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 下 册 数 学 科第 一 单 元教材分析单元名称负 数单元序号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单元学情分析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定的大小。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认识负数,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

2、是负数。2、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数1、负数的认识 1课时 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并比较正负数的大小1课时3、复习1课时教 学 设 计教学课题   负数的认识教学课时1备课教师付友香教学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负数、0和正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准备多媒

3、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授课时间2013年 2月 26 日教 学 流 程个性设计(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1)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六(2)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2)赚了500元。(亏了500元),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有一位朋友喜欢旅游,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教学例1 (1)(课件)出示

4、课本例1的情境图  现在是16,温度计上显示的还是16,不过是零下16了!(2)让学生知道零下16用“-16”来表示。(3)让学生理解“16”和“-16”的意义是否相同。2、认识存款折,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存入和支出的数目。教学例2 (1)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2)让学生知道“2000”表示存入2000元;“-500”表示支出了500元,那么“500”和“-500”正好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3)初步理解存款折上的这些数表示的意义。 3、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1)正负数的认识像-16 ,-500,-0、4,-3/8,.这样的数叫做负数。以前所学的

5、16,2000, 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3/8读作负八分之三,       +6.3读作正六点三4、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的1、2题。 2、学习有关负数的认识过程。 3、练习一的1题。(四)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给大家说一说,共同分享吗?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

6、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作业设计填一填。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3、8.7读作( ),读作(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负数的认识像-16 ,-500,-0、4,-3/8,.这样的数叫做负数。以前所学的16,2000

7、, 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去。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8读作负八分之三,+6.3读作正六点三课后反思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教 学 设 计教学课题用数轴表示正负数(例3,、例4,完成第7页做一做及练习一4、5、6、7题)教学课时1备课教师付友香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教学重点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和0  ,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尺子授课时间2013年2 月26 日教 学 流 程个性设

8、计一、复习: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0.9 - + 0 -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 摄氏度。二、新授:(一)教学例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出示例3:(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4)学

9、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二)教学例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

10、,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7、练习:做一做第3题。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四、全课总结(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作业设计填

11、一填1、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 )边。2、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3、比较大小。7 5 1.5 02.4 3.13.1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 A、0.02 B、0.02 C、0.18 D、0.14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30 B、30 C、60 D、03、数轴上,在的(

12、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4、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155 B、150 C、145 D、160三、写出A、B、C、D、E、F点表示的数。四、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5 3 5 5 五、智慧屋。1、一个点从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长度单位,这时这个点表示的数为1,则起点表示的数是多少?请你用图表示出来

13、。2、下面是林林家二月份收支情况。2月8日:妈妈领工资1000元 2月10日:交水电费、管理费180元2月12日:林林买衣服用去60元2月15日:爸爸领工资1200元2月18日:去公园游玩用去50元2月20日:妈妈买衣服用去150元2月22日:爸爸买书报杂志用去130元2月28日:本月伙食费合计用去820元请你用正负数的知识填写后表。尝试计算林林家2月份的结余。板书设计用数轴表示正负数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课后反思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改进措施六年级 下 册 数 学 科第 三 元教材分析单元名称比例单元序号三单元教材分析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

14、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共三部分。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单元学情分析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

15、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建立明晰的概念。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数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比例的应用5课时整理和复习

16、-1课时教 学 设 计教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课时1备课教师肖浩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授课时间2013年 3月 日教 学 流 程个性设计一、 复习旧知。1、 什么叫比?练习: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km,写出路程和时间之比,并化简。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之比,并化简。2、 什么叫比值?练习: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6:10 9:15 20:4 : 0.6:0.

17、2 : 4.5:2.7二、新课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提问:看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创设情景,进行比例意义的教学。课件出示四幅图片,观察:这四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这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国旗)指出: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必须尊重它。课件变成四面国旗的画面,出示画面国旗的长度和宽度。请学生写出每面国旗的长、宽之比,并求出比值。订正:5: = 2.4:1.6= 60:40= 15:10=你发现了什么?得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根据上面的式子,你还能写出哪些比例?及时练习: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6:10和9:15 20:4和1:4 :和6:4 0.6:0.2和:根

18、据所学知识,想:如果你来设计一面国旗与展示的国旗外形不变形,它的长和宽各应是多少?为什么?3、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介绍比例的组成。从上面的比例中,任选23个比例,练习求它的积。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3和8:5 0.2:2.5和4:50 :和: 1.2: 和:53、小结:前面学习的知识。三、全课小结:1、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你能比较一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教师将归纳的结果展示出来)作业设计巩固练习1、填空: 15:()548( )

19、24(2) 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7,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3)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例数,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4)如果a79b,那么a×b=( )2判断(1) 0.61.6和34能组成比例. (2)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3)比例是由任意两个比组成的.(4)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3、选择下面的比,能与 14 12 组成比例的有( ) 1.2 0.6 76 0.70.6己知8×3=2.4×10,下列比例式不正确的是( ) 82.4=103 2.43=108 243=810 108=32.4用

20、4,6,10,15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正确的是( ) 46=1015 46=1510 64=1510 1015=64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课后反思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教 学 设 计教学课题解比例教学课时1备课教师肖浩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准备课件授课时间2013年 3月 日教 学 流 程个性设计一、导人新课: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