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_第1页
某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_第2页
某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某气站安全管理及工艺操作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 (1)单位主要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平安意识淡漠,工作期间存在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2)平安管理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或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到位有章不遵。(3)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应岗位的技术和平安培训,或者经培训但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因其操作力量及事故处理力量差,极易造成操作失误,而引发事故。(4)选购不合格设备、材料及用品,极易引发事故。(5)没有制定操作人员巡检制度,操作人员没有对自己管辖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检,不易发觉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扩大化。(6)操作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存在串岗、睡岗等不良现象,不能准时发觉事故隐患,而导致

2、事故的发生。(7)由于操作人员大意或失误,操作人员向已经装满液化气的储罐连续充装,储罐在未安装凹凸液位报警仪及平安阀失灵不能准时卸压状况下,会导致储罐超压爆炸事故。(8)液化石油气储罐安装的凹凸液位报警仪失灵或未安装凹凸液位报警仪以及操作人员未准时观看储罐的液位状况下,储罐的充装量超过了最高平安限度,在高温天气,液化气会大量气化,罐内的压力随之上升,在没有安装喷淋设施或喷淋设施没有准时投用,加之平安阀失灵,会造成储罐超压爆炸。(9)在向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操作人员脱离岗位,造成钢瓶超装,又没有检称状况下易造成钢瓶超压爆裂。(10)操作人员穿一般衣物,尤其是化纤衣物,因产生静电,产生火花;穿钉

3、子鞋,与地面碰撞产生火花,使用易产生静电或火花的设备或工具,很可能引起爆炸。(11)雷雨天进行操作,很简单受到雷击,引起火灾、爆炸事故。(12)充装前,未按规定进行检瓶,使用不合格的气瓶充装了液化气,可能造成钢瓶泄漏或爆裂而导致事故的发生。(13)卸车时,未接气相平衡管,或无高液位自动回流装置,或无高液位报警装置,可能使储罐充装过量,易造成储罐超压而导致储罐超压爆裂,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14)各岗位操作工人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平安操作规程不健全,无章可遵极易引发事故。(15)新瓶或检修后的旧瓶,充装前不抽真空,充气时有可能发生爆炸。(16)液化石油气钢瓶在装卸车过程中,从业人员野蛮装卸、滚动气瓶,有造成钢瓶爆炸的危急。(17)液化石油气钢瓶空瓶和实瓶没有分开存放,或分开存放但没有设置警示标志造成错装,露天储存没有设置遮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