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建设工程(二)项目地点:杭州文一西路83号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内(三)建设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四)学校性质:国有公办高等学校(五)办学规模:文华校区内规划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200人。(六)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2737平方米(折合94亩);新建教学及生活配套等校舍总建筑面积149338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3000平方米,生活配套用房56300平方米,学术科研用房39340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12000平方米,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库14640平方米。(七)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投资4761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057
2、7万元,其他费用2705万元,预备费用4328万元。项目所需建设资金由学校自筹解决。(八)建设周期:项目计划总工期3年,其中施工期28个月。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一)浙江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浙江高等教育发展长期滞后于全国,不仅高等院校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层次偏低、结构不尽合理。高等教育的滞后不仅制约了整个浙江教育的发展,也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1999年以来,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加快造就规模宏大的专门人才队伍的号召,作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决策,通过开展高教园区建设、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扶持民办高等
3、教育等举措,将浙江高等教育推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有普通高等学校104所(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高职院校),其中大学12所、学院21所、独立学院22所、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等职业学校46所。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95.9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2011年,启动“十二五”省重点学科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目前,全省有博士学位授予高校8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16所。(二)浙江财经学院教育竞争力快速提升浙江财经学院筹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顺
4、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教学评价,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荣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明显,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省属财经院校。目前,浙江财经学院共设有11个二级学院、1个部、1个独立学院、1个成人教育学院、40个本科专业和38个硕士点,拥有产业经济学、财政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约23000人,教职工约1300余人。学院现设下沙、文华和长安3个校区,其中下沙、长安两个新校区已基本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为提高校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浙江财经学院拟将文
5、华校区东侧保留用地重新规划建设,作为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科研实验基地、社会服务。目前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推进浙江教育强省建设的需要教育是文明传承、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是浙江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05年,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作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要求坚持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争取经过较长时期的努力,建成体制富有活力、水平适度超前、结构基本合理、总量相对充足、内涵和谐发展,
6、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强省建设,200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强调要加强重点高等学校建设,支持若干所省高校按照国家“211工程”目标建设,跻身全国高校先进行列。浙江财经学院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省属院校,拟结合文华校区现有建筑和设施,对校区功能进行调整,新建教学行政区、学生宿舍区、科研实验区等,为学院教师和研究生提供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实验的场所。项目的建设将增强浙江财经学院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升学院的办学条件,将对浙江教育强省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二)项目建设是浙江创新高教园区建设体制机
7、制的需要建设高教园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教育强省和经济强省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加快人才培养、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形成新体制、新机制,切实落实高教园区建设资金,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1】32号明确要求,高教园区建设资金除政府投入一部分外,主要通过老校址土地置换、银行贷款、后勤社会化等多渠道加以筹措;对迁扩建学校原有土地置换,要在规划条件上予以照顾,并给予土地出让金返还优惠。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杭州已建成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四大高教园区,拥有浙江大学等30余所高校,25万在校大学生(研究生
8、.2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高教园作为全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总占地10.91平方公里,规划容纳15所以理工类、综合类为主的高等院校及16万在校学生。目前,下沙高教园区已建成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14所高校,在校生达到12万人。其中,浙江财经学院下沙校区于2003年正式启用,随r-Ivuip=g«w»一-m着学校功能的逐步调整,下沙校区已成为浙江财经学院的本部,文华校区成为分部。为减轻校区建设贷款资金还本付息的压力,浙江财经学院决定通过整合文华校区教学资源,置换文华校区西侧土地约90亩,并已得到省教育厅
9、的批准。本项目有利于合理整合学校土地资源,满足学校教学发展需要。(三)项目建设是落实省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进度计划的需要省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进度计划是考核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具有一定指令性的任务。其中,2009年度各项目工程建设完成情况的考核将作为浙江省2009年“三个千亿”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推进责任书完成情况的考评依据。根据省政府的相关文件,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及时帮助解决建设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并在征地拆迁、供电、供水、供油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各金融单位在贷款安排上要优先保证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承担的配套资金应及时筹措足额到位,积极为重点建设创造
10、条件。根据关于下达2009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进度计划的函(浙发改函【2009】119号)浙江传媒学院迁建工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迁建工程、浙江财经学院工程、浙江工商大学扩建工程等被列入2009年度全省教育领域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浙江财经学院工程计划工期为2009年至2012年,包括文华校区调整建设、东方学院迁建及下沙校区的相关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是浙江财经学院切实落实2009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进度计划安排的现实需要。第三章建设规模和功能定位一、浙江省高等教育市场分析(一)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情况2011年底,浙江省已建有普通高等学校104所(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高职院校),其中大学12所、学院2
11、1所、独立学院22所、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等职业学校46所。研究生、本科、专科招生比例为1:8.3:7.1;普通高考录取率为85.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7%。全省高等教育全日制本专科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持续增加,2011年全省普通本专科招生27.13万,其中本科招生14.62万人,高职(高专)招生12.51万人,在校生数90.75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54.63万人,高职(高专)在校生36.12万人。研究生招生17565人,其中:博士生2034人,硕士生15531人;在学研究生51846人,其中:博士、硕士在校生分别为8831人、43015人;地方属普通高校招收研究生1
12、0776人,其中:博士生302人,硕士生10474人,在学研究生30021人,其中:博士、硕士在校生分别为1089人、28932人,研究生毕业生7628人,其中:博士、硕士毕业生分别为146人、7482人,2011年,全省高校另招收外国留学生13004人,其中长期生9967人,学历生4113人,(二)高等教育资源需求情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的学历门槛也不断提高,争取高学历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个人素质的主要选择。2000年至2012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由39.2万人增加到165.6万人,年均增幅达到10.5%,国内“考研热”逐年升温。而浙江省作为国内经济发达省份,
13、长期以来一直对高等教育保持旺盛的需求。2012年浙江省共有31129人报考全国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5JiL,I8"!JITTVr-8rhr"i”s-is1-A1"i""Li.II2I”J:i'i.研究生,比2008年增加2039人,增幅达6.6%,高于全国增幅近一,nin,=mm-,ah,1一,.im”jWF,.r»T,h,h、,ii,hnrit,,户,、"rr,n,=!«,"irirkbh,i",im."一,l.,一n",rf、,he,bi-ihhhrin倍;其中
14、大学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占66.1%。止匕外,全国共有40525名考生报考浙江省20个招生单位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比2008年增加了3461名,增幅为8.5%。二、浙江财经学院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一)专业设置情况1、专业设置浙江财经学院现设有11个二级学院、1个部、1个独立学院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即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体军部、东方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现有财政学、税务、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等40个
15、本科专业。学校还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统计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等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会计、金融、保险、税务和资产评估等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12年招生的硕士专业达到31个。2、学科特色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已形成了多个富有特色、在省内及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拥有产业经济学、财政学两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汉语言文字学、伦理学五个省级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马克思
16、主义中国化、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统计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数学、传播学、设计艺术学汉等23个校级重点学科。51-r.*nNr.|iB,i"mhhill,一.rrrn*,it*hir,r!,!,=".«.rin,ii,ii3i*ii-,Trr/inn”.,iHili,RMi«(二)招生和就业情况1、招生情况近年来,浙江财经学院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12年,全校共计招生6536人,第一批文科最低档分数线为638分,理科最低档分数线为636分,高出我省第二名的高
17、校文科10分,理科20分,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一,文科投档分数线达560分,高出省控线108分,理科投档分数线达551分,高出省控线118分,。表3-1近三年浙江财经学院实际招生人数(单位:人)项目2010年2011年2012年本省招生459048725313外省招生113611971223合计5726606965362、就业情况(不含东方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的毕业生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左右。2011年,全校2862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08%(其中签约率为90.92%,应聘率为7.16),名列同类高校前茅。表3-2近三年浙江财经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含东
18、方学院)业、年份2009年2010年2011年毕业生数(人)224025322862初次就业率(%)94.82%96.96%98.08%签约率(%)89.91%92.14%90.92%应聘率(%)4.91%4.82%7.16%三、项目功能定位及建设规模(一)功能定位根据浙江财经学院的相关规划,浙江财经学院将建设成为“经济、管理学科特色明显,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省属重点万人大学”。随着浙江财经学院下沙校区的全面投入使用,下沙校区已逐步取代文华校区,成为学校总部,文华校区成为分部。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今后文华校区将主要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
19、、科研实验校区,并为学校教师提供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实验的场所。(二)办学规模根据学校规划,文华校区内规划容纳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200人。(三)教职工规模根据校区内规划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依据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按在校生和教职工比例1:10,配备教职工220人。(四)建设规模根据对浙江省高等教育市场需求情况以及浙江财经学院近几年招生、就业情况的分析,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源保障。按照浙江财经学院的规划及教学实际需要,本项目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200人,新建校舍145280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3000平方米,生活配套用房56300平方米,学术科研用房39340平方米,地下人
20、防工程12000平方米,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库14640平方米。第四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于杭州文一西路83号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内。根据学校规划,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现文华校区的西侧用地,北临文一西路,南靠高技路,东为益乐路,建设用地面积62737平方米(折合94亩)。项目建设位于现校区内,用地性质未发生改变;同时,项目建设区域内基础设施依托校园现有配套,周边道路、供水、供电、排污和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基本可满足本项目需求,本项目选址符合杭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二、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杭州市地处浙江中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城市,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杭州市大部分地区属浙
21、西中低丘陵,少部分地区属浙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由于石炭纪、二叠纪石灰岩质地,断裂多,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十分强烈,喀斯特非常发育。杭州市平原位于钱塘江、浦阳江附近及其内侧,大地构造处于杨子准地台钱塘褶带,市区包括三个褶皱区,西湖复向斜、石龙山褶皱区及皋亭区褶皱区。现状地面标高大部分在4.040.0米之间。杭州属钱塘江以北地区,属北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夏季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则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春末夏初有一雨量集中期,夏秋季常有干旱和台风的出现。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据杭州市30年气象统计资料,杭州市多年平均气温16C
22、,多年平均降水量1398.3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83.9小时,多年平均风速2.6米/秒。(二)基础设施条件项目所在地位于杭州城区、现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内,水、电、气已具备,基础设施完善,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三)经济社会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2011年全省GDP总量达到GDP总量是31800亿、人均GDP是58426元地方财政收入3150.8亿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省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主要发展指标也居全国领先。本项目地处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
23、文化中心,是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又处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南翼区域性特大城市。近年来杭州市围绕“发展、创新、稳定、为民”的总要求,积极实施“五大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011.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0.1%,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点。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万元,约合12380美元.杭州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积极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至2011年末,全市共有小学417所,在校学生44.51万人;普通中学327所,在校学生3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8所,在校
24、学生0.4万人。全市小学入学率rrr"fvr-LLf-Lh'Lrrvrffr=Lwvji一一vr1urvjit一v*1nr一.wve=i»,w.-ff一.ve=l4if.ffw.w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由上年的.98.7%提高到,99.1%,其中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由上年的76.6%上升到78.5%。普通高等院校36所,在校学生42.98万人,比上年增长4.9%,A/l_1_MVWWH>H>IW_n>H>A>rUIWWWWWW>K>ruWW>>fl_WVH>rUVnWV»
25、;K1nliWWVI>MWWl>n>W%>HrfWUVI>tUWWl>HIH>!_K_AaA_IWa>HInI»>WW>r_HaIWUII!_VWSWhH>tfIWWW>IWWMIhiV>HWVI>H1HliWW9_n>AalWWW1_A_VWAK1KlRJVWVUMWWWWUVA其中在校研究生3.5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51.94%提高到53.58%。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7.46万人。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自然
26、环境、社会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环境,能满足学校的建设需要。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一、建设规模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将文华校区部分土地置换后的剩余土地重新进行规划,作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校区,并同时作为浙江财经学院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及实验的场地。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并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有关标准要求,以及用地内保留建筑的面积等,按2200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及220名教工进行校区建设规模测算;另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个研究生折合1.5个本科生,因此,校区内在校生折算规模为3300人。(一)学校用地规模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现有用
27、地面积131463平方米(折合197亩),根据学校总体规划,拟将其中66667平方米(折合100亩)进行土地置换,保留其余62737平方米(折合94亩)用地仍作为学校校区,按规划在校研究生2200人计,则生均28.5平方米。学校下沙校区现用地800000平方米(折合1200亩),两校区合计用地面积862737平方米(折合1294亩),按两个校区规划在校生17000人计,则生均用地面积50.7平方米。(二)校舍建设内容及规模文华校区现有教学、生活等各类校舍71601平方米,根据拟置换用地范围,规划拆除置换用地上校舍45037平方米,保留校舍26564平方米。拆除及保留校舍见表5-1、5-2表5-
28、1置换土地上拟拆除建筑物表序号建筑物规模(平方米)备注1教学楼12043含地下室2学思楼19103看台125641#学生宿舍392852#学生宿舍392863#学生宿舍490874#学生宿舍5308含地下室8风雨操场9759食堂858510医务室及后勤用房60011配电房22112传达室1302间13浴室及理发室87514锅炉房37015合计45037表5-2保留建筑物规模表序号建筑物规模(平方米)1第一教学楼94352图书馆102733行政楼68564合计26564根据校区功能定位和保留建筑的功能、规模等,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研究生教学行政用房、生活配套用房、学校研究所科研学术用房及人防工
29、程、停车库等。1、教学行政用房根据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至2010年学校规划在校生研究生2200人,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研究生折合1.5个本科生,因此,校区内在校生折算规模为3300人参照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人文、社科、管理类应不低于15平方米”,按在校生折算规模3300人测算,校区内教学行政用房应不小于49500平方米。校区内现保留有教室、图书馆、行政用房等教学行政用房26564平方米,还需建设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小于22936平方米。本项目结合研究生开展教学、实验需要,新建教学行政用房23000平方米。2、学生宿舍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研究生生均学生宿
30、舍规划建筑面积10.5平方米”,考虑普通高等学校规划面积指标为92年提出的建设标准,当时卫生间、盥洗室等均为集中设置、公共使用,现高校内学生宿舍的卫生间、盥洗室等均为每室单独设置,且现研究生宿舍基本为3人间和2人间,因此,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学生住宿的实际需求,从改善学生住宿环境、生活条件等考虑,结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等有关文件,适当提高生均宿舍建设标准,生均研究生宿舍面积按20平方米控制。校区内规划在校研究生自然规模2200人,按生均20平方米计,则校区内学生宿舍建筑面积应控制在44000平方米。根据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大专院校非机动车位设置应A
31、60个/每百位学生”,按在校研究生2200人计,校区内配套非机动车位应A1320个,每个停车位建筑面积2平方米,则非机动车库建筑面积应不小于2640平方米。因此,本项目新建学生宿舍440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非机动车库2640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46640平方米。3、学生食堂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在校生自然规模2000人的普通高校,生均学生食堂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3平方米”,按规划在校研究生自然规模2200人测算,校区内学生食堂建筑规划面积不宜超过2860平方米。根据规模预测,本项目新建学生食堂2800平方米。4、教工食堂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在校生折算规模30
32、00人的普通高校,生均教工食堂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过0.24平方米”,按规划在校折算规模3300人测算,校区内教工食堂建筑规划面积不宜超过792平方米。根据规模预测,本项目新建教工食堂790平方米。5、教工宿舍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教工宿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得超过2.33平方米/人;按教工人数220人测算,校区内教工宿舍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过513平方米。根据规模预测,本项目新建教工宿舍510平方米。6、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在校生规模2000人的普通高校,生均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75平方米”,按规划在校自然规模2200人测
33、算,校区内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建筑规划面积不宜超过8250平方米。本项目规划新建变电室、水泵房、总务仓库、学生活动用房、教工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等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8200平方米。7、学术科研用房浙江财经学院现设有产业经济与政府管制研究所、财经科学研究所等49个研究所,其中浙江财经学院政府管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产业经济学学科、财政学科等分别被确立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浙江省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根据学校规划,浙江省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教育考试中心也设在文华校区内。为满足各中心及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
34、等需要,本项目规划建设学术科研用房39340平方米。8、本项目建设规模根据规模预测,本项目新建教学、生活及科研学术等校舍建筑面积121280平方米;另根据杭州市人防建设要求“新建十层(含)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含)以上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按初步建设方案,本项目规划建设地下人防工程12000平方米,平时兼作停车库;根据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有关要求,配套建设地下机动车位300个,每个车位40平方米,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因此,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4528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12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4000平
35、方米。二、初步建设方案根据校区功能定位及保留建筑的分布,本项目新建教学实验楼、教学楼、学术综合楼、学生宿舍楼及生活辅属楼等建筑。其中综合楼、生活辅属楼和教学实验楼分别布置在中心花园的东、西两侧;学术科研楼布置在生活辅属楼的南侧,保留第二教学楼的北侧;学生宿舍楼群布置在校园的西南角。为集约利用土地,教学实验楼、综合楼及学生宿舍楼群等均采用高层建筑,其余生活附属楼、教学科研楼及附属用房等新建建筑为16层的多层建筑。校园环境设计中注重新建建筑与保留校舍、环境的融合及生态科技应用。校区设有一主二副三个出入口,其中主要出入口沿文一西路设置,其余二个出入口分别沿东侧益乐路和南侧高技路设置,校区主要道路成环
36、形设置,满足消防及车辆运输等的要求。校区内设置共设置机动车停车位750个,其中地下停车位60000个,地面结合道路、绿化等设置停车位150个。第六章公用工程一、给水项目用水量主要由学生用水量、教工用水量、其他用水量等组成,经估算,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600吨,年用水量为12万吨。学校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由城市供水管网统一供水。本项目由建设用地周边市政供水管接入引水管,在校区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以满足生活、消防等用水要求。二、排水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室内废、污合流,室外雨污分流制。按用水量的85%估算污水量,最大日污水量约510立方米。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厨房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
37、一起排至校园污水管道,再排入用地边市政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项目区域内的雨水经校区雨水干管收集后就近排入用地周边的市政水管网。三、供电本项目用电主要由设备用电、照明用电和其它用电等组成,根据项目的建筑规模和设施配备,参照规范及同类建筑用电指标,经估算,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8700千瓦,年用电量1130万度。本项目由校区附近的变电所提供两路10千伏独立电源。根据用电负荷预测,校区内设置变电所,内置4X2000千伏安的变压器。各建筑物内部设置配电室。四、弱电本项目弱电系统主要包括通讯系统、计算机校园网络及闭路电视教学网络、有线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系统光缆均由建设用地周边道路敷设的
38、市政光缆接入。五、暖通及通风(一)冷热源科研用房及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实训用房采用分体空调或单独设置VRV直接蒸发式系统。(二)通风工程设计1、个别实验、科研等用房根据对室内空气品质和卫生防护要求设置送、排风系统。2、洗手间通风一般均采用室内顶棚式风机,经竖井集中排空方式,换气次数按20次/小时设计。3、开闭所、配电室按工艺要求单独设进风和排风系统,风量按设计规定计算。六、热水供应为满足学生用热水等需要,学生宿舍内配套太阳能热水器。七、燃气校区内食堂采用天然气管道燃气。第七章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与节能一、环境保护(一)主要污染源项目实施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废弃物、废气和噪
39、声等。(二)环保措施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即建筑物与“三废”治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运转,切实搞好“三废”治理工作。产生的“三废”将进行分类、分级、分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1、生活污水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等处理达标后与其他废水一并排入污水管网。2、生活垃圾处理和废弃物生活垃圾根据性质和处置方法的不同,采取分类收集,设置回收性垃圾容器和非回收性垃圾容器,经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一般性生产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固体废弃物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3、噪声为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中选用的设备均采用低噪声设备
40、并配消声器;严格控制交通噪声,合理安排停车场的位置,缩短行驶路线;区域内禁止机动车辆鸣笛,并限制车速。二、消防本项目消防用水量为:室内消火栓系统20升/秒,室外消火栓系统为25升/秒。在防火方面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给水管沿主要道路成环状敷设,道路按不大于120米间距设置室外消火栓。在建筑内按规范设置灭火器;(二)在实验室、科研用房等重要场所设置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每个消火栓均安装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用警铃,在进出口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在各消防控制室设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及必要的消防控制设备等,消防用电设备均为双路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三)在没有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公共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在车
41、库及不适合安装感烟探测器的场所设置感温探测器,并按有关规范要求在公共场所设置一定量的手动报警按钮,所有设置均要符合消防规范要求;(四)总图布置中,各建筑物间距与通道符合消防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按建筑物耐火等级及生产中火灾危险性的类别,合理布置建筑物的面积、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等,建筑物上设有防雷措施。三、节能(一)设备、设施全部采用新型或改进型节能产品,以降低能耗。引进设备在技术先进、报价合理的基础上同时比较节能效果。(二)本项目在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设计中,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合理确定窗墙比,减少人工照明。建筑物屋面采用保温材料,能有效地隔热保温。(三)电气设计中采用低损耗变压器,并设无功功率
42、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损耗,供电设备有完整的计量系统。(四)给排水设计中,生活给水一律选用节能型的自闭式冲洗阀(五)对不同使用功能的用电、用水安装计量仪表,单独进行经济核算,以节约用能。第八章机构设置与组织管理一、组织机构浙江财经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财经院校。学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一个部、一个独立学院和一个成人教育学院,即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体军部、东方学院(独立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党政管理部门有党
43、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纪监审、学生处、人事处、离退休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部、财务处、外事处、保卫处、资产管理处、公共事务管理处、校园建设处等。直(附)属单位有学报编辑部、高教研究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等。另有群众团体工会和团委。学校的后勤服务机构由后勤总公司提供。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还将相应增加专任教师规模,使专任教师与在校生比满足1:15的要求。二、建设组织管理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成立学校基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负责实施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抓好项目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管好用好建设资金。三、项目工程管理本项目
44、要健全和完善工程设备招标采购、工程建设的设计与施工和施工监理实施公开招标制度,认真落实建设中招标采购,强化管理,遵循基本建设审批程序,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第九章项目进度计划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建设项目分决策、前期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根据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工作量和所需时间,自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起至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的前提下,建设期为3年,其中施工期约28个月。项目具体实施进度见表9-1。表9-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实施阶段工程内容工程进度(月)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编制及审批3前期准备阶段1.工程初步设计82.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阶段1.施工招标282.土建施工3.设备购置与安装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投入使用1合计42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建设投资估算(一)编制依据及说明1、国家发展改革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院内装饰资金需求计划
- 网络营销佣金协议范文
- 管道工程造价咨询合同
- 电子元器件外包合同
- 医院急救技能安全培训计划
- 现代化生猪养殖技术应用计划书范文
-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
- 人教版物理教学计划与跨学科整合
- 怎样制作大学毕业设计
- 保险行业销售计划书范文
-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 科普知识小学生飞机科普知识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T 15-101-2022
- 眼科知识科普课件
- (高清版)DZT 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 危大工程动态判定表
- 常见的车辆故障培训课件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精美课件
- 中职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课件
- 初中九年级数学课件-中考总复习-矩形的折叠问题
- 《国家审计准则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