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上期中_第1页
语文七上期中_第2页
语文七上期中_第3页
语文七上期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姓名: 班级: 得分:一、基础知识运用(30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酝酿 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栀子 zh B、唱和hé 肥硕shuò 鳊鱼bin) 乌桕(jiù) 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 D、澹澹(dàn) 耸峙(sng) 栖息(q) 禅心(chán)2、下列每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憔悴 决别 各得其所满不在

2、乎B祷告 委屈 水波粼粼精魂未定C温馨 分崎 自作主张形影不离D隐匿 虐杀 恍然大悟苦心孤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他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B、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C、城市的夜晚到处是红灯绿酒,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有了休闲之处。D、母亲只好绝处逢生,默默承受一切痛苦,不停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1)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

3、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

4、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6、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式相同,字数相等的句子(4分)例句: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答: 7、冰心的繁星、春水里大都是篇幅短小的小诗,但其中的蕴涵却十分丰富, 、 、 是这两部诗集的主题。(3分)8、综合性学习(8分)七年级(1)班举行了“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4分) (1)如果让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一项。 示例:搜集报刊中的病句、错别字。 (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

5、诗句等,请按要求填写。(4分) 写出一个含“春”字的成语: 写出一则有关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二、古诗词默写(每句1分,共10分)9、曹操观沧海中能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 。10、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11、天净沙·秋思中表现诗人羁旅之苦的句子是“_,_”。12、我寄愁心与明月, 。13、何当共剪西窗烛,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6、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4.将上文所缺的两句补充在下面。(2分)(1)(2)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 (3)三军可夺帅也1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来源:Zxxk.Com 17.你认为“吾日三省吾身”在今天还有意义吗?为什么?(4分) 四、现代文阅读(一)我的老师(节选)(20分)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

8、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 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乙) 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

9、蔡老师分别了。18选文中(甲)处应填_;(乙)处应填_。(4分)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19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4分)  20画直线句“看看那块席子”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21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

10、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22选文中“我才醒了”的“才”和“我才睡熟了”的“才”各说明了什么?这两个“才”字饱含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二)春满燕园(20分)季羡林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丁香虽然还在盛开,灿烂满园,香飘十里,但已显出疲惫的样子。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却方在繁荣滋长。这个春天,同在大自然里一样,也是万紫千红、风光旖旎的。但它却比大自然里的春天更美、更可爱、更真实、

11、更持久。郑板桥有两句诗:“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我们不栽兰,不种竹;我们就把春天栽种在心中,它不但能过今年的四时,而且能过明年、后来不知道多少年的四时,它要常驻在我们心中,成为永恒的春天了。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蛙鸣划破深夜的沉寂。黑暗仿佛凝结了起来,能摸得着,捉得住。我走着走着,蓦地看到远处有了灯光,是从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来的。我心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经上叫做天眼的那种神力,透过墙壁,就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了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库。他又仿佛是在备课,想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整理得更

12、深刻、更生动,让青年学生获得更多的滋养。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想给他们提些意见,共同切磋琢磨。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微笑。对他说来,这时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万物都似乎不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中了。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林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见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尖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梵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然可辨。在很多地方,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

13、种如饥似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到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下去。我走进图书馆,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挤坐在里面,低头做数学或物理化学的习题。也都是全神贯注的,鸦雀无声。我很自然地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联系了起来。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焕然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我仿佛看到春天又回到园中:繁花满枝,一片锦绣。不但已以开过的桃树和杏树又开出了粉红色的工作周,连根本不开花的榆树和杨柳也满树红花。未名湖中长出了年轮般的莲花。正在开花的藤萝颜色更显得格外鲜艳。丁香也是精神抖擞,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总之是万紫千红

14、,春色满园。这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幻象吗?不是的。这是我心中那个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23、文章首段写燕园花事渐衰的景象,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文,请写出一句。(2分)  24、作者写燕园的“春”景包含哪几个镜头?(3分) 25、描绘事物时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器官,请从本文找出相关的句子:(6分)视觉:嗅觉:听觉:26、文中写道“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请说出“那样”和“这样”所指代的内容:(2分)那样:这样:27、作者触景生情,生活中的一个小水滴都会荡起感情的涟漪,看到下列情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