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浮山旅游资源_第1页
临汾浮山旅游资源_第2页
临汾浮山旅游资源_第3页
临汾浮山旅游资源_第4页
临汾浮山旅游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汾市旅游资源浮山县 临汾浮山县景点,浮山老君洞,浮山清微观,桥北遗址,浮山文庙大成殿,浮山龙角山,浮山博物馆,浮山天圣宫古遗址等临汾浮山县景点,浮山县景点的介绍和资料1.桥北遗址 桥北遗址(第四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商、周 地址:浮山县北王乡桥北村 遗址位于桥北村西南0.5公里处,分布于村西、西南方向。南北长720米,东西宽1550米,呈不规则形,文化层距地表1米,厚度l1.5米。两个遗址区域内有一古堡墙横贯南北,南段在南疙瘩地区,残存长20米,中间一缺口约9米,再接残堡墙15米;崔家疙瘩一段长30米,宽17米,夯土层约10厘米。 主要暴露遗迹有灰坑,包含物有石斧、石铲残片、绳纹灰陶片及烧

2、骨等。桥北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第三批省保) 时代:元 地址:浮山县城东端 元至元二年(1274年)创建,大德年间重修。现存建筑为元代原构。大成殿筑于高台之上,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出双昂计心造,平面采用减柱和移柱法,设金柱四根,梁架为草栿,采用原木稍加砍伐。殿内施巨大内额。1989年由县城迁至尧山路东端。浮山文庙大成殿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微观位于山西省浮山县城北2.5公里处,始建于唐,经宋、元、明三代重建重修。该观为宫廷式建筑,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个部分,三院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 全观主要建筑有舞亭、山门、月台、献殿、老君殿及伶房、

3、东西道房、财神殿、三宫殿、圣母殿、浮山神殿等,气魄雄伟、布局合理。殿前阶上竖碑9幢,其中重建清微观记碑高1.75米,宽1.10米,座高0.65米,为宋元祐七年(1092年)重建时记事碑。雕刻精细,虽历900余年,碑文仍清晰可辨,详述了重建经过,与其他8幢牌同成为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 浮山清微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龙角山位于浮山县城南17公里处。该山以两座天然高峰而。故又俗称“二峰山”。浮山古景中的“二峰夕照”即指此。龙角山的两座高峰海拔在1200米以上,比其两翼山脉明显高出许多,形似“羊角”或是“龙角”,因此人们称它为羊角山。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唐玄

4、宗下诏书改老子祠为庆唐观,又改羊角山为龙角山。 传说中国战国时期,北方有名为羊角衰和左伯桃的两位贤人,二人结义奔楚。谁知他们长途跋涉走到二峰山前时,正是风雪隆冬,不仅衣衫单薄,且随身干粮也只够一人食用了。在此时刻,左伯桃为了不使两人都死于冻饿,所以寻机自尽殉义,而将衣着干粮全部留给了羊角衰一人,并留言鼓励羊角衰以大事为重,赶快去投奔楚国,一旦壮志得酬,再回来安葬他的尸体也不算迟。羊角衰为左伯桃的为他而死至为悲痛。 后来羊角衰果真在楚国得到了重用,功成名就之际,羊角衰并未忘记左伯桃的赠衣留食之情,他不但返回二峰山隆重地安葬了结义兄弟,而且最后也自尽在了左伯桃的墓前,以作同生共死,长相厮守。有人认

5、为这才是羊角山得名的真正原委。直至20世纪初时,二峰山(亦即羊角山)东峰之上仍有左伯桃庙,西峰上则有羊角衰之庙,为这一段历史的标志。 4.老君洞位于浮山县城南5公里处,占地面积1224平方米,始建于唐武德二年(619年),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风尘岁月,有毁有建,始成现存规模、1957年被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个部分,由南至北建于一条中轴线上。 老君洞洞深8.3米,宽10.1米,洞内左右各卷石洞一个,有石碑各一立于洞中。石梁殿为洞上二层建筑,其结构奇特,殿、梁、檀、栋、椽、宇、檐、瓦等纯为石制,无寸木片瓦。殿门两壁嵌太上显化图线刻石雕组画81块,殿内神台上雕有李老群

6、石像,四壁有元代壁画黄录朝圣绘有115组612个神话人物,线条流畅,主题突出,造型生动,手法浪漫夸张,-合理匀称。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曾对其进行了刊载,是研究我国道教文化老子哲学思想及古代美术雕刻艺术的极其珍贵的资料。2006年05月25日,老君洞作为唐至明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5.天圣宫古遗址位于县城南20公里的贯里村,为唐皇所建的宗庙。唐皇视老子为先祖,武德三年建词,开元十四年(726)诏改庆唐观,御书额及碑文赐之,命高力士重修。前老君殿,次三清殿,再次三皇殿。内有六圣御容、后唐长兴中增修、宋景德二年二月甘露降殿柏,百鹤来翔。敕建前后三门道院及行廊大

7、小三百余间。 天圣五年(1027)诏改为天圣宫。大中祥符七年(1014)遣宰相王旦奉玉册、玉宝上徽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八年古柏别生槐,高人一丈有奇。观有古柏千株,郡东第一胜景。乾隆二年(1737)县举人张大统倡捐重修。民国15年(1926),祀神失慎,致兆焚如。三清殿遂付一炬,殿内古昔遗迹,均烟无传。该遗址尚存历代碑碣47幢,其中不少为历代帝王所敕建。如“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碑,系唐玄宗“御制御书”,为省级重要保护文物。其它如老子道德经幢和琉璃角柱、乐舞石刻等遗物尚存,地下文物亦不断发现。 6.浮山县天山凤凰生态园林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凤凰山庄生态旅游区开发项目,位于浮山县张庄乡

8、岭上村委会行家庄自然村,县城西5公里,距临么公路2公里。公司在对浮山县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和市场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经多方考察,利用当地废弃的老宅院和荒山荒坡,以休闲度假为载体,进行综合开发治理。通过体验式产品创新,走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路线,全力打造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凤凰山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产品,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项目建设规模为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景区旅游景点、环境治理、特色种植养殖、服务设施及基础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20006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644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4

9、7.8万元,预备费1818.8万元。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完成绿化面积1000亩,道路硬化2.5公里及部分景区设施建设,会议室和餐厅在建。今年5月份接待游客,现已接待游客达3000人次。 项目的建设,对于促进浮山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保护和发扬当地民俗文化遗产、开发自然资源,带动农民致富、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当地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意义。7.浮山县属临汾市。整个地区大致呈不规则的梯形 , 东倚巍巍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 , 西隔滔滔黄河与陕西相望 , 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地区毗邻,南与运城接壤。浮山县寨圪塔(太皇峪)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范围为

10、:东以青谷堆山脊线为界,北到安泽县和浮山县交界海拔1417.8m处,南止东沟的南边山脊,西至太皇峪沟口溪水。规划范围包括整个太皇峪沟和东沟的一部分。规划总面积11232亩。浮山县寨圪塔(太皇峪)森林生态旅游区是以太皇峪森林景观为主体,以水文景观为依托,融抗战遗迹及伏羲文化旅游资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主要开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水上游乐、文化教育等多项旅游活动,为山岳型旅游度假区。浮山县寨圪塔(太皇峪)森林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为:立足临汾市,依托晋城、运城晋南文化古迹游的辐射效应,并追随回归自然的国际生态旅游的大趋势,保持并充分发挥本区域以森林景观和水文景观为主的自然景观特色,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山水景观及抗战遗迹等历史文化特色,集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科学性为一体,将该旅游区建成一个特色鲜明,游娱结合,观光休闲兼顾,雅俗共赏的旅游地。并在保护风景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景点、景物和设施,开发新景点和休闲娱乐设施,并使其风格与旅游区环境相协调。遵循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建设思想,加快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旅游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