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_第1页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_第2页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_第3页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_第4页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论文题目: 浅谈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系别电力工程系专业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班级 15 继电 3 班学名张高原论文成绩答辩成绩综合成绩指导教师主答辩教师答辩委员会主任1浅谈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的基本知识,有功功率的应用、意义及;频率调整的必要性,电压频率特性,频率的一二次调整,以及互联系统中的频率的一二次调整, 调频与调压的关系, 以及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在个类电厂中得作用。关键词: 有功功率 频率调整 互联系统2目录1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的意义. 12 频率调整的必要性. 12.1 频率

2、变化的危害 . 12.2 电力系统负荷变动规律. 13 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 23.1 负荷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3.2 电源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3.2.1 同步发电机组的调试系统. 2. 4. 43.2.2 调速系统框图 . 43.2.3 同步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 . 44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64.1 频率的一次调整 . 64.1.1 基本原理 . 64.1.2 基本关系 . 64.1.3 多机系统的一次调频. 74.2 频率的二次调整 . 94.2.1 基本原理 . 94.2.2 基本关系: . 104.2.3 基本理论: . 104.3 互联系统的(二次)频率调整. 1

3、04.3.1 基本关系 . 104.3.2 注意要点: . 104.4 调频与调压的关系. 114.4.1 频率变化对电压的影响4.4.2 电压变化会频率的影响. 11. 114.4.3 注意 . 115 电力系统的有功平衡与备用容量. 125.1 有功平衡关系 . 125.2 备用容量 . 126 电力系统负荷在各类发电厂的合理分配. 126.1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特点6.2 水力发电厂的主要特点. 12. 136.3 抽水蓄能水电厂的主要特点. 136.4 核能发电厂的主要特点. 13总结 . 14致谢 . 15参考书籍 . 1631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的意义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

4、流是有限制的,发电机的负荷是以伏安计算的 (即电流有效值乘以电压有效值,视在功率),当负载的功率因数为全部转换成有功功率输出。当负载的功率因数很低时,比如1 时,发电机负荷可以0.5,这时,即使发电机满负荷运行 (输出电流达到其额定值) ,实际只能输出一般的功率, 发电机效率很低。另一方面, 功率因数很低时, 电能不断地在负载和发电机之间交换,电流在线路上产生损耗。 发电机必须在一定频率下稳定运行,如果不对频率进行控制, 会造成发电机运行失速,造成电网频率崩溃。2 频率调整的必要性2.1 频率变化的危害(1) 对用户: IM 出力,受 f 影响影响生产(产量、质量、安全)电子通信设备受 f 影

5、响可靠性、准确性和精度(2) 对系统: 机组及辅机出力、效率受f 影响 f PG、 PGf f 机组应力、 受命; f 变压器、 IM 的 Xm I0 I02Xm系统无功缺额 V;网损(3) 频率要求: 50 Hz ± (0.2 0.5)Hz f= ± (0.41.0)%2.2 电力系统负荷变动规律运行中综合用电负荷 PD变动特点:规律性 + 随机性任何负荷功率的变化 f 变化 f 变化特点:规律性 + 随机性三种负荷变动:第一种负荷变动P1:小幅随机波动,周期短( <10s) f 微小随机波动;一次1调频机组调速器实现。第二种负荷变动 P2:幅度较大,周期较长( 1

6、0s3min) f 偏移,二次调频,调频机组调频器随机性由大容量冲击负荷。第三种负荷变动P3:幅度大,周期长,变化缓慢电厂按给定发电计划曲线发电,三次调频有规律气候(季节性) 、作息制度、生活规律。负荷变动 三次幅 调频度二次调频P1一次调频负荷变动频率图 2-2 电力系统负荷规律变动图3 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3.1 负荷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1) 定义:稳态运行时的 PD( f ) 有功频率静态特性(2) 描述:PD*2 3a 0 + a 1f *PD* = PD / P DN&f*= f/fN关于 f 各次方负荷: 零次方类负荷:照明、电弧炉、电阻炉、整流设备 一次方类负荷:机械转

7、矩恒定的电动机球磨机、切削机床、往复式2P3P 2a 0 + a1 f + a 2f * + a 3f * +水泵 二次方类负荷:变压器涡流损耗 三次方类负荷:通风机、循环水泵 高次方类负荷:静水头阻力很大的给水泵- 所占比例很小,忽略(3) 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频率调节系数、频率特性系数)KD的物理意义:K D = tgfNK D* =f*=1.0=/PDN f/fN= f N PDN=K Df NPDN(a)KD 反映 PD对 f 变化的自动调节能力: KD调节能力 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或“单位频率调节功率”(b)(c)KD 取决于负荷本身的固有频率特性,有实验确定。一般如果 PD 与无

8、功功率, KD=0负荷不具有频率调节能力PDPDN P D ff N-86fKD=13图 3-1 频率静态特性曲线图3DD*DD3.2 电源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3.2.1 同步发电机组的调试系统作用:反映机组转速 ( 系统频率 ) 变化调整 QF汽门或 SF导水叶开度 原动机进汽(水)量原动机 Mm (Pm)机组出力 PG系统 f ( ) 或 nG概念:单机运行调 nG ( f ) ,并列 ( 网 ) 运行调 PG构成:调速器: f 自动响应 Pm PG f f f 0一次调整调频器:一次调整后,若 f 过大人为介入 Pm PGf 0二次调整3.2.2 调速系统框图二次调频信号+ + + 0

9、- K 1T 1s 原动机转速 PmK 2T 2s+K 3传感器T 2 s+1图 3-2- 调速系统框图3.2.3 同步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 - 频率静态特性 特性曲线 PG( f ) :图 3-2- 频率静态特性曲线示意图4 静态调差系数定义: 的物理意义分析:(a) f 、 PG变化方向相反 0(b) 反映机组的频率调节能力 频率调节能力(c) 反映机组每增发单位出力引起的转速变化(d) 若机组出力达到极限: =机组已经不具有频率调节能力 静态有功频率特性系数单位频率调节功率:定义:意义:(a)KG反映机组的频率调节能力: KG调节能力“单位频率调节功率”(b)KG是机组本身的固有频率特性,

10、可由实验确定(c)若机组出力达到极限: KG=0机组已经不具有频率调节能力 P G( f ) 与 PD( f )之比较:K D = 0K G = - 0(a) K D 不可调整, KG可调整(b) K D、KG均为 f 每变化一个单位所引起的PD或 PG的变化量(c) F ( f 0) PD0P ;DPGOPG二者综合作用,减小功率缺额有利于频率稳定5/ >D/ >G4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4.1 频率的一次调整4.1.1 基本原理初始条件: A 点 PG( f ) PD( f ) 交点: f 1、PG(A) =PD(A) =P1负荷扰动: PD0 PD (f )、B 点 PD=PD

11、(A) +PD0PG=PG(A)4.1.2 基本关系 PG=-K G f . PD=K DfPD0 = PG- PD=-(K G+KD) f =-K S fKS=KG+KD=- PD0/ ff =- PD0/K S注意: 一次调整时机组与负荷共同作用、自动完成 一次调频能减小 f ,但 f 0 KS系统单位频率调节功率反映了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 机组具备有功备用才能参与一次调频,当如图 4-1 所示KG=0 时, P 更大的D0f ,PPG( f )CP2BF PD PG PD 0P1PD( f ) fA0f2f1f( )图 4-1 频率一次调整示意图6 KS的标幺值:KS=KG+KD=KG.P

12、 GN/F n+KD.P DN/F n=- PD0/ fKG.P GN/P DN+KD=- PD0/ f KSKS=KD+KXKG KX=PGN/P DN=1+PX/P DNPr :G 的有功备用容量Kr :备用系数 要求: Kr 1.0频率调节系数的基准: KDPDN;KG PGN;KS PGN4.1.3 多机系统的一次调频运行状态分析基本条件:机组数 n,均有一次调频能力;含网损P 的总负荷: PD0初始状态 :PG 0 PD0 、 f f 0负荷扰动: PD0 PD0 PD PD0 PD 0频率变化: PD( f 0 ) > PG ( f 0 ) PG0 f f f 0 f ; f

13、 <0机组响应: PG i KG i fPGi (f)PG i 0 PG i; PG i > 0 ( i =1,2, ,n)出力总增量: PGPG i (KG i f ) ( KG i ) f系统总出力: PG(f) PG0 PG负荷响应: P D KD f < 0系统总负荷:PD (f) PD 0 PD 0 P D频率 f 时的系统功率平衡方程:PD(f) PG(f)PD0 + PD0 P D PG 0 PG PD 0 PGP DPD 0 ( KG i) f KD f ( KG i KD ) fPD 0 KS f 等值机组的单位频率调节功率和调差系数7(a)KG: KG K

14、G i (MW / Hz)(b)KG* :Let PGN. PGN. iKG -= -PGN. f/fN=-PGN. =-iPGN iPGN. PGN i= -Gi*PGN.PGN iKG = (K G i*P GN.P GN i )f NPGN. Gi注意基准功率: KGi PGN.i(C) 调差系数KG PGN 系统的等值单位频率调节功率KS :KSPD 0 / f KG KD(MW / Hz)KS* PD0* / f*功率基准: PDNKS* (KG KD )f NP DN KGf NP DN KDf NP DN KGf NP DN KD*K G =K G (f N /PGN. )KG

15、f NP DN( KGP GN.f N)f NP DN KGP GN.P DN KrKGK r P GN.P DNP DN P Gr. P DN 1Gr . iP DNPDr=PGr.t 系统总有功备用容量Kr:系统备用系数 Kr 1.0注意功率基准: KGPGN ;KDPDN;KSPDN 多机系统一次调频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i)一次调频计算的基本内容KG i 、( i ) 、 KD 、 PD0 f 、 P G i :KG KG iKS KG KDf PD0 / KS; P G i KG i f f / iNote:f / i P GN i ( f* /i* )P G i / P GN i f

16、* /i*8G*G iGi*G*KG i 、( i ) 、 KD 、 f PD 、0P G i :PD 0 KS f (KG KD) fP G i KG i f(ii)一次调频的基本特点(a) 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热备用容量,保证Kr >1(b)if PGi PGNithen P Gr. i 0 ; KGi 0(c) 机组应有合理的 i 过大 KG小;过小 KG小;各机组间功率分配不稳定(d) 系统机组多、装机容量大负荷扰动引起的f 小;(e) 一次调频有差, 只能减小 f 、但不能使 f 0对小幅度、 变动频繁的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偏移进行调整4.2 频率的二次调整4.2.1 基本原理 :

17、如图 4-2-1 所示K D f 0 PP2P1K G f0PD ( f ) K D f K G f0( 调频器)f 2f 1f( )图 4-2-1 频率的二次调整基本原理图94.2.2 基本关系:PD0 = PG+PG- PDPD0- PG=-(K G+KD) f =-K S ff=f 2-f 1=-( PD0- PG)/K4.2.3 基本理论:S二次调频缩小了频率偏移:f 0f实质强制 G增加出力,减小了功率缺额:PD0 (P D0- PG)二次调频可以实现无差调节:if(PD0 = PG) then f =0系统中只有部分 G参与二次调频调频机组4.3 互联系统的(二次)频率调整4.3.

18、1 基本关系SystemA:PDA +PAB- PGA=-K AFASystemB:PDB- PAB- PGA=-K BFB Fa=Fb= f ( + ) - ( + )K A + K B KAB KA( DB GB ) - KK A + KBB( DA - GA )4.3.2 注意要点:无差调节条件:联合系统无功率缺额PDA +PDB =PGA+PGB10DA DB GA GBD GKA、 KB 影响交换功率 PAB=0的条件:( PDA- PGA) /K A=( PDB- PGB)/KB PAB最大的条件:如果 PGB=0 则 PAB =PDB与此相对应 PGA =PDA + P DBPA

19、B =PDB-( PD- PGA)K B/(K A+KB)或者如果 PGA=0 则 PAB=- PDA与此相对应 PGB =PDA + P DBPAB=- PDA+( PD- PGB)K A/(K A+KB)4.4 调频与调压的关系4.4.1 频率变化对电压的影响2 2当 f 降低时, QG 降低, Qm(IM) ( V /X m) 升高、(I X)升高、(cv )降低2QT.Y升高;系统无功缺额升高导致电压降低2 2当 f 升高时, QG 升高, Qm(IM) ( V /X m) 降低、(I X)降低、(cv )升高2QT.Y降低;系统无功缺额降低导致电压升高4.4.2 电压变化会频率的影响

20、电压升高, 无功功率升高, 功率变化量下降使得系统有功需求升高从而使得频率降低,相反电压降低时,频率升高4.4.3 注意频率(有功平衡)全局的:调压(无功平衡)可以是局部的有功电源的分布不影响频率调整:无功电源的分布会电压调整影响很大系统 PG、 QG 均不足,使得, V、f 均偏低,导致首先应解决有功平衡,最后有利于电压的调整115 电力系统的有功平衡与备用容量5.1 有功平衡关系PGPLD P PPlant PDf = f0 ( 要求: = fN)PG > PDf ; PG < PDf 5.2 备用容量基本要求: PGN. > P D P GN. PD Pr备用容量分类:

21、备用方式:热备用 ( 旋转备用 ) 、冷备用备用功能:a 负荷备用:适应负荷短时波动,一二次调频所必须, 要求( 25) %PD Nb 事故备用:保证运行中机组事故退出后的连续供电并维持,要求:( 510)%PD N不小于运行中最大单机容量c 检修备用:保证机组计划检修时的连续供电并维持,要求:不小于系统中最大单机容量d 国民经济备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荷增长需求6 电力系统负荷在各类发电厂的合理分配6.1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特点运行成本高 ( 燃料、厂用电 ) ;维护复杂;运行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影响锅炉、汽轮机最小技术负荷限制出力调整范围小12锅炉中温中压: PG.min25%PGN ;

22、 高温高压: PG.min70%PGN汽机 PG.min(1015)% PGN负荷增、减速度慢: PG? (0.51.0) PGN爬坡速度 (25)%PGN /min投入、退出运行:费时长、耗能多、设备易损坏效率与蒸汽参数有关高温高压:最高;低温低压:最低热电厂因供热强迫功率 (PG.min) 大,出力调整范围更小;但效率较高注意:蒸汽参数技术、经济综合指标效率、出力调节范围、负荷增减速度高温高压火电厂不宜带急剧变动负荷6.2 水力发电厂的主要特点运行成本低;运行条件受自然条件影响水库调节周期越长,影响越小最小技术负荷主要受下要求游供水量限制,出力调整范围大:50%PGN负荷增、减速度快: PG=0 PGN , 1min投入、退出运行:费时短、无需额外耗费;运行操作简便安全水利枢纽综合效益好6.3 抽水蓄能水电厂的主要特点特殊水电厂:上、下两级水库,作用:调峰削锋填谷、调节峰谷差运行方式:日负荷低谷:作为负荷运行,从电网吸收有功;日负荷高峰:电源,向系统发出有功6.4 核能发电厂的主要特点与常规火电厂比较, 主要不同: 一次能源转换 ( 蒸汽 ) 系统; 技术特点与火电厂相同;容量大,经济、技术指标好;一次投资大,运行费用小,机组启、停:费时长、耗能多;不宜带急剧变动负荷。13总结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结果与负荷变动的大致规律有关。实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