在暗室中应先熟悉各种仪器用具的安放位置。在黑暗环境下摸索仪器时,手应贴着桌面缓慢移动,以免碰倒或带落仪器。4保护好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不能用手触及光学表面。若发现光学表面有灰尘,可用专用软毛刷或镜头纸轻轻擦去,但不要加压擦拭,更不准用手帕、普通纸片、衣服等擦拭;如果光学表面有汗渍、指纹等,用干净的脱脂棉花蘸上清洁的溶剂(酒精、乙醚等),轻轻地将污渍擦去(镀膜面的处理应由实验室人员进行,学生不得触碰或擦拭镀膜面)。5使用激光光源时切不可直视激光束,以免灼伤眼睛。6对于光学仪器中机械部分应注意添加润滑剂,以保持各部分转动灵活自如,平稳连续,并注意防锈,以保持仪器外貌光洁美观。目 录实验一 光纤温度
5、传感器11实验二 光纤烟雾报警器19实验三 光电透过率测量系统设计实验.24实验四 PSD位置传感器实验29实验五CCD驱动电路和特性测试31实验1 光纤温度传感实验【产品介绍】通常按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将光纤传感器分成功能型(称为传感型)和非功能性(传光型,结构型)两大类。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大多数使用单模光纤,它在传感器中不仅起传导光作用,而且有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但这类传感器在技术制造上难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且调试困难。传感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本身同时起传光作用和传感作用。传感型光纤传感器也包含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待测物理量引起光纤中传输光强变化,通过检测光强I的变化实
6、现对待测物理量的测量。强度调制的特点是简单,可靠,经济。强度调制方式很多,大体可分为:1反射式强度调制2投射式强度调制3吸收系数强度调制4折射率强度调制5光模式强度调制。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目前,消防上的火灾报警有两种方式;1火灾前温度升高·通过对温度的探测来实现对火灾的监控;2火灾前产生烟雾,通过对烟雾的探测来实现对火灾的监控。光纤火灾报警传感系统中的光纤温度传感器通过对周围温度测量与记录,当环境温度到达设定阈值时产生声光报警,光纤烟雾传感器对周围烟雾浓度测量,当环境烟雾浓度到达设定阈值时产生声光报警。该实验系统重点研究光纤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原理,光路调整方
7、法,光纤传感的制作及电路设计,ARM单片机应用设计,工程布防等。【相关参数】1光源: 高亮度LED 直径5mm2探测器: 高灵敏度光敏二极管 直径5mm3光纤烟雾OFS-R型:直径1/2.2mm,工程封装,长度:2m4光纤烟雾OFS-T型: 直径1/2.2mm,工程封装, 长度:2m5光纤温度OFS型: 直径1/2.mm,长度:2m,分辨率:0.16液晶: 2.8寸TFT高亮度显示7键盘: PS/2外置键盘8光纤卡架: 25x25x18mm 数量:2个9电源: 220VAC10电源适配器: 5V 2A11串口: RS232,9针12USB接口: USB2.0【外置键盘功能键介绍】图1 键盘示意
8、图“enter”键 数字存入键,及试验中输入读取物理量或参考值后,按下此键,数据被保存(初始值与步进值除外);“-”键 删除键,删除输入值;“+”键 恢复键,恢复被删除的值;“del”键 修正键,删除输入数值的最后一位;“*”键 绘图键/测量精度验证键,输入数据结束后,按下此键系统自动在液晶显示屏上画出相应的关系曲线;验证测量精度时按下此键,液晶显示屏上动画以及给出相应参考值和电压数值;“numlock“键 初始值设定键,按下此键保存初始值(初始值不能为·0)“/”键 步进设置键,按下此键保存步进数值每次新实验前,一定把原来数字删除,再重新设定步进值【实验目的】1掌握对射式强度调制型
9、光纤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特性;2掌握温度对光纤温度传感器灵敏度的因素与解决办法3纤温度传感器用于火灾报警的原理;4了解双金属片的特性;5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制作;6光纤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的原理与方法;7掌握影响光纤温度传感器灵敏原理与方法【实验内容】1光路与机械组件组装调试实验;2抗外界环境光干扰实验;3温度变化(包括升温和降温)与电压变化关系实验;4改变增益大小后温度变化(包括升温和降温)与电压变化关系实验;5温度测量与对比实验及误差分析;6火灾报警中报警温度阈值设定以及解除警报;7设计实验若干:1光纤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机械制图;2用万能板及面包板分别搭建光源驱动电路,PD检测电路,调零挡路3光纤
10、温度传感器探头的设计与制作;【实验仪器】1光纤火灾报警传感系统 一台2对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 两根3加热模块 一套4光纤温度传感器机械装置 一套5小键盘 一套6电源线 一根7串口线 一根8电源适配器 一个【实验原理】传感探头结构图2传感探头结构示意图【测量原理】当图2所示的加热模块通电后,被测温度的变化将引起双金属片的弯曲变形,通过遮光片将其转化为直线位移,从而使得从输入光纤耦合到输出光纤的通光亮发生变化,即光强度受到了调制。光通量的变化与遮光片的位移大小有关系,于是通过光电检测到的电流大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再通过电流甚至电压的转换,使得测得的电压值为位移的变量,即V(y),传感原理如
11、图3所示,光强度调制曲线如图4所示图3传感原理分析图 图4光强度调制曲线图对于多模光纤来说,其模端出射光场的场强分布由下式给出 (1)式中,I0由光源耦合到输入光纤中的光强,(x,y,z)-纤端光场中位置(x,y,z)处光通量密度,表征光纤折射率分布的相关函数对于阶跃型光纤,=1,a0-光纤纤芯半径,-与光源种类及光源跟光纤耦合情况有关的调制参数,c-光纤最大出射角。如果将同种光纤置于输入光纤纤端出射光场中作为探测接收器时,所接收到的光强可表示为 I(x,y,z)= exp-x2+y2w2(z)ds (2)上式w(s)=a01+tgc (3)s接受光面,即纤芯面。在纤端出射光场的远场区,为了方
12、便起见,可用输入光纤端面中心点处的光强来作为整个纤芯面上的平均光强。在这种近似下,得到在输入光纤端面所探测到的光强公式为:I(x,y,z)=sI0w2exp-x2+y2w2(z) (4)对于遮光式光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来说。输出光纤接收到的透射光强值等于图5中光纤纤芯阴影部分所接收到的入射光强,于是有:I(y)= (5)式中,-a0x,ya0, x=S图2中光纤纤芯阴影部分面积。当输入光纤与输出光纤端面距离较近时,则在输入光纤纤芯边界处,金丝有I(x,y,z)>>0,则上式可表示为:I(y)=exp-x2+y2w2(z)dxdy (6)对于固定的z值,w(z)为一个常数,又有=2a
13、(7)从而得到:I(y)=I021-erf(yw(z)) (8)式中erf(y)误差函数,erf(y)=20yexp-m2dm可知,多模光纤的遮光式光强度调制特性曲线分布是重积分函数,难以手工计算,可运用Matlab工程计算绘图软件绘制调制特性曲线。【注意事项】1光纤卡架安装不可倾斜,保证输入光纤与输出光纤对准,接收光强最大。2传感探头安装不可倾斜,保证遮光片面与光纤端表面垂直。3实验中,不得用手下压传感探头。4加热器,必须调节“偏压旋钮”将电压值在3500左右。5在刚加热时,由于热传导不均匀导致温度上下漂浮0.5。6当没有完整采集一次实验数据时,必须重新开始实验。7光纤传感器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14、5cm以免损耗太大及折断。8当温度超过报警阈值时,可以人工解除报警声音。9第一次按下Numlock“开始加热,再按下此键停止加热。【实验操作】界面操作,光路与机械系统组装调试实验1按照图2安装光纤传感器,把输入光纤,输出光线分别插入光纤火灾报警传感系统的“光源”座孔和“PD“座孔上,另一端安装在光纤卡架上。2按照图2安装传感探头,使遮光片面与光纤端面垂直,接上“5V”适配器。3将USB接入实验仪,并将PS/2接入键盘。4将两光纤间距离调至3mm左右,然后固定光纤。5打开电源开关,进入实验系统液晶显示主界面,按下数字键“1”进入光纤温度传感器界面。图5火灾报警中光纤温度传感器界面6观察“电压显示
15、”与“温度显示”7关闭电源抗外界环境光干扰实验1重复实验1)中步骤15.6用日光灯或其他光源照射温度传感器端面观测电压值显示的变化7关闭电源温度变化(包括升温和降温)与电压变化关系实验1重复实验1)中步骤15.2调节“增益按钮”,将电压值调至3500左右。7按下”Numlock”,即使温度传感器开始加热,同时观测“温度显示”和“电压显示”的变化。8当温度到达(室温+50)时左右(根据夏冬实际调整),再按一下“Numlock”使停止加热同时观测“温度显示”和“电压显示”的变化直到温度恢复为室温。9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列表格表1 温度电压关系表T()升温电源(V)降温电压(V)10根据表中数据在Ex
16、cel绘制曲线。11曲线分析,关闭电源。改变增益大小后温度变化(包括升温和降温)与电压变化关系实验1重复实验1)中步骤156通过调节增益旋钮改变增益大小7重复3)中71011对比试验30分析曲线,关闭电源TFT液晶中温度曲线的动态显示实验1重复3)中步骤189按一下“*”键进入曲线绘制界面10对比试验3)中曲线11再按下“*”键进入温度传感器动态显示界面图6火灾报警中光纤温度传感器动态显示界面12关闭电源精准验证实验1重复实验5)中步骤11213待温度恢复为常温后按下加热键“Nunlock”键14观察曲线变化,并且记录实际温度与显示温度的值15待温度到达50左右时停止加热同样记录实际温度与显示
17、温度的值16对比实际温度与显示温度确定实验精度17待温度恢复常温后关闭电源声光报警实验1重复实验5)中11213按下数字键盘设定报警温度值(如果输入有误,按Del键删除)14按下加热键“Numlock”观察实验现象15再按下加热键“Numlock”停止加热观察实验现象16声光报警后,可按下蜂鸣器右侧开关解除报警声音,但报警灯还存在17待温度恢复常温时关闭电源。【实验思考题】1影响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响应速度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响应强度?2光纤温度传感器与传统温度传感器相比,有何优点?3光纤温度传感器主要损耗在哪里?采用什么光纤比较好?4通过测量曲线分析,为何升温过程与降温曲线不重合?5调节增益
18、旋钮,V-T曲线有何变化?增益调剂多大合适?6遮光片厚度,材质,颜色对实验数据测量有何影响?7该实验系统如何应用于实际工程?如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光纤温度传感器探头应该做何种改进?实验2 光纤烟雾报警器【实验目的】1.掌握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原理及其特性2. 掌握T型光纤烟雾传感器原理及其特性3.掌握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判断烟雾有无以及判断烟雾浓度大小原理与方法。4.掌握T型光纤烟雾传感器判断烟雾有无以及判断烟雾浓度大小原理与方法。5.掌握光纤烟雾传感器灵敏度原理与方法6.光纤烟雾传感器用于火灾报警7.光纤烟雾传感器的制作【实验内容】1.界面调节,光路与机械系统组装调试实验2.光纤烟雾传感器输出信
19、号放大处理实验3.抗外界环境干扰实验(不要扰动光纤)4. 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原理及其特性实验5. T型光纤烟雾传感器原理及其特性实验6. 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判断烟雾有无以及判断烟雾浓度大小原理与方法实验。7. T型光纤烟雾传感器判断烟雾有无以及判断烟雾浓度大小原理与方法实验。8.光纤烟雾传感器电压比较值设定实验。9.光纤报警中报警烟雾浓度阈值设定及解除实验。【实验仪器】1光纤火灾报警传感系统 一台2 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 一根3 T型光纤烟雾传感器 一根4烟雾发生材料 一套5小键盘 一套6电源线 一根7串口线 一根8电源适配器 一个【实验原理】1 反射式强度调制原理R型光纤传感器是一种非功能型光
20、纤传感器,光纤本身只起传光作用。光纤分为两部分,即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亦可称为发送光纤和接收光纤。传感器的调制机理:输入光纤将光源的光射向被测物体表面,再从被测面反射到另一根输出光纤中,其光强的大小随被测表面与光纤间的距离而变化。图1 反射强度调制式光纤传感原理d<a/2T(T=tg(sin-1NA)时,耦合进输出光纤的光功率为零; d>(a+2r)/2T时,输出光纤与虚像发出的光锥底端相交,其相交的截面积恒为r2,光锥的底面积为(2dT)2,因此在这个范围内,传光系数为(r/2dT)2; a/2T<d<(a+2r)/2T时,耦合到输出光纤的光通量由输入光纤的像发出的光
21、锥底面与输出光纤相重叠部分的面积所决定。(测量范围) 图2 不同反射位置光波的传输能量大小输出光纤端面受光锥照射的表面所占的百分比为 (1)被输出光纤接收的入射光功率百分数为:(2) (3)2 透射式强度调制透射式光强调制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将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对准,调制信号加在移动的遮光板上,或直接移动接收光纤,使接收光纤只能收到发射光纤发出的部分光,从而实现光强调制。图3 投射强度调制式光纤传感原理 其他方法遮光屏截断光路来实现透射式光强调制 :采用了一个双透镜系统使入射光纤在出射光纤上聚焦成像,遮光屏在垂直于两透镜之间的光传播方向上下移动。 图4 带有遮光屏投射强度调制式光纤传感原理【
22、注意事项】1.不能随意动摇各种元件,以免造成实验仪器不能正常工作。2.光纤烟雾传感器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cm,以免折断。3.T型光纤传感器在调节灵敏度中,光纤断面不得碰在一起。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必须首先关闭电源,以确保安全。5.R型光纤传感器在调节灵敏度中,不能使光纤接触反射面。6.产生烟雾时注意防火。7.长时间不用,请拔下光纤,用酒精清洗端面,以免影响使用。【实验操作】1)界面调节,光路与机械系统组装调试实验1.把T型光纤烟雾传感器的发射端、接收端分别插入实验仪上的光源座孔和探测器PD坐孔上。2.将PS/2接口结上键盘。3.打开电源开关,进入主界面按下键盘上的数字“2”进入光纤烟
23、雾传感器界面。4.改变2光纤端面间距,观测电压值的变化。5.关闭电源。6.更换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改变光纤端面至反射面距离,重复以上步骤。2)光纤烟雾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处理实验1.重复1)中1至三步骤。4.调节增益旋钮观测TFT液晶电压值显示变化并分析。5.关闭电源。6.更换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重复以上步骤。3)抗外界环境干扰实验1.重复1)中1至3步骤4.把光纤烟雾传感器从PD接口处拔下,用手捂着PD接口以及松开手,分别观测液晶屏上电压值的变化,分析其原因。5.步骤4中,用其他光源照射PD端口并移走其他光源,分别观测液晶上电压显示有何变化,分析其原因。6.在光纤烟雾传感器端面用其他光源照射并
24、观测电压有什么变化。7.关闭电源。8.更换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重复以上实验。4)光纤烟雾传感器判断有无烟雾及烟雾浓度实验1.重复实验1)中1至34.用烟雾喷向探头,观测读出电压变化并分析其原因。5.用淡烟和浓烟分别喷向探头,分别观测电压值读出变化及蜂鸣器的反应,并分析原因。6.关闭电源7.更换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重复以上步骤。5)光纤烟雾传感器电压比较值设定实验1重复实验步骤1)中1至34按键盘上的”+”,”-”键调节光标的位置并显示相应的电压值。5.调节好电压值在喷以烟雾观测实验现象。6.关闭电源。7.更换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重复以上步骤。7).光纤烟雾传感器灵敏度检测实验1.重复6)中实验
25、1至6步骤7.分别用浓烟和淡烟喷向T型光纤烟雾传感器探头,记录电压大小及蜂鸣器反应,分析灵敏度与烟雾浓度关系。8.改变两光纤端面的间距,喷向相同浓度的烟雾,记录电压大小以及蜂鸣器的反应,分析灵敏度与Z的大小关系。9.调节增益在适当的位置,重复步骤1至7。10.比较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光纤烟雾传感器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11.关闭电源12.更换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重复以上步骤8) 火灾报警器中烟雾报警设置及解除报警实验1.重复6)中1至6步骤7设置报警烟雾浓度后,再次分别用浓烟与淡烟喷向T型光纤烟雾传感器探头,观测表示烟雾浓度变化的曲线顶部是否在图14中箭头下方,同时观测声光报警响应(下次实验前,
26、记得把此按钮弹起)。8.若想接触报警,按下蜂鸣器右侧按钮,可解除声光报警信号,但是光报警信号还存在,直到烟雾消散,且动态曲线顶部在图14中箭头上方。9.关闭电源。10.更换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重复以上步骤。【实验思考题】1.T型光纤烟雾传感器的灵敏度决定于哪些因素?2.R型光纤烟雾传感器的灵敏度决定于哪些因素?3.为何调节增益按钮能改变灵敏度的大小?4.还有哪些其他因素能改变光纤烟雾传感器灵敏度的大小?5.实际工程中,T型和R型光纤传感器有何异同?实验3 光电透过率测量系统设计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单通道直接光电探测系统的设计方法2. 理解激光透过率测量的原理3. 设计激光透过率测量系统的
27、各部分电路并调试【实验仪器】实验中使用仪器较多,主要有:半导体激光器,GDT-1型透射率检测实验装置,直流稳压电源,函数发生器,示波器,台式数字万用表等。【实验原理】单通道直接光电探测系统是光电系统中比较简单的一种,是其他复杂广电系统的基础。透过率的测量是光学测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物质结构分析、物体的化学性质、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情况下,辐射源的辐射要受到中介媒质(大气,光学系统元件等)的吸收,辐射等,只有一部分辐射功率透过媒质,最后被探测器接受。当以平行辐射束在媒质中传播时,若媒质有吸收,则在传播一段距离之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通量将减少。实验证明,对于在均匀
28、吸收媒质,如果不考虑散射时,被吸收的辐射能通量的相对值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即 (1)将上式从0到x积分,得到x处的辐射能通量 (2)式中,为吸收系数,是个有量纲的量,当x以米为单位时,的单位是;为x=0处的辐射功率。由式(2)可见,当辐射在媒质中传播距离时,辐射能通量就衰减为原来值得。除去吸收外,散射也是辐射衰减原因之一。设有一辐射能通量为的平行辐射束,入射到包含许多微粒质点的非均匀媒质上,由于媒质内微粒的散射而衰减的相对值与通过的距离成正比,即: (3)将上式从0到x积分,得到在x处的辐射能通量: (4)该式称为散射定律,式中为在x=0处的辐射功率,为散射系数,与吸收情况相似,媒质散射也是辐
29、射能通量按指数规律衰减。如果传播媒质中同时存在吸收和散射,则辐射能通量为的入射辐射在传播x距离之后,透过的辐射能通量为: (5)上式称为比尔朗伯定律。式中,为衰减系数。激光透过媒质后的光强与透过前的光强的比值称为透过率。又称透射率或透射系数。如前所述,其计算公式为: (6)式中,透过率, 透过后的光强,透过前的光强。系统组成框图与说明系统框图本实验激光透过率测量系统采用单通道直接测量系统,原理框图如下:激光器驱动与调制电路光 电传感器滤波电路介质积分电路IV转换电路图1 系统功能框图由经过调制的激光器发出的一定波长的激光经过介质后衰减,光强减小,分别测量出激光通过介质前后的光强,即可测出激光通
30、过此介质的透过率。光电传感器将入射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信号处理电路,如IV转换电路、滤波电路、积分电路,将交流信号变成直流信号,该直流信号的大小与入射到光电传感器上的光信号的强度成正比,通过测量该直流电流的大小即可测量出激光通过介质的透过率。各部分电路说明驱动与调制电路:半导体激光器外接一个+12V的直流电源,调制信号可以用函数发生器中的方波,方波信号频率可以变化。本实验中,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频率采用1KHz。光电传感I/V转换电路:光电传感器采用光电池,光电池输出为电流信号,后续电路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CA3140构成I/V转换电路。如图2所示。其输出电压: (7)图2 I/V转换电路带通
31、滤波电路: 本方案设计一个2阶压控电压源带通滤波器,要求中心频率f=1khz,增益=2,品质因数Q=10,原理图如图3所示。图3 带通滤波电路带通滤波器的性能参数: (8) (9) (10)积分电路:积分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的交流信号变成直流信号,本实验采用专用真有效值转换芯片AD536。AD536能够计算直流和交流信号的真有效值,AD536的典型应用电路采用如图4所示。图4 真有效值变化电路经过AD536后输出的是直流信号,在一定范围内,直流信号的大小与入射到光电传感器上的光信号的强度成正比。【实验内容】 图5是激光透射率测量系统实验装置组成示意图:电源函 数发生器激光器光电探头透射率测量实验
32、箱万用表示波器载物台图5 透射率测量实验装置组成示意图电源给半导体激光器提供直流电源,函数发生器提供调制信号。载物台上放置被测物体,GDT-1型透射率检测实验箱包含IV转换电路、滤波电路和积分电路,示波器用来观察调制电路、IV转换电路和滤波电路输出的波形;台式数字万用表用来测量积分电路输出的电压。实验步骤:1、按图5连接好实验系统。接通半导体激光器直流稳压电源;2、接通函数发生器电源开关,设置函数发生器为1KHz的方波,半导体激光器应输出一束被调制了的激光。3、调整好光路,使激光束正好可以入射到光电传感器上。4、接通台式数字万用表的电源,用直流电压测量档测量积分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Vo。将标称透
33、过率为0.90、0.79、0.50、0.32、0.10的五个标准样品依次置于载物台上,调整好光路,分别记下五种情况下积分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如下表1。表1 实验数据记录表Vo标准样品9079503210电压(mV)透过率5、计算标准样品的透过率实测值,与标称透过率比较。6、设计数据记录表,分别测量P0点、P1点的数据,并计算透过率。分析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7、若将调制频率设计成2KHz,系统应如何修改?【思考题】1本实验中,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频率为什么采用1KHz?2. 实验中如何验证整个系统的正确性?实验4 PSD位置传感器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PSD器件工作原理。2了解PSD
34、器件对入射光强度改变的反应及光点大小对光生电流的影响。【实验仪器】PSD基座(器件已装在基座上)、固体激光器、反射体、PSD处理电路单元、电压表、示波器图1 PSD 光电位置敏感器件原理图【实验原理】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是一种新型的横向光电效应器件,当入射光点照在器件光敏面上时,激发光生载流子而产生电流,光生电流的大小与光点的大小无关,只和光点在器件上的位置有关系。当光点位于器件中点(原点)时,光生电流,根据这一原理,将PSD器件两极电流、变换成电压信号后再进行差分运算即可知道光点的位置。PSD器件工作原理见图(1)。【实验内容】1. 通过基座上端圆
35、形观察孔观察PSD器件及在基座上的安装位置,连接好PSD器件与处理电路,开启仪器电源,输出端Vo接电压表,此时因无光源照射,PSD前聚焦透镜也无因光照射而形成的光点照射在PSD器件上,Vo输出的为环境光的噪声电压,试用一块遮光片将观察圆孔盖上,观察光噪声对输出电压的变化。2. 将激光器插头插入“激光电源”插口,激光器安装在基座圆孔中并固定。注意激光束照射到反射面上时的情况,光束应与反射面垂直。旋转激光器角度,调节激光光点,(必要时也可调节PSD前的透镜)使光点尽可能集中在器件上。3. 仔细调节位移平台,用电压表观察输出电压VO的变化,当输出为零时,再分别测两路信号电压输出端VO1、VO2的电压
36、值,此时两个信号电压应是基本一致的。4. 从原点开始,位移平台分别向前和向后位移,因为PSD器件对光点位置的变化非常敏感,故每次螺旋测微仪旋转5格(1/10mm),并将位移值(mm)与输出电压值(V0)记录列表,作出V/X曲线,求出灵敏度S,SV/X。根据曲线分析其线性。5. 在前几步的基础上调整位移平台前后位置,使光点在平台位移时均能照在PSD器件的光敏面上,如位移范围不够则可将激光器在激光器座中的位置前后作些调整。6. 开启激光电源,记录下光点位移时VO端的最大输出值。7. 保持单元电路增益不变,将光源更换成激光教鞭或聚光小灯泡,记录下不同光源照射时输出端的最大VO值。8. 调节PSD入射
37、光聚焦透镜(或激光器调焦透镜),使光斑放大,依次重复步骤5、6,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9. 根据实验结果作出PSD器件光电特性的定性结论。【数据处理】位移电压【注意事项】实验中所用的固体激光器光点可调节,实验时请注意光束不要直接照射眼睛,否则有可能对视力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每一支激光器的光点和光强都略有差异,所以对同一PSD器件,光源不同时光生电流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实验时背景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采用日光灯照明时,或是仪器周围有物体移动造成光线反射发生变化时,都会造成PSD光生电流改变,致使单元V0输出端电压产生跳变,这不是仪器的毛病。如实验时电压信号输出较小,则可调节一下激光器照射角度,
38、使输出达到最大。精选文档实验5 CCD驱动电路和特性测试【实验目的】1. 掌握彩色线阵CCD多功能实验仪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 掌握用双踪迹示波器测二相线阵CCD驱动脉冲的频率、幅度、周期和各路驱动脉冲之间相位关系的测量方法;3. 观测线阵CCD驱动脉冲的时序和相位关系,掌握二相线阵CCD的基本工作原理,尤其是复位脉冲在CCD输出电路中的作用;掌握转移脉冲与驱动脉冲间的相位关系及电荷转移过程。4. 通过对典型线阵CCD在不同驱动频率和不同积分时间下的输出信号测量,进一步掌握线阵CCD的有关特性,加深对积分时间的意义的掌握,以及驱动频率和积分时间对CCD输出信号的影响。理解线阵CCD器件的饱和效
39、应。【实验仪器】1. 双踪迹同步示波器(带宽50MHz以上)一台;2. 彩色线阵CCD多功能实验仪一台。【实验内容】一、彩色线阵CCD原理及驱动准备内容1. 学习线阵CCD的基本工作原理(参考有关教材),阅读双踪迹示波器的使用说明书;2. 学习TCD2252D线阵CCD基本工作原理(参考附录);3. 掌握双踪迹示波器的基本操作;4. 根据线阵CCD的基本工作原理,观测转移脉冲SH与1、2的相位关系,理解线阵CCD的并行转移过程。观测1、2及1与CP、SP、RS之间的相位关系,理解线阵CCD的串行传输过程和复位脉冲RS的作用;5. 测量驱动频率不同档位下的1、2、RS的周期与频率,测量CCD行周
40、期为以下实验做准备。实验步骤:1实验预备1.1 首先将示波器地线与实验仪上的地线连接好,接好示波器和实验仪的电源;1.2 打开示波器电源;1.3 打开实验仪的电源,观察仪器面板显示窗口,数字闪烁表示仪器初始化,闪烁结束后显示为“00 0”字样,前两位表示积分时间档次值,共分为16档,显示数值范围由“00”“15” ,数值越大表示积分时间越长。CCD的驱动频率分4档,显示数值范围“0”“3”,数值越大表示驱动频率越低。2驱动脉冲相位的测量2.1 将示波器CH1和CH2扫描线调整至适当位置,同步设置为CH1。对照“附录”中TCD2252D的驱动波形进行下面的实验;2.2 用示波器CH1和CH2两个
41、探头分别测量驱动频率1、2,观测1、2的相位关系,测量图1中的电平值V1与V2及上升时间t6和下降时间t7;12V1V2图1 1和2波形T6T72.3 用CH1探头测量转移脉冲SH,仔细调节使之稳定(同步),并使SH脉冲宽度适当以便于观察(将示波器的扫描频率调至2ms档左右,便于观察对照)。用CH2探头分别观测驱动脉冲1、2,这就是SH与1、2的相位关系;测量图2中的t1、t2、t3、t4和t5;(观察的过程中可以改变示波器的扫描频率)1SH图2 1和SH时序关系图2.4 用CH1探头测量1信号,用CH2探头分别测量2、RS、CP、SP信号,这就是1、2、RS、CP、SP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
42、(参考图2,观察的过程中可以改变示波器的扫描频率,SP采样保持信号,RS复位信号,CP钳位信号)2.5 用CH1探头测量CP信号,CH2探头分别测量RS、SP,这就是CP与RS、SP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测量图2和图3中的t8t22;2.6 将以上所测的相位关系以及各个时序时间t1t22与“附录”所示TCD2252D的驱动波形相对照。3驱动频率和积分时间测量3.1 用示波器分别测量4档驱动频率下1、2、RS信号的周期,计算出信号频率填入表1;3.2 将实验仪的频率设置恢复为“0”档,同时确认积分时间设置为“00”档。用CH1观测1或2信号,并用它作同步(将示波器扫描频率调至2ms左右,便于观察)
43、,用CH2观测SH信号,观察两者的周期是否相同,记录SH信号周期。通过实验仪面板上的积分时间和驱动频率按钮进行调节,并将不同驱动频率和积分时间下的SH信号周期填入下表2中。图3 时序关系图表1 驱动频率与周期驱动频率项目12RS0档周期(s)频率(KHz)1档周期(s)频率(KHz)2档周期(s)频率(KHz)3档周期(s)频率(KHz)表2 积分时间的测量驱动频率0档驱动频率1档驱动频率2档驱动频率3档积分时间(档)SH周期(ms)积分时间(档)SH周期(ms)积分时间(档)SH周期(ms)积分时间(档)SH周期(ms)000000000101010102020202/p>
44、515154CCD输出信号的测量4.1 将实验仪积分时间设置恢复为“00”档,驱动频率设置在“0”档;4.2 用示波器CH1探头测量SH信号,调节示波器至少显示2个SH周期;CH2探头测量实验仪的UG(或UR和UB)输出测试环,打开实验仪右下角盖板。在没有放置物体的情况下,用手慢慢遮挡CCD观察U0输出是否有变化;4.3 保持CH1探头不变,增加积分时间,用CH2探头分别测量UG、UR和UB信号,观测这三个信号在积分时间改变时的信号变化;4.4 调节示波器扫描速度,展开SH信号,观测SH波形和CCD输出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4.5 重复上述步骤观测1、2波形和CCD输出波形之间的相位关系;5关机
45、结束5.1 关闭实验仪;5.2 关闭示波器;5.3 关闭电源。二、线阵CCD特性测量实验1实验预备1.1 先将示波器地线与多功能实验仪上的地线连接好,接好示波器和多功能实验仪的电源;1.2 打开示波器电源;1.3 打开仪器的电源,测量1、2、SH、RS、SP、CP各路驱动脉冲信号的波形,并与“附录”中所示波形对比。如果与附录中所示的波形相符,就继续进行下面的实验。2驱动频率变化对CCD输出波形影响的测量2.1 将示波器CH1和CH2的扫描线调整至适当位置,同步设置为CH1;2.2 将实验仪驱动频率设置为“0”档,积分时间设置为“00”;2.3 将CH1探头测量SH脉冲,仔细调节使之同步稳定,调
46、节示波器使示波器至少显示2个SH信号周期,CH2探头测量Uo(泛指UR、UG、UB)信号;2.4 打开右下角的盖子,将一定宽度的物体(1cm左右)放置到CCD前方,观察CCD输出信号U0。在保证积分时间为“00”设置情况下,改变驱动频率逐渐由“0”变到“3”,分别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记录下输出波形的变化图并分析变化的原因。(观察波形变化的过程中要保证示波器上显示两个周期的SH信号波形)3积分时间与输出信号测量3.1 保持实验仪其他设置不变,只将实验仪驱动频率设置恢复为“0”档,并确认积分时间设置处于“00”档;3.2用CH1探头测量SH脉冲,调节示波器使之同步稳定,并至少显示两个周期。用CH2
47、探头测量Uo信号;3.3调节积分时间设置按钮逐步增加积分时间,保持驱动频率设置为“0”档不变,测输出信号Uo的幅度值(VH是高电平,VL是低电平)填入表3。表3填满后,以积分时间为横坐标,以输出信号Uo为纵坐标画出输出特性曲线,观察CCD的输出信号与积分时间的关系,当CCD出现饱和后,积分时间与输出信号关系将会如何?3.4 调节驱动频率(即调节驱动频率设置按钮,从“0”至“3”),保持积分时间设置为“00”档不变重复上述实验,观测波形变化情况并做相应记录;表3 输出信号幅度与积分时间的关系驱动频率0档输出信号Uo驱动频率1档输出信号Uo积分时间(档)SH周期(ms)输出幅度(VH)输出幅度(VL)积分时间(档)SH周期(ms)输出幅度(VH)输出幅度(VL)00000202040406060808101012121414驱动频率2档输出信号Uo驱动频率3档输出信号Uo000002020404060608081010121214144关机结束4.1 关闭实验仪;4.2 关闭示波器;4.3 关闭电源。【注意事项】所有与本实验仪相关的线缆如电源线、示波器地线等必须在断电的情况下正确连接好,严禁带电插拔所有线缆;【思考题】1. 写出实验总结报告,注意说明TCD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讲好线上培训课件
- 小学生认识火箭课件图片
- 《医疗护理礼仪》课件
- 路人王签约合同协议
- 《中风后康复之路》课件
- 车间劳务外包合同协议
- 转让押金无合同协议
- 转让软件系统合同协议
- 养殖小区种猪供应及技术服务合同
- it设备维保协议
- 医学院大学课件--肝脏损伤
- 《老友记》(六人行)friends英文台词第一季到第十
- 水库管理员培训
-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
- 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
- 输煤栈桥安全施工方案
- 闸门维修施工方案
- 2024燃气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大学生活中的习惯改造
- 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工作总结)业扩报装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