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听了上师大博士生导师王荣生先生的专题,对于现下的语文教学有了一些感慨:王荣生先生说语文教师应该让语文课变成这样: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要使他喜欢;学生不懂的,教师要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教师要使他读好。我想也应该啊,语文教师捧着教参走进课堂的日子早该过去了。王荣生先生说,语文教材文本阅读其实是一种文体思维,而阅读能力也是具体的(写作也是具体的!)。依据此种观点,阅读就是在文章最紧要处读出点什么来?这也往往是学生阅读最大的障碍,华师大另一位教授把这点称为“文本关键点”。那么,我们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依据体式,根据学情”确定文本的解读。一是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所以,“文本体式”决定学生的阅
2、读体验,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手中的文本是哪一种阅读?如何阅读?即抱着什么目的,怎样看待文本?在文本的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二是根据学情,组织教学环节。王荣生先生及他的团队制定了一套教材,依照“准备与预习、课文、整合与建构、应用与拓展、链接”几个环节设定语文课的基本模式。这改变了以“教的活动”为中心,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进行教学设计。就是充分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怎样学才好?好的设计纵向上是学习有阶梯地提升;横向上,学习有关联(形成共同的学习经验)。王崧周教学六年级长相思,设置1、读懂词意(借助注释);2、读出词情(展开想象);3、读透词心(互文印证)三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环节又有一些具体的
3、设计,第一环节注意生字、多音词、停顿;读出味道和感觉;想想身在何处?心在何处?第二环节利用课件再次朗读,想想看见了什么?想象家乡的画面情景。第三环节则自己提问:问君为何轻别离,一年能几团圆日?分别从“妻、父、儿、第”各个角度审视文本。简单却有效的设计即以“学的活动”作为基点,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我明确了课堂教学的两个要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一、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问题问题症结: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我就是要教这些我就是要这样教教学内容僵化与随意性过大并存,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痼疾。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一是为达成语文课程标准,重构语文课程内容,核心是语
4、文知识的除旧纳新;二是树立国家课程的概念,努力强化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这两者相辅相成。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教学程序怎么教教学内容教什么巴班斯基: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解决途径: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怎样学才好二、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依据体式文本的教学解读根据学情1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阅读从稍微狭窄一点的意义上来说,阅读意味着它是对某一特定文本进行解码和解释的具体而自愿的行为。作为话语的新闻P145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能力是具体的阅读能力功能
5、性的结构性的与阅读主体有关与文本体式有关阅读取向:阅读方法:哪一种阅读?如何阅读?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哪一种阅读:抱着什么目的,怎样看待文本?如何阅读:在文本的什么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钱理群说什么“理”,如何“说理”走向虫子“要读懂并讲清这篇文章,关键在要弄清其文体:这是一篇说理的散文,而不是描写、纪实的散文,更不是抒情的散文。”因此,文本解读就应该从“说什么理,如何说理”来展开。语文建设2009年第4期阅读取向与阅读方法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那么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本体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课例讨论守财奴雷雨哦,香雪研讨哦,香雪的主题思想是A,
6、还是B?说A,为什么?说B,为什么?一是通过细节得出结论,比如看火车,有若干细节,那么根据这些细节可以推断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另一方面,是在阅读时形成了对主题的某种认识,然后寻找更多的细节来进一步印证该主题找到了哪些材料?有哪些证据?在教学的时候,不是先确立某一个观点(即对小说主题的认识),然后再看有哪些细节可以支撑我的这一观点。而应该倒过来,先读作品中的某些细节,看这些细节有哪些理解,再从这些细节中去探寻作品的主题。换句话说,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立足点不是用材料(作品中的细节)来论证观点(我对小说主题的认识),而应该是对作品这节课是作品中的细节,欣赏理解。对作品细节的理解与读者对主题的认识,是
7、双向的关系:细节的理解形成了主题的认识;对主题的感受,又影响着对细节的理解。比如对香雪的自动铅笔盒到底怎么看呢,对香雪夜归时在头上插根枯草应该怎么看呢,这是与预设的主题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小说中的细节,并不是固定的材料,同一个细节可以有多种理解。对主题不同的认识,不仅仅是由于关注了不同的细节,而往往是由于对同一个细节各人有不同的理解。小说中的细节,本身就含有多种理解的可能。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学习目标:着力挖掘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格,展示人们向往的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弄清小说写了哪些人物,以及“最后的常春藤叶”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点。课前活动1通过图书馆或上网了解
8、欧.亨利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小说的风格。应放在拓展2通读课文。要求:第一遍:整理故事情节;第二遍:注意小说人物形象;第三遍:思考小说的思想内涵;最后,由学生通过三遍的阅读,思考小说的独特风格:初步了解语言和结尾的特点。3通过作者的其他短篇小说的比较阅读来加深对文章风格及其主旨的理解。课后活动:以贝而曼为讲述人,把小说改编成一个自述式的通俗故事。课中活动:一、导入通过“情景创设法”播放幻灯:韦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正是心的呼唤,爱的奉献,正是“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的光辉点亮了一个个即将消失的生命。最后的常春藤叶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欲知详情,请
9、大家快速阅读,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小说情节梗概。二、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欧.亨利小说的特点1分角色朗读,力求把握人物心理,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进行评比,推荐出朗诵好的小组进行示范性的朗诵,由老师读旁白。2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位“欧亨利式的语言”特点。明确: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等奇特语言艺术,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3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位“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点。明确:短篇小说大师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的命运徒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
10、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三、小组探究:在弄清文章的情节和人物基础上,进一步思考:1本文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明确:欧亨利式结尾;苏联作家“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即“卒章显志”2最后一片叶子与琼西的关系如何,为什么它可以挽救她的生命?明确:她把最后一片叶子作为了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生命将随着藤叶的飘零而流逝,而藤叶顽强依附在茎上,给人以绝处逢生的惊喜);(我真是一个怀姑娘)3贝而曼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说最后一篇叶子是他的杰作?明确:想象那夜他作画的情景。罗丹:“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作一个人。”在二十五年的画布上描绘了真善美的青丹:他给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赞美了普通人之间
11、的无私情意,看到人间真善美的人性的光辉;如果没有琼西生病、如果没有对叶子的关注,没有最后的偶然,也许他真得就要成为一个可怜虫了。课例讨论柳永蝶恋花课例讨论七根火柴课例讨论清塘荷韵课例讨论藤野先生教材样张教材样章:谈中国诗呈现的结构准备与预习课文整合与建构应用与拓展链接(文言练习)谈中国诗准备与预习1想一想:假如请你作谈高中生的演讲,你会讲什么、怎么讲?2参看链接材料,认识作者钱钟书。如果有条件,翻一翻链接中所列举的钱钟书著作。3默读一遍课文。然后:(1)如果你还能想起自己阅读时出现回视和受阻的地方,做出记号。(2)不看课文,回忆其大致内容和你阅读时的感受。一当作学术演讲来听1活动:假设你是准备
12、着这篇演讲辞的钱钟书。(1)听众分析(2)希望达到的演讲效果2活动:假设你是旁听者,正在通过同声翻译听钱钟书的演讲。(1)边听课文朗读的录音(或老师的朗读),边做要点笔记。(2)请说出:演讲的要点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你觉得有趣的地方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讨论:(1)有教材把“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之前的部分都删去了,你觉得钱钟书讲这一部分有必要吗?(2)谈中国诗,作者先扼要讲述其总体特点,接着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三个方面的次序是根据什么安排的?(3)在讲演中,作者用了很多新鲜的比喻,挑出五个,说说它们的意思。这些比喻是不是你听的时候印象深刻或觉得有趣的地方?(4)作者
13、频繁地引用外国学者的言论,他想达到什么样的演讲效果呢?(5)本文虽是演讲辞,但用语典雅,甚至古奥。听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依你想象,钱钟书在演讲时是怎样的神态?二当作学术文章来读1阅读学术文章,需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请说说下列术语的含义;如果你觉得一时较难说明,则列举出可能会有解释这些术语的词典、辞典或参考书。史诗戏剧诗抒情诗田园诗古典主义纯粹诗2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加了一些注释。如果你觉得还有人名和专业术语需要注释的,查阅辞典或问老师后,请加在脚注中。13文章中有一些语句是对文学现象的概述,理解这些语句,应该与你的经验关联起来。下面的概述,请各举出一个实例来:(1)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
14、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2)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3)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4)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4作者学贯中西,举例信手拈来;但我们理解的时候,最好能够熟悉摘句所出的诗篇。(1)联系诗篇,试一试“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结句的三种标点法,并作相应的解释。(2)有条件的话,上网查查下列的摘句出自哪一首诗:“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
15、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应用与拓展1活动:假设你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写一篇关于钱钟书谈中国诗演讲活动及演讲要点的报道。2本文选自钱钟书散文,当然也可以当作学者散文来欣赏。(1)背诵荷塘月色的片段,朗读谈中国诗的一段,体会学者散文与抒情散文的区别。(2)同是学者散文,各人有各人的风采。复读道士塔,说说钱钟书散文跟余秋雨散文的不同味道。(3)再找几篇钱钟书的散文读读,体会他散文的幽默和睿智。3参考样例,将谈中国诗与本单元的其它文章作比较。2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课例讨论走一步,再走一步“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
16、。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即方法)。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即方法)。”叶圣陶阅读教学的三条线路提供学生理解、感受所需要的百科知识;帮助学生增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指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阅读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课例讨论勇气猫的案例邹兆文我们的教学离学生的期待有多远关于猫的
17、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的相关度调查语文学习2008年第10期猫的案例113份学生问卷12份教学设计猫的案例1读了这篇文章,你最突出的感受(感想)是怎样的?你能联想到社会生活的哪些现象?2在内容和写法方面,还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来交流。三、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展开教学设计终点:学习目标起点:学情估量解决途径:转向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怎样学才好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教的活动学的活动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王崧舟老师长相思研习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18、借助注释,读懂词意读对生字、多音词,停顿读出味道和感觉讨论两个问题:身在何方?心在哪儿?展开想象,读出词情课件朗读看见了什么?想象写话家乡的画面和情景碎互文印证,读透词心自提问题: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夫、父、儿、弟反提问题:身在征途,心在故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不是设计“教的活动”,而是设计“学的活动”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根据对优秀课例的分析,我们初步认定,教学环节以2-3个为宜,组织学生较充分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夫,要花在起点的辨认,终点的确定,2-3个环节的把握。教学过程的展开学习经验学习状态学习经验学习状态学习经验学习状态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流程组织“学的活动”“学的活动”充分展开有效的教学设计两个特征在纵向上在横向上学生的学习有阶梯的递升或方面的扩展学生们建立相互的关联并形成共同的学习经验教学流程对话教学的实质,是教学内容的生成;而教学内容的生成,是在教学流程调控下的生成,是朝着流程终点的有方向的生成。流程的走向是“预设”的,但又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都按流程的方向在学习,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他们所获的,是他们能获得的,而不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从教的层面生成预设从学的层面学生学情的多样性形成共同的语文经验教学流程每个学生在班级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物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考核试卷
- 豆腐干的品质提升技术考核试卷
- 水果销售经典话术
- 数字智慧方案5498丨商业综合体智能化方案共
- 豆类作物种植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考核试卷
- 火力发电厂运行监控与故障处理考核试卷
- 2025年板材无模多点成型压力机合作协议书
- 数字智慧方案5445丨企业碳资产管理案例分享北京环境交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课件)
- 杭州安全运维试学
- 2025年工程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腰椎病的影像学》课件
- 2025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题(二)英语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5年初三中考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
- 2025年蚌埠市龙子湖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教辅电子版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5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考点4 天体观测 (课件)
- 2025-2030不粘锅市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螺栓连接在横向振动下的松动机制与力学分析
- 10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9个必考点】(必考点分类集训)(人教版2024)(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