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 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地填写下面的诗文名句。(共7分,每小题1分)【写字就如做人,必须认认真真、清清楚楚。】A.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黑云压城城欲摧,
2、160; 。(李贺雁门太守行) C.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D.
3、;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E. 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F.
4、160;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G.而现在,乡愁是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嶙峋(lín) 酬和(hé) &
5、#160; 狩猎(shòu) 浑身解数(ji)B. 璀璨(càn) 酷肖(xiào) 执拗(niù) 吹毛求疵(c)C. 胆怯(qüè) 繁衍(yn)
6、60; 恻隐(cè) 袅袅烟云(nio)D. 诘难(jié) 匿名(nì) 嫌恶(è) 窸窣作响(x)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7、0; )(2分)A. 更胜一畴 重岩叠嶂 恼羞成怒 家喻户晓B. 龙吟凤哕 随机应变 芸芸众声 苦心孤诣C. 尽态极妍 &
8、#160; 津津有味 冥思遐想 即物起兴D. 无与伦比 粼次栉比 顶礼膜拜 慑手慑脚4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按要求作答。(5分)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
9、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尽管任何人,
10、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引自互联网)A根据文段内容,为这则材料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15字以内)(2分) B请
11、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碎片化阅读。(1分)C画曲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2分) 5.名著阅读 (5分) 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夏天晚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大家都是嘴里不停地讲些个闲话,讲得很热闹,就连蚊子也嗡嗡的,就连远处的蛤蟆也呱呱地叫着。只是他一声不响的坐着。他手里拿着蝇甩子,东甩一下,西甩一下。A.上面的文段选自呼兰河传,整理是_;文中人物是_ 。(2分)B.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2、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6、有人说“悠然见南山”的“见”不如“望”,你认为“见”与“望”哪个字更好?(3分)7、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A. 本诗前四句和后四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与景。本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B.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是在于居所是否荒远。C. “飞鸟相与还”一句中,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一起回
13、家。D. 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景。这里暗用了庄子·外物篇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二)曹刿论战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14、。”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 下列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何以战 必以分人 B战则请从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C登轼而望之 杂然而前陈者 D怅恨久之 公将鼓之9. 用现代汉语
15、翻译下列句子。(选择一句翻译,若两句均译,以第一句计分)(2分)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0. “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本文拟就的题目。试从文章详略安排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3分)(三)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
16、#160; &
17、#160; (选自百喻经)【注释】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沉水:又名沉香木。因木质坚实,入水能沉,故名。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诣市卖之 不得半车炭之直 12. 故事的结尾,整理感叹“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请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迪。(2分) 三、现代文阅读(33分)(一) 济南泉
18、水甲天下(15分)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有这样一座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一条条青石板砌成的道路在小巷子里延伸,掀开一块石板,就有泉水汩汩流出”这就是我们的老济南。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济南泉水,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就记述了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道:“泺水出历(城)县故
19、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名泉碑列举了济南七十二名泉,自此便有济南“七十二泉”之说。记述泉水的诗词歌赋,更是数不胜数。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欧阳修、曾巩、苏辙、赵孟頫、王士祯、蒲松龄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旧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处。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说“总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时期的文人在其听泉斋记中就记载“历下之泉甲海内,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无名者奚啻百数。”这些泉池,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_。济南的泉水是
20、喜好静谧的,一处处分散开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悄然存在。它不像南方的水大都有舟楫之利,也正因如此,济南的泉少了些许喧哗,也少有几多纷扰。一眼泉池,幽幽地汩汩地冒着,让人在恬适中感受一份宁静;一条清流,丝丝缕缕地淌着,在日光下泛着清辉,流动处尽显飘逸。或如趵突泉沸腾的急湍,水涌若轮;或如黑虎泉倾泻的瀑布,龙吟虎啸;或如珍珠泉串串珍珠,灿烂晶莹;或如五龙潭古韵悠扬,铿锵有声这些泉水,或以形、色、声、姓氏、传说、动植物、乐器、珍宝取名,或无名而名,各具情趣。济南泉水还以质纯味甘著称。现代地质工整理调查研究认为,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到岩体阻挡,承
21、压露出地表,形成泉水。泉水来自岩层深处,受气温影响甚微,水温比较稳定,常年保持在1718摄氏度,无色无味。在全市大大小小的泉眼任意一处掬一捧喝,都有一股清冽甘美的味道。经国家地矿部门鉴定,济南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实为优质饮料。 “济南泉水甲天下”,泉水就如同这座老城的血脉,它源源不断地给济南注入灵秀和生命力。泉水的温润,滋养了济南人谦和的心态;泉水的活泼,孕育了济南人热情的性格。泉水悠悠,老济南品味了沧桑岁月的悠闲;泉水叮咚,新泉城期盼着新时代的发展。13. 阅读全文,说说济南泉水“甲”天下的理由。(4分)14. 阅读第段,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仅”的表达作用。(3分)这些泉池,
22、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 15. 根据上下文,在第段画横线处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2分)16.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它不像南方的水大都有舟楫之利,也正因如此,济南的泉少了些许喧哗,也少有几多纷扰。17. 浓缩城市精华,彰显城市魅力是“城市名片”的主要意义和价值。请结合本文内容,参照示例,为济南设计一则靓丽的城市名片。(3分)示例1:青岛:碧海蓝天,心随帆动。 示例2:烟台:人间仙境,醉美烟台。济南:_ &
23、#160;
24、 (二)一朵早醒的桃花(18分)(1)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2)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3)我想念一朵小花。(4)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5)那时末空正阴郁。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6)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_。(7)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
25、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8)A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9)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10)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B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11)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阅读它们美艳多彩的
26、故事;于是招来一滴滴露珠,在它们的娇靥上尽情旋舞,记录它们顽皮可爱的经历;_.(12)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13)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那朵站得离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14)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15)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18、文章为什么以“一朵早醒的桃花”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4
27、分)19、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A.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8)段画曲线A句。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B.赏析文章第(10)段加点的词语“无所不在”的表达作用。20、文章第(5)段是什么描写?是分析其在行文中的作用。(3分)21、了解上下文,仿照第(11)段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2分)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阅读它们美艳多彩的故事;于是招来一滴滴露珠,在它们的娇靥上尽情旋舞,记录它们顽皮可爱的经历;_.22、请根据文章第(6)段创设的情景进行合
28、理想象,详细描写桃花骤然开发,独立枝头的姿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80字以内)(3分)四、作文(50分)23按要求作文。【写作是语文试卷的重头戏,请一定慎重对待。认真审题,精心选材, 工整书写。】生活中,我们曾经遇到过很多令人感动的人或事,虽平淡却情浓,我们感受着身边震撼心灵的情景,虽平凡但真实停下脚步,用心品味,我们会发现那些看似普通的人、事、景中,却深藏着丰富而动人的情感和道理。请以“原是寻常最动人”为题,完成一篇文章。要求: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9、160;九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 A.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甲光向日金鳞开 C带月荷锄归 D. 万里赴戎机 E.阴阳割昏晓 F.庭下如积水空明 G.一湾浅浅的海峡2. B3. C4. A.示例: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2分)示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B.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1分)C.将“尽管”改为“不管”或“不论”。 (2分)5. A.萧红 有二伯 (2分)B.示例:从文中“有二伯很喜欢和雀子说话,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没有了”中可以看出有二伯是个性格古怪、孤僻的人。(3分)评分意见
30、:本题共5分。整理1分,人物1分;性格分析中结合选文1分,准确分析人物性格2分。二、古诗文阅读(16分)6示例:“见”字更好。“见”是“无意间偶见”的意思,表明诗人看到山并非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南山的美景不经意间映入眼帘,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更能体现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闲适的心情。而“望”是“有意远望”的意思,不能体现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不能体现出诗人悠然闲适的心情。 (3分)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表明观点,并赏析“见”字的好处,得2分,分析“望”字的不足,占1分。7.C (2分)8.D (2分) 9. A. 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这
31、些东西分给别人。B.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枯竭。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A句重点词“安”、“ 专”、“以”, B句“鼓”、“作”、“再”、“衰”、“竭”翻译正确且语句通顺得2分。重点词语的解释错一个扣1分,扣完2分为止;译句不通顺扣1-2分。10.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文章主要写了曹刿战前论述“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以及战后论述作战要“把握战机”,对长勺之战的过程写得较为简略,重在表现曹刿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远谋)。内容与题目是统一的。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阐述文章重在写战前、战后的“论战”占2分,阐述突出了曹刿的远谋1分。11.诣:到、去 直:通“值”,价值 (2分)12. 示例1: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耐心等待,审时度势。 (2分)示例2: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三、现代文阅读(33分)13.(1)济南泉水,具有悠久的历史。(2)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3)济南泉水各具情趣。(4)济南泉水以质纯味甘著称。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4. “仅”是只有的意思(1分),在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就集中了众多泉池,突出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招:采购工程师面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战略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软件工具应用试题与答案
- 法律与社会公正的探讨试题及答案
- 新课程在学校落地的四方面思考
- 消防滋水考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标准化方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图形学应用中的技术难点的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文化建设试题及答案分析
- 企业领导力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成功
-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原理
- GB/T 43934-2024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政策执行小组理论综述
- 中国女性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2-2-2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 员工作风纪律培训
- 无人机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
- AI技术助推智能化疾控系统
- 公司人员优化方案
- 酒店客房装修工程预算清单
- 设计色彩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