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1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1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1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一、课标解析课标: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知道这里的“大气仅指低层大气。理解大气的热量来源和大气的受热过程,掌握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大气的程度运动。二、主干知识点梳理 能量来源: 特点: 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形式: 、 等大气的受热过程 影响因素: 、 等根本过程 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部分 而产生 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 大气辐射:大气吸收绝大部分 而产生 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结论: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概念: 。热力环流 形成:冷热不均引起空气 的运动,导致同一程度面上的 差

2、异,形成大气的 运动。 举例并图示: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高空风大气的程度运动 受力: 风向: 近地面风 受力: 风向: 三、典题解析1、读图,判断A、B两处的温度差异。解析:在垂直方向上,高度高那么气压低,高度低那么气压高。故ac,bd,而c=d,所以ab。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地面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A处气压较低注意,A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B相比而言的,B处气压较高。而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所致。因此,可以根据地面气压上下,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判断出A处温度较高,B处

3、温度较低。2、如下图,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判断 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C、风以南侧吹来D、风从北侧吹来解析:飞机在高空飞行故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只考虑程度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北半球空气在此二力作用下,风向右偏成与等压线平行,吹西风。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反,逆风飞行。风向的判断根据是气压差异状况和所在半球,假设不考虑摩擦力,那么程度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90°,与等压线平行;假设考虑摩擦力那么程度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一锐角,与等压线相交。四、课堂练习1、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0月5日昼夜

4、温差最大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D、10月5日恰逢冷锋过境以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一样,读图做2-3题。2、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3、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b处的地面辐射弱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A、 B、C、 D、4、以下图中,符合南极大陆极地东风、南半球气旋、我国台风、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示意图的顺序是 A、B、C、D、5、关于右图的错误表达是 A、甲地温度高于乙地B、丁处的气压高于丙C、假设丙处

5、气温为1,那么乙处气温一般低于25D、甲、乙、丙、丁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读甲、乙两幅等压线分布图,判断下题。6、有关甲、乙两点风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点盛行西南风B、乙点盛行东北风C、甲、乙两点风力大小相等D、甲点风力小于乙点7、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今后的造林重点区应在 A、农村B、近郊C、郊区D、市区8、根据如下图垂直剖面气压变化断定热力环流方向 A、B、C、D、9.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程度气压梯度力一样,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力的变化情况为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二、综合题1、右图

6、是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后答复:1表示阴天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 A、B,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2霜冻为什么多出如今晴天夜里? 。2、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如下图,答复:1在A、B、C、D四处用箭头表示出热力环流的方向2B地的气温比A地 。3C处气压比D处 。4高空的气压上下往往与近地面 。5假设A在B的西方,那么AB之间的地方吹 风。3、读右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2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3假设无,只受影响,那么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时与的关系是 。4实际大气中的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 南或北

7、半球,理由是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五、才能进步1、读“北京市某年3月8日和3月9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3月9日白天与黑夜的气温都比3月8日低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C、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D、表达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2、图中表示等温线,其中表示7月份等温线的是 A、 B、C、 D、3、如下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区,七月份气温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B、C、D、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答复4-6题。4.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A4 B3 C2 D15.假设只考虑温度因素,那么近地面N

8、点的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6.图6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A B C D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一样。是只考虑程度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答复7-9题。7、假设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那么O点风向为 A.或 B.或 C.或 D.或8、假设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那么O点风向为 A.或 B.或 C.或 D.或9、近地面,空气作程度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9、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六、课后学习反思参考答案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B 4、B 5、B 6、D 7、C 8、B 9、D二综合题1、1B 白天云层反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很高;夜间云层使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降得很低,故日较差小。2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2、1图略方向应为:从ABCDA2高 3高 4相反 5西北3、1程度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垂直 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

10、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3平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4相交 北 风向向右偏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