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反响与能量?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开展亲密相关,以下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应用高效干净的能源转换技术;田间燃烧秸秆;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A B C D 2.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响B 电池正极发生复原反响C 电子流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D 电流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3.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参加盐酸,反响剧烈,醋酸逐渐凝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NH4HCO3和盐酸的反响是放热反响B 该反

2、响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C 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NH4HCO3和盐酸的反响是吸热反响4.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s正反响速率加快的是A 减少C或D的物质的量 B 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C 减少B的物质的量 D 增加A或B的物质的量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化学反响中常伴有能量的变化B 化学反响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C 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时放出能量D 伴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6.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氧化银和锌,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响式为Zn2OH2e=ZnOH2,Ag2

3、OH2O2e=2Ag2OH;总反响式为Ag2OZn=ZnO2Ag。根据上述反响式,判断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B 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氧化银经外电路流向锌极C 锌是负极,氧化银是正极D 锌发生复原反响,氧化银发生氧化反响7.以下各项不能用于比较化学反响速率快慢的是A 气体的体积变化 B 颜色的深浅变化C 焓变的大小 D 反响的剧烈程度8.有如下图的两个原电池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A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响为Mg2e=Mg2B 镁在A池中为负极,在B池中为正极C B池中电子的流向:镁铝D 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池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减小9.人工光合作用可

4、以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以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催化剂a外表发生氧化反响C 催化剂a 附近酸性减弱D H将在催化剂b的外表反响10.以下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电池内部含有电解质 B 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C 电池用完后可埋入土壤 D 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11.一定温度下,在某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参加纳米级氧化亚铜并通入0.1 mol 水g,发生如下反响:2H2Og2H2gO2gH484 kJ·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

5、见下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前20 min内的平均反响速率vH2O5×105mol·L1·min1B 到达平衡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0.968 kJC 增大水的浓度,可以改变待反响的限度D 使用纳米级的氧化亚铜,可以增大平衡时氧气的体积分数12.如下图的装置,试管b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枯燥的过氧化钠颗粒,U型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a中的过氧化钠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以下表达的现象正确的选项是A U形管内红水褪色 B 试管内溶液变红C 气球a被吹大膨胀 D U形管水位不变13.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根据一次能源和

6、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B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 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 火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14.以下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 物质状态改变 B 有新物质生成C 物质颜色改变 D 有气体放出15.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正极附近的硫酸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 正极有氧气逸出C 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D 铜片上有氢气逸出16.用锌棒、铁棒和硫酸铜溶液组成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反响为A Fe2e=Fe2 B Cu22e=CuC Fe3e=Fe3 D Zn

7、2e=Zn217.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煤 B 石油 C 氢能 D 天然气18.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取高纯度硅常用以下反响实现:Sis3HClgSiHCl3gH2gSiHCl3gH2gSis3HClg对以上两个反响的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两个反响都是置换反响B 反响所需粗硅可通过反响:SiO22CSi2CO来制备C 两个反响都是氧化复原反响D 两个反响互为可逆反响二、填空题 19.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响:N2g3H2g2NH3g正反响放热,以下状态中能说明该反响到达平衡状态的有_。氨气生成的速率与氨气分解的速率相等断开1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N2、H2、NH3的体

8、积分数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变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N2、H2、NH3的浓度相等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正反响放出的热量等于逆反响吸收的热量20.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下图,a、b均为惰性电极。答复以下问题:1使用时,空气从_填“A或“B口通入。2假设使用的“燃料是甲醇CH3OH,a极的电极反响式为_。21.为了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响、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响,需要通过控制反响条件来实现。1改变化学反响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2改变化学反响限度可采用的措施有_。三、实验题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原电池的构成及形成条件做如下

9、探究性实验,请你对可能的现象作出推测,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尽可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3.某同学在做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时,有如下实验步骤:用导线将灵敏电流计的两端分别与纯洁的锌片和铜片相连接如图1;把一块纯洁的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把一块纯洁的铜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后,再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如图2。答复以下问题:1实验步骤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2实验步骤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3实验步骤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4实验步骤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5通过实验步骤该同学头脑中有了一个猜测或假设,该猜测是_。6为了证实该猜测,该同学又设计了第步实验,请简要画出第步实验的

10、装置示意图。24.在一个小烧杯里参加约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参加约10 g氯化铵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试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_。3假如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因_。4假如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响吸热?答出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_;第二种方案是_。5“结冰现象说明该反响是一个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响。即断开旧化学键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_填“>或“<形成

11、新化学键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6该反响在常温下就可进展,说明_。四、计算题 25.断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391 kJ、946 kJ。11 mol氮气完全反响生成氨气时的能量变化是多少?21 mol氢气完全反响生成氨气时的能量变化是多少? 不考虑可逆反响26.常温下,将amol氮气与bmol氢气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N2g3H2g2NH3g。1假设反响进展到某时刻t时,ntN213 mol,ntNH36 mol,那么a值为_。2反响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标准状况下,其中氨气

12、体积分数为25%,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_。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_。4原气体中ab_。5到达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N2H2_。6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_。27.在100 时,将0.100 mol的N2O4气体充入1 L 抽空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响:N2O42NO2,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展分析,得到下表:1到达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_,表中c2_c3,a_b填“>、“<或“。220 s时N2O4的浓度c1_ mol·L1,在020 s内N2O4的平均反响速率为_ mol·L

13、1·s1。3假设在一样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那么要到达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_ mol·L1。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只会加剧碳排放;应用高效干净的能源转换技术,将会有助于改善大气的状况。使用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食品不平安状况。有利于保护环境;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安康;绿色食品是指少用或不用化肥和农药消费出来的食品。田间燃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已成为影响

14、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害。2.【答案】D【解析】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响,正极发生复原反响,在其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是负极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正好相反。3.【答案】A【解析】醋酸逐渐凝固,说明NH4HCO3粉末和盐酸的反响吸收热量,导致醋酸的温度降低,NH4HCO3与盐酸的反响为吸热反响,A错误,D正确;因反响为吸热反响,即吸收的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B正确;因反响为吸热反响,那么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响物的总能量,C正确。4.【答案】D【解析】减少固体D的量,化学反响速率不变;减少反响物B或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响速率减小;增加反响物A或B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化学反响速率增大;充入氦气

15、使压强增大,体积不变,各反响物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响速率不变。5.【答案】D【解析】化学反响的本质:反响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前者吸收的总能量与后者放出的能量不同,因此化学反响中常伴有能量的变化。物质变化过程中有能量变化,不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如白炽灯工作时发光发热等。6.【答案】C【解析】该电池中,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响,锌为负极,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参与负极反响而被消耗,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氧化银得到电子发生复原反响,氧化银为正极;在其外电路中,电子由锌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氧化银正极。7.【答案】C【解析】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以用于比较化学反

16、响速率快慢,A项不符合题意;用单位时间内颜色的深浅变化说明反响进展的快慢程度,可以用于比较化学反响速率快慢,B项不符合题意;反响速率不同时,焓变可以一样,所以焓变的大小不能用于比较化学反响速率快慢,C项符合题意;反响越剧烈,反响速率越快,能用于比较化学反响速率快慢,D项不符合题意。8.【答案】C【解析】由A池中的反响Mg2H=2Mg2 H2可知,镁是负极,负极反响式为Mg2e=Mg2,铝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被复原为氢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由B池中的反响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铝是负极,镁是正极, 在其外电路中,电子由铝负极经导线流向镁正极。9.【答

17、案】C【解析】由题干知,反响物为CO2和H2O,一种产物为HCOOH,根据原子守恒,另一产物为O2,故电池总反响式为2CO22H2O=2HCOOHO2,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A正确;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催化剂a外表物质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响,B正确;催化剂a外表产生氢离子,酸性增强,C错;由H迁移的方向可知,H迁移到b外表后发生反响,D正确。10.【答案】C【解析】在锌锰干电池中,活泼金属锌为负极,石墨碳棒为正极,内部的电解质是氯化铵。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不能反复充电放电。通常干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能造成环境污染,废旧电池要分类回收。11.【答案】D【解析】用水的浓度变化表示的

18、平均反响速率vH2O 0.001 0 mol×2÷2 L÷20 min5×105mol·L1·min1;到达平衡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0.002 0 mol×484 kJ·mol10.968 kJ;增大水的浓度,条件改变压强增大,其反响限度发生改变; 催化剂氧化亚铜只改变反响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响限度,平衡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变。12.【答案】C【解析】过氧化钠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发生反响:2Na2O22H2O=4NaOHO2。该反响产生的氧气使气球a膨胀,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中气体膨胀,导致U形管c端水位下降,d端

19、水位上升。13.【答案】D【解析】火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然后转化为电能的过程。14.【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其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质改变状态如液态水结冰、改变颜色如霓虹灯的颜色变化、放出气体如液氨挥发等可能是物理变化。15.【答案】D【解析】在锌铜原电池中,溶液中阴离子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电极锌挪动,阳离子氢离子向正极电极铜挪动;氢离子在正极铜片上得电子被复原成氢气逸出;在该原电池的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是由负极锌片沿导线流向正极铜片。16.【答案】B【解析】根据两极金属相对活动性可确定锌为负极,铁为正极;负极金属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响:Zn2e=Zn2

20、;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Cu22e=Cu。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老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老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因为“老师必需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7.【答案】C【解析】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分三个时代,柴草能源时代,化石能源时代,多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属于多能源时代的主要能源。应选C。18.【答案】D

21、【解析】两个反响不在“同一条件下进展,二者不是可逆反响;两个反响都有单质参加和新单质生成,所以它们都是置换反响和氧化复原反响。19.【答案】【解析】根本规律: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或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浓度等不再变化时,反响到达平衡状态。该反响为体积变化的气体反响,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气体的总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不再变化时,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断开NN键和生成NH键表示的都是正反响,无法判断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无法判断反响是否到达平衡状态。20.【答案】1B2CH3OH6e8OH=C

22、O6H2O【解析】由电子流动方向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空气应从B口通入,容易写出总反响式和正极反响式,两者相减得出负极反响式。21.【答案】1改变反响物的温度、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气体压强或浓度、固体外表积及催化剂的合理使用等2改变可逆反响体系的温度、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气体压强或浓度等【解析】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反响限度的影响因素。22.【答案】【解析】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相对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表中的和两组不能形成闭合电路;组两个电极一样;组两个电极都不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符合

23、形成原电池的条件。23.【答案】1电流表指针不偏转2锌片上有气泡产生3铜片上无气泡产生4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片溶解,没有气泡或有少量气泡5有电子从锌经导线向铜片挪动6【解析】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相对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24.【答案】1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2使反响物充分混合,迅速发生反响3反响物未进展快速搅拌;玻璃片上滴加的水太多;氢氧化钡晶体已部分失水;环境温度太高;试剂用量太少;氢氧化钡晶体未研成粉末其他答案合理均正确4在烧杯内的反响物中

24、插入温度计,反响后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该反响是吸热反响用皮肤感受,感觉烧杯外壁很凉,说明该反响为吸热反响5吸收吸收>放出6有的吸热反响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解析】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响是典型的吸热反响。实验开场时要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其原因是使反响物充分混合,迅速发生反响。由于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与烧杯粘结。25.【答案】1放出92 kJ能量2放出30.67 kJ能量【解析】11 mol氮气能与3 mol氢气反响生成2 mol氨气,反响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1 mol×946 kJ·mol13 mol×436 kJ·mol12 25

25、4 kJ,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2 mol×3×391 kJ·mol12 346 kJ,该反响放出的能量2 346 kJ2 254 kJ=92 kJ。21 mol氢气能与mol氮气反响生成mol氨气,反响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mol×946 kJ·mol11 mol×436 kJ·mol1751.33 kJ,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mol×3×391 kJ·mol1782 kJ,该反响放出的能量782 kJ751.33 kJ30.67 kJ。26.【答案】11628 mol35442

26、3 5126332【解析】1设反响转化的N2的物质的量为x,由题意可知:N2g3H2g2NH3gn始/mol:ab0n转/mol:x3x2xn余/mol: 13b3x6由2x6得x3,a13316。2平衡时nNH3716.8 L÷22.4 L·mol1×25%32 mol×25%8 mol。3设反响过程中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y,那么N2g3H2g2NH3gn1 mol 3 mol 2 mol 2 mol 8 moly解得y8 mol,原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716.8 L÷22.4 L·mol18 mol40 mol,原混合气体与平衡

27、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为40 mol32 mol54。4ab16 mol4016 mol23。5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100%25%,氢气的转化率为×100%50%,故N2H212。6反响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N2g3H2g2NH3g起始/mol: 16 24 0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28、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转化/mol: 4 12 8平衡/mol: 12 12 8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12 mol12 mol8 mol332。语文课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