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多媒体资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今天,多媒体资源,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通过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能、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多媒体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融入情景,就能更好地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多媒体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多写,问题也无需重复,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
2、生已了然在胸,如此能增大容量,提高效率。利用实物投影仪可以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方便了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正是因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为语文教学创造了物质条件。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文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被动学的模式。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电化教学发生了新的变革,使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活泼,有效地增强了语文课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
3、模式,我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构建有形有声有色的立体语文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了许多精彩的多媒体课件,激活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积极观察、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固而必然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下面结合我的实际教学,对多媒体资源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所表现的好处谈谈几点粗略的看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资源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自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知识的渴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授课形式单调,
4、学生容易感到疲倦,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精神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情况。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声、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这一特性使语文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把抽象、枯燥的生字、词语、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像、视频,使动画与视听相结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孩子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如在教学鲸一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文字中掌握有关鲸的科学知识,实在有些生
5、硬、乏味。而我在课前编辑制作了鲸在海洋活动的课件,并配上解说词,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使他们亲眼目睹”了鲸,他们在观看课件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看完后,我要学生说说对鲸的大致了解,学生们热情高涨,都积极举手回答。这正是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态、逼真的画面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学生们看到这新奇精彩的画面时惊叹不已,迅速对感知的事物做出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二、呈现情景,熏陶学生情感。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模拟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6、、情的感染。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由于孩子们从未经历战争年代,无法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意境,可利用朗读课件,把红军大无畏的精神表现出来,利用长征课件的精彩画面,使学生感知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势,以及“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情景。再让学生在雄壮的乐声中反复吟诵优美的诗文。使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长征途中。学生既体会到了诗文的语言美,又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辛,一种热爱祖国的感情油然而生。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师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化静为动,提高语言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具体地展示课文内容
7、,把抽象的静态的语言文字描述转化为形象生动、直观的动画,图象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文字内容,充分感受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更可以划减”课文中的难点,突出重点。如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学生一般没有仔细观察过火烧云,课堂上就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状、颜色的火烧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得仔细、描绘得细腻。然后又可出示大量的火烧云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并模仿课文第4-6节的写作结构练习说话。观后,学生交流感受。有的说:“火烧云如奔跑的野马”。有的说:“火烧云如来势汹猛
8、的大潮”。有的只是不停地感慨:“太美了,我无法用词来形容”!有的说:“火烧云不但美,而且很有力量”。这些感悟,有些是超越书本的。而最妙的是“力量”一说,课文语言都未涉及,然而细细思忖,火烧云如此变化万千,如此雄伟壮观,大自然是有伟力所在的!这就是多媒体赋于教学中的“力量”之处,但一些具体可感的文字是不需要配影像、图片的,该发挥学生想象力,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进行思考的,就应该让屏幕简洁而富于内涵,让人思考。切忌过多的花草、动态、背景音乐,以免学生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多彩多变的画面中,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所不能及的。利用多
9、媒体的丰富资源和综合效应,创设集声像、音效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学生如身临其境,探究的兴趣很快被激起,激活。使传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四、拓展延伸,创新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如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丰富了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迸出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狮子和鹿一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通过光盘动画演示鹿欣赏自己的身段和鹿角,却抱怨自己的腿长得不好看,配不上自己的鹿角,而最后在遭遇了狮子的追捕后,明白了腿能帮助自己狮口逃生的心理变化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
10、送了鹿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鹿狮口逃生”,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真正明白现实生活中,不能过于注重事物的外表,不应以外表美丑论短长,而要看它有没有用处。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边类似的事例,这样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尽情的发言,放飞了思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焕然一新。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知识素材,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原来被动的“不得不学习”变为了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枣庄市现代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考原创信息试卷物理试题(三)含解析
-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NoSQ数据库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外国语大秀洲外国语校2024-2025学年初三4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西北师范大学《地方文化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科技大学《印度文化遗产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高邮市阳光双语初中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外国史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东山中学2025年初三5月月考英语试题理试题含答案
- 四年级汉字听写词库
- 5.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 新型建筑材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建筑材料论文
- GB/T 19073-2008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 HAY-胜任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完整版
- 医院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19年版)
- 最新安全生产管理教材电子版
- (完整版)耳鼻喉科操作规程
- 精选芭蕾舞男女演员之间的潜规则汇总
- 《中华传统文化》第11课戏曲-教学教案
- 实验室气瓶使用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