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打开百度收索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第三版 )课后习题答案,选择文库有你想要的第 1 章 高分子链的结构1. 写出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略2. 构型与构象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建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的聚丙烯?为什么?答:构型: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构象:由于分子中的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聚丙烯是两种不同构型,必须有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排。3. 为什么等规立构聚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 31 螺旋构象,而间规立构聚氯乙稀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答:因为等规PS 上的苯基基团
2、体积较大,为了使体积较大的侧基互不干扰,必须通过C C 键的旋转加大苯基之间的距离,才能满足晶体中分子链构象能量最低原则;对于间规PVC 而言,由于氢原子体积小,原子间二级近程排斥力小,所以,晶体中分子链呈全反式平面锯齿构象时能量最低。4. 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答: 空间位阻参数 12h02越大 ,柔顺性越差; 越小,柔顺性越好;h2f ,r特征比 Cn cnh022nl对于自由连接链cn=1对于完全伸直链cn=n,当 n时, cn 可定义为 c, c越小,柔顺性越好。链段长度b:链段逾短,柔顺性逾好。5. 聚乙烯分子链上没有侧基,内旋转位能不大,柔顺型好。该聚合物为什
3、么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答:因为聚乙烯结构规整,易结晶, 故具备了塑料的性质,室温下聚乙烯为塑料而不是橡胶。6. 从结构出发,简述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性能差异:(1) 聚丙烯腈与碳纤维;线性高分子梯形高分子(2) 无规立构聚丙烯与等规立构聚丙烯;非晶高分子结晶性高分子(3) 顺式聚 1,4-异戊二烯 ( 天然橡胶 )与反式聚 1,4-异戊二烯 ;柔性(4) 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为平面锯齿状链,为线型分子,模量高,渗透性小,结晶度高,具有好的拉伸强度、劲度、耐久性、韧性;低密度聚乙烯支化度高于高密度聚乙烯(每1000 个主链C 原子中约含 1535 个短支链),结晶
4、度较低,具有一定的韧性,放水和隔热性能较好;交联聚乙烯形成了立体网状的结构, 因此在韧性、 强度、耐热性等方面都较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要好。7.比较下列四组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并简要加以解释。解:( 1) PEPVCPAN主链均为C C 结构,取代基极性CN Cl ,所以,聚丙烯腈的柔顺性较聚氯乙烯差;( 2) 2131 与 3 中都含有芳杂环,不能内旋转;3 中全为芳环,柔顺性最差;主链中-O-会增加链的柔顺性;( 3) 321因为1 中取代基的比例较大,沿分子链排布距离小,数量多,分子链内旋转困难;2和 3 中均含有孤立双键,易内旋转,故柔顺性较好。( 4) 2132 中取代基对称排列,
5、分子偶极矩极小, 易内旋转; 3 中极性取代基较中比例大,分子内旋转困难,故柔顺性最差。8. 某单烯类聚合物的聚合度为 104,试估算分子链完全伸展时的长度是其均方根末端距的多少倍? (假定该分子链为自内旋转链 )。单烯类完全伸展链2m a x221c o s222hn lnl3自由旋转链h2f r221c o s22nlc o sn l12 n2l 21/ 221/ 2n2 Xn2104h max3h 2 f r2nl 23339. 无规聚丙烯在环己烷或甲苯中、30 时测得的空间位阻参数 (即刚性因子 ) 1.76 ,试计算其等效自由连接链的链段长度b(已知碳碳键长为 0.154nm,键角为
6、 109.5。 )。解: h02 / h2 f r 1/ 21.76h021.762h2f r3.0976nl 2 1cos6.1952nl 21cosh2maxn2l 2 1cos2 n2l 2又h m a xZ b h02Zb223bh2/ h max6.1952nl 2 /2 nl6.1952 /(2l )1.168nm03310. 某聚苯乙烯试样的分子量为416000,试计算其无扰链的均方末端距(已知特征 cn12)。解: Cn h2/ nl212Xn4160004000n 2 X n 8 0 0 00104h0212nl 2128000(0.154nm)2第 2 章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
7、1. 名词解释凝聚态 :物质的物理状态,是根据物质的分子运动在宏观力学性能上的表现来区分的,通常包括固体、 液体和气体。 高分子的凝聚态是指高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和堆砌状态, 包括固体和液体。内聚能密度 :单位体积的内聚能,CED = ?E/V液体或固体分子移至分子引力范围之外所需的能量。m。内聚能是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把1mol结晶度 :试样中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质量结晶度xcm) 或者体积分数(体积结晶度xcv)。取向: 聚合物取向是指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分子链或其他结构单元沿着外力作用方向择优排列。高分子合金的相容性:高分子共混物中分子间分子水平的互容程度。2. 什么叫内聚能密度?它与分
8、子间作用力的关系如何?如何测定聚合物的内聚能密度 ?答:内聚能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内聚能;CED = ?E/V m。内聚能是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把 1mol 液体或固体分子移至分子引力范围之外所需的能量,CED420 J/cm 3 的高聚物,由于分子链上有强极性基因,或者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 因而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再加上分子结构比较规整,易于结晶, 取向,使强度更高,可成为优良的纤维材料或工程塑料。CED 290420 J/cm 3 的高聚物,分子间作用力居中,适合于作塑料使用。内聚能密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最大溶胀比法、最大特性粘数法。3. 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结晶时,可能得到
9、哪几种主要的结晶形态?各种结晶形态的特征是什么?单晶: 形成条件: 0.01%0.1%PE 溶液中极缓慢冷却结晶或较高压力下100MP)熔体结晶而成。结构特点:棱片状,其链长数百纳米,厚度为 10nm,晶片厚度与分子量无关,分子链总是垂直于截面。树枝晶: 形成条件:浓度较高、或温度较低、或聚合物分子量太大时,高分子不再形成单晶片,而是倾向于生成树枝晶;结构特点:单晶的聚集体,多晶结构。球晶: 形成条件: 1%的浓溶液熔体冷却结晶结构特点: 球晶分子链总是垂直于径向,单晶片的变形聚集体;有黑十字消光现象,双折射现象伸展链晶:形成条件:高温高压熔体附近缓慢结晶高拉伸取向结构特点:分子链完全伸展,平
10、行排列单向强度大串晶: 形成条件:应力(溶液结晶时边缓慢搅拌边结晶);拉伸挤出时有(双向)应力场作用。结构特点:折叠链与伸直链不可分离双向强度高柱晶: 形成条件:应力作用下冷却结晶。结构特点:沿应力方向成行地形成晶核,再向四周生长成折叠链晶片单向强度大。纤维晶: 形成条件:溶液流动,搅拌下结晶;熔体拉伸、剪切。结构特点:交错连接的微晶和韧性分子链相连构成。4. 测定聚合物结晶度的方法有哪儿种?简述其基本原理。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晶度是否相同?为什么?答:聚合物结晶度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密度法 依据:分子链在品区规整堆砌,故晶区密度( )大于非晶区密度( ),或者ca说,晶区比体积 (Vc)小于非
11、晶区比体积(Vc),部分结晶聚合物的密度介于和 之间;caX 射线衍射法 依据:总的相干散射强度等于晶区和非晶区相干散射强度之和;量热法 根据聚合物熔融过程中的热效应来测定结晶度;由于部分结晶聚合物中,晶区与非晶区的界限很不明确,无法准确测定结晶部分的量,因此,结晶度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其数值随测定方法不同而不同。5. 高分子液晶的分子结构有何特点?根据分子排列有序性的不同,液晶可以分为哪几种晶型?如何表征?答: 结构特点 :一般为刚性分子;具有较长的长径比,通常长径比子间作用力。6.4;有一定的分根据分子排列有序性的不同,液晶可以分为四种晶型:向列型( N 相):一维有序,完全没有平移
12、有序近晶型 :最接近于晶体的类型,一维平移有序手征性液晶:依靠端基的相互作用, 彼此平行排列成层状,每层旋转一个角度,有螺矩的存在,层层累加盘状液晶相表征:( 1)偏光显微镜( 2)热分析(3) X 射线衍射6. 简述液晶高分子的研究现状,举例说明其应用价值。1.液晶显示技术向列型:灵敏的电响应信号和光学特性电压的改变引起颜色变化2分析测量技术胆甾型:光学性质好,可发生白光色散,透射光偏振旋转,可感受0.1的温度变化,可以做痕量分析剂、显色剂等3液晶纺丝技术晶体的加工能力较差,液晶可纺丝成纤维,较低的牵伸率减少内应力和损伤。4原位复合技术与普通热塑性高分子共混, 形成很细的刚性纤维, 其细度优
13、于加入的纤维, 可获得力学性能很强的材料。7. 取向度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聚合物取向的实际意义。答:取向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声速传播法 :可反映整个分子链的取向,能较好的说明聚合物结构与力学强度的关系光学双折射: 反映非晶区的链段取向广角 X 射线衍射 :测得晶区的取向度小角激光光散射法 、收缩率表征法等取向结构对材料的力学、光学、热性能影响显著。例如 :尼龙等合成纤维生产中广泛采用牵伸工艺来大幅度提高其拉伸强度;摄影胶片片基、 录音录像磁带等薄膜材料实际使用强度和耐折性大大提高, 存放时不会发生不均匀收缩。取向通常还使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提高;对于晶态聚合物,其密度和结晶度提高,材料的使
14、用温度提高。8. 某结晶聚合物的注射制品中,靠近模具的皮层具有双折射现象,而制品内部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有 Maltese 黑十字,并且越靠近制品芯部 Maltese 黑十字越大。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如果降低模具的温度,皮层厚度将如何变化?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皮层具有双折射现象是形成了柱晶;制品内部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有Maltese黑十字,说明有球晶产生;越靠近制品芯部,Maltese黑十字越大,说明越靠近芯部,球晶越完整; 若降低模具的温度,熔体冷却速度加快,受表层的应力作用增大,皮层厚度将增加。9. 采用 “共聚 ”和 “共混 ”方法进行聚合物改性有何异同点?答:相同点:二
15、者都可形成两相结构。不同: “共聚 ”的高分子合金在相界面处,存在化学键,“共混 ”的高分子合金在相界面处几乎不存在化学键。10. 简述提高高分子合金相容性的手段。答: a. 在物理共混中,加入第三组分增容剂;b. 在不同聚合物的分子之间引入各种特殊的相互作用。11. 某一聚合物完全结晶时的密度为0.936g/cm3,完全非晶态的密度为0.854 g/cm3,现知该聚合物的实际密度为0.900 g/cm3,试问其体积结晶度为多少 ?解: X cva0.900g / cm30.854g / cm30.046g / cm30.561ca0.963g / cm30.964g / cm30.082g
16、/ cm312已知聚乙烯晶体属斜方晶系, 其晶胞参数 a 0.738nm,b0.495nm ,c0.254nm 。(1)根据晶胞参数,验证聚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为平面锯齿形构象;(2)若聚乙烯无定形部分的密度a 0.83 g/cm3,试计算密度 0.97 聚乙烯试样的质量结晶度。解:( 1)cMZ28N AV6.0210 23 0.738 10 70.495 1070.2541071.0025g / cm3与实际测得的聚乙烯密度0.92 0.90g / cm3 颇为一致。( 2) XcW1/a 1/1/ 0.831/ 0.971.20481.03091/a 1/ c1/ 0.831/1.0025
17、1.20480.99750.17390.8390.207313. 用声波波传播法测定拉伸涤纶纤维的取向度。若实验得到分子链在纤维轴方向的平均取向角 为 30 度,试问该试样的取向度为多少?解: f1 (3cos 21)1 (3cos 2 31)5228第三章高分子溶液1. 溶度参数的含义是什么?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判定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依据是什么?答:溶度参数: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为溶度参数。依据:1 21 2 2GmixH mix T SmixH mixA B 12 Vm2. 什么叫高分子溶液?它与理想溶液有何区别? 溶液: u1E =0 ,“链段”间与“链段”和溶剂间相互作用抵消,无
18、扰状态,排斥体积为 0。区别:E 溶液: u1 =0 ,“链段”间与“链段”和溶剂间相互作用抵消,无扰状态,排斥体积为 0理想溶液:不存在u1E3. Flory Huggins 晶格模型理论推导高分子溶液混合熵时作了哪些假定?混合热表达式中 Huggins 参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假定:一个格子中只能放一个溶剂分子或一个聚合物链段,高分子可以自由卷曲,所有构象具有相同的能量,链段与溶剂分子可以在晶格上相互取代聚合物链段均匀分布,高分子具有相同的聚合度,配位数 Z 不依赖于组分x1反映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相互作用能的变化。x1kT 法表示一个溶剂分子放到高分子中去时所引起的能量变化。x1(z 2
19、)12 ,H M kTx1N1 2 ;kTx1与溶剂性质的关系:溶剂的溶解能力越强,x1 值越小;x1与温度的关系: Tx1x11112T4. 什么叫排斥体积效应? Flory Huggins 稀溶液理论较之晶格模型理论有何进展?答:在高分子稀溶液中,“链段 ”的分布实际上是不均匀的,高分子链以 个被溶剂化了的松懈的链球散布在纯溶剂中,每个链球都占有一定的体积,它不能被其他分子的“链段 ”占有,称为排斥体积。进展 :a. 高分子稀溶液中“链段 ”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而是以 “链段云 ”形式分布在溶剂中,每一 “链段云 ”可近似成球休;b在 “链段云 ”内,以质心为中心,“链段 ”的径向分布符合
20、高斯分布:c “链段石 ”彼此接近要引起自由能的变化每一个高分子“链段云 ”具有排斥体积。6.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 16.7 )难溶于戊烷( 14.4 )和醋酸乙烯( 17.8 )。若选用上述两种溶剂的混合物,什么配比时对共聚物的溶解能力最佳?解:由溶度参数相近原则可知,当混合物的溶度参数为 16.7 时,溶解能力最佳,设戊烷体积分数为x,则醋酸乙烯为( 1 x)根据公式:混 ,所以: 14.4x 17.8(1 x) 16.7, x 0.32 1122故:配比为戊烷比醋酸乙烯约为32/68 时溶解能力最佳。7. 计算下列三种情况下溶液的混合熵,讨论所得结果的意义。( 1)99 1012 个
21、小分子 A 与 108 个大分子 B 相混合(假定为理想溶液)( 2) 99 1012 个小分子 A 与 108 个大分子 B 相混合(设每个大分子 “链段” 数 x 104)相混合(假定符合均匀场理论) ;( 3)99 1012 个小分子 A 与 1012 个大分子 B 相混合(假定为理想溶液) 。解:(1)SMK (N1 ln x1N 2 ln x2 )R(n1 ln x1 n2 ln x2 )8.314(991012ln99101210823 ln1088 )6.0210231286.021012991010991010(2) SMR( n1 ln1n 2 ln2 )8.314 (991
22、012ln99101210810 4ln1081044 )6.0223991210846.02231281010101099101010(3) SMR(n1 ln x1n2 ln x2 )991012991012101223 ln101212 )8.314(1023 ln9912126.0210126.0210109910108. 在 20将105mol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M n 105, 1.20g/cm 3) 溶于179 克氯仿( 1.49 g/cm3)中,试汁算溶液的混合熵、混合热和混合自由能;( 已知 10.377)解:混合熵:SMR(n1 ln 1n2 ln 2 )10 51051
23、798.314(105ln1.201791.49)10 5105179ln10 5105179119.51.201.491.201.49混合热:H Mx1RTn120.3778.314(27320)10 5179 / 1.49(179 / 1.49)(10 5105 /1.20)混合自由能:GMRT (n1 ln 1n2 ln2x1n1 2 )10 510 51798.3142935ln1.201791.49(1010 5179ln10 510517910 5119.51.201.491.201.490.377105(10 5179 /1.49)105 / 1.20)(179 /1.49)9.
24、 假定共混体系中两组分聚合物(非极性或弱极性 )的分子量不同但均为单分散的,/ 。试写出计算临界共混温度和该温度下组成关系的方程式,画出r分别为小于、等A B=r1于 1 和大于 1 时,该体系的旋节线示意图。第四章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1. 什么叫分子量微分分布曲线和积分分布曲线?两者如何相互转换?N(M) 称为公子量的数量微分分布函数 W(M) 称为分于量的重量微分分布函数有些实验,不能直接测定重量微分分布面数,直接得到的是其重量积分分布函数,用I(M) 表示。二者的关系为:2. 测定聚合物数均和重均分子量的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适用的分子量范围如何?答:数均分子量测试方法:端基分析法、
25、依数法、渗透压法重均分子量测试方法:光散射法、小角X 光衍射法P81 表 4-13. 证明渗透压测得的分子量为数均分子量。CiM iCii M i1证明:RTCRTCiRTcc 0RTCini M i即证 .i M iM nii4. 采用渗透压测得试样A 和 B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20 105 g/mol 和 1.25 105g/mol ,试计算 A 、B 两种试样等质量混合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解:数均分子量:M nxi M i1/( 4.20105 )4.20 105i1/(402. 105 )1/(1.25 105 )1/( 402.1/(4.20105 )105 )1.25 10
26、5105 )1/(1.25重均分子量:Mi M i0.54.201050.5 1.251052.725 105i5 35时,环已烷为聚苯乙烯(无规立构 )的 溶剂。现将 300mg 聚苯已烯 ( 1.05g/cm3, M n 1.5 105)于 35溶于环己烷中,试计算:(1)第二维利系数Az; (2)溶液的渗透压。6某聚苯乙烯试样经分级后得到 5 个级分。用光散射法测定了各级分的重均分子量,用粘度法 (22、二氯乙烷溶剂 )测定了各级分的特性粘度,结果如下所示:试计算 Mark Houwink 方程 KM 中的两个参数K 和 。解:由 KM 得:lg lgK lgM,以 lg 对lgM 作图
27、,斜率即为,截距为 lgK 。7. 推导一点法测定特性粘度的公式:1( 1) 2( splnr )C(2)spr(1,其中 K / )CspK 2 c解:由c1,假定 Kln r 2 2 cc,可得( 1)式;假定 K /r ,可得( 2)式。8. 三醋酸纤维素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的 Zimm 图如下所示。试计算该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旋转半径。 ( 5.461 10 1nm, n( DMF ) 1.429)解:( 1)图中的截距为聚合物分子量的倒数;9现有 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试样,欲采用 GPC 方法测定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试问:(1)能否选择GPC 法的常用溶剂THF ?如果不行,应该选用何种溶剂
28、?(2)常温下能进行测定吗?为什么 ?(3)如何计算该试样的数均、重均和粘均分子量。答:( 1)不能选择常用溶剂 THF ,因为 THF 与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极性不同,它们的溶解度参数相差较大;应选择四氢萘或十氢萘作为溶剂;( 2)不能测量, 140以上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才能溶解;第五章聚合物的转变与松弛1以分子运动观点和分子间物理缠结概念说明非晶态聚合物随着温度升高粘弹行为的4 个区域并讨论分子量对应力松弛模量 温度曲线的影响规律。答:玻璃态区:在此区域内,聚合物类似玻璃,通常是脆性的,分子运动主要限于振动和短程的旋转运动玻璃橡胶转变区:此区域内,在2030范围,模量下降了近1000 倍,聚
29、合物的行为与皮革相似。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通常取作模量下降速度最大处的温度。橡胶弹性平台区:在此区域内, 由于分子间存在物理缠结、聚合物呈现远程橡胶弹性橡胶流动区:在这个区域内,聚合物既呈现橡胶弹性,又呈现流动性。2. 讨论结晶、交联聚合物的模量温度曲线和结晶度、交联度对曲线的影响规律。答:在轻度结晶的高聚物中, 微晶体起着类似交联点的作用, 这种试样仍然存在明显的玻璃化转变, 随着结晶度的增加,相当于交联度的增加,非晶部分处在高弹态的结晶高聚物的硬度将逐渐增加,到结晶度大于 40%后,微晶体彼此衔接,形成贯穿整个材料的连续晶相,宏观上不易察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其曲线在熔点以前不出现明显
30、的转折。3. 写出四种测定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方法,简述其基本原理。不同实验方法所得结果是否相同 ?为什么 ?答:膨胀计法原理: Tg 前后试样比容发生突变,膨胀计内的水银高度发生偏折;量热法( DSC 法)原理:给基准物和样品相同的热量(仪器采用两侧等速升温或降温进行控制) ,基准物是热惰性的,而样品在温度改变时会出现各种转变,会吸热或放热,与基准物的温度有一差值(通过热电偶测出),将温度差值 温度作一图线,就可以得到差热曲线。曲线上的转折对应于Tg ;温度形变法(热机械法)原理:动态模量和力学损耗一温度的变化制成样品,在仪器上进测试得到内耗温度曲线最高损耗峰的峰位对应的温度就是Tg;核磁共振
31、法(NMR)原理:在Tg 变化前后,核磁共振谱线的宽度有很大变化,根据线宽的变化就可以得到Tg。不同的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不同,因为实验速率不同4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是否是热力学相变?为什么 ?答:玻璃化温度与测定过程的冷却速度有关, 不是热力学的平衡过程, 而是属于力学松弛过程。因为在玻璃化转变前后聚合物都是无规的,类似于液态。5. 试用玻璃化转变的自由体积理论解释:(1) 非晶态聚合物冷却时体积收缩速率发生变化;Tg 前后,聚合物自由体积膨胀情况不同( 2)速度愈快,测定的Tg 值愈高。外力作用时间短,链段来不及发生运动,呈现出玻璃态,Tg6. 玻璃化转变的热力学理论基本观点是什么?热力学研究表
32、明, 相转变过程中自由能是连续的,而与自由能的导数有关的性质发生不连续的变化。以温度和压力作为变量,与自由能的一阶导数有关的性质如体积、熵及焓在晶体熔融和液体蒸发过程中发生突变,这类相转变称为一级相转变。与自由能的二阶导数有关的性质如压缩系数、膨胀系数及比热容出现不连续变化的热力学转变称为二级相转变。W.Kauzmann 发现,将简单的玻璃态物质的熵外推到低温,当温度达到绝对零度之前,熵已经变为零(二级转变温度);外推到0K 时,熵变为负值。在正常动力学条件下,观察到的只是具有松弛特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热力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关于构象熵的计算。7. 聚合物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与小分子晶体结构
33、和结晶过程有何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相似:都发生突变,有明显的转折,都属于热力学一级相转变过程差异:小分子熔点0.2 度高聚物是一温度范围,熔限原因:结晶高聚物中有完善程度不同的晶体(结晶时造成的),结晶比较完善的晶体在较高温度下才能熔融, 而结晶不完善的晶体在较低温度就能熔融, 如果熔化过程中升温速度比较缓慢,不完整晶体可以再结晶形成比较完善的晶体,熔限也相应变窄;8. 测定聚合物结晶速度有哪些方法?简述其原理和主要步骤。答: (1)膨胀计法、光学解偏振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偏光显微镜法和小角激光光散射法9. 比较下列各组聚合物的 Tg 高低并说明理由;(1) 聚二甲
34、基硅氧烷,顺式聚1,4 丁二烯;(2) 聚已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 聚丙烯,聚 4甲基 1戊烯;(4) 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解:( 1)Tg:聚二甲基硅氧烷 顺式聚1,4 丁二烯,聚二甲基硅氧烷主链为饱和单键,取代基为非极性对称取代基,链柔性较大,故Tg 较低;( 2)聚已二酸乙二醇酯为苯环,空间位阻较大,故 聚 4甲基 1戊烯,聚 4甲基 1戊烯碳链较长,链的柔顺性较大,故 Tg 较低;( 4)聚氯乙烯 聚偏二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中极性取代基为对称双取代,偶极矩抵消一部分,整个分子极性减小,内旋转位垒降低,柔性增加,故Tg 较低。10. 以结构观点讨论下列聚合物的结晶能
35、力:聚乙烯、尼龙66、聚异丁烯。答:聚乙烯分子链对称性极高,规整性好,极易结晶,结晶度达95;尼龙 66 分子中易形成氢键,也易结晶,但由于其主链上引入了酰氨基,结晶速度较慢;聚异丁烯由于分子链具有较高的对称性,也属于结晶性高聚物。11. 均聚物共聚物中,单体A 的熔点为200 ,熔融热为B 不能进入晶格,试预测含单体8374J/mol 重复单元。如果在结晶的B10摩尔分数的共聚物的熔点。AB无规解: 11RxB Tm0 473K ( H m )u 8 3 7 J4 m/ o lxB 10%TmTm( H m )011R18.3140.0021140.000099283TmTm0(H m )
36、xB4738.37410%Tm451.8K178.8C11Rln X ATmTm0 (H m )uTm450.7K177.7K12. 现有某种聚丙烯试样,将其熔体 10ml 于 150在膨胀计中进行等温结晶,不同时间测得聚合物的体积值如下:已知聚丙烯晶胞密度为0.96g/cm3,完全非晶态时密度为0.84g/cm 3,结晶完全时体积结晶度为 50。试用Avrami 方程计算该试样的结晶速度常数K 和 Avrami 指数 n。1.24811.251.09181.25或:K 3.2nn8 n5k3.n0. 01523.93752K 12.6nn88. 95k12.6n0.13533.9375t3.
37、24.77.112.620lgt0.5050.6720.8511.10041.30112V9.9989.9929.9769.84189.5752145VtV0.9960.9870.9620.74680.3203V0V9684482lgVtV-2.516-1.912-1.416-0.5340.0563lnV0V 4741528410.5000.511.5-0.5y = 3.2303x - 4.1266-1-1.5-2-2.5-3所以: n=3.2303lgK= - 4.1266K=7.4710-5Kln 20.6933.18940.693t 1 17.8n3.1894t 17.47 10- 5t
38、 1t 12222第 6章 橡胶弹性1. 高弹性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聚合物具有高弹性?在什么情况下要求聚合物充分体现高弹性 ?什么情况下应设法避免高弹性?答:特征:弹性形变大,可高达1000 ;52弹性模量小。高弹模量约为10 N m ;弹性模量随绝对温度的升高正比地增加;聚合物的柔性、长链结构使其卷曲分子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链段运动改变构象而舒展开来,除去外力又恢复到卷曲状态。 橡胶的适度交联可以阻止分子链间质心发生位移的粘性流动,使其充分显示高弹性。2. 试述交联橡胶平衡态高弹形变热力学分折的依据和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3. 简述橡胶弹性统计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说明橡胶弹性唯象理论的优缺点。4.
39、 什么叫热塑性弹性体?举例说明其结构与性能关系。答:热塑性弹性体兼有塑料和橡胶的特性, 在常温下显示橡胶高弹性, 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B:弹性, S:塑性5.交联橡胶试片,长2.8cm、宽 1.0cm、厚 0.2cm、重 0.518g,于 25 时将其拉伸1 倍,测定张力为9.8N。请计算该试样网链的平均分子量。G (RT( 12M c)WRT1解:公式运用2 ) GM n(2 )M cM cT25298.15KR8. 3 1 J4m/ o lK2F1.09.8N4.9105 PaW 0. 5 1g8A0.210 4 m2V2.81.00.2cm3 5.61
40、0 7 m3M cW RT(12 )8 1 8g5m/ o lV6.某硫化天然橡胶试样,其网链平均分子量为10000,密度为31g/cm ,问 25时拉长1 倍需要多大的应力 ?RT(11000g / m38.314 1298.15k14.34 105Pa解:M c2 )10000(2 )7.一硫化橡胶试样、 应力为 1.5106N/m 2 时拉伸比为2.5。试计算该试祥 1cm3 中的网链数。解: G11.5106 Pa1.51066.41 1052.512.3422.53RTRTR T NGM cN A/1N G1M cNANAN1GNA6.41 1056.021023N1RT8.314x38. (1) 利用橡胶弹性理论,计算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为 5000、密度为 0.925g/cm 的弹性体在 23时的抗伸模量和切变模量。 ( R 8.314J/K mol)(2) 若考虑自由末端校正,模量将怎样改变?解:( 1)拉伸模量E3GRT0.925 106 g / m3 8.314 296.15K335000M c1.366106 N m21.366 106 PaG1 E4.553 105 Pa3RT(12M c)RT25000(2) GM nM c(1) 0.9GM c1000009. 称取交联后的天然橡胶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辽市人民医院医疗资质授权手术处方动态管理试题
- 鸡西市人民医院人事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探索试题
-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全册《第二课太阳钟》课件演示模板
- 观念转变课件
- 课件集命名教学课件
- 警务危机谈判试卷及答案
- 质量意识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课件闯关介绍
- 裁衣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裁缝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课件
- 新生儿肺炎诊疗规范
- 《孤独的小螃蟹》课件PPT
- 池塘养鱼高产新技术
- GB/T 31887.1-2019自行车照明和回复反射装置第1部分:照明和光信号装置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全
- GB/T 20913-2007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
- GB/T 10183.1-2010起重机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第1部分:总则
- 三年级作文秋天的景色课件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
- DB23-T 3247-2022 玉米须规模化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