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对税务稽查自查技巧与方法_第1页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自查技巧与方法_第2页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自查技巧与方法_第3页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自查技巧与方法_第4页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自查技巧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应对税务稽查自查技巧与原则透过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税务稽查人员与企业财务人员的双角 度的综合分析, 相信正经受税收自查压力的企业能够从中学习借鉴到 相关技巧。 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下达了 1000亿元的稽查任 务,各地稽查局已展开了对重点行业的税务检查。受累于世界经济形势快速下滑,以及 2009年国家为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而陆续出台并实施了大规模结构性减税优惠政策的影 响,我国上半年税收总收入完成 29530.07亿元,同比下降了 6%,减 收 1895.68亿元,形势之严峻是多年未有过的。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一改多年以来不下收入任务的习惯, 给全国税务 稽查

2、系统下达了 1000亿元的任务,而去年全国查补入库的税款只有 500亿元。时间紧任务重,光依靠查账完成稽查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实 现的。于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各地稽查局的工作重点都转 移到了安排企业进行自查上来。 从今年 4月份起, 总局稽查局首先要 求中央企业进行自查,最近一段时间,各地方国税局、地税局的稽查 局开始安排地方的纳税大户进行自查。 一场税务稽查风暴紧随着台风 “莫拉克” 迅猛刮来。 要想安然度过 “台风期” , 企业须应对得法。 企业自查技巧与原则:如前所述, 稽查局这次开展的企业自查最主要目的是完成税款入库任务。所以,如果贵企业一不小心有欠税了,或者说企业“高瞻远 瞩”故

3、意留着一部分税不交,那么笔者就要“恭喜”贵企业了。拿这 些欠税去交差,当然金额不能太小,只要能收上欠税,稽查局一般不 会再找贵企业的“麻烦”。如果这部分欠税已经在征管部门挂号了, 又能引起征管部门和稽查部门的相互博弈, 到时候贵企业就是那个得 利的“渔翁”。这样说来,似乎是不照章纳税的倒还容易过关,或许 有时候确实是这样。当然,我们并不鼓励企业这种做法。那么多少金额合适呢?这里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据说有些地方 稽查局内部有不成文的规定, 就是企业报的自查数一般不得少于该企 业上一年度纳税总额的 1.5%。 1.5%的数字也符合统计学原理。 2008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 54218亿元,其中稽查

4、局查补入库的税款是 513亿元, 占 0.94%, 考虑到今年稽查任务增加了一倍, 把比例提高到 1.5%是有道理的。当然,大多数企业并不能“有幸”欠税,若不是由于资金周转不 灵, 企业一般也不会故意留着一块税不交, 因为这样会增加被加收滞 纳金的风险。所以,绝大部分企业都要老老实实的自查。那么怎样才 能过关而不至于遭到稽查局的重点检查呢?首先,企业要重视此次税务检查。衡量自己在当地所处的地位, 是不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是不是当地行业的领头羊?如果是, 企业应 该明白自己毫无疑问已成为了税务检查的重点对象, 稽查局会把优势 力量集中于纳税大户身上, 因为从重点税源企业挖税远比从一般中小 企业见效

5、要快得多。 没有哪个企业敢说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即使请了中介帮助协查,仍不能高枕无忧,因此企业切不可轻视。其次, 企业应先把能在会计报表上体现的税款自查一遍。 比如印 花税, 现在很多省市采用了核定征收的方式, 只要看财务报表的购销 金额就可以匡算出购销合同印花税的金额。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增 加会导致印花税的产生,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收账款的增加也会导致产 权转移书据印花税纳税义务的发生。还有土地使用税, 2008年,很 多地方都大幅度提高了单位税额, 稽查局借助税务机关的征管信息系 统, 或者直接从财务报表上就可以看出, 企业所交的土地使用税是否 足额。 这些表面上易计算检查的税款一定要

6、报上去, 这样可以赢得稽 查局的好感,起码能给稽查局留下已经在认真自查的印象。最后, 企业应该认真对照自查提纲的内容进行自查。 自查提纲是 税务机关根据以往对相关行业进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检查提纲,对每一个纳税人的自查都有指导作 用。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自查时不能仅限于自查提纲的要求,还应 该跳出提纲, 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自查,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 规避稽查风险。表面上的税款报上去后, 如果稽查局觉得还不满意, 或者尚未达 到想要的数字,一般会给企业第二次自查的机会,这是最后的机会, 企业应该多与稽查局的同志沟通, 认真把握机会再梳理一遍, 看看还 有什么地

7、方疏漏了,以免留下后患。重点行业自查要点:今年税务检查的重点行业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建筑安装业、 大型连锁超市,下面就这三个行业应注意的问题做一些提示。一、房开企业开发产品自用及销售: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开发产品应否缴纳所得税的问题, 按规 定, 2008年以前的自用开发产品需要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 2008年 1月 1日以后自用的开发产品不需要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 一点是不少房开企业容易忽视的问题。房地产商无正当理由, 以明显偏低的价格将商品房销售给本公司 股东及相关联企业及个人, 不仅要按市场价补交营业税、 土地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还要负责代扣代缴股东所享受到的折扣的个人所

8、得 税。二、建筑安装企业的营业税计税时点: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2006年 12月下发的财税 【 2006】 177号文件关于建筑业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 “纳税人提 供建筑业应税劳务, 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签订书面合同, 如合同明确 规定付款(包括提供原材料、动力和其它物资,不含预收工程价款 日期的, 按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合同未明确付 款(同上日期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 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款项凭据的当天。”但据笔者所知,目前大部分建 筑安装企业仍然是以开具发票的时点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 或是以 收到预付款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此文件的执

9、行时间是从 2007年 1月 1日起,企业应该结合这次自查,调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三、大型连锁超市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划分:作为企业, 面临的最尴尬问题也许就是国税、 地税同时就一项业 务拥有征税权,企业两边都不敢得罪,而且万一交错了地方,还会增 加纳税成本。超市的业务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超市收取供应商的返利和促销 费、上架费、进场费、运输费等各种费用的划分。根据国家税务总 局关于商业企业向货物供应方收取的部分费用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 知(国税发【 2004】 136号文件的规定,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 的与商品销售量、 销售额无必然联系, 且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提供一定 劳务的收入, 例如进场费、 广告促

10、销费、 上架费、 展示费、 管理费等, 不属于平销返利, 不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 应按营业税的适用税 目税率征收营业税。 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 销售 额挂钩 (如以一定比例、 金额、 数量计算 的各种返还收入 (即返利 , 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 不征收 营业税。 因此超市应对照该文件的规定正确核算和划分增值税与营业 税,对于税务机关的不合理要求可以据理力争。易被忽略问题提示 :一、价外费用的纳税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 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 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

11、款和价外费用, 其中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 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它各种性质的 价外收费。凡价外费用,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应并入营业额计算应纳税额。在会计实务中,收取的价外费用一般是计入往来账 或是直接冲减期间费用。例如,建筑安装企业收到提前竣工奖一般是 放在“营业外收入”中,而企业只就主营业务收入申报营业税。但关 于价外费用的问题也有例外, 比如房地产开发企业代政府部门收取的 费用,如果不将此费用计入房价中,且另外开具收据收取费用的,可 以不计入营业额中缴纳营业税。 二、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是否免税。 旧法的规定是财政补贴要有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文规定

12、可以免税的才能享受免税的待遇。 新法改变了这一做法,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下发 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 题的通知(财税【2009】87 号)文件的三项规定,企业较容易满 足该文件所提出的条件,从而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三、工资薪金税前扣除新旧政策的差异。 旧的所得税条例对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实行工效挂钩和计税工 资两种办法。新法的规定则宽泛得多,强调“合理性”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还规定: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 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 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也 就是说,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所核算的内容并不是可以全部在税前 扣除的,企业可以利用这点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 通知(国税函【2009】3 号)的规定,“合理性”是这样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